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

西安郵電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專業課資料

西安郵電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西安郵電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自動化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 為促進優秀大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增進對我院各個學科專業的深入了解,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優秀大學生學術夏令營將于2019年7月在西安開營。本次夏令營活動面向全國各大高校,主要通過專家報告會、訪問重點實驗室、師生座談等形式,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入營學生近距離與專家學者交流,了解學科的前沿動態,分享學習經驗,并從中選拔優秀大學生免試攻讀或一志愿報考我校研究生。

  本次活動將提供學員夏令營期間的免費食宿(學校或家庭所在地是西安的學生原則上不安排住宿)以及往返火車票或汽車票費用(往返車票最高補貼額500元/人,需出示車票報銷)。

  一、活動時間:2019年7月17日—18日

  二、報名截止時間:2019年7月05日

  三、申請資格

  “優研計劃”面向對象為本年度參加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在校應屆本科生(2020年應屆畢業生),包括學業一貫表現突出的學生、獲得高水平學科競賽獎的學生和獲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學生三類。具體要求如下:

  1.學業一貫表現突出的學生

  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即可:

  (1)國家“雙一流”高校(含中國科學院大學及其各分院)、“四郵”(北郵、南郵、重郵、西郵)“四電”(成電、西電、杭電、桂電)、陜西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的學生,學業成績合格。

  (2)其它具有碩士學位授權院校學生學業成績排名須為所在學院或專業前50%;

  學業成績和排名以本科前3年(或前5學期)總評成績排名為依據,以所在高校教務部門出具的成績單及證明為準。

  2.獲得高水平學科競賽獎的學生

  由政府官方組織的全國性大學生競賽省級二等獎以上的學生,包括“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

  3.獲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學生

  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即可:

  (1)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在本科階段以排名前二作者身份發表或錄用學術論文至少1篇。

  (2)專利授權

  在本科階段以排名前二作者身份獲得授權發明專利。

  (3)具有其他同等高水平成果

  在本科階段獲得的高水平成果,學院初審合格上報,學校組織專家委員會評議,確認成果水平。

  四、選拔標準

  1.思想品德

  “優研計劃”申請學生必須品德良好、誠實守信、身心健康且無處分記錄。對于抄襲剽竊、弄虛作假、思想品德不合格、有處分記錄的申請學生,一律不得允許其報名入選;對于已入選的,取消其“優研計劃”入選錄取資格。

  2.考核內容

  “優研計劃”選拔包括統一筆試、實踐課題、綜合面試等環節。實踐課題內容包括學術報告、論文、軟件、硬件作品等,允許申請學生選擇大學期間已完成的各類項目成果作為實踐課題進行申報并參加綜合面試。

  考核內容包括申請學生的專業基礎、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等。

  3.學科門類

  “優研計劃”申請學生本科所學專業與擬申請的學科/領域原則上應相同或相近。

  五、申請材料

  1.《西安郵電大學“優秀生源選拔計劃”申請表》(見附件2)1份;

  2.學生《個人簡介》1份;

  3.有效期內的二代身份證、學生證(每學期均注冊)復印件各1份;

  4.本科成績單原件1份,要求加蓋學生所在學校教務處或學院公章;

  5.前3學年(或前5學期)專業學習成績排名證明1份,要求加蓋學生所在學校教務處或學院公章;

  6.國家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等證書復印件1份;

  7.各類獲獎證書、能夠體現自身學術水平的代表性學術論文、出版物或原創性工作成果復印件各1份。

  六、申請程序:

  1.郵寄申請材料。有意向的學生請將申請材料以快遞方式(郵政EMS)郵寄至:西安市長安區西長安街西安郵電大學長安校區自動化學院,張立銀老師(收);郵政編碼:710121。郵寄材料截至日期為2019年7月5日(以當地郵戳為準)。請注明“夏令營申請材料”。全部申請材料一經收到,恕不退還。

  2.資格審核與選拔。審核和選拔工作由學院組成專門選拔小組負責。對所提供材料不全或申請條件不符合者將不予通過。通過審核后的夏令營參營名單和開營報到有關事宜將于2019年7月10日左右在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網站(http://automation.xupt.edu.cn/)公布,請及時關注。

  七、優秀營員獎勵政策

  “優研計劃”入選學生:

  1.如獲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可在推免生中直接擬錄取;

  2.如未獲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研究生統考第一志愿報考我校對應學院,初試成績通過A類地區國家線即可直接進入復試,復試合格即可擬錄取。

  八、其他事項

  1.本通知為初擬方案,具體活動日程安排將在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網站公告,或在報到時發放。

  2.請提前到達或推遲離開的學員自行解決在西安的食宿等事宜,并按日程安排參加集體活動,不得擅自離隊,無故缺席者將被取消營員資格。

  3.營員名單中未按規定時間報到者視為自動放棄入營資格。

  九、聯系方式

  電話:029-88166341

  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automation.xupt.edu.cn/

  聯系地址:西安市長安區西長安街西安郵電大學長安校區自動化學院

  聯系人:張老師,侯老師

  十、未盡事宜,隨時在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官方網站中公布,請密切關注。

  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

  2019年6月17日 為促進優秀大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增進對我院各個學科專業的深入了解,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優秀大學生學術夏令營將于2019年7月在西安開營。本次夏令營活動面向全國各大高校,主要通過專家報告會、訪問重點實驗室、師生座談等形式,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入營學生近距離與專家學者交流,了解學科的前沿動態,分享學習經驗,并從中選拔優秀大學生免試攻讀或一志愿報考我校研究生。

  本次活動將提供學員夏令營期間的免費食宿(學校或家庭所在地是西安的學生原則上不安排住宿)以及往返火車票或汽車票費用(往返車票最高補貼額500元/人,需出示車票報銷)。

  一、活動時間:2019年7月17日—18日

  二、報名截止時間:2019年7月05日

  三、申請資格

  “優研計劃”面向對象為本年度參加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在校應屆本科生(2020年應屆畢業生),包括學業一貫表現突出的學生、獲得高水平學科競賽獎的學生和獲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學生三類。具體要求如下:

  1.學業一貫表現突出的學生

  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即可:

  (1)國家“雙一流”高校(含中國科學院大學及其各分院)、“四郵”(北郵、南郵、重郵、西郵)“四電”(成電、西電、杭電、桂電)、陜西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的學生,學業成績合格。

  (2)其它具有碩士學位授權院校學生學業成績排名須為所在學院或專業前50%;

  學業成績和排名以本科前3年(或前5學期)總評成績排名為依據,以所在高校教務部門出具的成績單及證明為準。

  2.獲得高水平學科競賽獎的學生

  由政府官方組織的全國性大學生競賽省級二等獎以上的學生,包括“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

  3.獲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學生

  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即可:

  (1)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在本科階段以排名前二作者身份發表或錄用學術論文至少1篇。

  (2)專利授權

  在本科階段以排名前二作者身份獲得授權發明專利。

  (3)具有其他同等高水平成果

  在本科階段獲得的高水平成果,學院初審合格上報,學校組織專家委員會評議,確認成果水平。

  四、選拔標準

  1.思想品德

  “優研計劃”申請學生必須品德良好、誠實守信、身心健康且無處分記錄。對于抄襲剽竊、弄虛作假、思想品德不合格、有處分記錄的申請學生,一律不得允許其報名入選;對于已入選的,取消其“優研計劃”入選錄取資格。

  2.考核內容

  “優研計劃”選拔包括統一筆試、實踐課題、綜合面試等環節。實踐課題內容包括學術報告、論文、軟件、硬件作品等,允許申請學生選擇大學期間已完成的各類項目成果作為實踐課題進行申報并參加綜合面試。

  考核內容包括申請學生的專業基礎、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等。

  3.學科門類

  “優研計劃”申請學生本科所學專業與擬申請的學科/領域原則上應相同或相近。

  五、申請材料

  1.《西安郵電大學“優秀生源選拔計劃”申請表》(見附件2)1份;

  2.學生《個人簡介》1份;

  3.有效期內的二代身份證、學生證(每學期均注冊)復印件各1份;

  4.本科成績單原件1份,要求加蓋學生所在學校教務處或學院公章;

  5.前3學年(或前5學期)專業學習成績排名證明1份,要求加蓋學生所在學校教務處或學院公章;

  6.國家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等證書復印件1份;

  7.各類獲獎證書、能夠體現自身學術水平的代表性學術論文、出版物或原創性工作成果復印件各1份。

  六、申請程序:

  1.郵寄申請材料。有意向的學生請將申請材料以快遞方式(郵政EMS)郵寄至:西安市長安區西長安街西安郵電大學長安校區自動化學院,張立銀老師(收);郵政編碼:710121。郵寄材料截至日期為2019年7月5日(以當地郵戳為準)。請注明“夏令營申請材料”。全部申請材料一經收到,恕不退還。

  2.資格審核與選拔。審核和選拔工作由學院組成專門選拔小組負責。對所提供材料不全或申請條件不符合者將不予通過。通過審核后的夏令營參營名單和開營報到有關事宜將于2019年7月10日左右在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網站(http://automation.xupt.edu.cn/)公布,請及時關注。

  七、優秀營員獎勵政策

  “優研計劃”入選學生:

  1.如獲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可在推免生中直接擬錄取;

  2.如未獲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研究生統考第一志愿報考我校對應學院,初試成績通過A類地區國家線即可直接進入復試,復試合格即可擬錄取。

  八、其他事項

  1.本通知為初擬方案,具體活動日程安排將在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網站公告,或在報到時發放。

  2.請提前到達或推遲離開的學員自行解決在西安的食宿等事宜,并按日程安排參加集體活動,不得擅自離隊,無故缺席者將被取消營員資格。

  3.營員名單中未按規定時間報到者視為自動放棄入營資格。

  九、聯系方式

  電話:029-88166341

  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automation.xupt.edu.cn/

  聯系地址:西安市長安區西長安街西安郵電大學長安校區自動化學院

  聯系人:張老師,侯老師

  十、未盡事宜,隨時在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官方網站中公布,請密切關注。

  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

  2019年6月17日
(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 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學科簡介及研究方向
(一)學科簡介
控制科學與工程是研究系統與控制的理論、方法、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的學科。控制科學以控制論、系統論、信息論為基礎,研究各應用領域內的共性問題;與各應用領域的密切結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豐富多樣的內容。
本學科點在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學科交叉等方面具有明顯的特色與優勢,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發揮了重大作用。結合我校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學科特色和優勢,緊跟國家物聯網發展戰略及“中國制造2025”規劃,圍繞實施“兩化融合”所涉及的控制科學與工程的理論和技術,形成了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二)研究方向
1.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方向:在控制理論方面主要研究模糊自適應控制、復雜動態系統的穩定與同步控制、非線性系統魯棒控制,不確定系統非精確建模與仿真,線性切換系統、非線性互聯系統的線性切換鎮定等。在控制工程方面,研究工業系統的數據采集、濾波、補償等技術,以提高應用系統的可靠性、抗干擾性。
2.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方向:基于多傳感器融合感知、大通道實時數據采集、物聯網傳輸、大數據分析、云存儲與云計算等技術,研發由傳感器、信號調理、數據采集儀、工程應用軟件等組成的完整測試系統。
3.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方向:主要在模式識別、圖像處理、數據挖掘等方面開展應用研究。借助最優化理論、支持向量機、神經網絡等智能信息處理技術,研究圖像采集、目標識別、圖像匹配、融合、分析。
二、培養目標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嚴謹的治學態度、強烈的事業精神、堅定的責任意識,勇于創新,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本學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夠適應我國經濟、技術、教育發展需要,從事控制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研究、開發、教學、管理的高層次專門人才。掌握本學科關于控制理論、先進控制系統與技術、信息獲取與檢測技術、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等方面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從事控制科學研究、系統設計與技術開發、解決實際工程控制問題的能力。
3.能用一門外國語熟練閱讀本學科專業的外文資料及撰寫科研論文,具有一定的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
三、學制及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簡稱“碩士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一般最長不得超過4年。
四、培養方式
1.碩士生的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鼓勵學科采用導師個別指導與導師組集體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培養研究生。導師要全面關心研究生的成長,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碩士生的培養采取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方式,提倡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有機結合,研究生入校即進入課題,課程學習與課題研究同步進行,二者在時間上應有一定交叉,其有效時間均不得少于一年。
五、學分要求與課程設置
碩士研究生培養的學分分為課程學分和必修環節學分兩部分,總學分要求在29~35學分之間。
課程學分不少于26,其中學位課程學分不少于17學分。公共選修課學分不少于2學分。
必修環節的科研與學術活動2學分、教學實踐與社會實踐1學分。
具體課程信息見《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及學時分配表》。
六、科研與學術活動
1.參加科研活動要求
研究生必須至少參加1項科研課題研究,完成相應工作量,由課題負責人對其科研工作進行考核并寫出評語。考核通過者,取得1個學分。
2.參加學術活動要求如下
①應參加8次學術報告或學術沙龍(其必聽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1次),結合學位論文選題,撰寫1篇文獻綜述;
②應參加1次校外學術會議或校內學術論壇活動并提交論文、或參加學科競賽1次;
③應在一定范圍內主講1次學術報告。
研究生達到上述要求,考核通過者,取得1個學分。
七、教學實踐與社會實踐
研究生應參加教學或社會實踐活動,要求1個學分。主要形式有:
1.講課、輔導、協助指導本科生的實驗或畢業論文等;
2.深入社會基層從事于所學專業相關的技術指導、社會服務、調查研究等;
3.參與研究生各類社團活動、文體活動的組織、學科競賽活動的組織等。
研究生至少完成以上內容的1項,并提交由實踐單位和指導教師簽署意見的書面實踐報告,審核通過后,取得1個學分。
八、科研成果及其他要求
依據《西安郵電大學關于研究生學位申請的若干規定》要求執行。
九、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獨立完成,學位論文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開題報告、中期檢查報告、論文評閱、組織答辯等)都要按《西安郵電大學學術型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和《西安郵電大學學位授予實施細則》的有關條款執行。
碩士學位論文,要求對所研究的課題在材料、角度、觀點、方法、理論等方面或某方面有創新性成果,并對學術發展、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有較重要的意義,表明作者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學科知識,具有獨立從事學術研究的能力。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
學位論文應當用規范漢字進行撰寫,除參考文獻中引用的外文文獻之外,均采用簡體中文撰寫。
學位論文必須是一篇系統完整的、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
學位論文工作進程安排見表1。
表1 學位論文相關環節時間節點要求
序號 內容 時間安排 考核
1 開題報告 第三學期末前 開題報告評議專家組
2 中期檢查報告 第四學期末前 中期檢查專家組
3 論文答辯 第六學期 答辯委員會
 



(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 學科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及學時分配表
額定學分:29學位課學分:17
課程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課單位 備注


公共
必修課
S1999000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 1 馬克思主義學院
S19990002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 2 馬克思主義學院
S19990004 碩士英語 96 3 1、2 外國語學院
專業
必修
S19990012 隨機過程 48 3 1 理學院 至少
選5學分
S19990013 矩陣論 48 3 1 理學院
S19990014 工程設計中的最優化數學方法 32 2 1 理學院
S19040001 智能信息處理(雙語)* 48 3 2 自動化學院 至少
選6學分
S19040002 模式識別 48 3 2 自動化學院
S19040003 線性系統理論(混合) 48 3 2 自動化學院



專業
選修
S19041015 高級過程控制實驗 16 1 2 自動化學院 至少
選1學分
S19041016 運動控制實驗 16 1 2 自動化學院
S19041017 數據采集綜合實驗 16 1 2 自動化學院
S19041004 最優控制 32 2 1 自動化學院 至少選6學分
S19041005 模糊控制技術 32 2 2 自動化學院
S19041006 神經網絡控制 32 2 2 自動化學院
S19041007 無損檢測技術 32 2 2 自動化學院
S19041008 測試計量技術 32 2 1 自動化學院
S19041009 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理論 32 2 1 自動化學院
S19041010 數字視頻處理 32 2 2 自動化學院
S19041011 數據融合技術 32 2 2 自動化學院
S19041012 系統建模與仿真(雙語) 32 2 1 自動化學院
S19041013 智能機器人技術 32 2 2 自動化學院
公共選修 S19991017 工程倫理 16 1 1 馬克思主義學院 ?
S19991018 通信新技術講座 16 1 2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S19991019 電子信息新技術講座 16 1 1 電子工程學院
 
續表
課程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課單位 備注
? ? S19991021 計算機新技術講座 16 1 2 計算機學院 至少選2學分
S19991022 大數據新技術講座 16 1 2 計算機學院
S19991023 云計算新技術講座 16 1 2 計算機學院
S19991024 控制科學發展專題 16 1 1 自動化學院
S19991025 經濟管理熱點 16 1 1 經濟與管理學院
S19991026 企業運營管理 16 1 2 經濟與管理學院
S19991027 法律素養教育概論 16 1 1 馬克思主義學院
S19041014 科技論文寫作技巧* 32 2 1、2 自動化學院(學堂在線)
S19991052 信息素養——學術研究的必修課 32 1 1、2 學堂在線
S19991049 科研倫理與學術規范 32 1 1、2 學堂在線
S19991030 體育 16 1 1、2 體育部
S19991033 創新創業系列講座 16 1 2 自動化學院等
必修環節 ? 科研與學術活動 ? 2 1-5 ? ?
? 教學實踐與社會實踐 ? 1 1-5 ? ?

說明:1、專業選修課可在全校工學范圍內的培養方案專業選修課中選擇。
2、<![endif]>非本學科相應本科專業畢業生可選修本學科本科課程1~2門但不計學分。
3、<![endif]>帶“*”課程為必選課。
附件:
(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  學科主要文獻閱讀目錄
一、<![endif]>主要經典著作
[1]仝茂達. 線性系統理論和設計[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4.
[2]孫文瑜等. 最優化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Khalil, H.K. Nonlinear Systems [M]. Prentice-Hall, New Jersey, 2002.
[4] Vidyasagar, M. Nonlinear Systems Analysis  [M]. Prentice-Hall, New Jersey, 1998.
[5]舒迪前. 自適應控制[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1993.
[6]吳士昌. 自適應控制(第二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7]盧志剛. 非線性自適應逆控制及其應用[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4.
[8]馮純伯,張侃健. 非線性系統的魯棒控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9]褚健等. 魯棒控制理論及應用[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
[10]邊肇祺,張學工. 模式識別(第二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11]李金宗. 模式識別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二、主要外文專業學術期刊
[1]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ISSN:0018-9286)
[2] Automatica (ISSN:0005-1098)
[3] 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ISSN: 0363-0129)
[4] System & Control Letters (ISSN:0167-6911)
[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ISSN:0020-7179)
[6] IET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SSN: 1751-8644)
三、主要中文專業學術期刊
[1]自動化學報
[2]控制理論與應用
[2]控制與決策
[4]電子學報
[5]計算機學報
[6]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085210)控制工程 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Control Engineering
一、領域簡介及研究方向
(一)領域簡介
“控制工程”隸屬于“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控制工程是應用控制理論及技術,滿足和實現現代工業、農業以及其他社會經濟等領域日益增長的自動化、智能化需求的重要的工程領域。在工程和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控制工程是以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為基礎,以工程應用為主要目的的工程領域。培養具有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并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控制工程領域涉及工業、農業、軍事、社會、經濟、環境、金融、交通運輸、商業、醫療、服務等幾乎所有的國民經濟和國防領域,與國家的經濟水平、科技水平、社會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特別是在航空、航天、航海、電子、機械、化工、能源、現代農業、交通、現代物流、現代制造業及生產系統,工程施工及生產系統,經濟、金融、社會系統的分析、決策和管理等領域或行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研究方向
1.工業過程監控
本方向把通信、信息處理技術應用于工業過程控制系統,研究集散控制、遠程實時控制技術的應用問題,實現公網(有線/無線)與企業Ethernet的無縫集成,完成工業生產過程中大型關鍵設備的在線監控,在礦山多業務綜合監控、應急救援、安全管理等方面,為企業解決生產難題。
2.自動檢測及故障診斷
本方向應用智能檢測技術、現場總線技術、數據處理與現代信號分析處理的理論與方法,實現對大型電氣設備、復雜工業系統的運行狀態智能檢測與自動控制。運用智能檢測技術、傳感器信息融合、現代信號分析處理與智能故障診斷技術等,研制大型電氣設備和復雜運動設備運行狀態的網絡化、集成化監測、診斷與控制系統。
3.模式識別與圖像處理
本方向圍繞推進陜西省兩化融合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開展研究,在模式識別與圖像處理的理論與應用、生物特征識別等方面展開研究,研究成果對實現交通檢測、工業過程監控,生態環境監測、安全監控等方面可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嵌入式與網絡化測控技術
本方向主要研究實現工業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技術,包括嵌入式系統、專用機器人技術以及相關的智能信息處理、軟硬件開發等,是實現兩化融合的關鍵技術。
5.物聯網技術及應用
本方向主要研究物聯網技術及其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核心技術涉及傳感與檢測技術、RFID技術、無線組網、嵌入式技術、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物聯網系統集成等。
二、培養目標
認真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貫徹學校現階段辦學指導思想和辦學定位要求,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培養路線,培養符合以下要求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嚴謹的治學態度、強烈的事業精神、堅定的責任意識,勇于創新,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掌握控制工程領域的基礎知識和理論、現代實驗方法和技能,具有獨立的科研開發能力,了解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掌握解決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與現代技術手段,在本領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獨立從事工程設計與運行、分析與集成、研究與開發、管理維護與決策等能力,勝任實際控制工程領域的工作。
3.具備嚴謹的科研作風,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較強的交流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學科、專業的外文資料。
三、學制及學習年限
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簡稱“工程碩士生”)學習年限為3年,一般最長不得超過4年。
四、培養方式
1.研究生的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鼓勵學科采用導師個別指導與導師組集體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培養研究生。導師要全面關心研究生的成長,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研究生的培養采取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方式,提倡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有機結合,研究生入校即進入課題,課程學習與課題研究同步進行,二者在時間上應有一定交叉,其有效時間均不得少于一年。
五、學分要求與課程設置
碩士研究生培養的學分分為課程學分和必修環節學分兩部分,總學分要求在30~35學分之間。
課程學分不少于27,其中學位課程學分不少于17學分。
必修環節的科研與學術活動2學分、教學實踐與社會實踐1學分。
具體課程信息見《控制工程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及學時分配表》。
六、科研與學術活動
1.參加科研活動要求
研究生必須至少參加1項科研課題研究,完成相應工作量,由課題負責人對其科研工作進行考核并寫出評語。考核通過者,取得1個學分。
2.參加學術活動要求如下
①應參加8次學術報告或學術沙龍(其必聽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1次),結合學位論文選題,撰寫1篇文獻綜述;
②應參加1次校外學術會議或校內學術論壇活動并提交論文、或參加學科競賽1次;
③應在一定范圍內主講1次學術報告。
研究生達到上述要求,考核通過者,取得1個學分。
七、教學實踐與社會實踐
研究生應參加教學或社會實踐活動,要求1個學分。主要形式有:
1.講課、輔導、協助指導本科生的實驗或畢業論文等;
2.深入社會基層從事于所學專業相關的技術指導、社會服務、調查研究等;
3.參與研究生各類社團活動、文體活動的組織、學科競賽活動的組織等。
研究生至少完成以上內容的1項,并提交由實踐單位和指導教師簽署意見的書面實踐報告,審核通過后,取得1個學分。
八、科研成果
依據《西安郵電大學關于研究生學位申請的若干規定》要求執行。
九、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獨立完成,學位論文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開題報告、中期檢查報告、論文評閱、組織答辯等)都要按《西安郵電大學學術型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和《西安郵電大學學位授予實施細則》的有關條款執行。
碩士學位論文,要求對所研究的課題在材料、角度、觀點、方法、理論等方面或某方面有創新性成果,并對學術發展、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有較重要的意義,表明作者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學科知識,具有獨立從事學術研究的能力。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
學位論文應當用規范漢字進行撰寫,除參考文獻中引用的外文文獻之外,均采用簡體中文撰寫。
學位論文必須是一篇系統完整的、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
學位論文工作進程安排見表1。
表1 學位論文相關環節時間節點要求
序號 內容
1 開題報告 第三學期末前
2 中期檢查報告 第四學期末前
3 論文答辯 第六學期
 


(085210)控制工程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及學時分配表
額定學分:30學位課學分:17
課程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課單位 備注


公共
必修課
S1999000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 1 馬克思主義學院
S19990002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 2 馬克思主義學院
S19990004 碩士英語 96 3 1、2 外國語學院
專業
必修
S19990012 隨機過程 48 3 1 理學院 至少
選5學分
S19990013 矩陣論 48 3 1 理學院
S19990014 工程設計中的最優化數學方法 32 2 1 理學院
S19040001 智能信息處理(雙語)* 48 3 2 自動化學院 至少
選6學分
S19040002 模式識別 48 3 2 自動化學院
S19040003 線性系統理論 48 3 2 自動化學院



專業
選修
S19991017 工程倫理* 16 1 2 馬克思主義學院 必選
S19041015 高級過程控制實驗(案例) 16 1 2 自動化學院 至少
選1學分
S19041016 運動控制實驗 16 1 2 自動化學院
S19041017 數據采集綜合實驗(案例) 16 1 2 自動化學院
S19041004 最優控制 32 2 1 自動化學院 至少選6學分
S19041005 模糊控制技術 32 2 2 自動化學院
S19041006 神經網絡控制 32 2 2 自動化學院
S19041007 無損檢測技術 32 2 2 自動化學院
S19041008 測試計量技術(校企) 32 2 1 自動化學院
S19041009 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理論 32 2 1 自動化學院
S19041010 數字視頻處理 32 2 2 自動化學院
S19041011 數據融合技術 32 2 2 自動化學院
S19041012 系統建模與仿真(雙語)* 32 2 1 自動化學院
S19041013 智能機器人技術 32 2 2 自動化學院
? S19991018 通信新技術講座 16 1 2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
S19991019 電子信息新技術講座 16 1 1 電子工程學院
 
續表


課程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課單位 備注
? ? S19991021 計算機新技術講座 16 1 2 計算機學院 ?
S19991022 大數據新技術講座 16 1 2 計算機學院
S19991023 云計算新技術講座 16 1 2 計算機學院
S19991024 控制科學發展專題 16 1 1 自動化學院
S19991025 經濟管理熱點 16 1 1 經濟與管理學院
S19991026 企業運營管理 16 1 2 經濟與管理學院
S19991027 法律素養教育概論 16 1 1 馬克思主義學院
S19041014 科技論文寫作技巧(混合)* 32 2 1、2 自動化學院(學堂在線)
S19991052 信息素養——學術研究的必修課 32 1 1、2 學堂在線
S19991049 科研倫理與學術規范 32 1 1、2 學堂在線
S19991030 體育 16 1 1、2 體育部
S19991033 創新創業系列講座 16 1 2 自動化學院等
必修環節 ? 科研與學術活動 ? 2 1-5 ? ?
? 教學實踐與社會實踐 ? 1 1-5 ? ?

說明:1、專業選修課可在全校范圍內的培養方案專業選修課中選擇。
2、<![endif]>非本學科相應本科專業畢業生可選修本學科本科課程1~2門但不計學分。
3、<![endif]>帶“*”課程為必選課。
附件:
(085210)控制工程  領域主要文獻閱讀目錄
一、<![endif]>主要經典著作
[1]仝茂達. 線性系統理論和設計[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4.
[2]孫文瑜等. 最優化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Khalil, H.K. Nonlinear Systems [M]. Prentice-Hall, New Jersey, 2002.
[4] Vidyasagar, M. Nonlinear Systems Analysis  [M]. Prentice-Hall, New Jersey, 1998.
[5]舒迪前. 自適應控制[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1993.
[6]吳士昌. 自適應控制(第二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7]盧志剛. 非線性自適應逆控制及其應用[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4.
[8]馮純伯,張侃健. 非線性系統的魯棒控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9]褚健等. 魯棒控制理論及應用[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
[10]邊肇祺,張學工. 模式識別(第二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11]李金宗. 模式識別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二、主要外文專業學術期刊
[1]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ISSN:0018-9286)
[2] Automatica (ISSN:0005-1098)
[3] 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ISSN: 0363-0129)
[4] System & Control Letters (ISSN:0167-6911)
[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ISSN:0020-7179)
[6] IET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SSN: 1751-8644)
三、主要中文專業學術期刊
[1]自動化學報
[2]控制理論與應用
[2]控制與決策
[4]電子學報
[5]計算機學報
[6]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1、王文慶,教授,中共黨員。1987年本科畢業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93年在該校系統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3年在西北工業大學系統工程專業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04年至2006年在西安交通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現任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中國通信學會會員,計算機模擬學會會員,陜西運籌學會會員,陜西省企業技術創新獎評審委員會專家。  
主要從事復雜系統結構分析與魯棒控制、智能信息處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與開發等教學科研工作。曾主持、參加了國家郵政局項目、973項目、博士點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項目等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出版了學術專著《復雜系統自適應魯棒控制-基于模糊邏輯系統的分析設計》,在《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被EI收錄30余次。  
 
2、亢紅波,副教授,中共黨員,1974年8月生于陜西鳳翔。2006年畢業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目前在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控制與信息集成。  
目前主持科技廳項目2項,主要參與科技廳重點項目1項,教育廳產業化項目1項,橫向項目十余項,累計資金200多萬元。編寫教材2部,發表文章10余篇,其中EI檢索5篇,以第一人稱獲發明專利授權1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在申請3項;近年來指導學生參加互聯網+、智能車、挑戰杯、iCAN美新杯等各類競賽40余項,獲國家級獎項近20項。2017年入選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首批入庫導師 。為本科生主講過《測控電路》、《單片機原理及應用》、《DSP控制器原理及應用》、《過程控制》、《單片機C語言》、《PLC技術》、《工業網絡通信技術》等十余門課程。  
 
3、劉穎,副教授,女,機械工程專業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結構設計、分析、優化以及光纖傳感技術和測試數據的分析和處理等研究工作,公開發表論文近20篇。近幾年主持的項目有十多項,光纖陀螺偏振態耦合的熱損傷機理與在線補償控制研究(國家青年基金);復雜環境下高精度光纖陀螺關鍵技術研究(陜西省科技廳青年基金);光纖電流互感器的誤差分析與濾波算法的研究(陜西省教育廳);智能數控氬弧焊系統等橫向項目。參與陜西省“13115”科技創新工程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國家863“空間環境垂直探測實驗”項目中箭載姿態儀的研制;以及中國兵器某多用途彈、某無人機、某直升機和微小衛星航姿系統的設計。  
電子郵箱(聯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4、江祥奎,副教授,男, 1979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博士,西安郵電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生導師。  
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2011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主要為機器視覺、智能優化算法、大數據等領域。2011年6月至今在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任教。先后開設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等課程的教學工作。2018年7月21日至8月23日,參加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中美人才培養計劃》2018國際教育集訓營,赴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參加教學法專題和英語技能培訓。在《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Complexity》、《計算機科學與探索》、《控制與決策》、《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計算機工程》和《機床與液壓》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30余篇,其中SCI收錄3篇,EI收錄8篇。主持陜西省科技廳重點研發計劃一般項目1項(2017NY-129),西安市科技局產學研協同創新計劃(高校類)項目1項(CXY1516(6)),陜西省教育廳專項計劃項目2項(14JK1666、17JK0712),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項(201801003054),橫向項目1項(HX2018-58)。獲得實用新型專利2項、軟件著作權4項。  
電子郵箱(聯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5、湯少杰,副教授,男,1975年1月出生,九三學社社員,西安交通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博士,美國埃默里大學醫學院放射與成像科學系博士后,西安郵電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碩士生導師。  
現主要從事醫學成像與圖像分析、安檢圖像分析等研究。曾先后在青島海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彩色電視機設計,在深圳中興研究所視訊產品開發部從事會議電視設計,在香港城市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系從事超聲無損檢測研究。目前在自動化學院開設《模式識別技術應用》、《計算機控制技術》、《數字視頻技術》、《小波分析與應用》等課程。擔任《CT理論與應用研究》雜志“醫學成像與圖像分析”專欄主編。發表雜志文章48篇,其中23篇SCI、14篇EI;發表會議文章59篇,其中37篇EI。主持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項目1項、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1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項目2項。參與省教育廳科技計劃項目1項、省教育廳重點項目1項、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2項、西郵科技新星團隊項目1項。榮獲省工業“好創意”大賽一等獎1項(第1獲獎人)、西安市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第6獲獎人)、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第2、6獲獎人)。“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三等獎、“挑戰杯”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一等獎、省“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銀獎、全國數模競賽指導教師。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6、李偉,男,副教授,生于1977年8月,四川崇州人,于2000年和2005年在西安理工大學測控技術及儀器專業分別獲得工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于2011年在西北工業大學獲得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工學博士學位。目前已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EI檢索8篇,核心10余篇;主持橫向課題6項,其中與中石油合作研究的《中子脈沖信號檢測器》和《鉆井壓力信號檢測開關》打破國內純依賴國外進口的歷史;與西安理工大學合作研究的《分布式多Agent群塔智能安全監控系統》先后獲得陜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和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主持并完成自動化學院《無線傳感網絡》的課程建設,承擔《單片機原理及應用A》和《單片機C語言程序開發》等課程。目前研究領域有:嵌入式系統,無線傳感網絡,建筑施工管理的信息化、物聯網化和智能控制。  
  
7、李淑英,女,西安郵電大學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先后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獲得學士學位和博士學位。近年來作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本領域知名國際期刊/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擔任多個國際期刊的審稿人和客座編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火箭軍總裝備部等多個國家重要型號項目。主要研究方向為捷聯慣性導航、遙感圖像解析。    
 
8、楊春杰,副教授,中共黨員,民盟盟員。1976年2月出生于甘肅白銀。1998年畢業于北方工業大學,獲學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于蘭州交通大學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5年6月至今,在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  
主持和參與國家基金項目1項、陜西省科技廳項目3項、教育廳項目2項,科技局項目1項;主持和參與校企橫向項目10余項,累計資金100余萬;近年發表文章6篇,其中EI檢索3篇;編寫教材3部;獲得專利4項;主講《現場總線技術》、《單片機C語言開發》、《單片機原理及應用》、《DSP控制器原理及應用》等多門課程;指導學生參加互聯網+、智能車、挑戰杯、iCAN美新杯大賽等各類競賽40余項,獲國家級獎項近20項。目前主要從事智能控制、物聯網技術、嵌入式系統開發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9、吳青,女,博士,教授,1975年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模式識別、數據挖掘、信息與信號處理等方向的研究工作。2009年6月獲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博士學位。2009年7月來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參加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后開設模式識別、計算智能、神經網絡、自動控制原理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目前主持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61100165),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2018GY-018, 2014JM8313, 2010JQ8004),陜西省教育廳專項計劃項目2項(17JK0713, 2013JK1096)。作為主要參與人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51875457, 61100231, 61075055, 51205309)。主持西安郵電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項。在國內外期刊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EICE transactions on Fundamentals、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計算機研究與發展,控制與決策等期刊上發表論文50余篇, 其中SCI源10余篇, EI源40余篇。多次參加大型的國際會議。獨立完成學術專著一部,參編高校“十二五”規劃教材一部,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2014年陜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項目編號:14B20。    
 
10、汪友明,男,1981年4月生,中共黨員,教授,工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兼任中國通信學會高級會員、中國振動工程學會故障診斷分會理事。2010年博士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2011 年任西安西電開關電氣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    
自2011年12月進入西安郵電大學工作,先后講授《光電測試技術》、《工程制圖》、《電氣測試技術》、《電氣設備故障診斷技術》、《配電自動化》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故障診斷與控制技術。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通信鐵塔應力腐蝕損傷動力學系統參數多尺度辨識與控制方法研究(No. 51875457),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No.51205309),主持/完成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西安市科技局項目、陜西省教育廳項目、中科院聲學所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項目、“西郵新星” 科研團隊項目、企業合作項目等20余項,獲陜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3項。先后在《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Multiscale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等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30余篇,第一作者SCI檢索10余篇,參與編寫教材1部,獲專利12項。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11、沈建冬,副教授,1976年11月生于寧夏石嘴山市。2000年畢業于西安科技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于西安科技大學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6年7月至今,在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  
主持西安市科技局產學研項目3項,參與陜西省工業攻關項目1項、教育部產學研項目2項、教育廳產業化項目1項。主持、參與企業研發、技改項目多項,累計到款經費350多萬元。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17項、軟著7項,同時受理專利13項,包括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5項、外觀專利5項。受理的專利方向主要集中在快遞物流包裹智能分揀領域。作為指導教師2011-2019連續帶隊參加全國大學生和西部大學生“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分別獲國家和西部特、一、二等獎多個獎項。  
主要從事快遞物流領域智能分揀方面的研究工作,擁有一套自主知識產權的裝備——“基層網點包裹自動分揀系統”。  
 
12、張弘,女,博士,副教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2年7月進入西安郵電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2016年1月-6月在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訪問學者。主持了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2項,企業橫向項目1項。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0項,重點實驗室科研項目2項。先后以第一作者在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SCI、EI檢索10篇。獲得專利2項,出版EI檢索國際會議論文集1部。現主要研究方向為:圖像處理技術、模式識別理論及其應用。  
先后承擔了《自動控制原理》、《過程控制系統》和《計算機控制技術》等課程的教學任務,承擔了《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設計》、《控制系統課程設計》及《單片機原理課程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任務,參與教改、課程建設多項。先后多次獲得優秀教師,優秀黨員,績效考核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13、張維誼,講師,1988年4月生于陜西省西安市。2010年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2013年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17年畢業于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電力能源系統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17年10月至今,在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  
主持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1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Energy,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其中SCI檢索9篇。為本科生主講過《電力系統分析》、《配電自動化》等課程。  
主要從事電力電子系統及其控制、新能源控制系統、電力系統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14、范永青,副教授,女,1978年出生,中共黨員,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博士。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碩士生導師。  
2009年在廣東工業大學應用數學學院獲得理學碩士學位,2012年在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獲得工學博士學位,博士期間獲得廣東工業大學“學術創新科技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以訪問學者身份在英國Swansea University進行學術交流。2012年7月至今在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任教。先后開設現代控制理論、線性系統理論、神經網絡基礎及應用、智能控制、模糊控制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研究方向主要為模糊自適應控制、神經網絡控制、多智能體智能控制、復雜動態系統的穩定與同步控制、非線性系統理論控制等領域。在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30余篇,其中SCI收錄20篇,EI收錄10篇。主持并順利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陜西省教育廳專項計劃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青年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面上項目2項。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15、岳頎,女,副教授,38 歲,中共黨員。西安交通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碩士,中國科學院大學信息與信號處理專業博士,西安郵電大學控制理論與工程領域碩士生導師。  
2007年進入西安郵電大學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承擔《智能控制》、《自動控制原理》和《計算機控制》的教學工作。主持省部級項目3項,主持廳局級項目5項,參與國家級項目、省部級項目近10項。先后發表論文20余篇,SCI、EI檢索多篇。獲得廳局級科技獎勵3項。現主要研究方向為:機器學習與智能系統、模式識別理論及其應用。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16、周有,副教授,1970年4月生,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997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2005年11月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獲博士學位,2006年在西安郵電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至今。主持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1項,校中青年基金項目一項。參與教改、課程建設多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1篇。現在主要研究方向:信號分解,特征提取;通信與信息系統中的信號處理。  
先后承擔了《微機原理》、《微弱信號檢測》和《計算機控制技術》等課程的教學任務,承擔了《計算機控制技術課程設計》及《金工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任務。    
 
17、屈軍鎖:教授,碩士生導師,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兩個學科招收研究生。近年來先后主持完成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工信部科技攻關項目、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陜西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陜西省工業攻關項目、西安科技局科技創新引導計劃項目、咸陽科技局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橫向科研項目等30多項,累計經費380萬。獲得陜西省科技進步獎3個,國家發明專利2項、軟件著作權12項,出版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近40篇,SSCI、EI期刊收錄12篇。  
治學態度嚴謹,平易近人,團隊氛圍良好。3名同學獲批陜西省科技廳項目,3名同學獲得國家獎學金,11名同學獲批學校研究生創新基金。指導研究生學科競賽成績優異,共獲得國賽一等獎3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5個,西北區(省)賽一等獎3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2個,校賽特等獎1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連續三屆入駐西安郵電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  
獲批科技廳“雙導師制”科技創新創業平臺,聯合電信科學技術第四研究所指導研究生18名。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18、趙廣元,男,山西山陰人,副教授,東北大學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及興趣方向:智能信息采集與處理、系統建模與仿真、現代教育技術。  
指導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學科競賽等。理論教學方面:講授過的本科及研究生課程有: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專業英語、工業計算機網絡、MATLAB與控制系統仿真(雙語教學)、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技術、系統建模與仿真。  
主持教育部產學協同育人項目等3項,主持及參與廳局級以上項目7項,校級科研和教改研究項目10余項。出版教材2部,發表期刊和會議論文20余篇。  
研究成果獲2019年度陜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勵二等獎(主要完成人),主持的“MATLAB與控制系統仿真”獲校級優秀課程一等獎、“系統建模與仿真實驗”獲校級精品課程、《MATLAB與控制系統仿真》獲2013中國大學出版社優秀教材二等獎、《MATLAB與控制系統仿真》(2版)獲2016陜西省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曾獲西安郵電大學優秀教師、西安郵電大學優秀共產黨員、電子設計競賽優秀指導教師、挑戰杯優秀指導教師。  
 
19、唐浩漾,西北工業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計算機學會會員。招生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控制工程。  
研究方向及主要成果:主要從事圖像和視頻處理、多媒體通信、計算機視覺、智能儀器與傳感器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西安市科技局項目1項,陜西省教育廳項目2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高校博士點基金項目1項。出版教材1部《計算機硬件技術及應用研究》(吉林大學出版社,2013年),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等國內外學術期刊和重要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錄13篇,授權專利5項。開設了《數字視頻處理》、《數字圖像處理》、《DSP原理及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等課程。  
聯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20、黃世奇,教授,1974年8月生于湖南婁底。1998年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信息管理技術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于2004年和2008年分別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2019年3月至今,在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  
主持項目12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基金特別資助項目1項和面上項目1項,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等。參與項目10多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陜西省重點研發項目2項、軍內重大理論項目2項等。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40多篇,其中SCI論文20多篇、EI論文60多篇,學術專著3部,授權發明專利6項。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講過《數字圖像處理》、《數字圖像技術》、《遙感技術與應用》、《高頻電子電路》、《合成孔徑雷達基礎》、《現代信號處理》、《諸兵種知識》等多門課程。  
獲各種獎勵和榮譽30多項,如軍隊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陜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3項、全軍優秀博士論文、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陜西省優秀科技論文獎3項、火箭軍優秀科技論文獎9項和陜西省第九屆青年科技獎等。  
主要從事信息獲取與智能處理、遙感圖像處理與應用、目標檢測與分類識別、動態監測和變化信息獲取、大數據分析與應用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21、韓貴金,博士,副教授,1978年6月生于河南省濮陽市。2000年畢業于鄭州大學檢測技術與儀器儀表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于西安理工大學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15年畢業于西安理工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06年4月至今,在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  
主持陜西省科技廳重點研發計劃一般項目1項、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2項,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項、陜西省科技廳項目3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其中EI檢索4篇。為本科生主講過《傳感器原理及應用》、《模式識別》、《數字圖像處理》等多門課程。  
主要從事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2、蔡秀梅,副教授,1975年5月生于吉林省舒蘭市。1998年畢業于重慶大學檢測技術與儀器儀表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于重慶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2年6月至今,在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  
主持西安市科技局項目1項,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2項,參與國家基金項目3項、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在《計算機研究與發展》、《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其中EI檢索10余篇。為本科生主講過《傳感器原理及應用》、《智能儀表與虛擬儀器》、《生物特征識別》等多門課程。  
主要從事模式識別與圖像處理、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3、魏秋月,女,副教授,1972年11月生,2002年6月獲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工學碩士學位。2002年7月至今在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  
先后講授過計算機控制技術、模糊控制技術、PLC原理及應用、智能儀表與虛擬儀器等課程。主要從事智能控制、測控技術與儀器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寶鋼德盛公司的技術改造項目1項,校中青年基金項目1項,教改項目2項。作為主要參加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5項。參編教材2部。發表科研論文10余篇,其中EI檢索5篇。獲得實用新型專利2項。負責的計算機控制技術課程獲校級優秀課程。作為主要參與人獲得2013年西安郵電大學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1項。曾獲得校優秀教師、先進個人榮譽。指導學生競賽多次獲獎。  
0855機械(授專業碩士學位)  
該領域是原控制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調整后的對應領域。  
機械碩士專業學位定位于“培養在機械工程、電氣工程、人工智能、自動控制領域具有一定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并能將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結合的復合型高層次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和技術型工程管理人才”。面向機械工程領域,服務于智能裝備、自動控制系統、電氣工程裝備以及通用航空、兵器、新能源產業,為工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特別是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要求學生掌握較堅實的基礎理論和較扎實的專門知識及相關學科知識;掌握解決機械工程問題所必需的現代試驗和理論分析與研究方法;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知識和一門外語;具有必要的技術經濟知識;具有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和較強的自我提高的能力  
本領域主要研究內容有:控制工程、機器人工程、機電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傳感器與微系統、智能物流工程等。
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授工學碩士學位)  
控制科學與工程是一門研究控制的理論、方法、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的學科。以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為基礎,結合我校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學科特色和優勢,緊跟國家物聯網發展戰略及“中國制造2025”規劃,圍繞實施“兩化融合”所涉及的控制科學與工程的理論和技術,形成了以下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方向以工程領域內的控制系統為主要對象,以數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為主要工具,研究各種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統的建模、分析、綜合、設計和實現的理論、技術和方法;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方向研究被控對象的信息提取、轉換、傳遞與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方向研究信息的采集、處理與特征提取,模式識別與分析,人工智能以及智能系統的設計。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的聯系方式
院長:王文慶                     電話:88166331              e-mail:[email protected]
黨委書記、副院長:劉國營         電話:88166339              e-mail:[email protected]
副院長:屈軍鎖                   電話:88166330              e-mail:[email protected]
副院長:蔡秀梅                   電話:88166598              e-mail:[email protected]
黨委副書記:盧巖                 電話:88166596              e-mail:[email protected]
辦公地點:長安校區1號實驗樓  辦公室電話:88166341   辦公室傳真:88166341   e-mail:[email protected]
一、學院基本情況
 
自動化學院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設有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智能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4個本科專業,覆蓋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電氣工程四個學科。學院共有專職教職員工6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近30%。從2004年起,學院研究生導師在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等二級學科招收碩士研究生,并有電子與通信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權資格。2011年獲批設立“計算機控制系統”自主設置二級碩士點,開始獨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4年獲批“控制工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資格。
學院設有自動化實驗室、測控技術與儀器實驗室、智能科學與技術實驗室、電氣工程實驗室及系統工程研究所,擁有電機拖動及調速控制系統、過程控制系統、單片機及嵌入式系統開發平臺、傳感器及虛擬儀器系統、無線傳感網絡系統、機器人、智能空間系統等設備,實驗設施及科研條件完善,設備總值一千多萬元。
學院堅持教書育人的辦學理念,注重學生個性發展,通過組織課外興趣活動小組、開放實驗、大學生競賽等方式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近年來學院的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競賽、“飛思卡爾杯”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中國機器人大賽等各類賽事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學生的受益面和獲獎率名列學校前茅。
近年來,學院與西安大唐電信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鋼鐵公司、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微測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創興業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無線龍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英集斯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在工業過程控制系統及成套技術應用,工業信息化系統、儀表及測控裝置、大型設備故障診斷、機器人技術、遠程控制等方面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學院教職工積極投入開展各類科學研究工作,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信息產業部科研計劃項目、工信部科研計劃項目及各類企業委托科研項目等三十多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六項。
 
 
二、指導思想、培養目標
 
根據學校“教研統一、開放辦學、人文與科學并重”的辦學理念,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戰略,走內涵式的發展之路,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制定學院辦學指導思想。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數理基礎,扎實掌握電子技術基礎控制理論基礎知識,掌握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相關知識,具有一定的英文閱讀能力;具備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較高的綜合素質及一定的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
學院緊緊圍繞以上目標,根據社會需求和自身的辦學條件,結合學校的特點與優勢,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深化教育改革,不斷加強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所培養的畢業生基礎知識扎實、實踐應用能力強、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在91%以上。為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在做好專業建設的同時,還加強了學科和師資隊伍的建設,加大了教學改革力度,不斷改善辦學條件,進一步規范教學工作制度,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通過實踐工作中的反復探索與調研,學院在辦學思路上形成了如下共識:
1、更新教育理念,完善素質教育的培養模式,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學理念,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2、既要考慮素質教育的總體要求,又要研究信息技術領域教育實踐性很強的特點。據此進行課程體系、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開拓視野,夯實基礎,加快學院專業平臺課與實驗室建設,改善我院專業實踐教學環境。
3、采用階梯式實踐教學培養模式,建立競賽、項目、實踐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實踐教學團隊,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供條件和保障。
4、擺正教學位置,正確認識和處理教學與科研、規模與質量、發展與投入、招生與就業的相互關系,始終把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作為全院的根本任務,努力加快教材建設步伐。
5、重視就業狀況,并依此考慮學科、專業建設,教學方式和招生規模等等有關工作。
自動化學院現有四個本科專業: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智能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覆蓋了四個一級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電氣工程。自動化學院整合這四個本科專業形成專業群實現培養方案頂層設計,專業群立足點定位于工業過程控制系統,只有頂層思路清晰,各個專業才能找準定位和方向。其中自動化專業定位于控制系統的控制器環節,落腳點為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定位于控制系統的測量變送環節,主要涉及控制過程中的信號采集與測量;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研究控制過程中的信號處理,在控制系統各個環節都涉及;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則側重研究控制系統中的廣義被控對象。
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中注意強化郵電院校特色優勢,努力使各專業、課程及實驗室體現出“郵電”的特色優勢。自動化學院4個本科專業都開設了通信概論課程,旨在讓各專業學生對郵電通信行業領域都能有初步了解與認識。
西安郵電學院自動化學院以培養具備自動控制技術、智能儀表與測試技術及智能科學與技術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研發人員為目標,覆蓋控制學科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儀器科學與技術三個學科。學院下設自動控制系、測控技術與儀器系、智能科學系、電氣工程系四個系,擁有4個實驗室,現有設備總額1000余萬元。全院教職工平均年齡35歲,是一支年輕而又充滿朝氣的隊伍。從2004年起,我院開始招收信號與信息處理及計算機應用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并有電子與通信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權資格。
★科研環境 
自動化學院設有自動化實驗室、測控技術與儀器實驗室、智能科學與技術實驗室、電氣工程實驗室及系統工程研究所,擁有電機拖動及調速控制系統、過程控制系統、單片機及嵌入式系統開發平臺、傳感器及虛擬儀器系統、機器人、智能空間系統等設備。
 

添加西安郵電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安郵電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安郵電大學報錄比、西安郵電大學考研群、西安郵電大學學姐、西安郵電大學考研真題、西安郵電大學專業目錄、西安郵電大學排名、西安郵電大學保研、西安郵電大學公眾號、西安郵電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安郵電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安郵電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西安郵電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西安郵電大學考研網由西安郵電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西安郵電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西安郵電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黄色网址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亚洲视频 | 国产一级特黄一级毛片 |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中文 | 欧美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 | 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国语 |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综合91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乱弄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 亚洲bbbbbxxxxx精品三十七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 国产午夜免费视频片夜色 |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女人伦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最新国产三级在线观看不卡 |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 | 欧美一级片网 | 久草在线视频资源站 | 91av视频在线 | 成人做爰毛片免费视频 |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 国产精品人成人免费国产 | 成人午夜| 91精品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61794 |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片网站免费 | 欧美午夜影院 | 欧美另类老妇 | 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美女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 成人在线免费视频播放 |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一线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第二区国 | 有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