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中國海洋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專業課資料

中國海洋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中國海洋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海洋地球科學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
Geo-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國海洋大學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在國際地球科學進入信息化時代,全力推進數字地球、透明海洋新形勢下建立的,以地球科學為背景,融合衛星遙感對地觀測、地理信息處理分析、海洋探測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手段,服務于海洋強國戰略、地球科學可持續化、信息化發展的專業。我校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是我國首批設立、同類專業中唯一具有海洋特色的專業,是山東省特色專業、山東省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寬廣扎實的專業基礎、系統的知識結構、突出的實踐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高質量專門人才。具體目標如下:(1)熟練掌握地球信息科學的基礎理論,構建“遙感探測-地球物理探測-海洋探測-地理信息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一體的地球信息科學知識體系,具備優秀的專業素養;(2)能夠運用地理信息技術、海洋探測技術、固體地球探測技術、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對地球科學問題進行識別、處理、分析和研究;(3)能在地球信息科學的科研和工程實踐的多學科交叉團隊中有效溝通、交流與協作;(4)具備應對信息化時代發展所需的科學素質、創新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終身學習和自我提升的綜合能力。
本專業具有鮮明的海洋特色和顯著的海洋科學、地質學、地理信息科學等多學科交叉特點,集成衛星遙感、地球物理、地理信息、大數據等地球科學新興科技,培養過程強化實踐與理論教學并重,專業實踐、海上實習、國際實習路線豐富,以國際前沿、國家戰略、社會需求為導向,注重與行業企業聯合,在中國海洋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推動下,培養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高素質綜合型人才。
本專業師資雄厚,現有專任教師 23人,其中教授占比 35%,包括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1 人,泰山學者2人,客座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山東省泰山學者、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院長王厚杰教授出任專業負責人,國際頂尖遙感領域專家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李振洪教授、國內外知名海洋地質、地學大數據專家、山東省泰山學者、中國海洋大學洋地球科學學院名譽院長李廣雪教授、世界先進海洋綜合科考船東方紅3號建設工程部副總工程師兼探測與實驗技術總監楊榮民教授等一大批名師名家承擔教學、科研以及指導海上實踐教學,另有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泰山學者、入選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和湯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李三忠教授、地質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韓宗珠教授等數十位教授參與教學。教師團隊科研力量雄厚,近五年主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項目20余項,獲科研經費資助超1億元。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自然資源、城市規劃、海洋環境等部門、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從事工程建設、資源與能源勘探開發、環境與災害監測、規劃設計、保護和管理等相關工作;也可以繼續攻讀國內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機構的海洋科學、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球物理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碩士、博士學位。近3年,本專業考研率62%以上、一次就業(升學)率96%以上,優秀在校生被選派前往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臺灣海洋大學等知名高校進行長、短期交流學習,畢業生保送或考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等著名高校繼續深造。
勘查技術與工程
Geo-explor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中國海洋大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是我國最早設立的、以培養海洋地球物理勘探領域專門人才為目標的學科基地。本專業起源于1963年成立的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1971年建立了“海洋重磁”本科專業,后經發展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海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1997年組建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系,學科調整后由“海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調整為現在的“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本專業是“山東省特色專業”,2013年入選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7年通過了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目前已進入中國海洋大學雙一流建設序列。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科學與人文素質,具有堅實的數學、物理、計算機、外語和人文基礎,掌握現代地球物理探測技術、信息處理技術、海陸工程勘探評價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富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能夠從事海洋、陸地工程勘查、地質災害的預測防治、礦產資源勘查等工程設計、應用研究和生產管理工作;能夠在設計、研究或者生產團隊中擔任領導者或者重要角色;能夠通過繼續深造或者自我學習等其他途徑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緊跟相關領域的新理論和新技術發展的復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本專業特色主要體現在:(1)以海洋烴類資源的勘探開發和海底深部地質構造與演化過程為主要目標,重點傳授解決海洋地震、海洋電磁、海洋重力、海洋測繪和海底深部地層勘探中的相關難點理論與技術問題的方法;(2)地震學、重力學、電磁學、應用地球物理學、信息學、海洋測繪學、計算機科學和海洋科學等多個學科交叉融合,人員配備和研究方向均具有多學科交叉特點和鮮明的海洋特色;(3)具有強大的海洋地球物理實踐和實驗軟硬件平臺,擁有“東方紅2”號、“天使”號和“海大”號等海上科研和教學平臺,自主研發的“深海海洋電磁勘探系統”、“基于模型的地震勘探數據處理系統”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配備了多波束探測儀、海洋重力儀、海洋磁力儀、海洋電磁儀以及海洋拖纜地震儀等先進的甲板設備。
目前,承擔中國海洋大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教學工作的專職教師共33人。其中高級職稱比例占68.8%,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筑峰工程教授2人,博士生導師10人。本專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有29人,占全職教師總數的87.9%。所有教師均具有工程實踐經歷,大部分教師具有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和海外工作學習經歷。
中國海洋大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每年招收本科生50人左右,目前在讀本科生204人。近年畢業生一次就業率96%以上,位于全校前列。近年本專業學生考研錄取率平均60.8%,一部分在本校繼續研究生階段學習,還有一部分進入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深造,多名畢業生出國到斯坦福大學、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美國德州大學、德國不來梅大學等國際著名高校深造。專業成立50多年來,培養了包括原國家海洋局局長孫志輝在內的上千名優秀畢業生,畢業生活躍在國際和國內的海洋、石油、地礦領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管理部門。
地質學
Geology


中國海洋大學地質學專業以海洋地質為顯著特色,是國家重點學科、山東省一流建設專業,擁有地質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權、海洋科學一級學科下設海洋地質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地質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海洋科學博士后流動站,構筑了從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發展歷史:本專業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46年何作霖院士創辦的山東大學地質礦物學系, 1960年山東海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前身)設置我國最早的海洋地質專業,1998年根據教育部專業目錄調整更名為地質學專業。1984年和1990年分別獲得海洋地質學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6年和2019年分別獲批地質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權,2020年獲批地質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培養了以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經、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陽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畢業生。先后出版《近代海洋地質學》、《海洋沉積學》、《海洋自生礦物》、《海洋地球化學》、《海岸動力地貌》、《海洋地質學》、《海底構造原理》等多部教材。同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數十所國外科教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辦學條件: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52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雙聘)、教授23人,博士生導師15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4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中國海洋大學青年英才6人,形成了一支專業結構均衡、年齡和學緣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擁有海底科學與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海洋油氣開發與安全保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海洋地球科學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海洋地球科學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及“海大”號海洋科學調查船等教學和科研支撐平臺;擁有多波束探測儀、淺地層剖面儀、海底原位觀測系統、海底地震記錄儀等大批外業調查設備;擁有地質樣品元素和同位素、礦物物相、微區分析等先進測試儀器;擁有礦物學、巖石學、古生物、地球化學、沉積物分析、礦床學等完善的教學實驗室以及5個野外實習基地。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化學基礎,具備良好的地球系統科學和人文素質,掌握現代地質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研究方法的高級專業人才,側重培養學生掌握地質學基礎理論和野外調查方法、海洋地質基礎理論和海底探測技術。畢業生能夠勝任海洋地質、海洋工程、海洋環境保護、地質調查和資源開發、城鄉建設規劃等領域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行政管理以及高等教育等工作。主要專業課程有:普通地質學、結晶學與礦物學、巖石學、構造地質學、古生物地史學、地球化學、礦床學、石油地質學、海洋地質學、海底探測技術與方法、海洋沉積物分析、海洋工程環境等。高年級學生按不同專業方向實施分流培養,設置了不同學科方向的課程供學生選修。
畢業去向:畢業生主要去向是海洋、地質以及石油、港口、城建、交通、測繪、環境保護等科研、教學、開發和管理的部門和單位。2015-2019屆地質學本科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其中國內、國外升學比例保持在50%以上。本科畢業生流向以東部沿海地區為主,國內升學主要選擇到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重點建設高校以及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部所屬研究機構。國外主要選擇到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及日本等國家著名高校繼續深造。
中國海洋大學地質學專業是我校主要涉海專業之一,是培養從事海洋地質前沿科學研究和解決社會經濟發展面臨的重大實際問題的綜合型高級人才的搖籃。
期待有志學子的加入!廣闊天地、任你翱翔。
師資力量雄厚 學院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獲得者4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計劃”2人、“泰山學者”特聘專家4人、中國海洋大學“筑峰人才工程”教授6人、“青年英才工程”教師10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3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2人。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現有教授29人,博士生導師29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4人,副教授34人,高級實驗師4人,已形成了以院士、國家杰青、泰山學者、筑峰人才工程教授等為學術帶頭人,優秀青年學術骨干為中堅力量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辦學歷史悠久 海洋地球科學學院的前身是由我國第一個稀土礦發現者何作霖教授于1946年創辦的山東大學地礦系,2002年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院訓為“涵海勵志 博古崇今”。
師資力量雄厚 學院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獲得者4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計劃”2人、“泰山學者”特聘專家4人、中國海洋大學“筑峰人才工程”教授6人、“青年英才工程”教師10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3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2人。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現有教授29人,博士生導師29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4人,副教授34人,高級實驗師4人,已形成了以院士、國家杰青、泰山學者、筑峰人才工程教授等為學術帶頭人,優秀青年學術骨干為中堅力量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學科設置齊全 學院密切結合國家需求和學科發展前沿,設有地質學(海洋地質方向)、勘查技術與工程(海洋地球物理方向)、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三個本科專業,均為省部級特色專業。其中,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海洋地質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和省級重點學科;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為省級重點學科。擁有地質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資源與環境領域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同時在海洋科學一級學科下設置有海洋地質學和海洋地球物理學二個二級學科博士和碩士授權點,擁有地質學博士后流動站和海洋科學博士后流動站(海洋地質學方向)。
教學科研平臺完善 學院現有海洋地球科學系、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系和河口海岸帶研究所,擁有海底科學與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海洋油氣開發與安全保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海洋地球科學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和海洋地球科學(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教學科研平臺,設置了地質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地球化學研究所、洋底動力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學院根據各專業的學科屬性和人才培養目標,先后建立了山東桃村、遼寧興城、山東半島海岸帶、新西蘭等國內外實習基地以及勝利油田物探研究院等實訓基地。
人才培養特色顯著 學院人才培養體系完備,以理工融合、海陸并舉為顯著特色,強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大多數學生參加科研項目訓練,在國家和省部級大學生學科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50%以上本科生考取本校或國內外名校繼續深造,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連續多年達90%以上。
杰出校友貢獻卓著 著名學者何作霖院士、周明鎮院士、徐世浙院士、丘捷、白季楣、郝頤壽、張保民等教授曾在此執教。70余年來,學院培養了以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經、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陽、國家海洋局原局長孫志輝、“天宮二號”零號指揮員王洪志等為代表的4000余名優秀畢業生。大多已經成長為服務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杰出人才和中堅力量,為支撐國家在地球科學研究、海洋資源勘探開發以及海洋管理等領域的重大需求做出了重要貢獻。
科研水平穩步提升 近10年來,科研教學硬軟件建設投資超過2億元,年均到位科研經費超過6000萬元,承擔國家重點基金、國家863重大項目、973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及多項國家海洋重大專項項目等。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其他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在基礎研究領域推進了地球系統科學理論研究,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學術影響,多人次入選ESI全球高被引學者名錄和ESI全球TOP1%學者名錄;在海洋地球物理勘探裝備研發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研制我國首套大功率海洋可控源電磁發射系統和4000米海底電磁采集站,填補了國內空白;研究成果有力支撐了國家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累計創造經濟效益達1300多億元。
2016年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考研復試細則
  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是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生源質量的基礎環節。為提高復試的有效性,強化復試在選拔合格、優秀生源中的作用,完善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選拔機制,促進復試工作進一步規范化和制度化,依據教育部及中國海洋大學(海大研內字【2016】7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一、復試工作原則
  1、堅持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結果公開、監督機制健全,維護考生的合法權益。
  2、在對考生德智體等各方面全面考察的基礎上,突出對專業素質、實踐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等方面的考察。業務課、外國語考核以及實驗(實踐)技能考核成績進行量化,綜合素質考核有較明確的等次結果。
二、各專業招生計劃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統考計劃 調劑專項
070704 海洋地質 13 3
0707Z4 海洋地球化學 1 0
0707Z5 海洋地球物理學 2 0
070900 地質學 11 0
081801 礦產普查與勘探 1 0
081802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22 0
081803 地質工程 2 0
085217 地質工程 5 0
三、復試工作方法
  (一)復試方式采取筆試與面試相結合的方法。
  復試內容包括: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專業科目筆試、專業綜合素質測試、外國語聽力與口語測試。
  復試筆試科目:見“招生專業目錄”中“復試筆試科目”。筆試成績采取滿分百分制,筆試成績不及格者視為復試不合格。
  專業綜合素質測試:專業綜合素質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識結構、科學研究及工程應用潛能或能力,由面試試題和口頭提問二種形式組成。面試試題由復試小組在考生復試前擬定,試題的數量應不少于30套,由考生隨機選擇。面試教師各自評分的算術平均值為該考生的分數。
  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每位考生準備3分鐘時間,用英語介紹個人學習經歷、掌握專業知識、專業興趣等情況。由面試教師獨立為考生當場打分,滿分為100分。面試教師各自評分的算術平均值為該考生的分數。
  (二)復試成績計算按下列公式:
  復試成績=專業科目筆試成績×50%+專業綜合素質成績×40%+外國語聽力與口語測試成績×10%。
  四、擬錄取排名方法
  (一)按錄取總成績從高到低順序排名錄取。
  錄取總成績=(初試成績÷5)×50%+復試成績×50%。
  (二)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考核不作量化計入總成績,但考核結果不合格者不予錄取。不參加體檢或體檢不合格的考生不予錄取。復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五、復試工作具體安排
  (一)地球物理探測、地質工程研究生入學復試時間安排
  (海洋地球物理學、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物理探測與信息技術、地質工程專業)
序號 復試項目 時間 地點 備注
1 報到,核查考生的相關材料(見學校通知)。 3月27日上午9:00-11:00 地學院 B211 上交“政治思想考核表”和“復試考核表”。
2 思想品德考核+專業科目筆試(地球物理、探測、礦普專業綜合;地質工程專業綜合) 3月27日 下午13:00~16:00 教學樓 5101
教室
1攜帶身份證、學生證
2統一使用黑色中性筆答卷
3 綜合面試(含外語聽力與口語測試) 3月28日上午8:30~13:00(地球物理礦普、探測專業,按公布考生順序)
下午15:00~17:00(地質工程專業)
地學院B205(B206備考) 1每位考生可選擇用英語或中文介紹自己學習經歷、掌握專業知識、專業興趣等情況;抽簽答題;并回答面試教授的提問;
2填寫“意向書”;
3復試小組全體成員打分
4 體檢 3月27日~29日 考生本人須持《體檢表》到校醫院嶗山校區門診部進行體檢 29日上午12點前,交回“意向書”
  (二)地質學科研究生入學復試時間安排

  (海洋地質學專業、海洋地球化學專業、地質學專業)
序號 復試項目 時間 地點 備注
1 報到,核查考生的相關材料(見學校通知)。 3月27日上午9:00-11:00 地學院B211 上交“政治思想考核表”和“復試考核表”。
2 思想品德考核+專業科目筆試(海洋地質學專業、海洋地球化學專業、地質學)專業綜合 3月27日   下午13:00~16:00 教學樓5102
教室
1攜帶身份證、學生證
2統一使用黑色中性筆答卷
3 綜合面試(含外語聽力與口語測試) 3月28日上午8:30~11:30(海洋地質學專業、 海洋地球化學專業,按公布考生順序)
 
地學院 A518
(A414備考)
1每位考生可選擇用英語或中文介紹自己學習經歷、掌握專業知識、專業興趣等情況;抽簽答題;并回答面試教授的提問;
2考生填寫“意向書”;
3復試小組全體成員打分
4 綜合面試(含外語聽力與口語測試) 3月28日下午13:00~15:00(地質學專業,按公布考生順序)
 
地學院 A518
(A414備考)
1每位考生要求可選擇用英語或中文介紹自己學習經歷、掌握專業知識、專業興趣等情況;抽簽答題;并回答面試教授的提問;
2考生填寫“意向書”;
3復試小組全體成員打分
5 體檢 3月27日~29日 考生本人須持《體檢表》到校醫院嶗山校區門診部進行體檢 29日上午12點前,交回“意向書”
 
注:1.筆試和面試均須提前15分鐘入場,考生筆試座位次順序在筆試入場后查看。面試入場順序在面試候場地點查看。
  2.筆試和面試時,考生必須攜帶在學校辦理復試報到手續時的一切材料。
  3.筆試和面試時,考生不能隨身攜帶手機等通訊工具,一經發現,等同作弊,取消資格。
  六、信息公開
  各專業復試成績與結果將在學院公告欄及網站公示3天。考生如有異議,可向學院研究生部反映。
  七、其他
  1、復試地點、復試時間及復試學生順序,屆時在學院門前宣傳欄中公布。
  2、本辦法由學院負責解釋。
  3、聯系電話:0532-66782460,66782862
學院 地址 接收人 郵編 聯系電話
海洋地球科學學院 青島市嶗山區松嶺路238號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團委              郭子悅 266100 0532-66782461

學院 專業名稱 分數線
海洋地球科學學院 海洋地質 國家線
海洋地球科學學院 海洋地球化學 國家線
海洋地球科學學院 海洋地球物理學 國家線
海洋地球科學學院 地質學 344
海洋地球科學學院 礦產普查與勘探 國家線
海洋地球科學學院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290
海洋地球科學學院 地質工程 國家線
海洋地球科學學院 地質工程 國家線

添加中國海洋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中國海洋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國海洋大學報錄比、中國海洋大學考研群、中國海洋大學學姐、中國海洋大學考研真題、中國海洋大學專業目錄、中國海洋大學排名、中國海洋大學保研、中國海洋大學公眾號、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海洋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國海洋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中國海洋大學考研網由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毛片免费网站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牛牛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m | 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 |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 能直接看的一级欧美毛片 | 理论片我不卡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 一级特级欧美aaaaa毛片 | 特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激情免费观看一区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不卡 | 国产大臿蕉香蕉大视频女 | 99久久成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 成人免费观看国产高清 | 美女的让男人桶到爽软件 | 大片毛片女女女女女女女 | 91视频久久 | 日韩久草 |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61794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漫画 | 成人香蕉xxxxxxx| 99亚洲| www国产91| 一级成人a免费视频 | 最新理论三级中文在线观看 | 国产三级高清 |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3p| 美国毛片aa| 男人添女人下面免费毛片 | 岛国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资源手机在线播放 | 欧美一区不卡二区不卡三区 | 国产午夜永久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观看 | 亚洲手机国产精品 | 色一欲一性一乱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