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陜西科技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陜西科技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陜西科技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陜西科技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陜西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陜西科技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陜西科技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陜西科技大學考研難嗎]
[陜西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陜西科技大學考研群]
[陜西科技大學研究生學費]
[陜西科技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化學與化工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化學一級學科介紹
化學一級碩士學位授予權依托化學與化工學院。化學一級碩士學位授予權(涵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等5個二級碩士點)。
本學科于1982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現有碩士生導師 名。學科梯隊整齊,指導水平較高,實驗設備完備,研究方向穩定,培養條件優良。
本學科利用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催化理論以及物理化學等多學科專業知識,引入納米技術、超聲波技術、超臨界技術、電子技術等相關理論與方法,開展輕工助劑合成理論與技術的研究,重點開展綠色化學品以及環境友好助劑與材料方面等方面的研究。
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碩士學位授予權依托化學與化工學院。
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碩士授予權(涵蓋應用化學、化學工藝、化學工程、生物化工、工業催化等5個二級碩士點)。
本學科于1982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現有碩士生導師 名。學科梯隊整齊,指導水平較高,實驗設備完備,研究方向穩定,培養條件優良。
本學科在功能高分子助劑及高分子表面活性劑、生物質化工及綠色高分子合成、環境友好材料及天然產物化學、有機硅及有機氟高分子助劑、能源化工助劑、化學工程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研究方向。
本學科在2011年全國200多家同類參評學科中名列25位,屬于A類學科。
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生培養方案
(化學工程與技術)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學術型)
學科代碼:0817
一、適用二級學科
化學工程(081701);化學工藝(081702);應用化學(081704);功能高分子化學與技術(0817J1); 生物化工(081703)
二、培養目標
具有全面、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規范的學術訓練,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及團隊協作精神,能獨立從事本領域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工程設計與實施、工程規劃與管理等工作的創新型人才。具體包括:(1)有較寬廣的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理論知識,掌握與本學科科研和技術開發有關的現代分析測試技術,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2)系統掌握各研究方向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了解本學科主要研究方法的特點和技術原理,并能夠合理運用;(3)較為全面的了解國內外本學科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全面和較深入地掌握本學科、本領域的研究成果;(4)熟悉所在行業工程技術原理,能創造性地從事工程實踐工作。掌握一門外國語,可熟練閱讀、翻譯本學科外文資料和撰寫學術論文,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優良,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1. 輕化工助劑化學與技術
2. 能源化工助劑制備及應用
3. 精細化學品合成
4. 生物質化工
5. 新型化工材料
四、學制及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最長學習年限為5年。
五、培養方式
取導師負責與教研室(研究室、科研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
六、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應修總學分至少32學分,一般不超過36學分,其中學位課至少16學分。學生第一學期需選學不少于17學分的課程,課程學習需在1.5學期內完成。具體課程設置見附表。
七、學位論文
1. 論文選題:應來源于本學科的基礎研究或應用基礎研究課題。論文內容應注重將專業理論知識應用到科學研究上,研究課題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應用價值。
2. 論文形式與要求:(1)論文形式為研究論文。(2)論文工作應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要體現研究生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應有創新點。論文工作應有一定的技術難度或理論深度,論文成果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論文寫作要求概念清晰、結構合理、層次分明、文理通順、版式規范。
3. 論文的工作程序:包括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學位論文答辯等過程。在學位論文題目確定后,用于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一般少于一學年。
4. 論文評審與答辯:
(1)所有碩士論文必須參加研究生院統一組織的盲審。
(2)答辯委員會要求由5名或7名教授、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碩導組成,成員中至少有2位院外或校外專家。對于校外(院外)專家不能連續三年聘請同一人。指導教師只能有一人參加答辯,且不能擔任答辯委員會主席。
八、學術成果要求
1. 研究生在答辯前(4月30日前或10月31日前),應向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提交1篇在最新版北大核心期刊(不含增刊)(若為新舊兩版北大核心期刊銜接過渡期,則按照論文錄用時間予以界定)或國外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與課題相關的的學術論文,或被SCIE、EI(不含會議EI收錄)、SSCI、CSSCI收錄的學術論文,或有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件。以上提交的成果需要見刊或授權,否則不允許進行論文送審。
2. 研究生獲得的科研成果的認定及其與課題的相關性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負責界定,研究生院負責監審。各類科研成果的第一署名單位應為陜西科技大學。發表的學術論文要求申請人為第一作者、導師為第二作者或通訊作者,或者導師為第一作者、申請人為第二作者;授權專利要求申請人為第一發明人、導師為第二發明人,或者導師為打一發明人、申請人為第二發明人。
3. 研究生從進入課題研究到完成學位論文之前,每人最少應進行5次Seminar講座,匯報和闡述自己的科學研究和課題進展;聽取各種學術報告至少10次。學院應有計劃組織研究生積極開展Seminar講座,研究生指導教師應與研究生同時參加Seminar講座,同時按要求做好Seminar講座的記錄,以便研究生院進行定期檢查。沒有按要求進Seminar講座的和聽取學術報告次數不夠的研究生將不能進行答辯。
九、編寫成員
組 長:馬養民
副組長:費貴強
成 員:李小瑞、安秋鳳、樊國棟、郭睿、邵亮、胡亞微、劉玉婷
(化學工程與技術) 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學術型)
課程 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開課學院 | 備注 | |
學位課 |
公共課 | S1700001 | 英語綜合 | 80 | 2.5 | 1、2 | 文理學院 | 可申請免修 |
S1700002 | 英語聽說 | 64 | 1.5 | 1、2 | 文理學院 | 外教授課 | ||
S1700003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 36 | 2 | 1 | 思政部 | |||
S1700004 | 自然辯證法概論(理工) | 18 | 1 | 1 | 思政部 | |||
專業必修課 | S1710014 | 現代數值分析(含實驗) | 48 | 3 | 1 |
理學院 二選一 |
||
S1710127 | 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含實驗) | 48 | 3 | 1 | ||||
S1708003 | 現代結構分析與表征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007 | 有機合成化學 | 32 | 2 | 2 | 化工學院 | |||
S1708001 | 化學反應工程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004 | 聚合物結構與性能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非 學 位 課 |
公共 選修課 |
S1700101 | 科技道德與學術規范 | 16 | 1 | 2 | 思政部 | 必修 |
S1700102 | 中國傳統文化 | 32 | 2 | 2 | 思政部 | |||
S1700103 | 科技英語寫作 | 32 | 2 | 2 | 文理學院 | |||
S1700104 | 文獻檢索 | 16 | 1 | 2 | 圖書館 | |||
S1700105 | 分項體育 | 16 | 1 | 1 | 體育部 | |||
S1700106 | 人文主義與當代生活(專題) | 32 | 2 | 2 | 設藝學院 | |||
S1700107 | 藝術欣賞 | 16 | 1 | 2 | 設藝學院 | |||
S1700108 | 第二外國語(日) | 32 | 2 | 2 | 文理學院 | |||
S1700109 | 第二外國語(法) | 32 | 2 | 2 | 文理學院 | |||
專業選修課 | S1708116 | 化工新技術系列講座 | 32 | 2 | 2 | 化工學院 | ||
S1708101 | 專業英語 | 16 | 1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02 | 化工熱力學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08 | 助劑合成化學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03 | 高分子實驗方法 | 32 | 2 | 2 | 化工學院 | |||
S1708104 | 催化化學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05 | 功能高分子材料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09 | 氟硅化學品合成工藝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007 | 有機合成化學 | 32 | 2 | 2 | 化工學院 | |||
S1708107 | 功能表面活性劑結構與性能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必修環節 | Seminar講座 | 5次 | ||||||
聽學術報告 | 10次 |
院(部)審核意見: 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批意見:
簽字: 簽字:
日期: 日期:
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化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化學)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學術型)
學科代碼:0703
一、適用二級學科
無機化學(070301);分析化學(070302);有機化學(070303);物理化學(070304);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070305)
二、培養目標
具有全面、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規范的學術訓練,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及團隊協作精神,能獨立從事科學研究、高校教育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具體包括:(1)有較寬廣的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理論知識,掌握與本學科科研和技術開發有關的現代分析測試技術,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2)系統掌握各研究方向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了解本學科主要研究方法的特點和技術原理,并能夠合理運用;(3)較為全面的了解國內外本學科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全面和較深入地掌握本學科、本領域的研究成果;(4)熟悉所在行業工程技術原理,能創造性地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掌握一門外國語,可熟練閱讀、翻譯本學科外文資料和撰寫學術論文,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優良,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1. 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與應用
2. 精細化學品分子設計與合成
3. 納米材料和功能配合物的制備及性質
四、學制及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最長學習年限為5年。
五、培養方式
取導師負責與教研室(研究室、科研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
六、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應修總學分至少32學分,一般不超過36學分,其中學位課至少16學分。學生第一學期需選學不少于17學分的課程,課程學習需在1.5學期內完成。具體課程設置見附表。
七、學位論文
1. 論文選題:應來源于本學科的基礎研究或應用基礎研究課題。論文內容應注重將專業理論知識應用到科學研究上,研究課題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應用價值。
2. 論文形式與要求:(1)論文形式為研究論文。(2)論文工作應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要體現研究生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應有創新點。論文工作應有一定的技術難度或理論深度,論文成果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論文寫作要求概念清晰、結構合理、層次分明、文理通順、版式規范。
3. 論文的工作程序:包括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學位論文答辯等過程。在學位論文題目確定后,用于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一般少于一學年。
4. 論文評審與答辯:
(1)所有碩士論文必須參加研究生院統一組織的盲審。
(2)答辯委員會要求由5名或7名教授、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碩導組成,成員中至少有2位院外或校外專家。對于校外(院外)專家不能連續三年聘請同一人。指導教師只能有一人參加答辯,且不能擔任答辯委員會主席。
八、 學術成果要求
1. 研究生在答辯前(4月30日前或10月31日前),應向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提交1篇在最新版北大核心期刊(不含增刊)(若為新舊兩版北大核心期刊銜接過渡期,則按照論文錄用時間予以界定)或國外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與課題相關的的學術論文,或被SCIE、EI(不含會議EI收錄)、SSCI、CSSCI收錄的學術論文,或有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件。以上提交的成果需要見刊或授權,否則不允許進行論文送審。
2. 研究生獲得的科研成果的認定及其與課題的相關性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負責界定,研究生院負責監審。各類科研成果的第一署名單位應為陜西科技大學。發表的學術論文要求申請人為第一作者、導師為第二作者或通訊作者,或者導師為第一作者、申請人為第二作者;授權專利要求申請人為第一發明人、導師為第二發明人,或者導師為打一發明人、申請人為第二發明人。
3. 研究生從進入課題研究到完成學位論文之前,每人最少應進行5次Seminar講座,匯報和闡述自己的科學研究和課題進展;聽取各種學術報告至少10次。學院應有計劃組織研究生積極開展Seminar講座,研究生指導教師應與研究生同時參加Seminar講座,同時按要求做好Seminar講座的記錄,以便研究生院進行定期檢查。沒有按要求進Seminar講座的和聽取學術報告次數不夠的研究生將不能進行答辯。
九、編寫成員
組 長:馬養民
副組長:費貴強
成 員:李小瑞、安秋鳳、樊國棟、郭睿、邵亮、胡亞微、劉玉婷
(化學) 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學術型)
課程 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開課學院 | 備注 | |
學位課 |
公共課 | S1700001 | 英語綜合 | 80 | 2.5 | 1、2 | 文理學院 | 可申請免修 |
S1700002 | 英語聽說 | 64 | 1.5 | 1、2 | 文理學院 | 外教授課 | ||
S1700003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 36 | 2 | 1 | 思政部 | |||
S1700004 | 自然辯證法概論(理工) | 18 | 1 | 1 | 思政部 | |||
專業必修課 | S1708002 | 高等有機化學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005 | 高等無機化學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006 | 現代分離技術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003 | 現代結構分析與表征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004 | 聚合物結構與性能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非 學 位 課 |
公共 選修課 |
S1700101 | 科技道德與學術規范 | 16 | 1 | 2 | 思政部 | 必修 |
S1700102 | 中國傳統文化 | 32 | 2 | 2 | 思政部 | |||
S1700103 | 科技英語寫作 | 32 | 2 | 2 | 文理學院 | |||
S1700104 | 文獻檢索 | 16 | 1 | 2 | 圖書館 | |||
S1700105 | 分項體育 | 16 | 1 | 1 | 體育部 | |||
S1700106 | 人文主義與當代生活(專題) | 32 | 2 | 2 | 設藝學院 | |||
S1700107 | 藝術欣賞 | 16 | 1 | 2 | 設藝學院 | |||
S1700108 | 第二外國語(日) | 32 | 2 | 2 | 文理學院 | |||
S1700109 | 第二外國語(法) | 32 | 2 | 2 | 文理學院 | |||
專業選修課 | S1708101 | 專業英語 | 16 | 1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10 | 配位化學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11 | 無機合成化學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12 | 納米材料化學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13 | 化學計量學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04 | 催化化學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15 | 表面活性劑物理化學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06 | 天然產物化學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必修環節 | Seminar講座 | 5次 | ||||||
聽學術報告 | 10次 |
院(部)審核意見: 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批意見:
簽字: 簽字:
日期: 日期:
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化學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化學工程)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專業學位)
領域代碼: 085216
一、培養目標
具有堅實的化學工程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化學工程領域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動態,以及本行業的發展趨勢和企業現狀。掌握專業實驗技能,并能將化學工程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掌握化學工程領域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化檢測手段,具有獨立從事化學工程技術研究和工程技術設計、產品開發和管理的能力。具有嚴謹、求實的學風。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順利閱讀本領域的國內外科技文獻資料。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優良,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能源化工技術
2. 輕化工技術
3.環境友好材料
三、學制及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最長學習年限為5年
四、培養方式
1. 實行“雙導師制”,即每名碩士研究生由1名校內導師和1名校外(企業或科研院所)導師共同指導。
2. 培養分三個主要環節,即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
3. 研究生不參加專業實踐或參加專業實踐考核未通過者,不得申請畢業和學位論文答辯。
完成課程學習及專業實踐環節,修滿規定學分,并通過論文答辯,符合授予學位條件者,經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和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合格,可頒發畢業證書,并授予工程碩士專業學位。
五、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修總學分至少32學分,其中學位課至少16學分,專業實踐4學分。學生第一學期需選學不少于17學分的課程,課程學習需在1.5學期內完成。具體課程設置見附表。
六、專業實踐
專業實踐環節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的一個特色和重要環節。研究生應到企業、工程部門、科研院所等單位實習,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讀期間累計參加專業實踐不得少于8個月,其中沒有工作經驗的研究生原則上不少于1年。通過學院統一考核合格后可獲得4學分。
七、學位論文
1. 論文選題:應來源于本領域的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和應用價值,可涉及本領域的新產品、新工藝、新過程、新技術、新裝備、新軟件或新材料的研制、開發、放大、設計與優化。論文所涉及的課題要有一定的技術難度或理論深度。
2. 論文形式與要求:(1)論文形式可以是調研報告,工程設計(如軟件、圖紙,需有相應的文字說明),技術報告,規劃設計,產品開發,也可以是應用基礎研究論文。(2)論文工作應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要體現研究生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應有創新點。論文寫作要求概念清晰、結構合理、層次分明、文理通順、版式規范。
3. 論文的工作程序:包括開題報告、中期檢查、專業實踐考核、學位論文答辯等過程。
4. 論文評審與答辯
(1)必須完成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所有環節,成績合格,方可申請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所有碩士論文必須參加研究生院統一組織的盲審。
(3)答辯委員會成員由5或7人組成,成員應由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擔任,成員中至少有2名校外相關行業實踐領域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答辯委員會主席一般應由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擔任,學位論文指導教師不作為答辯委員會主席。
八、學位授予
1. 研究生從進入課題研究到完成學位論文之前,每人最少應進行5次Seminar講座,匯報和闡述自己的科學研究和課題進展;聽取各種學術報告至少10次。學院應有計劃組織研究生積極開展Seminar講座,研究生指導教師應與研究生同時參加Seminar講座,同時按要求做好Seminar講座的記錄,以便研究生院進行定期檢查。沒有按要求進Seminar講座的和聽取學術報告次數不夠的研究生將不能進行答辯。
2.完成課程學習及專業實踐環節,修滿規定學分,并通過論文答辯,符合授予學位條件者,經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和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合格,可頒發畢業證書,并授予工程碩士專業學位。
八、編寫成員
組 長:馬養民
副組長:費貴強
成 員:李小瑞、安秋鳳、樊國棟、郭睿、邵亮、胡亞微、劉玉婷
(化學工程) 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專業學位)
課程 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開課學院 | 備注 | |
學位課 |
公共課 | S1700001 | 英語綜合 | 80 | 2.5 | 1、2 | 文理學院 | 可申請免修 |
S1700002 | 英語聽說 | 64 | 1.5 | 1、2 | 文理學院 | 外教授課 | ||
S1700003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 36 | 2 | 1 | 思政部 | |||
S1700004 | 自然辯證法概論(理工) | 18 | 1 | 1 | 思政部 | |||
專業必修課 | S1710014 | 現代數值分析(含實驗) | 48 | 3 | 1 |
理學院 二選一 |
||
S1710127 | 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含實驗) | 48 | 3 | 1 | ||||
S1708003 | 現代結構分析與表征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007 | 有機合成化學 | 32 | 2 | 2 | 化工學院 | |||
S1708001 | 化學反應工程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004 | 聚合物結構與性能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非 學 位 課 |
公共 選修課 |
S1700101 | 科技道德與學術規范 | 16 | 1 | 2 | 思政部 | 必修 |
S1700102 | 中國傳統文化 | 32 | 2 | 2 | 思政部 | |||
S1700103 | 科技英語寫作 | 32 | 2 | 2 | 文理學院 | |||
S1700104 | 文獻檢索 | 16 | 1 | 2 | 圖書館 | |||
S1700105 | 分項體育 | 16 | 1 | 1 | 體育部 | |||
S1700106 | 人文主義與當代生活(專題) | 32 | 2 | 2 | 設藝學院 | |||
S1700107 | 藝術欣賞 | 16 | 1 | 2 | 設藝學院 | |||
S1700108 | 第二外國語(日) | 32 | 2 | 2 | 文理學院 | |||
S1700109 | 第二外國語(法) | 32 | 2 | 2 | 文理學院 | |||
專業選修課 | S1708103 | 高分子實驗方法 | 32 | 2 | 2 | 化工學院 | ||
S1708101 | 專業英語 | 16 | 1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02 | 化工熱力學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08 | 助劑合成化學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05 | 功能高分子材料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09 | 氟硅化學品合成工藝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07 | 功能表面活性劑結構與性能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S1708106 | 天然產物化學 | 32 | 2 | 1 | 化工學院 | |||
必修環節 | Seminar講座 | 5次 | ||||||
聽學術報告 | 10次 |
院(部)審核意見: 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批意見:
簽字: 簽字:
日期: 日期:
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99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46人。碩士學位以上教師93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69人。有教育部化工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陜西省“三五”人才1人,陜西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陜西省“科技新星”3人,陜西省普通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2人,陜西省教學名師1人,陜西省優秀教師1人,陜西省師德先進個人1人,陜西省首席工程師1人,陜西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指導委員會專家1人。校級學科帶頭人3人、校級學術帶頭人5人,校級學術骨干12人。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的聯系方式
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的聯系方式
地址: 西安市北郊未央大學園區陜西科技大學
地址: 西安市北郊未央大學園區陜西科技大學
郵編:710021 電話:029-86168315
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的介紹
化學與化工學院前身是1958年建校之初成立的基礎課化學教研室。1997年精細化工專業、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學教研室合并成立化學工程系,2002年更名為化學與化工學院。學院現有專任教師99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46人。碩士學位以上教師93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69人。有教育部化工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陜西省“三五”人才1人,陜西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陜西省“科技新星”3人,陜西省普通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2人,陜西省教學名師1人,陜西省優秀教師1人,陜西省師德先進個人1人,陜西省首席工程師1人,陜西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指導委員會專家1人。校級學科帶頭人3人、校級學術帶頭人5人,校級學術骨干12人。
學院設有化學工程與工藝(1999年前為精細化工)、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及石油工程等五個本科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已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應用化學專業是陜西省名牌專業,是國家級“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和應用化學兩個專業列入陜西省普通高校“一流專業”。
學院十分重視學科建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二級學科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二級學科1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中心)4個,陜西省科研創新團隊1個。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是陜西省優勢學科,國家級重點學科培育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進入前30%,列入B檔學科。
學院始終將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近年來,榮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項;陜西省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陜西省工科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陜西省“化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完整的辦學體系。目前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30余人,碩士研究生300余人,本科生1300余人。
學院將化學化工基礎理論與輕化工、能源、生物、材料等學科緊密融合,已形成了輕化工助劑化學與技術、能源化工助劑化學與技術、天然產物與有機合成化學、功能配合物及納米材料化學四個特色鮮明的穩定研究方向,并擁有全國唯一的以輕化工助劑化學與技術為特色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陜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
學院近期目標為: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排名進入全國前20%;化學學科入選ESI全球前1%,學科群整體實力進入國內一流學科群行列,努力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教學型學院。
2014年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考研復試細則
為使化學與化工學院研究生復試工作嚴肅、認真、公平、公正、公開,保證優秀考生和拔尖創新人才入圍,本院特制定此次復試工作實施細則。一、復試基本要求
1、所有參加復試的考生初試成績必須達到2014年教育部規定的相關學科門類(一區)復試的基本要求,同時必須符合我校本招生專業規定的復試基本要求。
2、所有參加復試的考生均需進行復試資格審查,審查合格者方可參加復試。
3、考生應身體健康,無各種傳染病和影響學習的慢性病。化工類專業不接收色盲和色弱考生。
4、復試科目按照我校招生專業目錄規定選擇,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
5、復試前將審查考生資格,應屆生需攜帶準考證、學生證、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本科在校歷年成績單(加蓋教務部門公章);往屆生需攜帶準考證、畢業證、學位證、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本科在校歷年成績單(加蓋教務部門公章)。
6、復試合格后15日內,所有考生將本單位政審表交復試學院(部)負責人。
7、定向、委培考生復試合格后15日內將定向、委培協議書交研招辦。
8、所有參加復試考生必須持準考證、身份證參加復試各環節。
9、同等學力考生按招生目錄要求加試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各一門,加試課程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10.復試可根據實際情況分批進行。
二、復試考生的確定
1、相關招生學院(部)與研究生院共同審定復試名單。根據各專業上線考生和申請調劑考生情況擇優選出參加復試考生,復試人數原則上不少于本專業招生計劃人數的120%。
2、一志愿考生優先參加復試;調劑考生分學院(部)、分類按成績排隊參加復試,同等條件下本科畢業學歷、應屆生優先參加復試。
3、參加復試的調劑考生必須符合國家及學校調劑政策,并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網上調劑系統申請參加我校復試,確認調劑系統復試通知后,方可參加我校復試。
4、復試考生名單將在校園網公布。
三、復試內容及形式
1、專業課筆試:各學院(部)自行組織命題、安排考場、考試、閱卷、公布考試成績。
(1)考生應攜帶準考證、身份證參加考試。
(2)各門考試科目考試時間均為3小時,滿分為100分。
(3)考試時間、地點請在復試報到時咨詢。
(4)同等學力考生按招生目錄確定筆試本學科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各一門。
2、綜合能力測試
★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
(1)方式:考生在考場外等候,測試小組點名,考生進入考場測試。
(2)內容:自我介紹、回答提問、聽說閱讀等。
(3)當場記錄測試內容。測試小組給出分數,滿分為100分。
★專業綜合面試:學院組織若干個復試專家小組(每小組不少于5人,成員為碩士生導師)進行面試。院復試領導小組現場監督。
(1)測試內容:按照復試基本辦法要求,考察考生掌握的本專業涉及的專業知識的深度及廣度;擴展到交叉學科、邊緣學科、前沿學科的有關知識掌握情況;實驗技能掌握情況;科研、動手能力檢驗;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以及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考核;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人文素養、舉止、表達和禮儀;事業心、責任感、紀律性(遵紀守法)、協作性和心理健康情況;參考平時成績對考生進行全面了解和評價。
(2)當場記錄考生復試內容的基本情況,當場給分,滿分為100分。
(3)統計辦法: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剩下的取平均分為考生最后得分。
★實驗技能測試:由學院根據自身專業實際情況安排,主要檢驗考生的實驗設計、實際操作、實驗規范等知識和動手能力。
4、導師考核:考生參加綜合素質測試后,選擇自己報考的導師,參加導師面試。碩士導師會同所在科研團隊或項目組成員,組成至少5人的復試小組,對考生進行考核,給出導師評價分,滿分100分。導師具有一票否決權。未被第一志愿報考的導師選中的考生可參加二志愿報考導師的面試。
5、復試總成績匯總:學院將復試考生的各項成績按總成績計算辦法匯總,由院長或主管領導簽字、蓋章,并上報校復試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
五、總成績計算方法如下:
總成績計算辦法:
初試統考數學的考生:
總成績=(初試外語成績×1.1﹢初試政治成績﹢初試數學成績×1.1﹢初試專業課成績)×60%+(復試筆試成績﹢綜合素質成績﹢導師考核成績+平時在校成績)×40%
初試未統考數學的考生:
總成績=(初試外語成績×1.1﹢初試政治成績﹢初試專業課1成績﹢初試專業課2成績)×60%+(復試筆試成績﹢綜合素質成績﹢導師考核成績+平時在校成績)×40%
注:綜合素質成績=專業綜合面試成績×60%﹢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成績×20%﹢實驗技能成績×20%
平時在校成績=15門主干課成績之和/15
各專業15門主干課參考如下:
專業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應用化學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化學 |
課 程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
大學英語 | 大學英語 | 大學英語 | 大學英語 | |
高等數學 | 高等數學 | 高等數學 | 高等數學 | |
線性代數 | 線性代數 | 線性代數 | 線性代數 |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B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B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B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B | |
無機及分析化學 | 無機及分析化學 | 無機及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
有機化學 | 有機化學 | 有機化學 | 有機化學 | |
物理化學 | 物理化學 | 物理化學 | 分析化學 | |
化工原理 | 化工原理 | 化工原理 | 物理化學 | |
化學工程與工藝概論 (雙語) |
工業化學品(雙語) | 高分子材料基礎 | 中級無機化學 | |
化工熱力學 | 分析測試技術 | 高分子化學 | 有機合成化學 | |
精細有機合成化學及工藝學 | 有機合成化學 | 高分子物理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
化學反應工程 | 應用化學導論 | 高分子材料結構與性能表征 | 結構化學 | |
工業催化 | 天然產物化學 | 化工廠設計概論 | 現代儀器分析 |
1、學院的復試與錄取工作要在學校復試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進行,集體決策、嚴格把關。體檢、復試各項成績合格的考生,根據復試成績,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2、調劑考生各項復試成績合格,并完成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調劑系統全部調劑流程,且報考材料按要求轉至我校研招辦方可錄取。
在我院發送擬錄取通知后,請各位考生盡快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并點擊確認,若在24小時內沒有進行確認,我們將取消擬錄取資格。
3、定向、委培考生必須與單位簽訂定向培養協議書一式三份,并在規定時間內交我校研招辦一份方可按定向、委培錄取。
4、擬錄取名單學校按國家要求在校園網公示10天。
七、紀律檢查
為保證復試的公平、公正、公開及正常進行,學院專門成立校復試領導小組,屆時將到各考場巡視檢查,發現復試舞弊現象,將給予當事人紀律處分或取消復試資格。
附:院復試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長:馬養民
成員:仝建波、楊軍、費貴強、王琪、李小瑞、張敏、張光華、郭睿、宋潔
添加陜西科技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陜西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陜西科技大學報錄比、陜西科技大學考研群、陜西科技大學學姐、陜西科技大學考研真題、陜西科技大學專業目錄、陜西科技大學排名、陜西科技大學保研、陜西科技大學公眾號、陜西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陜西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