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

武漢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武漢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武漢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電子信息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
近日,2021研究生擬錄取名單已出。考研的同學們有沒有關注?今天考研派小編就整理了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擬錄取名單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945年——1949年 游離層實驗室
      電子信息學院源于1945年建立的國立武漢大學游離層實驗室,桂質廷教授是最早的奠基人和創始人。1945年,時任武漢大學理學院院長的桂質廷教授,從美國引進了一套電離層垂直探測儀,并于當年創建了我國第一個電離層與電波傳播實驗室——武漢大學游離層實驗室。 1946年元旦,該室開始對四川樂山的電離層進行常規觀測,同年8月,該室遷返武漢進行電離層長期正規觀測,由此揭開了武漢大學空間物理和無線電物理研究的歷史。
      在桂質廷教授的領導下,一起在游離層實驗室工作的有理學院的梁百先、龍咸靈、王燊 、周瑋、舒聲、莫紀華和工學院電機系的許宗岳、葉允競、楊恩澤、周克定、陳錦江、張肅文等人。
      游離層實驗室建立伊始,就堅持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并重(王燊是該實驗室培養的第一位研究生),取得了不少成果,在國際上產生了較大影響,使該實驗室成為世界知名的科研機構, 桂質廷 教授被遴選為美國著名的《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編委。

      1949年——1958年 電離層與電波傳播專業
      1949年武漢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極為重視并撥專款資助游離層實驗室的建設,從此,武漢大學的空間物理和無線電物理研究的掀開了新一頁。
      1953年,全國進行“院系調整”,武漢大學以“游離層實驗室”為基礎,在物理系設置“電離層與電波傳播”專業,繼續開展科學研究和本科生、研究生培養。
      1956年,“電離層電波傳播”專業被高等教育部確認為“重點專業”。
      1958年——1966年 無線電專業設立
      1958年,武漢大學物理系正式設立無線電專業,同年開始招收研究生。其后,無線電專業迅速發展,取了多項科研成果。
      自1957年至1965年,無線電專業每年招生人數增至近100人,分學無線電技術和電波傳播,學制為5年。從“游離層實驗室”到1966年,本學科共培養10名研究生。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時期
      1966年至1969年,因“文革”爆發而停收新生。從1970年開始,物理系又開始招生,其中有無線電技術和電波傳播與天線兩個專業。文化大革命時期,科研工作從未間斷,特別是圍繞我國核武器的研制,在電離層探測、電波傳播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先后有70余人次參加過我國核爆炸實驗。

      1977年——1984年 空間物理系、 空間物理學博士學位授權點
      1977年恢復高考后,經教育部認定,無線電電子學、電波傳播專業,繼續招收本科生。 1978 年從物理系分出有關專業成立空間物理系,設有無線電電子學、無線電波傳播與天線、空間物理學三個專業和無線電電子學、無線電波與傳播、空間物理和基礎理論四個教研室,在無線電物理、空間物理、無線電電子學三個專業重新招收碩士研究生。同年武漢大學成立空間物理系和電波傳播與空間物理研究所,師生源于物理系的無線電電子學和電波傳播與天線兩個專業,龍咸靈教授為第一任系主任,兼任研究所所長。1981 年,空間物理系建立空間物理學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梁百先教授為博士生導師,開始培養博士研究生。

      1984年——1991年 無線電信息工程系
      1984 年,為適應電子信息科學的發展,武漢大學成立無線電信息工程系,其師生大部分源于空間物理系的無線電電子學專業,張肅文教授為第一任系主任。無線電信息工程系設有無線電電子學(碩士)、 無線電電子學、無線電技術(本科)三個專業。 1990 年,無線電信息工程系的電路與系統專業獲碩士學位授權點。

      1984年 —— 1991年 空間物理系
      空間物理系設有空間物理學(博士、碩士)、無線電物理(碩士)和電波傳播與天線(本科)三個專業。 王燊、 候杰昌先后任系主任。

      1991年 —— 1994年 空間物理與電子信息學系
      1991 年底,學校為集中學科力量,形成更大優勢,成立了空間物理與電子信息學系。候杰昌教授任系主任。

      1994年 —— 1999年 電子信息學學院成立
      1994年10月,武漢大學在空間物理與電子信息學系的基礎上,成立電子信息學學院,管榮生教授、柯亨玉教授先后任院長。下設四系:電子信息學系、通信與電子工程系、無線電物理學系、空間物理學系;兩所:武漢大學電波傳播與空間物理研究所和武漢大學圖象及信息技術研究所, 前者屬國家級研究所, 是我國從事電波科學、空間物理科學研究的中心之一。一中心:教學實驗中心。一個國家重點學科, 一個國家專業實驗室(1990年由國家從世界銀行貸款45萬美元建成),一個博士后流動站和一個博士學位授權點:空間物理學;四個碩士學位授權點:空間物理學、無線電電子學、電路與系統、無線電物理;三個本科專業:電子學與信息系統、無線電技術、電波傳播與天線、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電子工程。

      1999年 —— 2000年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學院
      1999 年,電子信息學院與物理學院合并組成物理與電子信息學學院,熊貴光教授任院長。

      1985年 —— 2000年 分析測試中心
      1985 年,分析測試中心分析測試技術專業(專科)開始招生。 90 年代初,分析測試中心(現代分析測試科學系)精密儀器專業開始培養本科生。 1996 年,分析測試中心開始培養精密儀器專業碩士研究生。 1998 年,精密儀器專業名稱進行了調整:本科專業名稱為測控技術與儀器,碩士專業名稱為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2001年 —— 電子信息學院
      2000 年 8 月, 原武漢大學、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原湖北醫科大學合并組成 新的武漢大學。 2001 年 1 月,新的電子信息學院成立,她 由原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學院、分析測試中心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光電工程學院和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計算機系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組成。 柯亨玉教授任院長、蔣鎖奮同志任院黨委書記,晏蒲柳(任職時間: 2001 年 1 月至 2001 年 5 月)、仲思東、鄭建生教授、霍泰山、李曉蓉副教授任副院長;劉村、張燕同志任黨委副書記(任職時間: 2001 年 1 月至 2002 年 3 月);原各校區的專業和人員重新進行了整合,學院下設電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測控技術與儀器系、光電信息工程系四個系以及教學實驗中心和黨政辦公室。
      2001 年上半年度,各校區仍延續原有的秩序,包括教學計劃。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錄取工作仍由各校自主進行(尚未劃定統一錄取線)。下半年度,學院統一了 2001 級本科生、研究生的培養方案,并對 2000 級學生的培養方案作出了調整。 1999 級及以前的在校生,仍按原方案進行培養。至此,電子信息學院實現了初步整合,并踏上了新的發展征程 ……

      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時期學院相關學科專業

      1957 年 —— 1978年 電測室
      1957 年,我國著名水利學專家、原武漢水利電力學院院長張瑞謹根據水利學科研的需要提出:通過對模型試驗中的各種非電量進行實際檢測,以求獲取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為此,以唐懋官等老師為主要骨干在原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水利系成立了電測小組。 1963 年,電測小組劃歸電力系,并在電力系建立了電測室,唐懋官任電測室主任,由此開始了非電量檢測的專門研究工作。

      1978年 —— 1989年 量測新技術研究室
      1978 年,電測室劃歸水利水電研究所,并改名為量測新技術研究室,唐懋官任實驗室主任,曲本泉、林騰龍任實驗室副主任。隨后,量測新技術研究室發展為兩個實驗室:非電量檢測技術研究室、傳感器研究室,曲本泉、唐懋官分別為實驗室主任。在唐懋官、曲本泉、林騰龍、王孝棟、黃天戍等同志的帶領下,經過多年的努力,非電量檢測的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發展。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非電量檢測技術研究室開始籌備新專業——檢測技術及儀器。

      1989年 —— 1992年 檢測技術及儀器 專業
      經過多方努力,一直到 1989 年專業才開始招生。當時的專業是掛靠在電力電子技術專業下的檢測技術及儀器方向,招收大學專科學生; 1990 年開始招收本科學生; 1991 年,檢測技術及儀器專業獲取了批準并正式成立。 在初辦的幾年中,專業一直掛靠在“利水電科學研究所”。

      1992年 —— 2000年 測控技術及儀器專業
      1992 年,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決定將檢測技術及儀器專業調整到計算機系。 1997 年,專業改名為測控技術及儀器。

      2000年 —— 測控技術及儀器專業進入 電子信息學院
      2000 年 8 月, 原武漢大學、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原湖北醫科大學合并組成 新的武漢大學。 2001 年 1 月,新的電子信息學院成立,測控技術及儀器專業整體進入電子信息學院。柯亨玉教授任院長,蔣鎖奮同志任院黨委書記。     
  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時期學院相關學科專業

      1958年——1966年 測量儀器制造系、無線電技術專業
      1958 年 4 月,武漢測繪學院(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的前身)提出“掌握物理測距、雷達測距、電子計算機及其應用技術”即光、機、電、測發展方向。同年 7 月,經批準學院增設測量儀器制造專業,隨后成立了測量儀器制造系,紀增覺為系主任。在此期間,在龔瑾、朱光世、紀增覺等同志的帶領下,為專業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1959 年,新增無線電技術專業(本科)和計算機技術專業(本科),同年招收第一屆無線電技術專業本科生。此后,無線電技術專業處于不斷發展之中,直到 1966 年停止招生。

      1966年 —— 1974年 教學中斷、學校撤消
      1966 年至 1973 年停止招生 8 年, 1970 年學校被撤消,直至 1974 年才恢復招生。

      1974年 —— 1984年 光學測繪儀器系、電子測繪儀器系
      1974 年恢復招生后,次年 8 月,測量儀器制造系分為光學測繪儀器系和電子測繪儀器系。劉葆梁、袁宇正分別為兩系系主任。 9 月,測量儀器制造專業改名為光學測繪儀器專業;無線電技術專業改名為電子測繪儀器專業。電子測繪儀器系設有兩個本科專業:電子測繪儀器、計算機及其應用;光學測繪儀器系設有一個本科專業:光學測繪儀器。

      1984年 —— 1988年 光學儀器系、電子儀器系、計算機與無線電工程系
      1984 年電子測繪儀器系改名為電子儀器系,袁宇正為系主任;光學測繪儀器系增加一個專科專業:光學儀器檢校,并開始招生。 1985 年電子儀器系又改名為計算機與無線電工程系,袁宇正為系主任。 1986 年,光學測繪儀器系改名為光學儀器系,高寶山、陳曉東先后任系主任。

      1988年——1994年 光學儀器系、電子工程系
      1988 年 3 月,計算機與無線電工程系發展為二個系,即電子工程系、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系, 袁宇正任電子工程系系主任。電子工程系設有二個本科專業:無線電技術、電子儀器及測量技術;一個專科專業:應用電子技術。 1989 年成立電子工程研究所,袁宇正兼任所長。光學儀器系建制沒有調整。

      1994年 —— 1996年 電子信息工程與精密機械學院
      1994 年 11 月,由光學儀器系、電子工程系合并組建為電子信息工程與精密機械學院,袁宇正任院長。學院設有二個國家首批碩士學位授予點:光學儀器、信號與信息處理;三個本科專業:電子工程、電子儀器及測量技術、光電技術與光電儀器;四個專科專業:機械制造工藝及設計、模具設計與制造、機械設計及自動化、應用電子技術。

      1996年 —— 2000年 光電工程學院
      1996 年電子信息工程與精密機械學院更名為光電工程學院,何平安任院長。同年新增兩個碩士學位授予點:物理電子學、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1999 年,謝寶康、蔣鎖奮調至光電工程學院分任院長、書記。

      2001年 —— 電子信息學院成立
      2000 年8 月, 原武漢大學、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原湖北醫科大學合并組成 新的武漢大學。2001 年 1 月,新的電子信息學院成立,光電工程學院進入電子信息學院,柯亨玉教授任院長,蔣鎖奮同志任院黨委書記
想要了解更多武漢大學考研信息,請多關注越考考研吧
根據武漢大學關于201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相關要求和碩士研究生初復試綜合成績的排序,我院2015年碩士研究生復試結果及擬錄取名單公示如附件。
  公示期10個工作日,考生如對公示結果有異議,可于4月15日前通過書面形式或通過電子郵件向武漢大學研究生院招生工作處或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辦公室反映,反映情況要實事求是,以便調查核實。
  研究生院招生工作處
  聯系電話(傳真):027-68754125Email:[email protected]
  電信學院研究生工作辦公室
  電話:鄧老師027-68778464
   不同于本科教育模式中要求學生對本專業廣泛學習與了解,研究生的學習更加側重對本專業的某一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而導師,往往是作為研究生學習過程中的指路人一般的存在。故選擇導師是每一個研究生不可避開的重要抉擇,具體的選擇方式,不同學校有不同安排,考前選擇或考后選擇等都有,但不論如何選擇,對導師有一定的了解是必須的。以下是周建國老師的信息
基本情況
姓名 周建國 性別 職稱 副教授
學歷學位 碩士 博導/碩導 碩導 電子郵箱 [email protected]
辦公電話 68778198 通信地址 湖北省武漢市珞瑜路129號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 郵編 430072
主要經歷
學習經歷 1.1984.09—1988.06,四川大學無線電系計算機與自動化專業,本科;
2.1988.09—1991.06,武漢大學無線電信息工程系無線電電子學,理學碩士;
3.2003.09至今,武漢大學電信學院通信工程專業,在職博士
 
任職經歷 1.1991-1994,江漢石油管理局計算中心,助理工程師;
2.1995—2000,海南發展銀行科技部,工程師,副處長;
3.2000—2001,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講師;
4.2002至今,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 1. 通信原理,專業必修;
2. 通信原理實驗,專業選修;
3. 多媒體技術,專業選修。
 
研究生課程 1. 多媒體網絡技術,專業選修(科學學位)、專業必修(專業學位);
2. 現代通信原理,專業必修(工程碩士)。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計算機通信網、高速信息網絡、多媒體網絡通信技術
科研課題 1. 參加中科院計算所大型機“地震處理軟件系統”的開發;
2. 武漢市科委“高性價比網絡服務器”、“基于指紋的電子交易安全維護系統”;
3. 國家教育部“異構環境的遠程教育網絡監測診斷系統”,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高速信息網絡智能網絡管理方法研究”;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大型復雜網絡智能管理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術研究”;
6. 湖北省科技攻關項目“多功能安全集群電子郵件系統的研究及軟件開發” 。
 
論文著作 1. 主要論文
(1)周建國,晏蒲柳等,基于Linux平臺的電話語音郵件系統,武漢大學學報,2002,2
(2)周建國,晏蒲柳等,一種新的基于CA的安全電子郵件系統的研究與實現,武漢大學學報,2002,10
(3)周建國,晏蒲柳等,The Key Implementation Technology of Client/Server’s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Programs,微計算機信息,2002,10
(4)周建國 郭成城 胡小群 晏蒲柳 . 一種新的基于Linux的郵件服務器集群系統. 計算機工程, 2003, 29 (02): 81-83
(5)zhoujianguo,yanpuliu, A METHOD OF CHINESE TEXT CATEGORIZATION BASED ON PROXIM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roc. 2005 Int. Conf. Mach. Learning Cybernetics
(6) zhoujianguo,chenxiao,yanpuliu,A Speed Based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Scheme, PROCEEDINGS OF THE 3RD ANNUAL CNSR CONFERENCE
(7) 周建國,吳靜,晏蒲柳,一種基于主動網絡的網絡用量計費實現方案,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
(8)zhoujianguo,yanpuliu,xiadelin,INCREMENTAL MACHINE LEARNING THEOREM AND ALGORITHM BASED ON DSM METHOD, Proc. 2004 Int. Conf. Mach. Learning Cybernetics
(9) 周建國等,實現雙向認證的安全電子郵件系統的研究,計算機應用研究,2004
(10)張羿 周建國 晏蒲柳 . 垃圾郵件過濾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計算機工程, 2006, 32 (18): 106-109
(11)陳瀟 周建國 晏蒲柳 . 支持流類型優先級處理的主動隊列管理機制. 計算機工程, 2005, 31 (07): 76-79
(12)李凱 周建國 晏蒲柳 . 基于移動Agent的安全電子郵件應用. 計算機工程, 2005, 31 (12): 133-135
(13)陳瀟 周建國 晏蒲柳 . 策略驅動的多代理系統及其在QoS管理中的應用. 計算機工程, 2005, 31 (19): 73-76
(14)江昊 晏蒲柳 吳靜 周建國 . 動態權重調整RED. 電子學報, 2005, 33 (03): 574-577
(15)吳靜 周建國 晏蒲柳 . 支持向量機在網絡故障診斷中的應用研究. 計算機工程, 2004, 30 (22): 44-47
(16)wujing,zhoujianguo,yanpuliu,Incremental proximal support vector classifier for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Proc. 2004 Int. Conf. Mach. Learning Cybernetics
(17) 陳瀟 周建國,QoS多約束優化路徑選擇算法,計算機應用,2005
(18)wujing,zhoujianguo,yanpuliu,A study on Network Fault Knowledge Acquisition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Proc. 2005 Int. Conf. Mach. Learning Cybernetics
(19)魏洪波,周建國,晏蒲柳,WebMail方式下安全郵件的實現,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02,6
(20)梁毅,周建國,晏蒲柳,Linux下網絡入侵檢測系統的實現,計算機應用研究(2002.10增刊)
(21)魏洪波,周建國,晏蒲柳,基于COM技術的Internet Explorer的應用程序開發,電腦開發與應用 2002,9

2. 著作
(1)電子信息技術導論,黃載祿,茹國寶,周建國 等,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9
(2)多核架構與編程技術(參加)

 
其它方面
獲獎情況 1. 獲得三項國家發明專利
(1) 一種建立網絡故障診斷規則庫的方法,專利號:200610018153
(2) 一種分布式網絡管理系統的代理部署方法,專利號:200510020013
(3) 具有收發雙向不可否認機制的安全電子郵件系統實現方法,專利號:200510018321
2. 獲得兩項國家軟件著作權
(1)"護郵使者"安全電子郵件系統1.0 (登記號:2004SR11375)
(2)"語音信使"電話語音郵件系統 (登記號:2005SR12414)
 
主要社會兼職 1. 中國通信學會高級會員;
2. 中國通信學會湖北分會 武漢大學分會秘書。
 
研究生情況 1.已畢業并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14名:其中2003級3名、2004級2名、2005級3名、2006級2名、2007級2名、2008級2名;
2.已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班或工程碩士研究生8名;
3.現指導在讀碩士生5名。

    不同于本科教育模式中要求學生對本專業廣泛學習與了解,研究生的學習更加側重對本專業的某一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而導師,往往是作為研究生學習過程中的指路人一般的存在。故選擇導師是每一個研究生不可避開的重要抉擇,具體的選擇方式,不同學校有不同安排,考前選擇或考后選擇等都有,但不論如何選擇,對導師有一定的了解是必須的。以下是朱劼老師的信息
姓名 朱劼 性別 職稱 副教授
學歷學位 博士 博導/碩導 碩導 電子郵箱 [email protected]
辦公電話   通信地址 湖北省武漢市珞瑜路129號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 郵編 430072
主要經歷
學習經歷 1.1982.09—1986.06,華中科技大學自動化儀表與檢測技術專業,本科;
2.1994.09—1997.06,武漢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工學碩士;
3.2002.09—2008.06,武漢大學空間物理專業,理學博士。
 
任職經歷 1.1986-1991,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助教;
2.1992—1998,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講師;
3.1999—至今,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副教授。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 1.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專業必修;
2.單片機系統設計,專業必修;
3.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實驗,專業必修。
 
研究生課程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電離層物理、電波傳播
科研課題 1.2004 武漢大學電信院資助項目 電離層無線電波閃爍的GPS探測;
2.2005 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電離層L波段電波閃爍與伴隨的TEC擾動監測研究;
3.2008 橫向科研項目 利用短波電臺進行目標定向的電離層修正。
 
論文著作 一、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
1. 徐繼生,朱劼,程光暉. 2004年11月強磁暴期間武漢電離層TEC的響應和振幅閃爍特征的GPS觀測.地球物理學報,2006,49(4):950-956.(SCI收錄)
XU Ji-Sheng, ZHU Jie, CHEN Guang-Hui. GPS observations of ionospheric effects of the major storm of Nov.7-10,2004.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06, 49(4): 846~853.
2. Xu J S, Zhu J, Li L. Effects of a major storm on gps amplitude scintillations and phase fluctuations at Wuhan in China.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2007, 39(8): 1318~1324.(SCI收錄)
3. 朱劼, 徐繼生. 武漢GPS臺網觀測的電離層不規則結構漂移.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07, 53(3):361~364.(EI源刊)
4. 朱劼,李莉,李雪璟,徐繼生. 低緯電離層閃爍與總電子含量起伏的GPS觀測結果.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07,53(5):622~626.(EI源刊)
5. 徐繼生,朱劼,李莉,鄒玉華. 武漢與桂林L-波段電波閃爍與TEC起伏特征比較.電波科學學報,2007,22(2):181~186.(EI收錄)
二、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的報告
1.朱劼,徐繼生,李莉. 一次強磁暴的電離層響應, 全球華人空間/太空天氣科學大會,澳門,2005.11.
2.徐繼生,謝密,朱劼. GPS振幅閃爍與TEC起伏的臺網監測, 第11屆日地空間物理學術研討會, 青島,2005.10.
3. 李莉,徐繼生,朱劼. 赤道異常區GPS振幅閃爍與TEC起伏的特征, 第11屆日地空間物理學術研討會, 青島,2005.10.
4.J. S. Xu, J. Zhu and L. Li . GPS observations of ionospheric responses during the major storm of Nov. 7-10, 2004,the 36th COSPAR Scientific Assembly, Beijing, 2006.7.
5. 徐繼生,朱劼,李莉,鄒玉華. 武漢與桂林GPS電波閃爍與TEC起伏特征比較,空間環境及其應用專題討論會, 南寧,2006.10.
6. 徐繼生,朱劼,許經緯. 短波電臺定向的電離層修正,第十屆電波傳播學術討論年會,武漢,2009.11.
 

不同于本科教育模式中要求學生對本專業廣泛學習與了解,研究生的學習更加側重對本專業的某一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而導師,往往是作為研究生學習過程中的指路人一般的存在。故選擇導師是每一個研究生不可避開的重要抉擇,具體的選擇方式,不同學校有不同安排,考前選擇或考后選擇等都有,但不論如何選擇,對導師有一定的了解是必須的。以下是王泉德老師的信息
基本情況
姓名 王泉德 性別 職稱 副教授
學歷學位 博士 博導/碩導 碩導 電子郵箱 [email protected]
辦公電話 027-68772125 通信地址 湖北省武漢市珞瑜路129號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 郵編 430072
主要經歷
學習經歷 1.1991.09—1995.06,華中師范大學物理系物理教育專業,本科;
2.1997.09—2000.06,華中師范大學電路與系統專業,工學碩士;
3.2001.09—2005.06,武漢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工學博士;
4.2006.06—2009.06,武漢大學地球物理學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后研究。
 
任職經歷 1.2000-2001,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助教;
2.2001—2009,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講師;
3.2010至今,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 1.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專業必修;
2.測控電路課程設計,專業必修;
3.計算機圖形學,專業選修
 
研究生課程 一.碩士研究生課程:
1.現代控制工程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數字圖像處理與識別、計算機視覺與圖形處理、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
科研課題 1.2007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基于機器學習的高頻地波雷達目標檢測方法研究
2.2007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復雜場景下顆粒物圖像識別關鍵技術研究
3.2006國防 飛行作戰訓練系統
4.2007國防 衛星導航新算法研究和設計
5.2008中國葛洲壩集團總公司科技項目 水電工程施工虛擬現實仿真與輔助決策系統
6.2007武漢高電壓研究院科技項目 電容器裝置故障判定方法研究及在線監測系統研制
7.2006武漢高電壓研究院科技項目 復合絕緣子憎水性測試系統計算機識別技術研究
8.2006江蘇省電力公司科技項目 變電站智能操作監護巡視跟蹤系統
9.2006 教育部 大型儀器資源共享》子項目《譜圖共享系統》
 
論文著作 一.論文
1.王泉德 文必洋 “基于神經網絡動態選擇集成的高頻地波雷達海雜波預測方法” 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 2009 No.12
2.王泉德 “采用圖像識別和分類判定絕緣材料憎水等級”  電機與控制學報2008 No.1
3.王泉德 “任意三角網格模型體積的快速精確計算方法”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9 No.18
4.Wang Quande. Active Learn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Ensemble For HF Ground Wave Radar Sea Clutter Predict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9.
5.Wang Quande. Multi-Agent Based Intelligent Video Monitoring for Unattended Substation.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Network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2008.
6.Wang Quand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 for Measuring Insulators Material Hydrophobicity by Support Vector Machine Decision Tree Learning.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2005.
二.著作
1.《測控系統通信與網絡教程》 編著 王先培,王泉德.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5年  
2.《測控總線與儀器通信技術》 主編 王先培,副主編 王泉德.機械工業出版社(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2007年 
三.軟件注冊權登記
1.《固體材料表面憎水性智能檢測軟件系統》,登記號:2007SR03772,完成時間2007.11
2.《施工過程虛擬現實仿真系統》,登記號:2009SR00944,完成時間2009.6
 

添加武漢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武漢大學考研分數線、武漢大學報錄比、武漢大學考研群、武漢大學學姐、武漢大學考研真題、武漢大學專業目錄、武漢大學排名、武漢大學保研、武漢大學公眾號、武漢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武漢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武漢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

    購買流程

    找到要考的專業或資料

    方法一:選擇學校->學院->專業

    方法二:查找功能

    點擊瀏覽招生簡章+資料詳情

    通過招生簡章了解本專業需要的資料

    查看資料詳情了解資料要點

    點擊購買或加入購物車

    支付方式:支付寶

    填寫付款信息并付款

    請確認聯系人、聯系方式和收貨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貨,可查詢快遞信息

    若有疑問,可聯系在線學姐

    學姐聯系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 毛片在线全部免费观看 | 韩国在线精品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99久久精品免费 | 日韩在线专区 | 国产精品午夜性视频网站 | 男人天堂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 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i | 中文字幕一区中文亚洲 | 深夜福利国产福利视频 | 国产禁女女网站免费看 | 欧美一级俄罗斯黄毛片 | 视频一区亚洲 | 高清国产美女一级a毛片录 高清国产亚洲va精品 |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激情视频 |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 欧美一级成人毛片视频 | 国产一区影视 | 三级欧美| 性福利视频 | 99re这里只有精品99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日韩一级欧美一级一级国产 | 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 欧美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免费观看一级毛片看看 | 草草影院ccyy | 国产呦系列呦交 |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2021 | 曰韩一级| 中文乱码一二三四有限公司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 午夜一级片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免费 | 521av香蕉|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三级 | 欧美极品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