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師范大學舞蹈學院音樂與舞蹈學(舞蹈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6-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北師范大學舞蹈學院音樂與舞蹈學(舞蹈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西北師范大學舞蹈學院音樂與舞蹈學(舞蹈學)研究生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師范大學舞蹈學院音樂與舞蹈學(舞蹈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正文

音樂與舞蹈學(舞蹈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科專業代碼:130202)
一、學科概況
舞蹈學是對舞蹈藝術作全面、系統、歷史的研究的一門科學。在注重實踐的基礎上,重點研究舞蹈藝術和社會現實生活的關系、舞蹈藝術的特征、舞蹈教育的發展規律等問題。西北師范大學舞蹈學院舞蹈學以地域性、民族性為特色,致力于挖掘西北舞蹈藝術資源的優勢,探索和創作具有西北地域特色的舞蹈語言及其藝術作品,借助人類學、民俗學、社會學、民族學、考古學等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積極開展對西北民間舞蹈及其形態遺存的整體考察,從而對于西北地域舞蹈藝術進行深層次的理論分析與總結;積極參與省內藝術創作工程,推動文化大省建設,重視西部舞蹈教育師資培養,為我省藝術教育決策提供依據。
西北師范大學于2001年創辦舞蹈專業,2003年成立舞蹈系,2012年5月成立舞蹈學院。學院現有舞蹈學和舞蹈表演2個普通本科專業,舞蹈學、藝術碩士2個碩士學位點。學院共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66人,研究生30人,舞蹈中專部300余人。2013年舞蹈表演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擁有甘肅省中小學藝術教育與研究中心、甘肅省舞蹈研究生培養示范基地2個省級研究平臺。2015鄧小娟教授獲準國家藝術基金《西北地區舞蹈藝術人才培養》項目,資助經費60萬元。2016年舞蹈、音樂、美術學科共建的藝術學科入選甘肅省雙一流特色學科行列;在2017年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西北師范大學音樂與舞蹈學科被評為C+。
舞蹈學院現有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 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占 33.33%;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15人,占教師總數93.33%。近年來,教師創作與表演的舞蹈作品在全國“荷花獎”、“桃李杯” 、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等專業舞蹈賽事中獲獎10項;在甘肅省 “飛天獎”舞蹈專業賽事中獲獎41項;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出版專著11部、數字影像光盤6部;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3篇;國家藝術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美育專項委托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12項;校級青年科研提升項目9項,共計科研經費500余萬元;舉辦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會議10次,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講座84場,教師赴國內、外學術講座32次。
二、培養目標
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圍繞學生成長這個中心,立足西部,面向全國,以培養學生“人文情懷、國際視野、系統思維、批判思維和信息化能力”為特色,旨在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音樂與舞蹈高級專門人才。
以培養具有較高文化修養,掌握舞蹈教育基本規律,專業技能優異,一專多能的舞蹈人才為目標;以搭建甘肅乃至全國舞蹈文化資源共享平臺為宗旨,使畢業生能夠在各級學校、基層文化部門及各類傳媒單位擔當起舞蹈教育、表演、創作、史論研究、策劃管理等工作,發揚甘肅文化大省的優良傳統,擴大地域性舞蹈文化影響,同時大力推進我國豐富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體現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文化精髓。
要求碩士學位獲得者滿足以下要求:
1.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精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學風嚴謹、誠實守信、恪守學術道德規范,具有追求真理和獻身藝術事業的敬業精神,積極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服務。
2.從文化學的理念出發,培養學生具有關注人類情感,承載淵博知識、自覺傳承文化藝術的責任心。同時,樹立積極向上、陽光自信、敢于擔當、勇于奉獻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3.熱愛所從事的舞蹈藝術事業,關心學科發展,注重自我修煉,具備扎實雄厚的舞蹈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
4.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國際舞蹈學科的前沿信息和研究成果,具備閱讀專業外語文獻的能力,注重本土舞蹈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5.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能力,使學生在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掌握人文社會科學的一般研究方法,具有較強的獨立研究能力,能夠承擔一般課題的研究任務。
6.強調對舞蹈本體進行學理研究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與表達能力,掌握信息化時代的教育理念與手段,使畢業生具備各級各類學校、文化部門、科研部門對專業技術及能力的綜合要求,具備創業與創新的自主能力以及良好的合作精神,成為舞蹈學科領域的骨干人才。
三、培養方式
采用靈活多樣的培養方式,充分發揮導師組集體指導研究生的主導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發揮學術群體作用的培養機制,在培養過程中充分調動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其具體方式如下:
1.以導師個人負責制為基本保證,采取專業導師一對一指導與本專業導師組集體輔導相結合的方式為,主要有研討、啟發、文獻導讀、課題參與、教育實習、教學實踐等教育形式。
2.按照培養計劃的總體要求和研究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定制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充分發揮導師的引導作用和研究生自主學習能力。
3.碩士研究生教學形式靈活多樣,把課堂講授、交流研討、實踐助教、實踐觀摩等有機結合起來,促進研究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4.不斷擴大研究生的對外交流,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有計劃的聘請國內外專家來我院授課,另一方面讓研究生參與到課題與教學實踐中。
四、本學科所需其它相關(近)學科知識
文學、歷史、哲學、音樂、美術、戲劇等。
五、學制與學習年限
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基本學制3年,最長學習年限5年。
六、研究方向
1.西北民間舞蹈研究。該方向的主要內容包括西北民間舞蹈的發展史,民間舞蹈與生活的關系、民間舞蹈的形態分析與文化解讀,民間舞蹈的文化變遷及成因等。
2.舞蹈教育研究。該方向的研究內容包括專業舞蹈人才的訓練,培養、以及在創作、表演、教學、以及教育原理與理論方面的方式與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舞蹈教育中的實際問題。
七、學分要求
總學分不少于35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5學分,專業基礎課11學分,專業必修課9學分,公共選修課1學分,專業選修課5學分,實踐環節4學分。
八、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具體見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課程是碩士生培養的核心環節。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小組討論、教學實踐、學術報告與交流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培養和考核,同時鼓勵學生跨學科選修課程。課堂采用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集體授課與一對一教學并行,案例教學和專題講座相結合;社會調研、藝術考察、藝術實踐相結合,充分利用甘肅省文化藝術資源,大力拓展研究生教育方式。
課程學習必須通過考核,成績合格方可獲得學分。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各門課程可根據專業和課程特點,自行選擇考核方式。提倡以撰寫文獻閱讀報告、調研報告等形式加強過程考核,以課程論文等形式進行期末考核。
八、學位論文要求
學位論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幾個主要環節:開題報告、論文評閱、審查與答辯。
1.學位論文基本要求
碩士學位論文應在導師的指導下,由碩士生獨立完成。學位論文的格式嚴格按教育部門及學校有關規定執行,理論研究型碩士論文的字數一般不少于4萬字、應用型學術論文不少于1.5萬字。
2.選題和開題
碩士研究生一般應于第三學期完成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應重點考查碩士生的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內容包括課題的研究意義、國內外現狀分析;研究的內容、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擬采取的研究方法;預期進展和預期成果;與本課題有關的工作積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績。
碩士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必須在本學科或相關學科范圍內公開進行,由3-5位相關學科專家對開題報告進行論證。
3.論文中期考核和預答辯
碩士生應在第四學期之前進行論文寫作和中期考核,并在正式答辯之前進行預答辯。中期匯考核和預答辯在導師組、學科方向等范圍內舉行。
4.學位論文審查
碩士學位論文研究須經過四次審查,一是前期的學位論文選題和開題報告審查,二是學位論文基本完成后的質量和水平審查,三是專家對申請學位的論文審查;四是相關部門對畢業論文的盲審。
碩士學位論文實行盲審制度,通過后方能進行答辯。
5.論文評閱與答辯
碩士生學位論文必須由導師指導修改,并經過專家評閱認定合格后,方可進行答辯。
論文答辯未通過者,應對論文做進一步修改,并再次申請答辯。答辯的時間間隔不得少于半年。
九、文獻閱讀                                     
1.《中國藝術史》(舞蹈卷),史仲文,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圖說中國舞蹈史》,馮雙白等,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國舞蹈詞典》,王克芬等,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版。
4.《中國舞蹈》,袁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絲綢之路樂舞交流史》,金秋,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版。
6.《新中國舞蹈事典》,矛慧,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年版。
7.《中國舞蹈史與作品分析》,馮雙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8.《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甘肅卷,歐陽于倩,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5年版。
10.《人神共舞》,馬勝德 ,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版。
11.《宗教與舞蹈》,劉健、孫龍奎,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2.《宗教 哲學 藝術》,陳昌文,宗教出版社,1999年版。
13.《舞論》,呂藝生,中國戲劇出版社,1993年版。
14.《舞蹈知識手冊》,隆蔭培,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年版。
     15.《傳統舞蹈與現代舞蹈》,于平、馮雙白等,北京舞蹈學院內部資料,1998年版。
16.《舞蹈形態學》,于平,北京舞蹈學院內部資料,1998年版。
17.《中國舞蹈意象論》,袁禾,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版。
18.《舞蹈學導論》,呂藝生,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年版。
19.《當代西方文藝理論》,朱立元,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0.《民族學概論》,鐘敬文,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
21.《藝術人類學》,易中天,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22.《文化模式》,露絲.本尼迪克特,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
23.《菊與刀》,露絲.本尼迪克特,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4.《金枝》,弗雷譯, 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
25.《美的歷程》,李澤厚,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版。
 
    附件:音樂與舞蹈學(舞蹈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附件:
音樂與舞蹈學(舞蹈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
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課程
類別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開課
學期

學時
總學
時數

任課
教師
考核
方式

 

 

 
公共必修課 M0051001 中國特色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2 36 2 馬克思主義學院 考試
M0050005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 18 1 馬克思主義學院 考試
M0101222 第一外國語 一、二 2 72 2 外國語學院 考試
專業基

M0122001 中外舞蹈發展史 3 54 3 舞蹈學院 考察
M0122002 中外舞蹈作品分析 3 54 3 舞蹈學院 考察
M0122003 舞蹈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3 54 3 舞蹈學院 考察
M0122004 美學 2 36 2 舞蹈學院 考察


必修課
 
M0123001 西北
民間
舞蹈
西北民間舞蹈研究 3 54 3 舞蹈學院 考察
M0123002 舞蹈學專題研究 2 36 2 舞蹈學院 考察
M0123003 舞蹈
教育
舞蹈教育研究 3 54 3 舞蹈學院 考察
M0123004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M0032004) 2 36 2 教育學院 考察
M0123005 中西方舞蹈比較研究 2 36 2 舞蹈學院 考察
M0123006 中外教育名著選讀
(M0033033)
2 36 2 教育學院 考察

 

 

 
公共選修課 M0007000 語言能力提升課程 2 36 1 外國語學院
文學院
考察
M0006000 榮譽課程 一、二 - - 1 研究生院 考查
專業課


M0124001 專業共享課 一、二 2 72 4 舞蹈學院 考查
M0124004 音樂賞析 2 36 2 音樂學院 考查
實踐
環節
科研實踐 第一至五學期期間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1次;選聽相關專業學科前沿系列講座5次;圍繞所學專業,獨立學術報告一次;民間采風1次,提交調研報告(不少于3000字)
發表省級論文1篇(2學分)
教學實踐 第3-5學期期間參與本科生課程的教學實踐與教學輔導,輔導本科教學的課堂討論、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和教育實習,參與導師的相關課題研究,不少于20學時(2學分)
總學分 不少于35學分

西北師范大學

添加西北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北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北師范大學報錄比、西北師范大學考研群、西北師范大學學姐微信、西北師范大學考研真題、西北師范大學專業目錄、西北師范大學排名、西北師范大學保研、西北師范大學公眾號、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北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北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xibei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246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