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專業分析

發布時間:2020-08-0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北京化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專業分析

北京化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專業分析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京化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專業分析 正文

學校介紹
北京化工大學(簡稱北化,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于1958年始建,坐落于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其原名北京化工學院,1994年更名為北京化工大學。 該校是國家(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部“十三五”期間共建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北京化工大學原隸屬于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學工業部領導。1971年,與北京化纖工學院合并組建新的北京化工學院。1978年,北京化纖工學院從學校分出。1996年,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并入學校。1998年,學校劃轉教育部直接管理。 截至2018年9月,學校由3個校區、2個基地組成,總占地面積約3000畝,總建筑面積93萬余平方米。
 
專業介紹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于計算機類專業。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以及計算機、網絡與信息系統相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良好的綜合素質,能勝任計算機科學研究、計算機系統設計、開發與應用等工(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熟悉本研究領域中的發展動向,具有創新意識和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工作的能力,以及適應高新技術發展的能力;研究生畢業后,能夠從事為促進電力行業或各領域計算機理論研究以及技術與應用開發方面的工作;較熟練地掌握英語,達到熟練地閱讀英文文獻、撰寫論文與一般會話。
 
考試科目
研究方向 初試科目 復試科目或內容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01 智能軟件工程及軟件測試
02 大數據科學與智能決策
03 圖像智能信息處理算法研究
04 生物醫學信息工程
05 現代信息處理及嵌入式系統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1 數學一
④842 數據結構
綜合三(計算機組成
原理、操作系統、編
程上機考試)
湯子瀛《計算機操作系統》;
唐朔飛《計算機組成原理》;
嚴蔚敏《數據結構》;
謝希仁《計算機網絡》;
白中英《計算機組成原理》
 
參考書目
湯子瀛《計算機操作系統》;唐朔飛《計算機組成原理》;嚴蔚敏《數據結構》;謝希仁《計算機網絡》;白中英《計算機組成原理》
 
學費
北京化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碩士研究生均需繳納學費。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學制3年,學費標準為8000元/生.學年,每學年第一學期開學報到時繳納,按三學年繳納
 
主要導師
郭俊霞,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1999年畢業于太原理工大學、2002年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獲本科及碩士學位。2007年赴日本留學,2011年畢業于日本東京工業大學信息理工學部計算機專業,獲得工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軟件測試及大數據分析與建模。擔任中國CCF容錯(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計算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CCF 軟件工程專業委員會通訊委員。發表SCI/EI收錄論文30余篇,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央高?;鸷推髽I橫向項目等,參與編寫出版教材1部,參與錄制MOOC課程一門。
 
韓永明,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6年6月博士后出站作為北京化工大學“青年后備引進人才”留校任教,2017年5月入選北京化工大學“青年英才百人計劃”,現任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員、中國化工學會專業會員和北京自動化學會會員等。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訊聯系人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SCI/EI收錄60余篇:總影響因子214.278,中科院/JCR一區18篇,二區20 篇(TOP 33篇,ESI高被引3篇、中國化工學會2014-2018高被引論文1篇),授權發明專利5項,申請專利20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青年項目和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計劃,參與國(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十余項目。分別獲得北京市科協2020-2022年度青年人才托舉計劃、2019年《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青年學術新人提名獎,2018年北京自動化學會“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獎等。 研究領域包括系統建模及優化、能效評價、數據分析與信息集成、智能優化方法等。
 
李睿琪,北京化工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系統科學博士,博士期間在MIT與Boston University進行聯合培養,本科就讀于電子科技大學國際化軟件人才實驗班。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大數據分析與建模、社會網絡研究與流行病傳播動力學。目前發表SCI論文近二十篇,引用190余次,相應工作發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Physica A等頂級SCI期刊,并在Statphys25/26、Conference of Complex Systems、NetSci、NetSciX等多個國際大會上作口頭報告,曾榮獲第十二屆社會網與社會資本研究年會最佳論文獎。目前是Scientific Reports、Cities、IEEE Access、Habitat International、The WebConf (former WWW)、Journal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CCS、PLoS One、Physica A、IJMPC、TRB/TRR、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等多個SCI、SSCI期刊與頂級會議的審稿人。
北京化工大學

添加北京化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北京化工大學考研分數線、北京化工大學報錄比、北京化工大學考研群、北京化工大學學姐微信、北京化工大學考研真題、北京化工大學專業目錄、北京化工大學排名、北京化工大學保研、北京化工大學公眾號、北京化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化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北京化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beijinghuagongdaxue/zhuanye_34662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