北京大學金融學考研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因為北京大學金融學專業研究生數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輔導的數量不確定,請加我們顧問的微信進行咨詢和確認,搶先預訂研究生,以免錯失研究生輔導機會。
北京大學是一個不錯的學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請各位準備報考北京大學金融學考研的同學注意: 北京大學金融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或稱考研分數線)的數據。因為每年都有不少人報考北京大學金融學考研,競爭激烈,所以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北京大學金融學研究生的考研人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 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會為大家北京大學金融學考研的參考書目、考研大綱、研究生招生咨詢電話等聯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北京大學 金融學專業研究生,考研是個孤獨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學生好好復習備考,來年上個985/211,實現自己的名校研究生夢想。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研究生導師劉玉
劉玉珍
行政職務:系主任,金融碩士項目主任
系別:金融學系
職稱:教授
辦公電話:86-10-62757699
Email:[email protected]
劉玉珍教授目前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系主任, 研究專長為行為金融學,證券市場與投資學。曾在國際主要學術期刊如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Management Scie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European Finance Management, 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Pacific Basin Finance Journal 等國內外刊物發表數十篇文章。期刊論文獲得美國 Sandell Research Grant on Retirement (美國聯邦社會安全署支持計劃) (2006),研究論文被美國會計師協會文摘,( 2004), 美國商業周刊 (2004), 經濟學人 Economist(2012) 等多個期刊介紹。曾榮獲國際多個學術論文研討會最佳論文獎, 并曾獲得美國財務年會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AFA)travel grant Travel Grant,擔任國際多個重要期刊的評審委員與中山大學管院杰出校友。
她曾分別擔任臺灣政治大學與中正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系主任,政治大學商學院投資人研究中心主任, 臺灣證券柜臺買賣中心獨立董事,期交所交易委員,證券商業同業公會顧問,臺北市政府特種基金顧問,投資人保護中心調解委員,臺灣金融學會理事,臺灣經濟部國有事業民營化咨詢委員,并為臺灣多個主要金融學術期刊的編輯委員。
過去十年來深入參與臺灣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證券交易所、證券柜臺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證券暨市場發展基金會, 集保公司與證券商業同業公會等的市場規劃與相關制度設計。其他實務經驗尚包括, 基金投資產品設計, 投資人保護與教育, 銀行不動產估價與企業授信決策模型,國營事業民營化, 釋股評策略規劃等方面。曾出版『財務管理』、『股市EQ』、『證券市場理論與實務』等書。
研究領域
行為金融學
證券市場微結構
家庭金融
投資學
教育背景
1991 臺灣中山大學 金融學博士
1988 臺灣中山大學 企業管理碩士
1985 臺灣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學士
職業經歷
2007―目前
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
1998―2007
臺灣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教授,系主任
1996―1998
臺灣中正大學金融系教授,系主任
1991―1996
臺灣中正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老師趙龍凱
趙龍凱
系別:金融學系
職稱:副教授
辦公電話:86-10-62754810
Email:[email protected]
?個人簡介
趙龍凱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他本科就讀于清華大學經濟系,后分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獲得金融碩士和博士學位。
他在國內外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目前他的研究興趣主要在于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corporate finance, Investment, Asset pricing, Derivatives。
?研究領域
公司金融
投資
資產定價
金融衍生品
?教育背景
2005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金融 博士
1999 新加坡國立大學 金融 碩士
1997 清華大學 經濟 學士
?職業經歷
2011至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
2005-2011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助理教授
?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成果
“Ownership, Institutions, and Capital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China,” with Kai Li and Heng Yue, 2009,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7, 471-490.
“A Re-examination of China’s Share Issue Privatization,” with Guohua Jiang, Heng Yue, 2009,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33, 2322-2332.
“Narrow Framing: Professions, Sophistication and Experience,” with Yu-Jane Liu, Min-Chun Wang, 2009,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 forthcoming.
“吉利數字和股票價格”, (與饒品貴、岳衡),《管理世界》2008年第十一期
“封閉式基金折價與管理績效”,(與彭偉國),《金融研究》2008年第4期
“有限記憶與盈余數據的異常分布”,(與陳溪、岳衡),《金融研究》2007年第11期
“股票價格中的數字與行為金融”,(與岳衡),《金融研究》2007年第5期
“關于我國股指心理關口的實證研究”,(與岳衡),《金融研究》2006第2期
“公司治理和投資者保護研究綜述”,(與徐信忠、姜國華),《管理世界》2006年第6期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 2004,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ume 44, Issue 5, Pages 727-750.
?教授課程
1. Corporate Finance
2. Investment Banking
3. Investments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老師王亞平
王亞平
系別:金融學系
職稱:副教授
辦公電話:86-10-62754805
Email:[email protected]
?個人簡介
王亞平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在此之前,他曾在江西省九江市計劃委員會,國家發改委和ABN AMRO Bank(Chicago)工作。王亞平教授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管理科學專業,后在人民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1998年他在杜克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目前他的研究領域主要在于資產定價、最優投資策略和計量經濟學應用,他教授的課程有高級金融理論、高級金融理論專題和高級微觀經濟學
?研究領域
資產定價
最優投資策略
計量經濟學應用
?教育背景
1998 杜克大學 經濟 博士
1992 中國人民大學 經濟 碩士
198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管理科學 學士
?職業經歷
2001至今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
1998—2001
ABN AMRO Bank(Chicago)
1992–1993
國家發改委
1987–1989
江西九江市計劃委員會
?研究成果
1. Shaw Chen, Bing-Xuan Lin, Yaping Wang, and Liansheng Wu, 2010, The Frequency and Magnitud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Time-Series and Multi-threshold Comparis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19: 671–685.
2. Wang, Y., L. Wu, Y. Yang, 2009, Does the stock market affect firm investment in China? A price informativenes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33(1): 53-62.
3. Yin, H., Y. Wang, L. Qi, 2009, Shape-Preserving Interpolation and Smoothing for Options Market Implied Volatility, Journal of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vol. 142, no1, pp. 243-266.
4. Zhou, F., L. Gong , Y. Wang, 2008, Mean Reversion and Consumption Smoothing: A Comment, Annu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9-2, 397–399.
5. Wang, Y., S. K. Chen, B. Lin, L. Wu, 2008, The frequency and magnitud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n China, Applied Economics 40(24): 3213-3225.
6. Wu, L., Y. Wang, B. Lin, C. Li, S. K. Chen, 2007, Local tax rebates, corporate tax burdens, and firm migr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6(5): 555-583.
7. Wang, Y., H. Yin, L. Qi, 2004, No Arbitrage Option Price Function and Its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Vol. 120, pp. 627-649
8.張敏、吳聯生、王亞平,2010:“國有股權、公司業績與投資行為*”,《金融研究》第12期。
9.劉慧龍、張敏、王亞平、吳聯生,2010:“政治關聯、薪酬激勵與員工配置效率”,《經濟研究》第9期
10.譚松濤、王亞平、劉佳,2010,“漸進信息流與換手率的周末效應”,《管理世界》第8期。
11.吳聯生、林景藝、王亞平,2010:“薪酬外部公平性、股權性質與公司業績”,《管理世界》第3期。
12.王亞平、劉慧龍、吳聯生,2009:“信息透明度、機構投資者與股價同步性”,《金融研究》第12期。
13.王亞平、楊云紅、毛小元,2007;“遞減相對風險規避系數、習慣形成和資產定價”,《金融學季刊》,3(2),1-16。
14.吳聯生、王亞平,2007:“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計模型與經驗證據:一個綜述”,《經濟研究》第8期。
15.吳聯生、薄仙慧、王亞平,2007:“現金流量在多大程度上被管理了: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金融研究》第3期。
16.吳聯生、薄仙慧、王亞平,2007:“避免虧損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的比較”,《會計研究》第2期。
17.魏聃、王亞平,2007;“可轉換債券折價之謎的初步解釋,”《財經問題研究》,第1期。
18.楊俊、龔六堂、王亞平,2006;“國有股權型社會保障研究,”《經濟研究》,第3期。
19.王亞平、楊云紅、毛小元,2006;“上市公司選擇股票增發的時間嗎?”《金融研究》,第12期。
20.譚松濤、王亞平,2006;“股民過度交易了么?”《經濟研究》,第10期。
21.白云霞、王亞平、吳聯生,2005:“業績低于閾值公司的盈余管理”,《管理世界》第5期。
22.王亞平、吳聯生、白云霞,2005:“中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頻率與幅度”,《經濟研究》第12期。
23.楊云紅、王亞平、周春生,2005;“非對稱信息證券市場中公司的最優股票增發策略,”《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雜志》,第6期。
24.周春生、楊云紅、王亞平,2005;“中國股票市場交易型的價格操縱研究,”《經濟研究》,第10期。
25.吳聯生、王亞平,2003:“有效會計監管的均衡模型”,《經濟研究》第6期。
?教授課程
金融計量經濟學I
金融計量經濟學II
管理經濟學
固定收益證券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融學專業研究生導師
國家發展研究院 | ||||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導師介紹:王一鳴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導師介紹:馮晴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研究生導師王亞
王亞平
系別:金融學系
職稱:副教授
辦公電話:86-10-62754805
Email:[email protected]
王亞平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在此之前,他曾在江西省九江市計劃委員會,國家發改委和ABN AMRO Bank(Chicago)工作。王亞平教授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管理科學專業,后在人民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1998年他在杜克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目前他的研究領域主要在于資產定價、最優投資策略和計量經濟學應用,他教授的課程有高級金融理論、高級金融理論專題和高級微觀經濟學
研究領域
資產定價
最優投資策略
計量經濟學應用
教育背景
1998 杜克大學 經濟博士
1992 中國人民大學 經濟碩士
198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管理科學學士
職業經歷
2001至今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
1998—2001
ABN AMRO Bank (Chicago)
1992 –1993
國家發改委
1987 –1989
江西九江市計劃委員會
1. Shaw Chen, Bing-Xuan Lin, Yaping Wang, and Liansheng Wu, 2010, The Frequency and Magnitud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Time-Series and Multi-threshold Comparis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19: 671–685.
2. Wang, Y., L. Wu, Y. Yang, 2009, Does the stock market affect firm investment in China? A price informativenes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33(1): 53-62.
3. Yin, H., Y. Wang, L. Qi, 2009, Shape-Preserving Interpolation and Smoothing for Options Market Implied Volatility, Journal of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vol. 142, no1, pp. 243-266.
4. Zhou, F., L. Gong , Y. Wang, 2008, Mean Reversion and Consumption Smoothing: A Comment, Annu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9-2, 397–399.
5. Wang, Y., S. K. Chen, B. Lin, L. Wu, 2008, The frequency and magnitud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n China, Applied Economics 40(24): 3213-3225.
6. Wu, L., Y. Wang, B. Lin, C. Li, S. K. Chen, 2007, Local tax rebates, corporate tax burdens, and firm migr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6(5): 555-583.
7. Wang, Y., H. Yin, L. Qi, 2004, No Arbitrage Option Price Function and Its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Vol. 120, pp. 627-649
8. 張敏、吳聯生、王亞平,2010:“國有股權、公司業績與投資行為*”,《金融研究》第12期。
9. 劉慧龍、張敏、王亞平、吳聯生,2010:“政治關聯、薪酬激勵與員工配置效率”,《經濟研究》第9期
10. 譚松濤、王亞平、劉佳,2010,“漸進信息流與換手率的周末效應”,《管理世界》第8期。
11. 吳聯生、林景藝、王亞平,2010:“薪酬外部公平性、股權性質與公司業績”,《管理世界》第3期。
12. 王亞平、劉慧龍、吳聯生,2009:“信息透明度、機構投資者與股價同步性”,《金融研究》第12期。
13. 王亞平、楊云紅、毛小元,2007;“遞減相對風險規避系數、習慣形成和資產定價”,《金融學季刊》,3(2),1-16。
14. 吳聯生、王亞平,2007:“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計模型與經驗證據:一個綜述”,《經濟研究》第8期。
15. 吳聯生、薄仙慧、王亞平,2007:“現金流量在多大程度上被管理了: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金融研究》第3期。
16. 吳聯生、薄仙慧、王亞平,2007:“避免虧損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的比較”,《會計研究》第2期。
17. 魏聃、王亞平,2007;“可轉換債券折價之謎的初步解釋,”《財經問題研究》,第1期。
18. 楊俊、龔六堂、王亞平,2006;“國有股權型社會保障研究,”《經濟研究》,第3期。
19. 王亞平、楊云紅、毛小元,2006;“上市公司選擇股票增發的時間嗎?”《金融研究》,第12期。
20. 譚松濤、王亞平,2006;“股民過度交易了么?”《經濟研究》,第10期。
21. 白云霞、王亞平、吳聯生,2005:“業績低于閾值公司的盈余管理”,《管理世界》第5期。
22. 王亞平、吳聯生、白云霞,2005:“中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頻率與幅度”,《經濟研究》第12期。
23. 楊云紅、王亞平、周春生,2005;“非對稱信息證券市場中公司的最優股票增發策略,”《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雜志》,第6期。
24. 周春生、楊云紅、王亞平,2005;“中國股票市場交易型的價格操縱研究,”《經濟研究》,第10期。
25. 吳聯生、王亞平,2003:“有效會計監管的均衡模型”,《經濟研究》第6期。
教授課程
金融計量經濟學I
金融計量經濟學II
管理經濟學
固定收益證券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導師呂隨啟
姓名:呂隨啟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導師謝世清
姓名:謝世清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研究生導師楊云
楊云紅
系別:金融學系
職稱:教授
辦公電話:86-10-62759182
Email:[email protected]
楊云紅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楊云紅教授的本科畢業于吉林大學應用數學系,他后來在武漢大學獲得概率與統計的碩士和博士學位。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從事訪問研究。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資產定價、投資分析和風險管理,論文發表在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atistics、《經濟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重要學術刊物上。他的著作有《金融經濟學》,《高級金融理論》。楊云紅教授參與過多項共同基金數量化投資的策略咨詢,以及證券市場監管政策、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實務研究。他在光華管理學院長期為MBA和MPAcc開設“證券投資學”,并率先開設了“金融衍生品定價理論” ,授課對象包括碩士生、博士生、MBA和MPAcc。他現擔任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經濟研究》、 《金融研究》、《金融學季刊》等雜志審稿人。楊云紅教授主持和參與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多家交易所合作研究項目。他曾先后獲北京大學安泰獎教金、北京大學寶鋼獎教金和中國工商銀行經濟學優秀學者獎。
研究領域
資產定價
投資分析
風險管理
教育背景
1998 武漢大學 概率與統計博士
1995 武漢大學 概率與統計碩士
1993 吉林大學 應用數學學士
職業經歷
2011至今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2008-2009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
2000-2011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副教授
1998-2000
武漢大學經濟科學高級研究中心,講師,副教授
發表英文論文:
Testing the Diagonality of a Large Covariance Matrix in a Regression Setting, 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atistics, forthcoming. (with Lan Wei, Luo Ronghua,Tsai chih-ling and Wang; Hanson )
Bank capital, Interbank contagion, and Bailout Polic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13, 37,2765-2778 . (with Tian Suhua and Zhang Gaiyan)
Informed futures trading and price discovery: Evidence from Taiwan futures and stock markets, Asia-Paciifc Financial Markets, 2013, 20, 219-242. (with Lee Yi-Tsung and Wu Wei-Shao)
Stochastic growth with social-status concern: The existence of a unique stable distributio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2010, 46(4): 505-518. (with Gong Liutang, Zhao Xiaojun, Zou Hengfu)
Does the stock market affect firm investment in China ?—A price informativenes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9, 33(1): 53-62. (with Wang Yaping, Wu Liansheng)
Existence of optimal consumption and portfolio rules with portfolio constraints and stochastic income, durability and habit formatio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2000, 33:135-153.
Martingale and relaxation-projection methods for utility maximization with portfolio constraints and stochastic income,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00 , 1:117-146.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non-expected utility and asset pricing,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1999, 19(4):409-416.
An intertempor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f asset prices with labor input,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1998, 3(2):129-134.
發表中文論文:
信息披露、披露監管與資本成本, 金融學季刊,2013,7(1),1-25. (與李宏泰合作)
資本充足率、懲罰承諾與恐慌性逃債,經濟研究, 2012,106-118.(與陳文、龔六堂合作)
中國股市的系統流動性——來自拓展的FDR法的證據,金融研究,2012,11,179-191。(與張玉龍、李怡宗合作)
基金的主動性管理提升了業績嗎?,金融研究,2011,10,127-139。(與羅榮華、蘭偉合作)
企業信譽與企業債權融資工具選擇,金融學季刊,2011,6(1),77-98。(與陳文合作)
配股對股票長期收益的影響:基于改進三因子模型的研究,金融研究,2008,5,114-129。(與毛小元,陳夢根合作)
交叉上市證券的價格差異,金融學季刊,2008,4(1),54-90。(與楊娉、徐信忠合作)
交叉上市股票價格差異的橫截面分析,管理世界,2007,9,107-116。(與楊娉、徐信忠合作)
遞減相對風險規避系數、習慣形成和資產定價,金融學季刊,2007,3(2),1-16。(與王亞平、毛小元合作)
上市公司選擇股票增發的時間嗎?——中國市場股權融資之謎的一種解釋,金融研究,2006,12,103-115。(與王亞平、毛小元合作)
資產定價理論,管理世界,2006,3,156-168。
中國股票市場交易型的價格操縱研究,經濟研究,2005,10:70-78。(與王亞平、周春生合作)
上海期貨交易所銅期貨價格發現功能研究,財經問題研究,2005,10:23-31。(與徐信忠、朱彤合作)
非對稱信息證券市場中公司的最優股票增發策略,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2005,22(6):101-115。(與王亞平、周春生合作)
非有效證券市場中公司的最優股權再融資策略,管理世界,2005,3:23-28。(與周春生合作)
中國股市的理性泡沫,經濟研究,2002,7:33-40.(與周春生合作)
社會地位、非期望效用函數、資產定價和經濟增長,經濟研究,2001,10:46-51. (與鄒恒甫合作)
國際貿易中的對策論模型,經濟數學,1997,14(2):92-97.
具有財政赤字的OLG 競爭商業周期,經濟數學,1996 , 13(2):72-78.
出版著作:
《金融經濟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
《高級金融理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會議論文:
Decreasing relative risk aversion, habit formation and asset returns(with Wang Yaping),17th Australasian Finance and Banking Conference , 2004, Sydney.
Social status, risk premium, and the volatility of consumption and wealth (with Zou Hengfu), Global Finance Conference, 2002, Beijing
教授課程
1.證券投資學
2.金融衍生品及其定價理論
3.資產定價
北京大學金融學綜合考研經驗分享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導師施建淮
姓名:施建淮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研究生導師單忠
單忠東
系別:金融學系
職稱:教授
辦公電話:86-10-62757292
Email:[email protected]
單忠東教授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經濟學系,后又獲得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1987年他又獲得澳大利亞發展經濟學碩士和澳大利亞麥卡利大學國際貿易與金融學博士學位。
他曾在中國財政部工作,擔任過麥卡利大學講師以及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大學應用經濟系高級講師, 現在他任維多利亞大學商學與法律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終身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終身教授。
他多次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如World Economy,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Theory,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上發表論文。
他現在的研究領域為金融市場與經濟發展,國際貿易,國際金融,教授的課程有國際金融,國際貿易。
研究領域
金融市場與經濟發展,國際貿易,國際金融
教育背景
1992 澳大利亞麥卡利大學 國際貿易與金融學博士
1987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發展經濟學碩士
1985 北京大學 經濟碩士
1982 北京大學 經濟學士
職業經歷
2001-至今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終身教授
1994-2001
維多利亞大學商學與法律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終身職)
1992-1994
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大學應用經濟系高級講師
1992
麥卡力大學講師
1985-1986
中國財政部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研究生導師曹鳳岐
曹鳳岐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導師介紹:施建淮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老師劉俏
劉俏
系別:金融學系
職稱:教授
辦公電話:86-10-62767993
Email:[email protected]
?個人簡介
劉俏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和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和EMBA中心主任。他于2013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獎,2014年獲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俏也兼任深圳證劵交易所專家評審委員會委員和中國證監會、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民生銀行、及深交所博士后站指導導師。劉俏主要教授公司金融,收購與兼并,和國際金融管理課程。他在公司金融,實證資產定價、實際期權、市場微觀結構和中國經濟研究等方面擁有眾多著述,并且由《金融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管理科學》 (Management Science),《會計研究期刊》(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金融和數量分析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經濟學期刊》(Economic Journal),《企業金融》(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經濟探究》(Economic Inquiry), 《比較經濟學期刊》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會計,審計和金融學期刊》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Finance), 《金融分析師期刊》(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經濟學通信》(Economics Letter),《亞太商業評論》(Asia-Pacific Business Review)等國際著名金融與經濟雜志出版。他與他人合作編撰一本關于亞洲債券市場的書 Asia’s Debt Markets: Prospects and Strategies for Development 于2006年由國際著名出版商 - New York: Springer- 出版。他的另一本專著《Finance in Asia:Institutions, Regulation and Policy》(與Paul Lejot和Douglas Arner)于2013年4月由著名出版商Routledge出版。他和Paul Lejot及Douglas Arner聯合主編的文獻合集《Finance in Asia: A Critical Concept》也于2013年10月由Routledge出版。
劉俏也用中文寫作,他的中文文章發表在《經濟研究》, 《經濟學季刊》, 《經濟學報》和《中國金融學》等國內著名雜志。除學術研究外,劉俏也為《21世紀經濟報道》, 《新財富》、《董事會》、和《讀書》等國內著名報刊雜志撰稿。劉俏曾多次被邀在CNBC、CCTC、鳳凰衛視、湖南衛視等媒體討論中國金融及經濟問題。 他的學術觀點 被《經濟學人》,《金融時報》,《香港商報》,《首席財務官》, 《華爾街日報》,《蘇格蘭人》, 《時代周刊》、《人民日報》、《中國證劵報》等廣泛采用。 2011年3月《經濟學人》雜志的封面文章《竹林資本主義》(Bamboo Capitalism)大量引用劉俏和Alan Siu對中國企業投資資本收益率分布的研究成果。 該文作者Tom Eaton因該文獲得2011年國際巴斯夏新聞獎。劉俏的新書《從大到偉大——中國企業的第二次長征》于2014年3月出版,名列當月新聞出版總局暢銷書排行榜經管類第一名。
劉俏于中國人民大學獲得經濟應用數學學士學位,于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獲得國際金融碩士學位,并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獲得博士學位。在2001年12月到2003年7月間,劉博士曾任職于麥肯錫公司。期間,他負責麥肯錫在亞洲企業金融方面的研究和知識領域,并為大型亞洲公司和跨國公司提供服務.加入光華前,劉俏任教于香港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他曾多次獲本科生和研究生優秀教學獎,并獲港大終身教職。
?研究領域
公司金融
實證資產定價模型
金融市場與監管
中國經濟
?教育背景
2000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經濟 博士
1994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 國際金融 碩士
1991 中國人民大學 應用數學 學士
?職業經歷
2011至今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教授
2003--2010
香港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助理教授, 副教授(終身職)
2001--2003
麥肯錫公司亞太公司金融與戰略咨詢中心 咨詢顧問
2000—2001
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 助理教授
1994
北京華夏證劵有限公司發行部 業務經理
?研究成果
英文書籍
“Finance in Asia: institutions, regulation, and policy” (joint with Douglas Arner and Paul Lejot),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March 2013.
"Finance in Asia: A Critical Concept" (co-edit with Paul Lejot and Douglas Arner), Routledge, October 2013.
“Asia’s debt capital markets: prospects and strategies for development” (co-edit with Paul Lejot, Douglas Arner, and Jae-Ha Park), New York: Springer 2006.
已發表(包括正在印刷和已被接受)英文論文
"Sovereign funds,” The Encyclopedia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Elsevier, 2012.
"Capitalizing China: Comment on “Assessing China’s Top-Down Securities Markets”, 2012, NBER book edited by Joseph Fan and Randall Morck“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financing decisions: evidence from the U.S. Patent data” (with Keith K.P. Wong), 2011, Management Science.
“Institution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an investment-implied return on capital in China” (with Alan Siu), 2011,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has been quoted and discussed by the atricles "Bamboo Capitalism" and "Let Millions Flowers Bloom" in The Economist.
“Predict stock market returns with aggregate discretionary accruals” (with Qiang Kang and Rong Qi),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0, 48(4), 815-858. Featured and summarized in The CFA Digest, 2010, Vol. 40, No. 4 (by Georgeann Portokalis).
“Information-based stock trading, executive incentives, and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 (with Qiang Kang), Management Science, 2010, 56(4), 682-698.
“The Sarbanes-Oxley Act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a structural assessment” (with Qiang Kang and Rong Qi),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0, 96 (2), 291-305.
“Competition and corporate tax avoidance: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ial firms” (with Hongbin Cai), The Economic Journal, 2009, 119 (April), 764-795.
“Market timing strategy with aggregate accruals” (joint with Qiang Kang and Rong Qi). Journal of Asset Management, 2009, 10 (3), 170-180. Featured and summarized in The CFA Digest, 2010, Vol. 40, No. 1: 118-120 (by Victoria Rati).
“Stock market 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executive incentives” (joint with Qiang Kang),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08. 14, 484-498.
“Stock trading and diversification discount” (with Rong Qi), Economics Letters, 2008, 98(1): 35 – 40.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China: a tunneling perspective,” (with Joe Lu),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07, 13: 881 – 906。
“Do we accept accruals profits at our peril?” (with Rong Qi) 2006,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Volume 62 (4): 62-75.
“How good is good news? Technology depth, book-to-market ratio, and innovative events,” 2006,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Finance, Vol. 21(3), 293-321.
“Missing links: regional reforms for Asian debt capital markets” (with Paul Lejot and Douglas Arner), 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 2006, 12(3):309-332.
“High stakes in high technology: high-tech market values as options” (with Michael R. Darby and Lynne Zucker), Economic Inquiry, lead article, 2004, Vol. 42(3): 351-369.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a: current practices, economic effects, and institutional determinants,” CESifo Economic Studies, 2006, 52(2), 415-453.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valuations in China” (with Chong-En Bai, Joe Lu, Frank Song, Junxi Zhang), 2004,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lead article, 32(4):599-616. A condensed and non-academic version was published at Beyond Transition: The Newsletter about Reforming Economies, Vol. 15, No. 1, 2004, a quarterly publication by World Bank.
“The parent companies puzzle? when is the whole worth less than one of the parts?” (with Bradford Cornell),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lead article, 2001, 341-366. Featured and summarized in The CFA Digest, 2002, Vol. 32, No. 2: 22-23.
已發表(包括正在印刷和已被接受)英文書籍章節.
“Asia's debt capital markets – Contemporary markets for Asian debt capital market instruments” (with Paul Lejot, Douglas Arner), in “Asia’s debt capital markets: prospects and strategies for development” (co-ed by Paul Lejot, Douglas Arner, Qiao Liu, and Jae-Ha Park), Springer 2006.
“Making Markets: Policy concerns and the value of regional markets” (with Paul Lejot, Douglas Arner) in “Asia’s debt capital markets: prospects and strategies for development” (co-ed by Paul Lejot, Douglas Arner, Qiao Liu, and Jae-Ha Park), Springer 2006.
“Asia's debt capital markets – Introduction” (with Paul Lejot, Douglas Arner, and Jae-Ha Park), in “Asia’s debt capital markets: prospects and strategies for development” (co-ed by Paul Lejot, Douglas Arner, Qiao Liu, and Jae-Ha Park), Springer 2006.
“Property rights, collateral and credit rights in east Asia” (with Douglas Arner, Charles Booth, Berry Hsu, Paul Lejot, and Frederik Pretorius), in "East Asian Finance: the road to robust markets" (edited by Swati R. Ghosh).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2006.
已發表(包括正在印刷和已被接受)中文書籍或論文
“從大到偉大——中國企業的第二次長征”,2011年《財富》中文版12月
“競爭會加劇公司隱瞞利潤嗎?-來自中國企業的證據”,(與蔡洪濱和肖耿合作) 2006, 經濟學報, 2:15-45.
“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實證研究”。 經濟研究, 2005年第2期,81-91頁。(與白重恩,陸洲,宋敏和張俊喜合作)。
“公司資源的隧道效應”經濟學季刊,2004年第2期,437-456頁。(與陸洲合作)。
“信息,現金流和企業投資”中國金融學,2006年6月期,73-98頁。(與戚戎合作)。
“市場非有效性與行為金融” 2002年,見田國強主編《現代經濟學與金融學前沿發展》商務印書館。
“市場是有效的嗎?” 讀書, 2001年第11期。
《董事會》雜志,2011-2012共24篇專欄文章
已完成/投稿的工作論文
"Two Accrual Anomalies" (with Qiang Kang and Rong Qi), Revise and resubmit at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3.
“The real effect of S&P 500 additions: evidence from corporate investment” (with Yong Wei and Qiang Kang), October 2013.
“The evolution and consequence of Chinese pyramids” (with Ying Zheng and Yuande Zhu), December 2010.
“How do regulations affect corporate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state anti-takeover laws” (with Qiang Kang), June 2010.
“Two Accrual Anomalies” (with Qiang Kang and Rong Qi), August 2009.
“Credit rating changes and CEO incentives” (with Qiang Kang), 2009, working paper. Submitted.
“The value of corporate control: propping and tunneling evidence from China" (with Chong-En Bai, Frank Song), 2009. Submitted.
“Information production, cash flow,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with Rong Qi). This version: July 2007. Under review. This paper has been presented at the 2003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in Washington DC.
?教授課程
1. 公司金融
2. 亞洲金融市場
3. 公司金融案例分析
4. 國際金融
5. 收購與兼并
6. 高級金融管理
7. 公司財務理論與實證分析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導師介紹:何小鋒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導師馮科
姓名:馮科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導師崔巍
姓名:崔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老師王亞平介紹
金融學考研院校
專業名稱:金融學 專業代碼:020204 門類/類別:經濟學 學科/類別:應用經濟學開設專業院校: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中央財經大學 北京物資學院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 南開大學 天津商業大學 天津財經大學 天津大學 河北經貿大學 河北大學 山西財經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內蒙古財經大學 沈陽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東北大學 沈陽化工大學 吉林財經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哈爾濱商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上海社會科學院 上海海事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南京審計大學 蘇州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 南京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浙江財經大學 寧波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大學 安徽大學 安徽財經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州大學 廈門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山東財經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山東工商學院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鄭州大學 河南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北大學 中南大學 湘潭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湖南商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 廣東財經大學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深圳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西大學 海南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 西南民族大學 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貴州財經大學 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財經大學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工業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師范大學 延安大學 西安財經學院 蘭州大學 蘭州財經大學 新疆財經大學
專業解析:
以天津商業大學為例,金融學是研究經濟活動各領域貨幣與資本運動、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的理論與方法的學科,是兼具很強的理論性與實務性、微觀與宏觀、國別性與全球性特點的綜合性學科。它對各國和全球經濟運行與社會發展全局有著重大影響。本學科是在原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投資學和保險學基礎上調整形成的。隨著我國經濟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先進金融理論與方法的引入,大大豐富和擴展了我國金融新興學科研究的領域和內容,在各國經濟不斷發展和全球一體化背景下發展前景廣闊。
在本科金融專業下設有金融理論教研室和應用金融教研室,擁有一批從事金融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師資,并且在相關學科,如會計學、企業管理設有碩士點,在經濟學、財政學、國際貿易等本科專業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從而為相關課程的開設和本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現從事金融專業教學和研究的教師共有19人,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學位3人,在讀博士2人,其余教師均具有碩士學位。其中有3位教師有從事金融工作的經歷,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有3位教師擔任過相關專業與金融有關的碩士研究生導師,具有較好的碩士生培養經驗。近年來,金融專業教師發表了百余篇科研論文。
培養目標:
本學科之旨在培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具有嚴謹求實的思想作風和較高的精神文明素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努力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要求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基礎理論,掌握現代金融學原理和較系統的金融專門知識;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并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具有金融經濟問題觀察分析能力、貨幣政策實施能力和從事金融具體工作能力;畢業后可承擔本學科的教學、科研具體工作和中高層次的金融管理實務工作。
研究方向:
金融專業碩士學位下設兩個研究方向:
1、 公司金融
2、 金融市場與金融管理
此專業大學排名:
0202 應用經濟學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66 所,本次參評58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155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2 | 10002 | 中國人民大學 | A+ |
3 | 10034 | 中央財經大學 | A+ |
4 | 10036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A |
5 | 10173 | 東北財經大學 | A |
6 | 10272 | 上海財經大學 | A |
7 | 10384 | 廈門大學 | A |
8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9 | 10055 | 南開大學 | A- |
10 | 10246 | 復旦大學 | A- |
11 | 10421 | 江西財經大學 | A- |
12 | 10422 | 山東大學 | A- |
13 | 10520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A- |
14 | 10651 | 西南財經大學 | A- |
15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16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B+ |
17 | 10038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B+ |
18 | 10070 | 天津財經大學 | B+ |
19 | 10140 | 遼寧大學 | B+ |
20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21 | 10284 | 南京大學 | B+ |
22 | 10286 | 東南大學 | B+ |
23 | 10335 | 浙江大學 | B+ |
24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學 | B+ |
25 | 10456 | 山東財經大學 | B+ |
26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27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28 | 10532 | 湖南大學 | B+ |
29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30 | 10559 | 暨南大學 | B+ |
31 | 11482 | 浙江財經大學 | B+ |
32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學 | B |
33 | 10011 | 北京工商大學 | B |
34 | 10125 | 山西財經大學 | B |
35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B |
36 | 10247 | 同濟大學 | B |
37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38 | 10273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B |
39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40 | 10327 | 南京財經大學 | B |
41 | 10357 | 安徽大學 | B |
42 | 10423 | 中國海洋大學 | B |
43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B |
44 | 10593 | 廣西大學 | B |
45 | 10611 | 重慶大學 | B |
46 | 10689 | 云南財經大學 | B |
47 | 10200 | 東北師范大學 | B- |
48 | 10240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B- |
49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50 | 10285 | 蘇州大學 | B- |
51 | 10319 | 南京師范大學 | B- |
52 | 10337 | 浙江工業大學 | B- |
53 | 10378 | 安徽財經大學 | B- |
54 | 10385 | 華僑大學 | B- |
55 | 10475 | 河南大學 | B- |
56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B- |
57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學 | B- |
58 | 10610 | 四川大學 | B- |
59 | 10730 | 蘭州大學 | B- |
60 | 11799 | 重慶工商大學 | B- |
61 | 11846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B- |
62 | 90026 | 軍事經濟學院 | B- |
63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C+ |
64 | 10207 | 吉林財經大學 | C+ |
65 | 10403 | 南昌大學 | C+ |
66 | 10427 | 濟南大學 | C+ |
67 | 10459 | 鄭州大學 | C+ |
68 | 10484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C+ |
69 | 10511 | 華中師范大學 | C+ |
70 | 10536 | 長沙理工大學 | C+ |
71 | 10574 | 華南師范大學 | C+ |
72 | 10592 | 廣東財經大學 | C+ |
73 | 10697 | 西北大學 | C+ |
74 | 10766 | 新疆財經大學 | C+ |
75 | 11560 | 西安財經學院 | C+ |
76 | 11646 | 寧波大學 | C+ |
77 | 11832 | 河北經貿大學 | C+ |
78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學 | C |
79 | 10075 | 河北大學 | C |
80 | 10126 | 內蒙古大學 | C |
81 | 10270 | 上海師范大學 | C |
82 | 10276 | 華東政法大學 | C |
83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C |
84 | 10295 | 江南大學 | C |
85 | 10299 | 江蘇大學 | C |
86 | 10320 | 江蘇師范大學 | C |
87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學 | C |
88 | 10433 | 山東理工大學 | C |
89 | 10589 | 海南大學 | C |
90 | 10652 | 西南政法大學 | C |
91 | 10656 | 西南民族大學 | C |
92 | 10671 | 貴州財經大學 | C |
93 | 10673 | 云南大學 | C |
94 | 10741 | 蘭州財經大學 | C |
95 | 11287 | 南京審計大學 | C |
96 | 11414 | 中國石油大學 | C |
97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學 | C- |
98 | 10053 | 中國政法大學 | C- |
99 | 10058 | 天津工業大學 | C- |
100 | 10069 | 天津商業大學 | C- |
101 | 10139 | 內蒙古財經大學 | C- |
102 | 10360 | 安徽工業大學 | C- |
103 | 10602 | 廣西師范大學 | C- |
104 | 10657 | 貴州大學 | C- |
105 | 10681 | 云南師范大學 | C- |
106 | 10718 | 陜西師范大學 | C- |
107 | 10759 | 石河子大學 | C- |
108 | 11664 | 西安郵電大學 | C- |
金融學研究生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2 | 10002 | 中國人民大學 | A+ |
3 | 10034 | 中央財經大學 | A+ |
4 | 10036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A |
5 | 10173 | 東北財經大學 | A |
6 | 10272 | 上海財經大學 | A |
7 | 10384 | 廈門大學 | A |
8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9 | 10055 | 南開大學 | A- |
10 | 10246 | 復旦大學 | A- |
11 | 10421 | 江西財經大學 | A- |
12 | 10422 | 山東大學 | A- |
13 | 10520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A- |
14 | 10651 | 西南財經大學 | A- |
15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16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B+ |
17 | 10038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B+ |
18 | 10070 | 天津財經大學 | B+ |
19 | 10140 | 遼寧大學 | B+ |
20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21 | 10284 | 南京大學 | B+ |
22 | 10286 | 東南大學 | B+ |
23 | 10335 | 浙江大學 | B+ |
24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學 | B+ |
25 | 10456 | 山東財經大學 | B+ |
26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27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28 | 10532 | 湖南大學 | B+ |
29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30 | 10559 | 暨南大學 | B+ |
31 | 11482 | 浙江財經大學 | B+ |
32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學 | B |
33 | 10011 | 北京工商大學 | B |
34 | 10125 | 山西財經大學 | B |
35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B |
36 | 10247 | 同濟大學 | B |
37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38 | 10273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B |
39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40 | 10327 | 南京財經大學 | B |
41 | 10357 | 安徽大學 | B |
42 | 10423 | 中國海洋大學 | B |
43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B |
44 | 10593 | 廣西大學 | B |
45 | 10611 | 重慶大學 | B |
46 | 10689 | 云南財經大學 | B |
47 | 10200 | 東北師范大學 | B- |
48 | 10240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B- |
49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50 | 10285 | 蘇州大學 | B- |
51 | 10319 | 南京師范大學 | B- |
52 | 10337 | 浙江工業大學 | B- |
53 | 10378 | 安徽財經大學 | B- |
54 | 10385 | 華僑大學 | B- |
55 | 10475 | 河南大學 | B- |
56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B- |
57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學 | B- |
58 | 10610 | 四川大學 | B- |
59 | 10730 | 蘭州大學 | B- |
60 | 11799 | 重慶工商大學 | B- |
61 | 11846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B- |
62 | 90026 | 軍事經濟學院 | B- |
63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C+ |
64 | 10207 | 吉林財經大學 | C+ |
65 | 10403 | 南昌大學 | C+ |
66 | 10427 | 濟南大學 | C+ |
67 | 10459 | 鄭州大學 | C+ |
68 | 10484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C+ |
69 | 10511 | 華中師范大學 | C+ |
70 | 10536 | 長沙理工大學 | C+ |
71 | 10574 | 華南師范大學 | C+ |
72 | 10592 | 廣東財經大學 | C+ |
73 | 10697 | 西北大學 | C+ |
74 | 10766 | 新疆財經大學 | C+ |
75 | 11560 | 西安財經學院 | C+ |
76 | 11646 | 寧波大學 | C+ |
77 | 11832 | 河北經貿大學 | C+ |
78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學 | C |
79 | 10075 | 河北大學 | C |
80 | 10126 | 內蒙古大學 | C |
81 | 10270 | 上海師范大學 | C |
82 | 10276 | 華東政法大學 | C |
83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C |
84 | 10295 | 江南大學 | C |
85 | 10299 | 江蘇大學 | C |
86 | 10320 | 江蘇師范大學 | C |
87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學 | C |
88 | 10433 | 山東理工大學 | C |
89 | 10589 | 海南大學 | C |
90 | 10652 | 西南政法大學 | C |
91 | 10656 | 西南民族大學 | C |
92 | 10671 | 貴州財經大學 | C |
93 | 10673 | 云南大學 | C |
94 | 10741 | 蘭州財經大學 | C |
95 | 11287 | 南京審計大學 | C |
96 | 11414 | 中國石油大學 | C |
97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學 | C- |
98 | 10053 | 中國政法大學 | C- |
99 | 10058 | 天津工業大學 | C- |
100 | 10069 | 天津商業大學 | C- |
101 | 10139 | 內蒙古財經大學 | C- |
102 | 10360 | 安徽工業大學 | C- |
103 | 10602 | 廣西師范大學 | C- |
104 | 10657 | 貴州大學 | C- |
105 | 10681 | 云南師范大學 | C- |
106 | 10718 | 陜西師范大學 | C- |
107 | 10759 | 石河子大學 | C- |
108 | 11664 | 西安郵電大學 | C- |
數據來源: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2007年金融學專業學校排名
排名 | 學校名稱 | 等級 | 排名 | 學校名稱 | 等級 | 排名 | 學校名稱 | 等級 |
1 | 中國人民大學 | A+ | 8 | 中山大學 | A | 15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2 | 北京大學 | A+ | 9 | 廈門大學 | A | 16 | 東北財經大學 | A |
3 | 西南財經大學 | A+ | 10 | 暨南大學 | A | 17 | 南京大學 | A |
4 | 南開大學 | A+ | 11 | 湖南大學 | A | 18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A |
5 | 復旦大學 | A+ | 12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A | 19 | 清華大學 | A |
6 | 上海財經大學 | A | 13 | 武漢大學 | A | 20 | 同濟大學 | A |
7 | 中央財經大學 | A | 14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
B+等(30個):華東師范大學、吉林大學、重慶大學、天津財經大學、遼寧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華大學、蘇州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西財經大學、上海大學、南京財經大學、中南大學、浙江工商大學、西南大學、安徽財經大學、新疆財經學院、廣東商學院、河南大學、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廣西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浙江財經大學 |
||||||||
B等(30個):寧波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福州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東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青島大學、深圳大學、山東經濟學院、山東財政學院、云南財經大學、貴州財經學院、蘭州商學院、鄭州大學、安徽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河海大學、西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蘭州大學、北京工商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北大學 |
||||||||
C等(20個):名單略 |
|
|
|
|
1 | 中國人民大學 | 5★ | 181 |
2 | 西南財經大學 | 5★ | 181 |
3 | 中央財經大學 | 5★ | 181 |
4 | 南開大學 | 5★ | 181 |
5 | 廈門大學 | 5★ | 181 |
6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5★ | 181 |
7 | 復旦大學 | 5★ | 181 |
8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5★ | 181 |
9 | 上海財經大學 | 5★ | 181 |
10 | 武漢大學 | 4★ | 181 |
11 | 東北財經大學 | 4★ | 181 |
12 | 暨南大學 | 4★ | 181 |
13 | 北京大學 | 4★ | 181 |
14 | 天津財經大學 | 4★ | 181 |
15 | 吉林大學 | 4★ | 181 |
16 | 中山大學 | 4★ | 181 |
17 | 遼寧大學 | 4★ | 181 |
18 | 上海交通大學 | 4★ | 181 |
19 | 浙江工商大學 | 4★ | 181 |
20 | 西安交通大學 | 4★ |
181 |
金融學考研考什么
2022金融學專業考研群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北京大學考研分數線、北京大學報錄比、北京大學考研群、北京大學學姐、北京大學考研真題、北京大學專業目錄、北京大學排名、北京大學保研、北京大學公眾號、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北京大學金融學考研 推薦
- 北京大學金融學考研
- 北京大學金融學考研參考書目
- 北京大學金融學考研QQ群
- 北京大學金融學考研難嗎
- 北京大學金融學考研考試科目
- 北京大學金融學研究生分數線
- 北京大學金融學研究生一對一輔導
- 北京大學金融學研究生輔導
- 北京大學金融學考研輔導
- 北京大學金融學考研參考書目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融學保研夏令營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融學保研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融學保研細則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融學保研條件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保研夏令營
- 北京大學金融學考研論壇
- 北京大學金融學考研分數線
- 北京大學金融學考研真題
- 天津商業大學金融學考研
- 重慶理工大學金融學考研
-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考研
- 武漢理工大學金融學考研
- 華南師范大學金融學考研
- 長春理工大學金融學考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金融學考研
- 吉林財經大學金融學考研
- 西北師范大學金融學考研
- 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考研
- 復旦大學金融學考研
- 內蒙古工業大學金融學考研
- 遼寧大學金融學考研
-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考研
-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考研
- 福州大學金融學考研
- 華南理工大學金融學考研
- 哈爾濱商業大學金融學考研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融學考研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金融學考研
- 南開大學金融學考研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金融學考研
- 北京外國語大學金融學考研
- 河南大學金融學考研
- 青海大學金融學考研
- 云南財經大學金融學考研
- 東北農業大學金融學考研
-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考研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金融學考研
- 青海大學金融學考研
- 蘇州大學金融學考研
- 重慶師范大學金融學考研
- 江西財經大學金融學考研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融學考研
- 山東財經大學金融學考研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考研
- 安徽大學金融學考研
- 山東大學金融學考研
-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考研
-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金融學考研
- 鄭州大學金融學考研
- 云南民族大學金融學考研
- 東北財經大學金融學考研
-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考研
- 福建農林大學金融學考研
- 貴州財經大學金融學考研
- 南京師范大學金融學考研
- 中國農業大學金融學考研
- 蘭州大學金融學考研
- 大連理工大學金融學考研
- 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考研
- 廈門大學金融學考研
- 云南師范大學金融學考研
- 山東大學金融學考研
- 北京工商大學金融學考研
- 延安大學金融學考研
- 武漢大學金融學考研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考研
- 福建師范大學金融學考研
- 重慶工商大學金融學考研
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北京大學考研網由北京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北京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