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聊城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研究生招生

聊城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聊城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專業課資料

聊城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聊城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聊城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環境與規劃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聊城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聊城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聊城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聊城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研究生招生 環境與規劃學院自1988年建院以來,發展迅速。現有地理學和環境科學與工程2個一級學科,設有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和環境科學5個本科專業。各專業培養目標如下:
(1)地理科學(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地理科學專業培養掌握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能夠在中等學校進行地理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地理教育工作者。
本專業主要開設自然地理學、地圖學、環境學概論、地理信息系統、計量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遙感概論、中國地理、世界地理、教育學概論、地理教學論等專業主干課程。
該專業學生可考研深造,以及到各級各類學校從事教育和管理工作,還可考取公務員、選調生,以及到教育主管部門就業。
(2)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授予理學或管理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培養具備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創新意識、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能在科研教育單位、相關政府部門等從事環境變化研究與資源管理、環境保護或應用的高素質的復合型科技專門人才。
該專業主要開設自然地理學、地圖學、遙感概論、地理信息系統、計量地理學、氣象學與氣候學、自然資源學、國土規劃、土地評價與土地管理、水資源計算與管理、環境學概論等主干課程。
該專業學生可考研深造、到政府主管部門(國土資源局、水利局、地礦局、氣象局、環保局等)和企事業單位工作,也可考取公務員及選調生。
(3)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授予理學或管理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培養具備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事城鄉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研究、教學、開發或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
該專業主要開設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區域分析與規劃、建筑初步、遙感概論、地理信息系統概論、城市經濟學、城市規劃原理、AutoCAD應用等主干課程。
該專業學生可考研深造、到政府主管部門(規劃局、旅游局、城鄉建設局等)和建筑設計院和相關事業單位工作,也可考取公務員及選調生。
(4)地理信息系統(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培養具備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城市與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住房、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該專業主要開設地圖學、測量學、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原理、數據庫原理、數據結構、GPS原理與應用、遙感數字影像處理、GIS軟件應用(ArcGIS、MapGIS、CAD)、GIS分析與設計、Java語言程序設計等課程。
畢業生除考取研究生外,還可在各大GIS公司、國土資源、房地產管理、水利、交通、信息測繪以及教育等部門和單位就業,也可考取公務員及選調生。
(5)環境科學(授予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培養具備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該專業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環境學概論、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學、環境工程學、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環境生態學、環境監測、環境法學、環境質量評價、環境經濟學等。
該專業畢業生可考研繼續深造,還可到各地環保主管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從事環保工作,也可考取公務員和選調生。
地理學一級學科
  (學科代碼:0705)
  一、學科簡介
  地理學學科始建于1988年,2007年獲批自然地理學碩士點,2010年獲批地理學一級學科碩士點,2011年自然地理學獲批山東省重點學科。現有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3個二級碩士學位點招生。本學科包括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東平湖濕地研究所、黃河下游水土資源研究所和區域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所等研究機構。現擁有土壤、地質地貌、氣象氣候、環境監測、遙感測量等實驗室,包括總碳測定儀、氣相色譜、碳通量自動監測儀、全站儀等一批先進的儀器設備,可以完成各種規模的試驗和教學、科研工作。本學科現有教學科研人員4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7人。近五年來,共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7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項,省部級等縱向課題50余項,省校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8項。5年中,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15項。在河湖關系、區域生態環境、環境規劃與評價等領域形成鮮明的研究特色。本專業畢業生畢業后可以進入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從事相關專業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也可以到黨政機關從事教育、文化、宣傳等領域的,還可以進入國內外重點大學和科研院所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
  主要研究領域有:陸面過程與區域環境效應、水土資源開發與保護、環境規劃與評價、區域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城市與區域發展、GIS空間分析與建模、土地信息系統、智慧城市設計與規劃,特別是河湖關系研究位居山東省領先水平,并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
  二、培養目標
  通過本學科專業培養能夠從事資源開發與利用、生態環境規劃與管理、區域發展、3S技術等方面的教學、科研、設計和管理等相關工作的高層次人才。學位獲得者應具備堅實的基礎理論和較寬廣的專業知識;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了解本學科理論研究和地理學發展的前沿動態;具有一定的理論分析、試驗研究及計算機技術方面的能力,具備運用本學科理論、技術與方法研究并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在國土管理、城鄉規劃、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與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一)自然地理學專業
  1、濕地環境與生態過程
  2、水土資源開發與保護
  3、環境評價與生態安全
  (二)人文地理學專業
  1、區域經濟與可持續發展
  2、城市與區域發展
  (三)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
  1、3S技術應用與建模
  2、土地信息系統
  3、智慧城市設計與規劃
  四、學制及在校年限
  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學制一般為3年,其中課程學習時間原則為一年,學位論文時間原則上不得少于一年。對于未完成學業,可申請延長修學年限,延期學習期間,培養經費自籌。研究生在校年限最長不超過5年,5年后,按相關程序注銷其學籍。對于品學兼優、提前完成培養計劃、修滿學分且符合學校有關規定者,可申請提前半年畢業。
  五、培養方式
  (一)導師應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因材施教,全面關心研究生的成長。負責研究生日常管理、學風和學術道德教育、制定和調整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組織開題、指導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等;還應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學習和科研等方面的狀況,并及時予以指導和幫助;導師要積極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培養研究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學術道德,在研究生培養中切實發揮第一責任人的作用。
  (二)研究生的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采取導師組集體培養的模式。認真抓好研究生培養的關鍵環節,對于研究生的培養計劃、論文開題、中期篩選、論文評閱、論文答辯等主要環節,須經導師組集體討論后決定,確保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三)重視和促進研究生個性的健康發展,積極采用啟發式、研討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充分調動研究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其創造性。
  (四)對研究生的培養采取系統的理論學習、科學研究及實踐活動等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完善研究生的知識體系,提高其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和服務社會能力。
  六、學分要求
  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獲得學位所需的學分,包括課程學習和培養環節兩部分,二者不能相互替代。研究生在畢業資格審查前必須完成培養方案規定學分,否則學位論文不予外審,不允許參加畢業論文答辯。學術學位總學分不低于34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于23學分,非學位課不少于11學分),其中公共課9學分,基礎課6學分,專業課8學分,公共選修課不少于2學分,專業選修課不少于6學分,學術活動1學分,中期篩選1學分,實踐活動1學分。同等學力或跨專業考入的研究生須補修本專業大學主干課程2門,并且考試及格,不計入學分(課程設置見附件1)。
  七、課程考核與成績管理
  課程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學位課成績70分為合格,非學位課成績60分為合格,成績合格獲得相應學分。培養環節中學術活動、專業實踐活動成績按合格或不合格評定,合格獲得相應學分。中期篩選成績按優、良、中、差評定,中等以上者,進入論文寫作階段,成績為差者,予以延期或淘汰。
  學位課程不能申請免修。課程考核成績不合格須隨下一級重新修讀,學習成績單中此門課程顯示重修。因成績不合格且在畢業資格審查前未完成重修者,應申請延期畢業。
  (一)課程考核。研究生期末考核的命題應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做到命題科學、嚴謹,格式規范。
  1、閉卷考試科目至少命制A、B兩套試卷,題型設置多樣化、科學化,一般不少于3種題型,同時提供相應的評分標準和參考答案。
  2、課程論文考試科目由任課教師根據課程特點和教學要求確定命制,任課教師填寫“研究生課程論文考核登記表”,報學院分管領導審批。
  課程論文要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要圍繞課程的核心內容并結合學術前沿,要符合研究生教育的特點,重點考核研究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閉卷考試科目,考試時間一般為120—180分鐘;課程論文考試科目按規定時間完成。
  (二)成績管理
  1、閉卷考試科目。閉卷考試科目成績的評定應綜合平時成績和期末考核成績。研究生課程考核成績的計算方法為:學位課程總成績=期末考核成績×70%+平時成績×30%;非學位課程總成績=期末考核成績×60%+平時成績×40%。
  2、課程論文評閱。任課教師應從選題、內容、觀點、結構、語言表達等方面對課程論文進行綜合評價,給定成績,并寫出不少于150字的評語。
  八、學術活動
  為拓寬研究生的學術視野,促進研究生關注和了解學科發展前沿,本學科鼓勵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應參與科研項目研究,參加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國內外學術會議。在學期間,每名碩士研究生聽取學術報告或參加學術會議不少于10次,公開主講學術報告(在導師指導下)不少于2次,每次報告均應有記錄和總結。否則,不予認定相應的學分,且不能參加論文答辯。
  九、社會實踐(或專業實踐)
  研究生社會實踐(或專業實踐)主要分為社會調查、生產實習、志愿服務、公益活動、勤工助學、教學實踐、科技發明等活動。社會實踐(或專業實踐)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標,以促進學科交叉、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將課堂教學拓展到課外,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鍛煉,促使研究生深入社會、深入一線,了解國情和民生,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團隊精神,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1、全日制研究生教學實踐應不少于16學時,時間一般安排在第3-4學期。教學實踐的形式可以是輔導、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驗、指導本生論文等多種形式。教學實踐以“合格”為通過。
  2、全日制研究生社會實踐((或專業實踐))不少于32學時,在1-6學期完成。實踐完成后撰寫1篇不少于3000字的社會實踐報告,合格者獲得1學分,否則將不能參加論文答辯。
  十、中期篩選
  在研究生課程學習結束后,以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為依據,對研究生思想政治表現、基礎理論、專業知識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進行一次綜合考核。考查研究生入學以來的學習、科研情況,及時發現研究生在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認真探討解決途徑,明確今后努力方向,促使研究生由課程學習階段轉入論文寫作階段,強化對研究生培養過程的監督,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
  由院黨政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導師和研究生秘書組成考核小組;研究生向考核小組匯報入學以來的政治思想、課程學習、論文選題及研究進展情況;考核小組對研究生的德、智、體諸方面做出評價,合格者進入論文寫作階段。在篩選過程中,對不能按期完成個人培養計劃、達不到中期篩選要求的研究生,應進行延期或淘汰。中期篩選在第四學期初進行,4月中旬前完成。具體考核內容和辦法如下:
  1、思想政治考核:由黨總支負責組織評定。
  2、學業成績考核:檢查研究生入學以來執行培養計劃的情況,是否滿足培養方案所要求的課程及學分要求;同等學力、跨學科專業考入的研究生是否完成補修本專業大學主干課程2-3門。
  3、綜合水平考核:包括課程綜合考試和專業外語考試。
  4、科研能力考核:著重考核研究生是否具備按期獨立完成學位論文的能力。
  十一、科研成果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后方具有獲得參加畢業(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研究生在論文答辯之前要在公開發行的北大版核心期刊(不包括增刊、專刊、學術會議論文和一般論文集等)上獨立(或第一作者)發表1篇與研究方向一致的學術論文,或出版專著1部(位列前兩位),或具有已通過鑒定的省級以上(含省級)應用成果(位列前三位),且第一署名單位為聊城大學,不符合規定者將不能參加論文答辯。參照《聊城大學關于規范研究生學位外語和科研成果基本要求的意見》(聊大校發[2014]114號)文件執行。
  十二、學位論文與學位授予
  (一)學位論文撰寫的基本要求
  選題應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難易適中。學生在充分研讀文獻的基礎上,了解和把握學科發展前沿,全面收集、整理相關數據、資料,在此基礎上,按照學術規范完成論文撰寫。學位論文應資料翔實,思路清晰,論點明確,論證充分,結構嚴謹,行文規范。
  (二)學位論文開題
  在導師指導下,通過文獻檢索及相關調研,確定論文題目和研究內容;在第3學期末進行開題;開題報告通過后,制定學位論文工作計劃,開展論文撰寫工作。
  提前修滿學分者,可向所在培養單位和研究生處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可隨上一年級進行論文開題。畢業(學位)論文從通過開題到論文答辯應有一年以上的時間。
  (三)學位論文中期檢查
  在學位論文撰寫過程中,要進行論文中期檢查。中期檢查主要根據研究生的論文開題報告,檢查論文寫作計劃的進展和完成情況,并針對論文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指導意見。具體工作由分管院長和學位點負責人會同專家小組在第五學期末完成,否則學校將不受理其答辯申請。
  (四)學位論文評閱、答辯
  論文答辯將在第6學期5月底到6月初進行。研究生應在第6學期3月份前提交學位論文,學院學位分委員會對論文進行初審。初審合格后,進行雙盲評審。研究生根據專家評審意見修改定稿、付印,于第6學期4月份向校學位辦提交學位論文及答辯申請的相關材料。
  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授予理學碩士學位。具體程序按《聊城大學研究生手冊》、《聊城大學碩士學位授予細則》等相關文件的要求執行。
一、學科簡介
  
  地理學學科始建于1988年,2009年獲批學科教學(地理)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并與2010年獲批學科教學(地理)在職研究生招生資格。本學科現有專職教學科研人員15人,兼職人員10人,專職教師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多數教師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并具有中學教學經歷或實踐;兼職教師中一人具有教授級高級地理教師職稱,其余都為中學地理高級教師。近五年來,共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30余項,其中省部級以上教研課題10余項,省校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8項。本學科在中學地理課程研究、地理教學研究、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研究、地理教師發展研究等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教學實踐方面有專門的微格教學實驗室和固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并有中學高級職稱以上教師全程參與研究生的指導與培養工作。畢業研究生大部分進入省(市)重點中學任教,并有部分學生進入高校從事學工工作。
  二、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質的中小學教師。具體要求為:
  1.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遵紀守法,積極進取,勇于創新。
  2.具有良好的學識修養和扎實的地理專業基礎,了解地理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3.具有較強的地理教育實踐能力,能勝任相關的地理教育教學工作,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運用所學理論和方法,熟練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解決地理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能理論結合實踐,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創造性的地理教育教學工作。
  4.熟練地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掌握地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內容和新方法。
  5.能運用一種外國語閱讀學科教學(地理)專業的外文文獻資料。
  三、研究方向
  地理課程研究、地理教學研究、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研究、地理教師發展研究。
  四、學制及在校年限
  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學習年限一般為2年。其中第一學年主要是課程學習,第二學年進行研究性教學實踐活動與論文寫作,實踐教學和論文寫作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年,其中到中小學進行實踐活動時間不少于半年。研究生在規定學制內未完成學業,可申請延長修學年限,延期學習期間,培養經費自籌。
  五、培養方式
  注重課程學習和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課程學習采用課堂參與、小組研討、案例教學、合作學習、模擬教學和微格教學等方式。成立導師組負責研究生的指導,實行雙導師制。在中學聘任有經驗的地理高級教師擔任兼職指導教師,并負責做好教學實踐的指導與實施。
  六、學分要求
  學科教學(地理)專業學位課程主要分為學位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實踐教學四個模塊,總學分不少于 36 學分(見附件1)。其中公共課7學分,學位基礎課程10學分、專業必修課程5學分、專業選修課程不少于6學分、實踐教學8學分。非師范類專業畢業生入學后,應至少補修 3 門教師教育類課程(如教育學、心理學和課程教學論),不計學分。跨專業畢業生入學后,至少補修 2 門地理學科專業基礎課,不計學分。 
  七、課程考核與成績管理
  課程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學位課成績70分為合格,非學位課成績60分為合格,成績合格獲得相應學分。培養環節中學術活動、專業實踐活動成績按合格或不合格評定,成績合格獲得相應學分。中期篩選成績按優、良、中、差評定,中等以上者,進入論文寫作階段,成績為差者,予以延期或淘汰。學位課程不得申請免修。課程考核成績不合格須隨下一級重新修讀,學習成績單中此門課程顯示重修。因成績不合格且在畢業資格審查前未完成重修者,應延期畢業。
  (一)課程考核。研究生期末考核的命題應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做到命題科學、嚴謹,格式規范。
  1、閉卷考試科目至少命制A、B兩套試卷,題型設置多樣化、科學化,一般不少于3種題型,同時制作相應的評分標準和參考答案。
  2、課程論文考試科目由任課教師根據課程特點和教學要求確定命制,任課教師填寫“研究生課程論文考核登記表”,報分管領導審批。
  課程論文要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要圍繞課程的核心內容并結合學術前沿,要符合研究生教育的特點,重點考核研究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研究生答題時間一般控制在120—180分鐘。
  (二)成績管理
  1、閉卷考試科目。閉卷考試科目成績的評定應綜合平時成績和期末考核成績。研究生課程考核成績的計算方法為:學位課程總成績=期末考核成績×70%+平時成績×30%;非學位課程總成績=期末考核成績×60%+平時成績×40%。
  2、課程論文評閱。任課教師應從選題、內容、觀點、結構、語言表達等方面對課程論文進行綜合評價,給定成績,并寫出不少于150字的評語。
  八、學術活動
  專業學位研究生必須參加學校組織的教育碩士技能達標訓練或大賽。鼓勵并支持研究生在校期間要積極參與全國或省級的教研、教改活動。
  九、社會實踐(或專業實踐)
  在校期間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總計不少于一年,第一學年結合所學課程開展模擬課堂教學、微格教學、課例分析、班級與課堂管理實務等實踐,由相關教師和導師負責并考核;第二學年去實習學校集中參加為期半年的研究性教學實踐活動,并根據論文開題要求開展教育調研調查,考核工作由實踐活動所在學校、指導教師和導師綜合評定,在完成教學實踐的同時,撰寫不少于1篇5000字的專業實踐報告,獲得6學分。參加本專業領域的專業實踐考核,合格獲得2學分,不參加專業實踐、專業實踐考核未通過者,不得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十、中期篩選
  在研究生課程學習基本結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個人培養計劃為依據,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現、基礎理論、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進行一次綜合考核。考查研究生入學以來的學習、科研情況,及時發現研究生在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認真探討解決的途徑,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促使研究生由課程學習階段轉入論文寫作階段,強化對研究生培養過程的監督,保障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由院黨政負責人、導師組成員和研究生秘書組成考核小組;研究生向考核小組匯報入學以來的政治思想、課程學習、論文選題及研究進展情況;考核小組對研究生的德、智、體諸方面做出評價,合格者進入論文寫作階段。在篩選過程中,對不能按期完成個人培養計劃、達不到中期篩選要求的研究生,應進行淘汰或分流。中期篩選在第二學期末進行,第三學期前完成。具體考核內容按《聊城大學關于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中期篩選的意見》(聊大校發[2004]135號)執行。
  1、思想政治考核:由黨總支負責組織評定。
  2、學業成績考核:檢查研究生入學以來執行培養計劃的情況,是否滿足培養方案所要求的課程及學分要求;同等學力、跨學科專業考入的研究生是否完成補修本專業大學主干課程2-3門。
  3、綜合水平考核:包括課程綜合考試和專業外語考試。
  4、科研能力考核:著重考核研究生是否具備按期獨立完成學位論文的能力。
  十一、科研成果
  參照《聊城大學關于規范研究生學位外語和科研成果基本要求的意見》(聊大校發[2014]114號)文件執行。
  十一、學位論文與學位授予
  全日制教育碩士最遲在第二學期末確定學位論文題目,制定論文撰寫計劃,并通過論文開題報告論證。通過開題論證后方可撰寫學位論文。成立導師組負責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指導。
  學位論文選題應緊密聯系地理教育實踐,來源于中學地理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論文形式可以多樣化,如調研報告、案例分析、校本課程開發、教材分析、教學案例設計等。論文字數不少于1.5萬字。
  學位論文須經過校內、外導師的同意后方能申請參加答辯。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員中,應該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級教師職稱的中學地理教師或地理教學研究人員。
  修滿規定學分,并通過論文答辯者,經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環境與規劃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名單
  一、自然地理學
  劉加珍    翟勝    張保華   陳永金    鄧煥廣  劉子亭   孟靜靜    陶寶先    姚 昕    侯戰方    孫樹臣    田曉飛    劉洪江(樂山師范學院) 王翠蘋(南開大學) 丁敏(泰山學院)  方海燕(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韓廣軒(中科院煙臺海岸所)   孫永興(樂山師范學院)   胥勤勉(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   張偉(泰山學院)  趙秋月(泰山學院)  
  二、人文地理學
  張二勛      孟華(泰山學院)
  三、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曹建榮    解修平   湯慶新   于泉洲    李成明(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宋開山(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高濤(菏澤學院)    印潔(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趙維軍(泰山學院)
  四、學科教學地理
  董杰   劉加珍   翟勝   張保華   張二勛    陳永金   林英華  劉道辰   劉衍君   劉子亭    路洪海   湯慶新    肖燕   張菊     付修勇(德州學院)  胡卓顯(冠縣實驗高中)  李香平(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教育中心)
聊城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成立于1988年,前身為聊城師范學院地理系,是學校建成較早的系科之一。現有地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包括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課程與教學論碩士點、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學科教學—地理)碩士專業,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環境科學等5個本科專業。學院下設地理科學系、區域規劃系、地理信息科學系、環境科學系等4個系;研究機構設有山東省十三五重點實驗室生態環境保育與生物資源創新利用、聊城大學東平湖濕地研究所、中國智慧城市研究院、黃河下游環境污染與生態安全學術特區。
  學院現有教職工5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學位者31人、具有碩士學位者10人,研究生導師34人;校級教學名師4人,校級師德標兵5人,大學生良師益友1人;國家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4人,國家注冊城市規劃工程師1人。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近1400余人,研究生近100余人。學院現擁有測量與遙感實驗室、環境監測實驗室、環境工程實驗室、湖泊沉積與環境演變實驗室、C/N離子分析室、土壤學實驗室、環境生態實驗室、原子吸收分析室等,實驗室占地面積2800m2;擁有多臺先進的室內分析儀器和野外觀測儀器設備,總計價值人民幣約 1800 多萬元。建院以來,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3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7項、廳局級(含實驗室開放課題)15項,科研經費400余萬元;承擔國土、環境等領域橫向課題23項,經費300余萬元。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其中SCI、EI近100篇,出版專著、教材22部,授權職務發明專利6項。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山東省社科獎、山東省軟科學成果獎、山東省高等學校科技成果獎等14項。
  多年來,學院一直秉承“敬業、博學、求實、創新”的聊大精神,為社會培養輸送各類人才10000余人。他們中間很多已成為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中堅力量,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省級學術帶頭人、大學教授,也有企業家或企業中層領導,更多的成為重點中學的校長、優秀教師、教學骨干,為山東乃至全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張重陽(1958-),女,山東茌平縣人,理學學士,教授, “九·三”學社社員。主要從事區域地理與地理課程論等方面教學科研工作。
  學習與工作簡歷
  1978.2-1982.2  山東師范大學地理系學生
  1982.2-1987.9  聊城第一中學,教師  
  1987.9-至今   聊城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教師
  主持科研項目
  1、山東省軟科學:聊城市現代農業發展戰略研究(2007RKB178),2008.02-2009.12  
  2、山東省軟科學: 黃河故道區土地沙化與農業生產模式研究-----以聊城市為例(2011RKGD1048),2011.6-2012.5     
  科研獲獎
  山東省軟科學優勢成果三等獎,聊城市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第一位,2011.8
  聊城大學科學技術進步獎,聊城市風沙區水土流失現狀及防治對策,第一位,2009.06
  聊城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我國農民增收問題探析,第一位,2009.06
  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三峽庫區生態環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第二位,2009.08
  山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近城區風景名勝區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第二位,2009.12
  代表性論著
  張重陽,王 倩.現階段我國農民增收速度減緩研究.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04,(6):56-58
  張重陽,李 紅.我國節水高效農業發展問題研究.安徽農業科學.2006,(21):176-177
  張重陽,李 紅.山東省城市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安徽農業科學.2007,(7):120-122
  張重陽,董 杰.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評價—以聊城市為例.安徽農業科學.2008,(2):114-116
  張重陽,路洪海. 我國農民增收問題探析.商業研究. 2008,(5):170-172
  張重陽,路洪海.聊城市風沙區水土流失現狀及防治對策.2008,(4)169-171
  研究生培養情況
  學科教學(地理)在讀3人(2010級1人,2011級2人)
  招生專業與方向
  課程與教學論(地理),學科教學.地理
  聯系方式
  0635-8539532,[email protected]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張二勛(1964-),男,河南新鄭人,理學博士,教授,院長,中共黨員。主要從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生態經濟等方面教學科研工作。
  學習與工作簡歷:
  1982.09-1986.07  河南大學地理系(現環境與規劃學院) 學生,理學學士
  1986.09-1989.07  河南大學地理系(現環境與規劃學院) 學生,理學碩士
  1989.09-200.07  聊城師院地理系,教學科研,系主任
  2001.09-2004.07  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 學生,理學博士
  2004.07-至今  聊城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教學科研,院長
  科研項目:
  主持完成:
  A、山東省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探討(2005-2008)(05BJZ04),省社科規劃辦
  B、可持續發展構架下的區域循環經濟研究——以山東省為案例區域(2005-2008)(A2005017),省軟科學辦公室
  在研項目:
  A、可持續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關系探討(2008-2009)(2008RKB110),省軟科學辦公室
  B、可持續發展架構下的循環經濟機制探討(2008-2009)(08CJGJ35),省社科規劃辦
  科研獲獎:
  A、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5)
  B、可持續發展時代的經濟觀,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7)
  C、可持續發展構架下的區域循環經濟研究,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9)
  D、對接半島藍色經濟區,打造山東西部“橋頭堡”,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10)
  代表性論著:
  (1)可持續發展時代的環境觀[J].《城市問題》(核心)(CSSCI),2004(1),18-22,第一
  (2)論可持續發展時代的價值觀[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核心), 2004(3),33~38,第一
  (3)生態城市評價模型研究——以河南省為例[J].《生態經濟》(核心)(CSSCI),2004(4),251~255,第二
  (4)論可持續發展時代的經濟觀,《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核心), 2005(2),19~23
        《經濟研究參考》2005年 55期轉載
  (5)中國市長的科學發展觀,《城市問題》(核心)(CSSCI),2006(2),第一
  (6)20世紀國外發展觀的嬗變與啟示,《城市問題》(核心)(CSSCI),2008(5),第一
  (7)聊城市種職業結構分析與對策,《干旱地區農業研究》(核心),2008(4),第二
  (8)弘揚生態公德,建設生態文明,《生態經濟》(核心)(CSSCI),2008(10),第二
  研究生培養情況
  課程教學論(地理)2人(2005、2008),學科教學.地理6人(2009、2010、2011)
  招生專業與方向
  課程與教學論(地理),學科教學.地理
  聯系方式
  0635-8239912,[email protected]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陳詩越,男,1969年1月生,博士,教授。現主要從事環境地學、湖泊沉積與環境演化以及湖泊生態與環境影響評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講授自然地理學、全球變化、自然資源學、計量地理學、第四紀地質與環境等本科與研究生的課程。
  學習與工作簡歷:
  1991年徐州師范大學地理系本科畢業;
  2000年蘭州大學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研究生畢業;
  2003年6月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獲自然地理學博士學位;
  2003年7月至今在聊城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工作。
  2006年9月獲得國家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資格證書。
  科研工作:
  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類活動驅動下東平湖環境過程與機制研究”(40772209)研究、山東省社科基金“南水北調山東段湖泊環境整治研究”(07DJGZ08)、聊城市社科聯重點項目“聊城建設生態文明市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及對策研究”等課題研究。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新世以來東平湖變遷與黃河洪水關系及動力機制研究”。 在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地質學報(中、英文版)發表文章40余篇。
  研究生培養情況:
  自然地理學專業在讀5人(2009級2人,2010級1人,2011級2人)
  招生專業與方向:
  自然地理學,陸面過程與區域環境效應
  聯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陳永金,男,1968年10月出生,山東省蒼山縣人。博士,副教授。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民盟聊城市委參政議政小組成員、民盟山東省委特邀信息員。主要從事自然地理學、濕地生態水文學、生態經濟與文化等方面教學科研工作。
  學習與工作簡歷
  2008.7-至今    聊城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工作
  2002.9-2008.6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學習,獲自然地理學博士學位
  1993.8-2002.7  山東省蒼山縣第五中學工作(1995.8-1998.7在曲阜師范大學地理學學習獲自然地理學學士學位.
  1991.9-1993.7  山東臨沂教育學院地理系學習
  主持科研課題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斷流河道間歇性輸水影響下地下水質變化及其生態效益研究(40871239.(第一位.,2009.01-2011.12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東平湖濕地水文化學過程的生態效應研究(40901276)(第二位),2010,01-2012.12
  3.山東省軟科學項目:  聊城市生態農業現狀與對策研究 (第二位)2009.09-2011.09
  4.聊城市社科重點項目:聊城市生態農業現狀與模式研究(第一位.,2008.08-2008.12     
  5.聊城市社科重點項目:發揮我市傳統文化資源的現實途徑(第一位.,2010.08-2010.10 
  6 聊城大學招標項目:   京杭運河對聊城市經濟文化影響的地理學分析(第一位.  2011.03-2013.03 
  主要獲獎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五位.,2008.12
  2.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第一位.,2006.09
  3. 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第一位.,2010.08
  4.新疆第九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第一位.,2007.09
  5.聊城市第十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第一位.,2009.11
  6.聊城大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第一位.,2010.01
  7.中國民盟新疆區委參政議政優秀個人(第一位.,2009.12
  8.民盟山東省委慶祝民盟成立70周年征文三等獎(第一位.,2011.03
  社會兼職
      民盟聊城市委參政議政領導小組成員,民盟山東省委特邀信息員;
  學術兼職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結題評審專家;國際水文學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審稿人、《干旱區地理》、《環境化學》、《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審稿人
  代表性論著
  1. Yong-jin Chen, Ya-ning Chen,Jia-zhen Liu, et al. Influence of intermittent water releases on groundwater chemistry at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09,158:251-264
  2. Yongjin Chen, Kefa Zhou, Yaning Chen, Weihong, Li, Jiazhen Liu & Tao Wang. Response of groundwater chemistry to water delivery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 Northwest China. Environmental Geology.2008,53:1365-1373
  3. Chen Yongjin, Chen Yaning, Liu Jiazhen, Li Weihong, Li Jun, Xu Changchun Dynamical variations in groundwater chemistry influenced by intermittent water delivery at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5,15(1):13-19
  4. 陳永金,陳亞寧,李衛紅,劉加珍,陳亞鵬.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化學特征對生態輸水的響應.地理學報, 2005,60(2.:309-318
  5. 陳永金,陳亞寧,李衛紅,劉加珍,黃輝. 塔里木河下游間歇性輸水對土壤水化學的影響.地理學報,2007,62(9):970-980
  6. 陳永金,等。 輸水堤防工程對塔里木河中游荒漠河岸林生態系統的影響,自然科學進展,2009,19(5.:505-512
  7. 陳永金,陳亞寧,李衛紅,劉加珍.塔里木河下游輸水條件下淺層地下水化學特征變化與合理生態水位探討.自然科學進展, 2006,16(9):1130-1137.
  8. 陳永金,陳亞寧,李衛紅,劉加珍.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化學特征對輸水響應的階段性研究.環境科學, 2006,27(7):1299-1304 (EI檢索)
  9. 陳永金,陳亞寧,劉加珍。塔里木河下游植被覆蓋度變化與地下水質關系,環境科學2010,31(3.:612-617
  10. 陳永金,陳亞寧,李衛紅,劉加珍,何斌.塔里木河流域綜合治理的生態效應.中國環境科學, 2007,27(1):24-28(EI檢索). 
  11. 陳永金,陳亞寧,李衛紅,劉加珍.生態輸水影響下地下水化學特征的時空變化分析.冰川凍土, 2005,27(5.:734-741
  12. 陳永金,張二勛,吐爾遜古麗.買買提,劉加珍.弘揚生態公德,建設生態文明. 生態經濟.2008,10,408-413. 
  研究生培養情況
  自然地理學專業在讀1人
  招生專業與方向
  自然地理學,陸面過程與區域環境效應
  聯系方式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董杰(1965.1-),男,河南正陽縣人,理學博士,教授,副院長,中共黨員。主要從事土地資源與環境、旅游規劃和管理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
  學習與工作簡歷
  1982.9-1986.6  河南大學地理系(現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攻讀本科,獲學士學位;
  1986.9-1989.6  河南大學地理系  自然地理學碩士研究生,獲理學碩士學位;
  1989.7-至今    聊城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任教。其中,2002.9-2005.6在南京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攻讀自然地理學博士學位,獲理學博士學位。
  主持科研項目
  1、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黃泛區土地退化的過程和機制(Y2006E02),2007.01-2009.12
  2、山東省教育廳科技計劃項目:黃泛區土壤退化的過程和機制研究(J06N01),2007.01-2008.12 
  3、山東省軟科學項目:黃泛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農業生態環境效應及其對策研究(2008RKB105),2009.01-2010.12  
  4、聊城大學研究生教育創新項目:聊城大學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標準研究——以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為例(LCUYZ10003),2010.01-2012.12
  5、聊城黃河河務局項目:金堤河末端洪水生態環境效應研究,2010.06-2011.12
  6、冠縣國土資源局項目:冠縣桑阿鎮土地整理項目土地重估,2009.06-2009.12
  主要科研獲獎
  1、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近城風景名勝區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以南京鐘山風景名勝區為例,第一位,2008.09
  2、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三峽庫區生態環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第一位,2009.01
  3、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聊城市環境資源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及對策,第二位,2008.09
  4、山東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山東省小城鎮可持續發展研究,第三位,2008.04
  5、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山東省小城鎮可持續發展研究,第三位,2005.12
  代表性論著
  1、三峽庫區的土地退化與生態重建[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12
  2、三峽庫區紫色土微量元素含量的變化, 地理科學,2006, 26(5)
  3、論近城風景名勝區保護的意義和價值——以鐘山風景名勝區為例, 經濟地理, 2006,26(1)
  4、137Cs示蹤三峽庫區土壤侵蝕速率研究, 水土保持學報, 2006, 20(6)
  5、三峽庫區紫色土坡地土壤粗骨沙化和酸化特征, 水土保持學報, 2007,21(6)
  6、三峽庫區耕地利用變化及其對策研究,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2005, 14(3)
  7、三峽庫區紫色土坡地土壤退化特征:土壤養分貧瘠化,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07, 23(6)
  8、三峽庫區紫色土坡地土壤退化程度評價及驅動機制, 水土保持通報, 2009, 29(4)
  9、三峽庫區退化土壤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15(3)
  研究生培養情況
  自然地理學專業畢業2人(2007級1人,2008級1人),在讀4人(2009級2人,2010級1人,2011級1人)
  招生專業與方向
  自然地理學,水土資源開發與保護方向
  聯系方式
  0635-8239979,[email protected]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添加聊城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聊城大學考研分數線、聊城大學報錄比、聊城大學考研群、聊城大學學姐、聊城大學考研真題、聊城大學專業目錄、聊城大學排名、聊城大學保研、聊城大學公眾號、聊城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聊城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聊城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聊城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聊城大學考研網由聊城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聊城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聊城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免费午夜国产精品 | 欧美曰批人成在线观看 |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网 | 美国一级毛片不卡无毒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观看 | 免费的毛片 | 男女视频在线看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 性刺激欧美三级在线现看中文 | 天堂素人搭讪系列嫩模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77 | 亚洲三级在线看 | 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 91香蕉国产观看免费人人 | 夜色sese|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 青青视频国产依人在线 | 男女男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 91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一 | 欧美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 亚洲在线影院 | 亚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成年人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大狠狠大臿蕉香蕉大视频 | 欧美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34页 | 波少野结衣在线播放 | 国产91丝袜美腿在线观看 | 免费观看欧美精品成人毛片能看的 | 三级黄色片日韩 | 午夜在线播放免费人成无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特级毛片aaaa级毛片免费 | 成年人在线视频观看 | 欧美一级片免费 |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k影院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