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6-0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簡介

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簡介 正文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是四川師范大學重點教學單位之一。歷史學是我校建校時就成立的五個系科之一,前身為私立川北大學哲史系和私立川北文學院歷史系。1952年院系調整,建立四川師范學院歷史系。1956年,歷史系本科隨學校遷成都。1964年,歷史系三分之二的教師和未畢業學生并入南充師范學院歷史系,部分留川師教師則劃入政教系成立歷史教研室。1979年,在政教系屬下恢復歷史專業招生,1981年正式恢復歷史系,1985年更名為四川師范大學歷史系,2000年成為省級歷史學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旅游系于1995年依托歷史系創辦,是四川省開辦最早的旅游專業本科,2001年擴建為歷史系、旅游學院,同年成為省級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養基地。2007年更名為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學院現有歷史學、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三個本科專業,包括歷史學、旅游管理、教育學[學科教學(歷史)]等學科,設有7個教研室(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旅游規劃與景區管理、酒店管理、歷史教育、旅行社管理)和3個校級研究所(中國近現代區域社會與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師范大學旅游發展研究所、四川歷史名人研究中心)。
學院現有“中國史”、“世界史”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設有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古代史、世界歷史、專門史、旅游管理、課程與教學論(歷史)等學術型碩士學位點和教育碩士(ED.M)、學科教學(歷史)、職業技術教育(旅游)專業學位授權點。歷史學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中國近現代史”為省級重點學科重點建設項目。
學院現有教職工70人,具有正高級職稱19人(二級教授2名),副高級職稱24人,中級職稱25人,初級職稱2人;包括博士36人,碩士26人,3人正在攻讀博士,2人正在進行博士后研究。在崗專任教師中,有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專家3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名,“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5名,國家旅游局“青年專家培養項目”專家2名,四川省旅游局“旅游業青年專家培養項目”專家2名,“全國優秀教育碩士生導師” 2名,四川省優秀教師1名,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33人。
學院是四川省重要的歷史學、旅游管理人才培養基地之一,現有在讀本科生1179人,碩士研究生205人,進修學者6人。2000年成為省級歷史學本科人才培養基地,2009年成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1年成為全省鄉村旅游實用人才開發示范單位,2013年成為國家西部旅游人才培訓基地旅游行政管理人員培訓示范單位。2013年開始招收酒店管理專業。2014年,學校試行“一本”招生,學院歷史學進入“一本”招生序列。2015年,旅游管理在“一本”招生。2017年,學院三個專業均在一本招生,且生源良好,充分體現了學院辦學育人的水平。
學院是教育部“國培計劃”中學歷史教師示范項目培訓機構 。設有四川省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歷史課程研究分中心、中瑞國際旅游教育中心等研究和教育機構以及四川省重點學科重點建設項目“中國近現代史”、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省武則天研究中心”、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近現代西南區域政治與社會研究中心”、成都市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成都歷史與成都文獻研究中心”和“中國近現代西南區域研究(1840—1960)”等多個省部級學科平臺和四川省教育廳科研創新團隊。
學院教師先后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38項,省部級科研課題5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50余部,在《歷史研究》《民族研究》《哲學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獲?。ú浚┘壙蒲谐晒劷?0項。中國史、世界史在學科評估及國內多種學科排名中均名列全國省屬高校前列。學院重視對外學術交流,近年主辦、承辦國際性、全國性學術研討會十余次,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學院開展專題講座150人次。
學院現有教師教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中學歷史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國家雙語教學示范課程《旅游學概論》,省級精品課程《歷史課程與教學論》《旅游學原理》《中國近現代經濟史》《中國民族民俗學》,省級重點課程兩項《中國近現代史》《導游學》。學院教學硬件設施較為齊備。實驗實訓中心使用面積達1000平米,包括中地共建實訓中心“數字化旅游實訓中心”和“酒店管理實訓中心”。其中數字化旅游實訓中心有“3D全景數字化中心”和“旅游綜合實訓室”;酒店管理實訓中心包括客房部和餐飲部。學院資料室面積達220平方米,圖書資源豐富,藏有書刊8萬余冊。
學院注重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通過組織參加全國師范院校歷史教育專業本科生教學技能大賽、省級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及校級“師說”說課技能培訓大賽、導游風采大賽等途徑,加強能力培養,并聘請校外教學專家指導;采取“學術論壇”等多種形式,從各方面鍛煉本科生的綜合素質。歷屆碩士生在校期間受到嚴格的學術訓練,專業基礎扎實,科研創新能力強,多數研究生在讀期間已發表學術論文,包括在權威核心期刊、CSSCI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李競恒、黃磊等出版了獨立署名的專著,20多名研究生畢業后考取國內著名大學的博士研究生,一些已經成為南京大學等名校的博士生導師。
學院學生工作形成以學院學生會和分團委為核心,以學生社團為支撐的學生工作機制,有效保證了學院學生工作的開展。學院成立了歷史研討會、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辯論協會、旅游協會、公益教育協會、粵語協會等各類學生社團,舉辦導游風采大賽、景區講解員大賽,教師職業技能大賽和各類讀書活動。學院學術創新活動、團組織生活、志愿者工作、暑期社會實踐以及各類社團文化活動常態化開展,促進了學院特色優勢專業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升了學院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幾代人秉承“重德、博學、務實、尚美”的校訓,弘揚“求真循理,慎思知明”的學風,形成了“溫故求新,篤行致遠”的院訓與精誠實干、求真務實的院系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全院師生將攻堅克難,共謀發展,力爭在四川省中學歷史教學人才和西部地區旅游人才培養領域發揮核心作用,創建教學質量一流、科學研究有特色且在國內省屬師范院校領先的教學研究型院系。
四川師范大學

添加四川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四川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四川師范大學報錄比、四川師范大學考研群、四川師范大學學姐微信、四川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四川師范大學專業目錄、四川師范大學排名、四川師范大學保研、四川師范大學公眾號、四川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四川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四川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sichuan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31047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