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專業課資料
同濟大學 | 優惠價 | 原價 | 選擇 |
---|---|---|---|
同濟大學819普通化學與水力學考研真題資料全套 | ¥58 | ¥180 | ![]() |
同濟大學820環境工程考研真題資料全套 | ¥468 | ¥950 | ![]() |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同濟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同濟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同濟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同濟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同濟大學研究生招生]
[同濟大學研究生分數線[2013-2020]]
[同濟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同濟大學考研難嗎]
[同濟大學研究生院]
[同濟大學考研群]
[同濟大學研究生學費]
[同濟大學研究生獎學金]
[同濟大學研究生輔導]
[同濟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
[考研國家線[2006-2020]]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簡介
環境科學環境科學專業是同濟大學重點發展的優勢學科之一,作為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的重要部分,獲得了國家“985”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和“211”工程建設的支持,建立了復合型創新性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條件先進、圖書資料齊全,依托學科優勢,積極開展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形成了鮮明的學科特色,成為了我國環境科學研究與環境科學拔尖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本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全球環境視野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具備扎實的環境科學理論基礎、綜合實驗技能及工學素養,富有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掌握解決實際環境問題的科學方法,對于全球性和區域性環境問題深入了解,能夠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政府環保機構、環境咨詢公司及企業污染防治部門等從事環境科學研究與教學、環境評價、環境規劃、環境管理、污染治理、環境修復等工作,具有持續學習提升能力,“知識、能力、人格”協調發展的復合型、創新性環境科學高級專業人才。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工程簡介
一、 專業歷史沿革同濟大學環境工程學科始建于1978年,是全國高等院校中最早創建的環境工程學科之一,同年招收了國內首屆環境工程專業學生。1981年首批設立環境工程碩士點,1983年首批設立環境工程博士點;1990年作為依托學科之一,建立“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1995年作為依托學科之一,建立“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999年首批建立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2000年首批獲得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獲批為國家重點學科和上海市重點學科。2007年首批通過了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同年被授予國家級特色專業;2010年成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試點專業;2013年再次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7年獲批建設世界一流學科。
二、 學制與授予學位
四年制本科。
本專業所授學位為工學學士。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簡介
一、專業歷史沿革同濟大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成立于1952年,并于當年招收第一屆上下水道專業本科和??粕?957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獲準國內第一批“市政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市政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創始人楊欽教授被授予全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資格,并于1983年開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研究生。1985年,獲準建立國內首批“市政工程”博士后流動站,2004年同濟大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首批通過了全國高等學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評估,2009年通過復評。2007年同濟大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成為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010年批準成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及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2012年批準為教育部高校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給水排水專業已經形成了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水資源與給排水科學與工程設計運行最優化、水處理理論與技術方向(含建筑給水排水及消防技術)、污水和廢水處理理論與技術三個學科方向。同濟大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工程經驗豐富,理論與實踐教學條件先進,形成不同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已成為國家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是我國水處理工程問題的重要研究基地和水處理設備的研究開發中心之一。
二、學制與授予學位
四年制本科。
本專業所授學位為工學學士。
本專業所授學位為工學學士。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1239號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電話: 021-65983869
主頁: http://sese.tongji.edu.cn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全國高等院校中最早以學院建制成立的環境教育和科研學術機構,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上下水道系及1981年成立的環境工程系。1988年成立環境工程學院,1998年正式更名為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02年,為加強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同濟大學共同建立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使同濟大學環境學科跨入了全面國際化環境教育和科學研究的新階段。學院現設有市政工程系、環境工程系、環境科學系三個系,共有市政工程(給水排水工程) 、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三個二級學科專業,均具有從學士、碩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動站完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體系,其中環境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和上海市重點學科,市政工程(給水排水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擁有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環境科學與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長江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國家氣象局上海城市氣候變化與應對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化學品分析、風險評估與控制重點實驗室、可持續城市水系統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長江環境樣品庫、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國內最為完善的科研平臺。2017年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榜單,學科排名獲評A+級,2018年學科國際QS排名首次進入51~100位。2019年,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為邁向世界一流學科奠定堅實基礎。
全院目前在職教師177人,其中專業技術類教師系列150人(含正高75人,副高48人)。兩院院士4人(含柔性引進2人),長江學者3人,杰青4人,優青、青長、青拔等國家“四青”人才14人,國家萬人計劃2人,國家百千萬人選3人,上海領軍人才7人,其他省部級人才計劃20余人。同時與很多境內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有著密切的教學和科研合作,并聘請了前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克勞斯·托普弗教授等一批國內外環境領域著名專家作為兼職教授。
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環境工程專業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環境工程專業入選教育部首批研究生卓越計劃。每年共招收本科生約170人,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約230人(含留學生),每年招收生博士研究生約100人。近70年來,為社會培養了近萬名環境保護和水處理領域的高級專業及管理人才。同時通過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國際合作,在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建立國際化教育模式,為區域和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培養了一批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科學技術、企業和政府管理領域的高級人才。
學院的科研領域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生態修復、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學、水資源綜合管理與利用、環境規劃與管理等。承擔了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一批國家及地方的重大、重點科研項目。2013年以來,學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研究成果,獲國家級與省部級科技獎勵33項,其中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一等獎8項,位居全國高校環境學科前列。年均獲國家發明專利70余項,年均發表SCI論文300余篇,在ESI數據庫中本學科進入被引次數全球前1%機構行列。
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為平臺,建立了完善的國際化環境教育與研究體系,是聯合國環境教育、研究與培訓的重要基地之一,積極推動南北合作、南南合作。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Virginia Tech)、 波特蘭州立大學、耶魯大學、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莫納市大學、格利菲斯大學、巴黎高科大學集團、圖盧茲大學、蒙彼利埃大學、多芬大學、里昂第一大學、丹麥技術大學、斯德哥爾摩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日本東京大學、聯合國大學、日本東北大學、意大利威尼斯大學、泰國亞洲理工學院等高校建立了聯合培養機制。學院定期舉辦各類區域和全球環境研討會,已成為國際化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科學研究、教育和信息交流的基地。學院的兼職教授克勞斯•托普弗博士先后獲得過中國政府“友誼獎”和上海市白玉蘭獎,并于2011年1月14日榮獲“2010年度中國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學院一直重視社會服務責任,注重科研成果轉化與應用。針對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和快速城市化進程中重大共性環境污染問題,研發水處理和污染控制先進技術和成套設備,通過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中心、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環境工程設計院、上海同濟水凈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同濟科藍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同濟大學環境影響評價部等機構對外進行成果轉化和社會服務工作。研究成果成功應用于2010年上海世博會、蘇州河水環境治理、太湖和巢湖流域水污染控制等一批國家重大工程以及俄羅斯、非洲、亞太等國家和地區的水處理工程中,建設并運營了一批示范工程,為我國水處理和環境污染控制工程提供了技術支撐,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2020年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考研復試分數線

2018年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復試分數線
2010年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報錄比
050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081403 市政工程 252 33
050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083001 環境科學 86 32
050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083002 環境工程 385 55
050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085229 環境工程 51 70
2010年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報錄比
050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081403 市政工程259 34
050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083001 環境科學93 35
050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083002 環境工程373 70
050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430130 環境工程16 53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