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林業史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6-2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南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林業史研究生培養方案

西南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林業史研究生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林業史研究生培養方案 正文

西南林業大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林業史(0907Z4)
Forestry History
 

(一)學科簡介

林業史是社會科學與歷史科學的交叉,是從歷史的角度,以森林、林業和林學發展為研究對象,  對人類林業歷史上形成的成果進行系統梳理和總結。其中包括對森林資源的消長與演替;人類在林  政、林業經濟、林業經營管理、中外林業法制、林業文化傳統、林業教育與科技等方面的演進與發  展;以及中外著名林業歷史人物等的研究。作為現代史學和現代林學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林業史研  究開始于 20 世紀初,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二)培養目標

堅持立德樹人的培養方針,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教學環節,為美麗中國  建設和鄉村振興計劃的實施培養具有高尚品德和實干精神的專業人才。培養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  質及良好職業道德素養,具有現代林業理論以及林業發展戰略的理論與方法,適應時代要求,致力  于推動充分發揮林業在生態環境建設主體作用和能動作用的高級復合型人才。基本要求如下:
1. 掌握林業史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對人類林業歷史發展過程、演進規律有比較全面、系統的認  識;把握學科發展與學術研究的最新動態。
2. 掌握林業史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運用歷史、林業相關文獻以及文物考古資料的  能力;具有較強的社會調查和野外考察能力。
3. 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林業史屬于交叉學科,要求既具有扎實的文史功底,又具備一定林學  科學素養,兼具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思維、研究能力;注重各交叉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
4. 具有較強外語運用能力和古漢語閱讀能力。

(三)培養方式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課程學習和論文研究工作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課程學習和論文研究工作,  系統掌握所在學科領域的理論知識,以及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的方式采取導師個   別指導或導師負責與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指導教師一般應由學術水平較高、在研究工   作中有成就的教授或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人員)擔任。必要時,可聘請有高級職稱的校內外專家   共同指導。指導教師和指導小組成員名單應由各院(部)審核批準并備案。

(四)學習年限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制為 3 年。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實行彈性修業(學習)年限,全日制學
術型碩士研究生在校學習年限最長為 5 年,非全日制學術型研究生最長學習年限為 6 年。學習年限期滿,未畢業者按自動退學處理。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課程學習和論文研究工作相結合的方式。

(五)學科(研究)方向

1. 林業科技開發理論與實踐
主要研究林業科技開發方面的政策、理論以及先進實踐經驗。
2. 民族林業文化
主要研究云南民族地區在林業發展與保護方面的傳統文化與時代創新性成果。
3. 邊疆林業史
主要研究云南地區林業發展的政策、法規,林業經營與林政思想等。
4. 林業教育史
主要研究中國高等林業教育的歷程、課程設置以及重要林業教育家的林業教育思想等。

(六)學分要求與課程、必修環節設置

1. 課程設置
本學科課程學習的學分最低要求為 29 學分,其中學位課學分要求為 16 學分,方向選修課課程
學分應不低于 6 個學分,公共選修課課程學分不低于 2 個學分,必修環節 5 個學分。課程學習原則
上要求在入學后第 1 學年內完成。
 
 
類別
 
序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學位課
 
公共課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 2 考試  
[2]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 1 考試  
[3] 碩士生第一外國語 144 6 1、2 考試  
 
專業課
[4] 高級森林生態學 48 3 1 考查  
[5] 森林經理學前沿研究專題 32 2 2 考試  
[6] 中國林業史 32 2 2 考查 精品課
 
 
 
 
 
 
 
選修課
 
 
 
方向選修課
[7] 林業科技開發理論與實踐 32 2 2 考查  
[8] 民族林業文化研究 32 2 2 考查  
[9] 民族學 32 2 2 考查  
[10] 林業教育史 32 2 2 考查 雙語課
[11] 環境史 48 3 2 考查  
[12] 生物地理學 32 2 2 考查  
 
公共選修課
[13] 中國歷代林政思想專題研究 32 2 2 考查 案例課
[14] 歷史學研究方法 32 2 2 考查  
[15] 林業管理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 32 2 2 考查  
 
必修環節
[16] 開題報告   1 3    
[17] 實踐訓練   2      
[18] 學術交流與討論   2      

要求與說明:
(1) 課程學習的目的在于加深和擴展學生在相應學科領域知識的深度和寬度,使學生掌握本門  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同時具備適應社會需要的發展潛力。各學科設置的課程體  系要有足夠的縱深度和寬廣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2) 研究生課程學習分為學位課和選修課兩部分。
①政治課和外語課由研究生院統一設課。其中政治理論課 2 門,碩士生第一外國語 1 門,具體設課方式、授課內容及考核方式參照教育部相關文件執行;
②碩士研究生學位課中專業課要求設置合理,以使學生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  統的專門知識。
③選修課是為拓寬碩士研究生的知識領域,增加研究生適應社會需要的能力和發展潛力設置的,  給研究生在選課上更大的靈活性和自由度,并以此促進學科的交叉和研究生的個性發展。不同研究   方向的同學應在導師指導下選擇相應的課程。
(3) 考核方式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考試分開卷考試和閉卷考試,考查主要指課程論文、競賽  及各類設計等其他形式的考核。學位課的考核要求以考試方式為主。無論考試與考查,均可結合平  時考勤、課堂小測試等綜合評定給出成績。
(4) 對于同等學力和跨學科考取的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補修 2~3 門本科核心課程,具體課程為:林學概論、植物學和森林保護學。補修的本科課程不計成績不計學分。

1. 培養環節

(1) 培養計劃
碩士生入學后兩個月內,導師(組)應根據學科專業培養的要求,結合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個  人情況,指導研究生做好個人培養計劃。培養計劃由學科負責審定,經學院負責人批準后執行,并  在學院研究生管理部門備案。
(2) 學術交流與討論(2 學分)
學術研討與報告應結合碩士生的專業課程學習、學位論文工作,由導師、學科與相關領域專家、  研究生共同參加,以專人報告、集中討論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展開。學術研討與報告每學期舉行不少于 2 次(其中研究生本人匯報不少于 1 次),累計不少于 10 次。每位學生需在第四學期前寫一篇與專業相關的研究報告。導師負責對研究生學術研討與報告完成情況進行評定,由研究生秘書檢查  備案。凡檢查通過者,記 1 學分。具體要求按《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學術研討與報告管理辦法》執行。
(3) 開題報告(1 學分)
碩士生開題報告應在導師指導下,在查閱文獻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于入學后第三學期結束前  完成。開題報告書應首先獲導師認可通過,并在舉行開題報告會的前一周送交考核小組成員審閱后  方可參加開題。開題報告應由考核小組進行論證,論證通過者記 2 學分。開題報告通過者,以書面形式交至所在學院審批后備案。在此基礎上,碩士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盡快擬定論文的具體工作計

劃,并予以實施。具體要求按《西南林業大學關于學術型研究生開題報告的規定》執行。開題報告  未通過者,在一定時間內(兩次開題的時間間隔不得少于 3 個月)重新開題,2 次不能通過者,則學籍自動順延一年;順延期滿仍未重新開題或 3 次開題未通過者,按退學處理。
(1) 中期考核(預警分流)
碩士生的中期考核要求入學后第四學期內,由所在學院統一安排,各相關負責人組織和實施。  審查小組應對其思想品德、課程學習和科研能力三方面進行全面考查,并根據考核結果進行預警和  分流,最后由研究生院審核、備案。具體要求按《西南林業大學關于學術型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規定
(修訂)》執行。
(2) 實踐訓練(2 學分)
碩士生在校期間應參加教學實踐或生產實踐、或技術服務、或社會調查。時間不少于 40    個學時
或 20 個工作日,以培養碩士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教學實踐可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如輔助導師參加大學生的某個章節教學、輔導、指導實習、實驗、指導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輔導答疑、批改作業、  主持課堂討論等。碩士生的實踐環節由導師或學科組負責檢查和指導,經學科考核合格,計  1    學分。
(3) 形勢與政策教育
研究生的形勢與政策教育除將其相關內容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課之中外,主要采  取專題報告的形式進行,與貫穿培養過程的前沿講座相結合。一年級研究生每學期參加專題講座不  少于 4 次,上交作業不少于 2 次。該課程每學期考核成績由聽課考勤和作業成績構成并納入研究生必修環節,總成績為各學期考核平均成績,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形勢與政策教研室負責統計并錄入成  績。成績合格者,視為通過該環節。

(七)學位論文或畢業論文

論文工作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或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全面  訓練,是培養研究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環節。
碩士學位論文工作大體上分為選題、開題、科學實踐和學位論文寫作三個階段。論文工作要在  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其實際工作時間不少于 1 年。論文字數一般不少于 3 萬字。
1. 論文選題應同導師的科研任務密切結合,這樣既可以使研究生在學期間就能為國家做貢獻, 又能保證論文工作有較好的基礎條件(經費、設備等),確保培養質量。選題還應結合研究生的基礎   理論、專業知識、實際工作能力等,要有利于充分發揮其特長和潛力,以使其在規定的時間內受到  全面的科研工作的訓練。
2. 碩士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通過查閱文獻及實地調研,在第三學期寫出論文開題報告(包括: 選題的目的、意義,選題的科學依據,研究內容、方法、目標,工作技術線路和實施方案等),并提交培養指導小組進行審核,在聽取了專家的論證意見后,正式立題,并在導師指導下擬定出論文工  作計劃。開題報告及其審核表需送交校研究生工作處備案。
3. 導師應根據碩士生論文工作進展情況,確定學生進入學位論文的寫作階段。
4. 在完成科研課題的全過程中,導師應定期檢查學生研究工作進展、考核論文水平。研究生要

在導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勇于探索;積極參加學術活  動,開闊眼界、拓展思路,吸取新的學術見解和方法,充實學位論文的內容。
1. 一般在第五學期中,培養指導小組按有關規定和程序對碩士生論文工作情況進行檢查,了解  碩士生在通過開題報告后論文工作進展情況,在一定的范圍內集思廣益,對碩士生論文工作中存在  的問題和困難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
2. 在正式進行學位論文答辯前的 2 個月,必須進行預答辯,預答辯由院學術委員會組織實施。預答辯未通過者,將不能參加正式答辯。
3. 碩士生應按照《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規范》和《西南林業大學關于申請授予碩  士學位的規定》的有關規定和要求,撰寫學位論文、接受同行專家評審及申請論文答辯。

(八)其他要求

研究生在讀期間發表論文參照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培養相關管理辦法。

(九)學位類型

學位論文按照西南林業大學有關規定組織送審和答辯,經答辯委員會審查通過,并經學校學位  評定委員會討論批準后,可授予農學碩士學位。


西南林業大學

添加西南林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南林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南林業大學報錄比、西南林業大學考研群、西南林業大學學姐微信、西南林業大學考研真題、西南林業大學專業目錄、西南林業大學排名、西南林業大學保研、西南林業大學公眾號、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南林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南林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xinanlinyedaxue/yanjiushengyuan_34099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