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江西財經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江西財經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信息管理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江西財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江西省品牌專業和江西省特色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為江西省“十五”、“十一五”重點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江西省“十二五”重點學科、示范性碩士點。該學科已形成了圖像處理技術、大數據管理、計算機網絡、服務計算等4個學科方向,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和發展潛力。以該學科平臺為重要支撐,學院成功立項4門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雙語示范課程、3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和1個院士工作站。

自2011年立項為江西省“十二五”重點學科以來,本學科已取得非常顯著的進步。先后有1人入選贛鄱英才555工程、1人入選江西省主要學科與技術帶頭人、1人入選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入選江西省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2人入選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6人入選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1人入選南昌市洪城特聘專家等。新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8項、江西省高校科技落地計劃項目5項,其余省部級項目70余項,科研經費總額1864.6萬元。在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Pattern Recognition、Information Sciences、CIKM、計算機學報等重要期刊或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89篇,其中SCI收錄52篇、EI收錄73篇,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出版專著10部、教材6部,獲授權發明專利5項,獲得省部級一等獎2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或教材獎7項。

在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同時,本學科積極為社會服務。2012年與江西省公安廳合作成立“江西省公共安全視頻技術研究中心”。2012年依托“江西省電子商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報的“電子商務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被確定為江西省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平臺立項建設項目。以本學科為依托,2013年申報的“江西省數字媒體重點實驗室”經江西省科技廳批準建設。2013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成功入選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

本學科通過積極主辦、承辦和參與各種國內外學術會議,通過學術交流方式擴大影響。近年來先后承辦了第十三屆全國計算機模擬與信息技術學術會議、第九屆全國和諧人機環境聯合學術會議;由我校發起的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管理國際會議已經連續舉辦了9屆,分別由我校主辦(第1至第3屆)或與西南財經大學(第4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第5屆)、中央財經大學(第6屆)、云南財經大學(第7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第8屆)、浙江財經大學(第9屆)等財經院校聯合主辦,對本學科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輻射作用。 江西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為江西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學科和首批高水平學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在“十二五”期間學科方向進一步優化,已形成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管理決策、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技術與方法等4個具有鮮明特色和發展潛力的學科方向。依托該學科平臺,成功立項4門國家精品課程(運籌學、數據庫系統及應用、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決策理論與方法),1門國家雙語示范課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管理決策與決策支持、信息系統系列課程)、3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數據庫系統及應用、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決策理論與方法)和1個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在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名列財經院校之首。

自從2010年立項為省高水平學科以來,我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建立了一支年紀輕、學歷高、職稱高的結構合理的學科梯隊,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

2011年以來,本學科共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30項,承擔省部級項目100多項,各類項目累計可支配科研經費總額1500多萬元。在《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Omega-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Information Science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Knowledge-Based Systems》、《中國管理科學》、《科研管理》、《控制與決策》、《情報學報》、《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160多篇,出版專著和教材25部。2010年以來共培養博士研究生45名,碩士研究生52名。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130多篇,承擔50余項科研項目。

在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同時,本學科積極為社會服務。2012年依托“江西省電子商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報的“電子商務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被確定為江西省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平臺立項建設項目。2014年獲批管理科學與工程院士工作站。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通過積極主辦、承辦與參與各種國內外學術會議,以會議形式擴大影響。近年來先后承辦了第18屆信息系統開發國際會議、中國信息經濟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博士生論壇以及第十三屆全國計算機模擬與信息技術學術會議;由我校發起的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管理國際會議已經連續舉辦了9屆,分別由我校主辦(第1至第3屆)或與西南財經大學(第4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第5屆)、中央財經大學(第6屆)、云南財經大學(第7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第8屆)、浙江財經大學(第9屆)等財經院校聯合主辦,對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輻射作用。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學院現有教授22人,副教授41人;博士生導師21人,碩士生導師45人;博士70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江西省井岡學者1人,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首批人選2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6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師8人,江西省教學名師3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1人,江西省十大科技明星1人,江西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1人。 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組建于1998年7月,其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經濟信息管理系。學院名譽院長為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中國數量經濟學、信息經濟學創始人烏家培教授。現任院長為毛小兵,黨委書記為張志軍。
 
二、學科平臺
學院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經濟管理決策與分析、服務計算及應用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電子信息、工程管理2個專業學位點。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為江西省“十五”、“十一五”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為江西省一流學科(優勢學科)、首批高水平學科、江西省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聯盟牽頭單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江西省“十二五”重點學科、示范性碩士點。學院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院士工作站、江西省電子商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數字媒體重點實驗室、數據與知識工程江西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江西省電子商務企業服務工程實驗室、江西省公共安全視頻技術研究中心、數據工程與數字媒體江西省首批優勢科技創新團隊、Web跨媒體搜索與商務智能江西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等省級科研機構和創新團隊。學院擁有“管理決策與決策支持”、“信息系統系列課程”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運籌學》、《數據庫系統及應用》、《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決策理論與方法》4門國家精品課程,《數據庫系統及應用》、《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決策理論與方法》3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國家雙語教學示范課程、《運籌學》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四維六化雙主體互動式’教學模式”獲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三、機構設置
學院下設信息管理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數學與大數據科學系、數學與經濟分析系4個教學系和1個教學實驗中心。
四、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學院現有教授22人,副教授41人;博士生導師21人,碩士生導師45人;博士70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江西省井岡學者1人,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首批人選2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6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師8人,江西省教學名師3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1人,江西省十大科技明星1人,江西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1人。
五、科學研究
近年來,學院教師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8項,立項主持省部級課題180余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和社科優秀成果獎20余項;在國際權威A級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國內權威刊物發表論文200余篇,SCI、EI收錄論文30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40余部。
 
六、國際化辦學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與美國、瑞典、瑞士、奧地利、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加拿大、德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幾所大學有學術交流活動。有40余名教師前往美國、瑞典、瑞士、奧地利、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德國、加拿大等國家學習、研究、訪問和講學。
 
七、黨建團學工作
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狠抓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師德建設取得可喜成績。學院先后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江西省師德師風建設先進集體”、“江西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總支部”等稱號。學生獲得“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創業大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ACM銀獎、美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泰迪杯數據挖掘挑戰賽一等獎等國家級獎項百余項。
 
八、人才培養成效
學院已經培養了3000余名優秀的畢業生,他們當中有知名學者、商界驕子、技術骨干、管理精英等,遍布在國家海關總署、國務院國資委等公務機關,中國騰訊、華為、阿里巴巴等大型公司及眾多企事業單位,近年來畢業的學生主要就職于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的技術、業務部門,專門為金融行業提供軟件系統解決方案的軟件公司,各證券、保險、物流、銷售公司等。
 
九、服務社會:
近年來,學院本著立足江西、服務江西、輻射全國的目標,主動服務社會和地方經濟建設,先后與江西科泰華軟件有限公司、江西創捷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騰訊眾創空間、江西省公安廳、江西省水利廳等單位開展合作研究,部分成果已經在社會中得到推廣應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專業介紹
 
(一)博士研究生
管理科學與工程:在管理科學與工程的研究領域中具有堅實寬廣的理論基礎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了解學科領域的發展方向及國際的學術研究前沿,能夠從事理論和實際研究,并做出創造性的成果。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工作能力,有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有向實踐學習、調查研究、總結歸納并提升為理論的工作思路。應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較強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溝通能力,能勝任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及政府、企業中的工程、信息或技術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主要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經濟管理決策與分析和商務智能與信息處理3個培養方向進行培養。
 
(二)碩士研究生
管理科學與工程:培養具有較堅實的數學、管理學基礎,系統掌握組織理論、優化理論、決策理論等基礎理論知識,能夠運用系統分析與建模方法、信息與知識管理方法、數據挖掘等方法技術獨立地進行科研工作,解決復雜的實際問題;能夠熟練運用外語進行資料搜索和閱讀,具備較強的外語閱讀和聽說能力;能勝任企業中的工程、信息或技術等方面的管理、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工作的人才。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培養適應國家建設需要的,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嚴謹科學態度、敬業精神和創新意識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才。通過碩士階段的學習,掌握較堅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實驗技能,了解相關專業方向領域的研究動態;具有獨立從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科學研究、工程技術開發與轉化的能力;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
電子信息碩士:主要面向計算機技術行業及相關工程部門,培養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全面的工程實踐能力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尤其是為大中型企業培養計算機應用開發、計算機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工程管理碩士:主要培養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工程管理理論、方法以及相關工程領域的專門知識,能獨立擔負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決策能力,能夠獨立擔負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工程管理專門人才。
 
(三)本科專業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金融智能):本專業通過修讀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金融和人工智能相關課程,培養具有先進管理理念,掌握金融管理基礎知識、信息管理理論與系統科學方法,熟練掌握金融數據處理技術以及金融智能化方法,具備較強的金融大數據分析能力,能在銀行、證券、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和管理部門,以及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從事信息管理、電子支付、咨詢服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實施、維護與評價等方面工作,具有健全人格、富有創新精神,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金融智能方面的創新創業人才。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財經大數據管理):本專業依托學校財經學科優勢,強化學科交叉,采用“厚基礎、重工程、深融通、精方向”的培養模式,培養既熟悉財經領域的組織與運營模式、理解財經領域業務流程及業務邏輯,又熟練掌握計算機軟件與硬件、程序設計與算法、數據庫與數據挖掘、系統分析與集成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能勝任在銀行、證券、保險等財經領域從事數據分析與解讀、數據挖掘、產品運營策劃與咨詢、數據可視化、大數據管理、大數據系統和金融信息系統的開發、維護、決策支持等工作,具有“信、敏、廉、毅”素質的卓越工程應用型人才。
信息與計算科學(經濟計量):本專業采用“跨學科教育+經濟數據分析+實際項目推動”的專業培養模式,著力培養既系統掌握扎實的數學基礎理論、豐富的計算科學專業知識,又具備經濟理論分析和財經數據處理能力,實現“行業就業率高、經濟數據處理能力強、數學建模能力強” 的培養目標,并且能承擔銀行、證券、咨詢、保險等相關財經行業中的數據分析和處理工作,或大中小型企事業單位、高校及科研院所中的財經信息數據管理或研究工作,具有“信、敏、廉、毅”素質的創新創業型、應用型人才。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專業面向金融大數據、商務大數據、工業大數據和政府政務大數據的處理、分析和應用需求,培養具備扎實的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基礎、基于統計與優化的數據分析與建模能力、基于專業化行業知識的數據應用解決方案設計能力,未來能夠立足金融機構、工商企業、政府部門等不同行業,從事數據分析與管理決策工作的數據分析師或數據科學家。
一、學科簡介
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管理科
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經濟管理決策與分析、
服務計算及應用等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
術 2 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電子信息和工程管理 2 個碩士專業學位授
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為江西省“十二五”重點學科和首批高水平學科,入
選“江西省一流建設學科(優勢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為江西省“十
二五”重點學科、示范性碩士點。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管理科學與工程獲
評 B 等級(全國前 30%)。
二、師資與團隊
學院現有教授 22 人,副教授 41 人;博士生導師 21 人,碩士生導師 57 人;
博士 70 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5 人,國家“優青”1 人,江西省井岡學者
1 人,江西省“贛鄱英才 555 工程”首批人選 2 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
程人選 3 人,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與技術帶頭人 1 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
頭人 6 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師 8 人,江西省教學名師 3 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
1 人,江西省十大科技明星 1 人,江西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 1 人。
學院下設信息管理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數學與經濟分析系、數學與
大數據科學系、實驗中心等教學管理機構。學院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院士工作
站、江西省電子商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數字媒體重點實驗室、數據與
知識工程江西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等 10 個省級科研機構和創新團隊,擁有信息資
源管理、數據與知識工程、圖像處理與智能信息處理、電子商務、供應鏈與物
流管理、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工程、管理決策、經濟管理與定量分析 8 個科研團
12
隊;擁有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基地、國際項目管理(IPMP)資質認證江西代理
點。
近年來,學院教師主持國家“優青”項目 1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116 項,省部級課題 200 余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
獎 1 項,省部級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和社科優秀成果獎 20 余項;在國際權
威 A 級期刊發表論文 40 余篇,國內權威刊物發表論文 200 余篇,SCI、EI 收錄
論文 300 余篇;出版專著、教材 50 余部。學院與美國、瑞典、瑞士、奧地利、
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加拿大、德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幾所大學
有學術交流活動。有 40 余名教師前往美國、瑞典、瑞士、奧地利、英國、澳大
利亞、韓國、日本、德國、加拿大等國家學習、研究、訪問和講學。
三、招生專業方向及考試科目
1.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
(1)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代碼:120100,授管理學學位)(學制 3 年)
管理科學與工程培養研究生具有較堅實的數學、統計學和管理學基礎,系統
掌握組織理論、優化理論、決策理論等基礎理論知識,能夠運用系統分析與系統
建模方法、信息與知識管理方法、系統仿真方法與技術、數據挖掘等方法技術獨
立地進行研究,解決管理相關領域的實際問題,為組織管理和決策服務。
主要研究方向: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采用現代管理與決策的理論與方法、計算機與網
絡技術、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將現代管理知識、計算機知識、網絡知識等與管
理實踐緊密結合,利用各種社會化數據,主要研究大數據與社會化背景下的知識
管理理論與方法,移動互聯網下環境下的信息系統設計理論與方法,新創企業風
險與知識創新理論,基于數據驅動的信息產品設計理論與方法等。
★電子商務與商務智能 將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相結合,對
新興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海量商務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形成商務管理決策的整體畫
像和全局視圖,獲得決策情境映現和趨勢預判能力。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新興電子
商務理論與應用、跨平臺商務數據采集與融合,商業大數據分析與挖掘、個性化
推薦系統、電商虛假交易識別和群智能技術等。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對物流與供應鏈管3
理理論和方法做創新性研究,為企業管理提供理論支持。同時,注重物流與供應
鏈管理的應用方面研究,努力提高研究成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主要研究內
容包括:供應鏈庫存決策與優化、供應鏈多階響應周期壓縮、供應鏈合作與契約
設計、供應鏈信息共享、物流系統設計與構建、物流設施選址、第三方物流的選
擇與評價、物流績效評價等。
★管理決策 管理決策涉及運籌學、系統論、控制論、管理學、組織學、
信息技術等多門學科,在組織管理與運作、預測與決策、計劃與控制、優化管理
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從系統評價、系統控制和系統優化三個側面深入研
究和解決社會經濟與發展、政府管理與企業管理中的現實問題,并力求理論和方
法上的創新。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企業經營績效評價、管理決策優化、供應鏈管
理與庫存優化、經濟預測、經濟系統模擬與仿真、企業定量化決策等問題。
★經濟管理定量分析 經濟管理定量分析是運用各類數理模型和計量經
濟方法對宏觀與微觀經濟管理中的各類問題進行描述與定量分析的一個多學科
交叉研究領域。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計量經濟方法與政策評價、計量經濟方法與
預測、數理經濟方法與應用、金融工程與資本營運、精算科學與應用、區域經濟
與管理等。
(2)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代碼:087100,授工學學位)(學制 3 年)
管理科學與工程培養研究生具有較堅實的數學、統計學和管理學基礎,系統
掌握組織理論、優化理論、決策理論等基礎理論知識,能夠運用系統分析與系統
建模方法、信息與知識管理方法、系統仿真方法與技術、數據挖掘等方法技術獨
立地進行研究,解決管理相關領域的實際問題,為組織管理和決策服務。
主要研究方向: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采用現代管理與決策的理論與方法、計算機與網
絡技術、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將現代管理知識、計算機知識、網絡知識等與管
理實踐緊密結合,利用各種社會化數據,主要研究大數據與社會化背景下的知識
管理理論與方法,移動互聯網下環境下的信息系統設計理論與方法,新創企業風
險與知識創新理論,基于數據驅動的信息產品設計理論與方法等。
★電子商務與商務智能 將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相結合,對
新興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海量商務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形成商務管理決策的整體畫
像和全局視圖,獲得決策情境映現和趨勢預判能力。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新興電子
商務理論與應用、跨平臺商務數據采集與融合,商業大數據分析與挖掘、個性化4
推薦系統、電商虛假交易識別和群智能技術等。。
(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代碼:081200)(學制 3 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要求學生掌握較堅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基
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實驗技能,了解相關專業方向領域的研究動態;
具有獨立從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科學研究、工程技術開發與轉化的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大數據管理 大數據時代為人們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大價值
帶來了巨大的機會與挑戰。大數據已在社會管理、金融行業、制造業、零售業、
公共服務、醫療服務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初步的應用。主要研究內容包括:Web
大數據管理(實體關系與事件抽取、知識挖掘與知識鏈接、社會網絡分析等),
大數據情感計算(商品評論情感分析與精準營銷、金融及經濟評論情感分析與經
濟預測和風險管理、Web 短文本情感分析與輿情管理等),大數據管理平臺與技
術(組織、索引、處理與檢索)等。
★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是指利用計算機對圖形、圖像、視頻、聲音等
多類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用戶可以通過多種感官與計算機進行交互的技
術。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系統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作為人工智能系統的
重要組成部分,多媒體技術逐漸成為信息科學領域的重要研究熱點,并被廣泛運
用于智能監控系統、無人機系統、機器人系統、無人駕駛系統、生物醫療系統等
各類系統中。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多媒體信號處理、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視
覺大數據處理、醫學圖像處理等。
★計算機網絡與安全 計算機網絡為全球所有的信息系統傳送多種形式
的數據,進而為人類提供信息交互和資源共享服務。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無線多
媒體通信、無線網絡與移動通信、網絡服務質量;基于物聯網的大數據分析與管
理;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 Web 系統開發;基于內容的網絡訪問控制、基于身份
和風險自適應的訪問機制;網絡攻防、內容態勢認知和安全調控、個性化網絡信
息內容安全管理;云安全存儲、輕量可搜索加密、社交網絡匿名保護和數據水印、
角色挖掘等大數據安全技術。
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考試科目及參考書目
招生專業
考試科目
專業考試科目參考書目
政治理論 外國語 數學 專業課5
管理科學與工程
(120100)
(信息管理與信息
系統;電子商務與
商務智能;物流與
供應鏈管理;管理
決策;經濟管理定
量分析)
101 思想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3 數學三
824 管理信
息系統

837 概率論

811 管理經
濟學
(三選一)
黃梯云:《管理信息系統
(第 4 版)》,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9 年
盛驟等:《概率論與數理統
計(第四版)》(只要求概
論率部分:1-5 章),高等
教育出版社,2017 年
張利庠,李寶山著,魏文
譯:《管理經濟學(第三
版)》(只要求第 1-5 章),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年
管理科學與工程
(087100)
(信息管理與信息
系統;電子商務與
商務智能)
101 思想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831 程序設
計基礎
劉喜平、萬常選、舒蔚等:
《C 程序設計:方法與實
踐》,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7 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1200)
(大數據管理;多
媒體技術;計算機
網絡與安全)
101 思想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831 程序設
計基礎
劉喜平、萬常選、舒蔚等:
《C 程序設計:方法與實
踐》,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7 年
2.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1)電子信息(專業代碼:085400,學制 3 年)
計算機技術領域主要面向計算機技術行業及相關工程部門,培養具有堅實的
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全面的工程實踐能力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
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尤其是為大中型企業培養計算機應用開發、計算機
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
★大數據管理 主要研究內容:Web 大數據管理(實體關系與事件抽取、
知識挖掘與知識鏈接、社會網絡分析等),大數據情感計算(商品評論情感分析
與精準營銷、金融及經濟評論情感分析與經濟預測和風險管理、Web 短文本情
感分析與輿情管理等),大數據管理平臺與技術(組織、索引、處理與檢索)等。
★多媒體技術 主要研究內容:多媒體信號處理、計算機視覺、模式識
別、視覺大數據處理、醫學圖像處理等。
★計算機網絡與安全 主要研究內容:無線多媒體通信、無線網絡與移動
通信、網絡服務質量;基于物聯網的大數據分析與管理;物聯網、移動互聯網6
和 Web 系統開發;基于內容的網絡訪問控制、基于身份和風險自適應的訪問機
制;網絡攻防、內容態勢認知和安全調控、個性化網絡信息內容安全管理;云
安全存儲、輕量可搜索加密、社交網絡匿名保護和數據水印、角色挖掘等大數
據安全技術。
(2)工程管理碩士(專業代碼:125600)(學制 3 年)
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理論體系,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工程管理理論、方法
以及相關工程領域的專門知識,能獨立擔負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計劃、
組織、指揮、協調和決策能力,能夠獨立擔負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
工程管理專門人才。
★運營與物流工程管理 隨著電子商務與網絡零售的發展,企業運營與物流
工程管理優化顯得尤為重要。運營與物流工程管理主要研究企業運營、物流系
統的規劃設計與資源優化配置、物流運作過程的計劃與控制。運營與物流工程
管理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用人單位需求為導向,為政府行
政管理部門、物流企業、生產企業或其他企業培養掌握物流系統規劃設計與評
價以及物流運作管理的先進技術與方法,具有獨立擔負物流技術與運作管理工
作,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物流工程技術和工
程管理人才。本方向在當前互聯網+與大數據的背景下,加強同物聯網、物流信
息技術、物流決策與優化等領域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努力培養高質量的工程管
理研究生。
★信息工程管理 面向互聯網環境下的企業信息、信息技術服務和各類社
會管理等領域信息化建設和產業發展的需要,本方向培養具有扎實的信息技術
與工程技術理論基礎、堅實的信息系統實踐能力,既懂信息技術又懂項目管理
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使學生能夠掌握信息時代服務業創新升級與發展過程中
必要的運作管理知識、數據分析技能,具備系統性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使學
生能夠掌握信息化在服務創新方面的最新知識與業界動態,將工程管理的方法
充分應用到相關領域中。
★大數據工程管理 在大數據時代,面向金融、商務、工業、教育、醫
療、政府政務等不同行業,如何挖掘分析大數據中蘊含的大價值和有效知識,7
以支持管理決策,進而優化業務資源配置,是大數據工程管理的研究方向。本
方向主要培養數據挖掘與分析、數據驅動的管理決策(涉及智能決策理論與方
法、企業運營管理、生產與物流管理、服務運作與管理等)、金融大數據分
析、商務大數據分析、工業信息化與大數據分析等方面的人才。
★金融工程管理 本方向是金融和大數據信息技術的交叉方向,根據現代
金融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和產業發展需求,面向金融行業中從事金融產品設計與
創新、金融信息化、組合投資決策、行業研究分析、金融量化決策、投資咨
詢、金融風險管理、金融行政管理等領域的人員;培養具有扎實的金融行業與
金融工程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術,又有金融信息化管理能力的高端復合型人
才。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金融工程、金融計量、金融大數據分析、Python 語言
編程入門、基于 Python 的經典量化投資策略、金融風險管理等。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考試科目及參考書目
招生專業
考試科目
專業考試科目參考書目
政治理論 外國語 數學 專業課
電子信息
(計算機技術)
(大數據管理;多媒
體技術;計算機網絡
與安全)
101 思想
政治理論
204 英語二 302 數學二
831 程序
設計基礎
劉喜平、萬常選、舒蔚等:
《C 程序設計:方法與實
踐》,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工程管理碩士
(運營與物流工程管
理、信息工程管理、
大數據工程管理、金
融工程管理)
199 管理
類聯考綜
合能力
204 英語二
教育部考試中心或教育部
指定機構編制的考試大綱
(因 2020 年教育部專業學位招生專業目錄調整,最終以學校公布的招生簡章為準)
四、就業優勢與發展前景
隨著信息化的高度發展,政府和企業對掌握信息技術、經濟管理定量方法和
經濟管理知識的復合型信息化人才需求呈現高速增長與多元化的態勢,而我國信
息技術高級復合型人才極度欠缺,這嚴重困擾著信息化建設的正常進行,并極大
影響了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因此,培養既懂信息技術與定量方法,又懂經濟
管理的復合型、專業化、正規化的多層次信息化建設人才已是當務之急。我院學
科點正是依托我校經濟管理學科優勢,將數學、信息技術與經濟管理有機結合,形成了一套既懂技術又懂經管的復合型人才的研究生高級人才培養體系,畢業生
就業前景非常廣闊。
近 3 年研究生就業率 100%,就業質量高,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
究生就業單位包括蘇寧云商、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保利地產、
江西銀行、北京銀行、信達期貨、德勤、凱捷咨詢、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石
化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單位包括騰訊、網易、海康威視、宇視科技、
上海安碩、巨人網絡、中信銀行、浙江大華等。專業碩士就業單位包括德邦物流、
順豐速運、江鈴控股、北京銀行、招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
行、鼎捷軟件等。
五、獎勵資助政策
學校建立由獎學金、助學金和榮譽獎學金組成的獎助學金體系。獎學金包
括“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學業獎學金”、“科研獎學金”、
“專項獎學金”等。助學金包括“國家助學金”、“三助崗位助學金”、“臨
時困難補助”等;榮譽獎學金包括“優秀研究生”、“優秀研究生干部”、
“學習標兵”、“科研標兵”、“省級以上三好學生”、“優秀畢業研究生”
等。學校獎助學金體系完善、獎勵覆蓋面寬、獎勵力度大,優秀碩士研究生可
獲得 4 萬/年以上的獎助學金。
學院錄取的第一志愿報考的研究生,除享受國家及學校相關獎勵與資助
外,按 5000 元/人的標準提供科研經費;對研究生參加學術會議進行資助,在
讀期間碩士研究生累計資助金額 6000 元,博士研究生累計資助金額 18000 元;
設立研究生創新支持計劃對研究生發表高水平論文按不同級別資助 5000~10000
元。
六、報名及考試
考生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
育網址:http://yz.chsi.cn)瀏覽報考須知,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
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和參加考試。
網上報名時間:2019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31 日,每天 9:00-22:00。(以
教育部公布時間為準)
8七、聯系方式
學院網站:http://sim.jxufe.cn
咨詢電話:0791-83983207
一、學科簡介
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管理科
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經濟管理決策與分析、
服務計算及應用等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
術 2 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電子信息和工程管理 2 個碩士專業學位授
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為江西省“十二五”重點學科和首批高水平學科,入
選“江西省一流建設學科(優勢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為江西省“十
二五”重點學科、示范性碩士點。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管理科學與工程獲
評 B 等級(全國前 30%)。
二、師資與團隊
學院現有教授 22 人,副教授 41 人;博士生導師 21 人,碩士生導師 57 人;
博士 70 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5 人,國家“優青”1 人,江西省井岡學者
1 人,江西省“贛鄱英才 555 工程”首批人選 2 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
程人選 3 人,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與技術帶頭人 1 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
頭人 6 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師 8 人,江西省教學名師 3 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
1 人,江西省十大科技明星 1 人,江西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 1 人。
學院下設信息管理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數學與經濟分析系、數學與
大數據科學系、實驗中心等教學管理機構。學院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院士工作
站、江西省電子商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數字媒體重點實驗室、數據與
知識工程江西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等 10 個省級科研機構和創新團隊,擁有信息資
源管理、數據與知識工程、圖像處理與智能信息處理、電子商務、供應鏈與物
流管理、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工程、管理決策、經濟管理與定量分析 8 個科研團
12
隊;擁有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基地、國際項目管理(IPMP)資質認證江西代理
點。
近年來,學院教師主持國家“優青”項目 1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116 項,省部級課題 200 余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
獎 1 項,省部級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和社科優秀成果獎 20 余項;在國際權
威 A 級期刊發表論文 40 余篇,國內權威刊物發表論文 200 余篇,SCI、EI 收錄
論文 300 余篇;出版專著、教材 50 余部。學院與美國、瑞典、瑞士、奧地利、
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加拿大、德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幾所大學
有學術交流活動。有 40 余名教師前往美國、瑞典、瑞士、奧地利、英國、澳大
利亞、韓國、日本、德國、加拿大等國家學習、研究、訪問和講學。
三、招生專業方向及考試科目
1.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
(1)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代碼:120100,授管理學學位)(學制 3 年)
管理科學與工程培養研究生具有較堅實的數學、統計學和管理學基礎,系統
掌握組織理論、優化理論、決策理論等基礎理論知識,能夠運用系統分析與系統
建模方法、信息與知識管理方法、系統仿真方法與技術、數據挖掘等方法技術獨
立地進行研究,解決管理相關領域的實際問題,為組織管理和決策服務。
主要研究方向: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采用現代管理與決策的理論與方法、計算機與網
絡技術、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將現代管理知識、計算機知識、網絡知識等與管
理實踐緊密結合,利用各種社會化數據,主要研究大數據與社會化背景下的知識
管理理論與方法,移動互聯網下環境下的信息系統設計理論與方法,新創企業風
險與知識創新理論,基于數據驅動的信息產品設計理論與方法等。
★電子商務與商務智能 將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相結合,對
新興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海量商務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形成商務管理決策的整體畫
像和全局視圖,獲得決策情境映現和趨勢預判能力。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新興電子
商務理論與應用、跨平臺商務數據采集與融合,商業大數據分析與挖掘、個性化
推薦系統、電商虛假交易識別和群智能技術等。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對物流與供應鏈管3
理理論和方法做創新性研究,為企業管理提供理論支持。同時,注重物流與供應
鏈管理的應用方面研究,努力提高研究成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主要研究內
容包括:供應鏈庫存決策與優化、供應鏈多階響應周期壓縮、供應鏈合作與契約
設計、供應鏈信息共享、物流系統設計與構建、物流設施選址、第三方物流的選
擇與評價、物流績效評價等。
★管理決策 管理決策涉及運籌學、系統論、控制論、管理學、組織學、
信息技術等多門學科,在組織管理與運作、預測與決策、計劃與控制、優化管理
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從系統評價、系統控制和系統優化三個側面深入研
究和解決社會經濟與發展、政府管理與企業管理中的現實問題,并力求理論和方
法上的創新。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企業經營績效評價、管理決策優化、供應鏈管
理與庫存優化、經濟預測、經濟系統模擬與仿真、企業定量化決策等問題。
★經濟管理定量分析 經濟管理定量分析是運用各類數理模型和計量經
濟方法對宏觀與微觀經濟管理中的各類問題進行描述與定量分析的一個多學科
交叉研究領域。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計量經濟方法與政策評價、計量經濟方法與
預測、數理經濟方法與應用、金融工程與資本營運、精算科學與應用、區域經濟
與管理等。
(2)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代碼:087100,授工學學位)(學制 3 年)
管理科學與工程培養研究生具有較堅實的數學、統計學和管理學基礎,系統
掌握組織理論、優化理論、決策理論等基礎理論知識,能夠運用系統分析與系統
建模方法、信息與知識管理方法、系統仿真方法與技術、數據挖掘等方法技術獨
立地進行研究,解決管理相關領域的實際問題,為組織管理和決策服務。
主要研究方向: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采用現代管理與決策的理論與方法、計算機與網
絡技術、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將現代管理知識、計算機知識、網絡知識等與管
理實踐緊密結合,利用各種社會化數據,主要研究大數據與社會化背景下的知識
管理理論與方法,移動互聯網下環境下的信息系統設計理論與方法,新創企業風
險與知識創新理論,基于數據驅動的信息產品設計理論與方法等。
★電子商務與商務智能 將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相結合,對
新興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海量商務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形成商務管理決策的整體畫
像和全局視圖,獲得決策情境映現和趨勢預判能力。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新興電子
商務理論與應用、跨平臺商務數據采集與融合,商業大數據分析與挖掘、個性化4
推薦系統、電商虛假交易識別和群智能技術等。。
(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代碼:081200)(學制 3 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要求學生掌握較堅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基
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實驗技能,了解相關專業方向領域的研究動態;
具有獨立從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科學研究、工程技術開發與轉化的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大數據管理 大數據時代為人們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大價值
帶來了巨大的機會與挑戰。大數據已在社會管理、金融行業、制造業、零售業、
公共服務、醫療服務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初步的應用。主要研究內容包括:Web
大數據管理(實體關系與事件抽取、知識挖掘與知識鏈接、社會網絡分析等),
大數據情感計算(商品評論情感分析與精準營銷、金融及經濟評論情感分析與經
濟預測和風險管理、Web 短文本情感分析與輿情管理等),大數據管理平臺與技
術(組織、索引、處理與檢索)等。
★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是指利用計算機對圖形、圖像、視頻、聲音等
多類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用戶可以通過多種感官與計算機進行交互的技
術。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系統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作為人工智能系統的
重要組成部分,多媒體技術逐漸成為信息科學領域的重要研究熱點,并被廣泛運
用于智能監控系統、無人機系統、機器人系統、無人駕駛系統、生物醫療系統等
各類系統中。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多媒體信號處理、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視
覺大數據處理、醫學圖像處理等。
★計算機網絡與安全 計算機網絡為全球所有的信息系統傳送多種形式
的數據,進而為人類提供信息交互和資源共享服務。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無線多
媒體通信、無線網絡與移動通信、網絡服務質量;基于物聯網的大數據分析與管
理;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 Web 系統開發;基于內容的網絡訪問控制、基于身份
和風險自適應的訪問機制;網絡攻防、內容態勢認知和安全調控、個性化網絡信
息內容安全管理;云安全存儲、輕量可搜索加密、社交網絡匿名保護和數據水印、
角色挖掘等大數據安全技術。
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考試科目及參考書目
招生專業
考試科目
專業考試科目參考書目
政治理論 外國語 數學 專業課5
管理科學與工程
(120100)
(信息管理與信息
系統;電子商務與
商務智能;物流與
供應鏈管理;管理
決策;經濟管理定
量分析)
101 思想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3 數學三
824 管理信
息系統
837 概率論
811 管理經
濟學
(三選一)
黃梯云:《管理信息系統
(第 4 版)》,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9 年
盛驟等:《概率論與數理統
計(第四版)》(只要求概
論率部分:1-5 章),高等
教育出版社,2017 年
張利庠,李寶山著,魏文
譯:《管理經濟學(第三
版)》(只要求第 1-5 章),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年
管理科學與工程
(087100)
(信息管理與信息
系統;電子商務與
商務智能)
101 思想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831 程序設
計基礎
劉喜平、萬常選、舒蔚等:
《C 程序設計:方法與實
踐》,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7 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1200)
(大數據管理;多
媒體技術;計算機
網絡與安全)
101 思想
政治理論
201 英語 301 數學一 831 程序設
計基礎
劉喜平、萬常選、舒蔚等:
《C 程序設計:方法與實
踐》,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7 年
2.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1)電子信息(專業代碼:085400,學制 3 年)
計算機技術領域主要面向計算機技術行業及相關工程部門,培養具有堅實的
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全面的工程實踐能力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
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尤其是為大中型企業培養計算機應用開發、計算機
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
★大數據管理 主要研究內容:Web 大數據管理(實體關系與事件抽取、
知識挖掘與知識鏈接、社會網絡分析等),大數據情感計算(商品評論情感分析
與精準營銷、金融及經濟評論情感分析與經濟預測和風險管理、Web 短文本情
感分析與輿情管理等),大數據管理平臺與技術(組織、索引、處理與檢索)等。
★多媒體技術 主要研究內容:多媒體信號處理、計算機視覺、模式識
別、視覺大數據處理、醫學圖像處理等。
★計算機網絡與安全 主要研究內容:無線多媒體通信、無線網絡與移動
通信、網絡服務質量;基于物聯網的大數據分析與管理;物聯網、移動互聯網6
和 Web 系統開發;基于內容的網絡訪問控制、基于身份和風險自適應的訪問機
制;網絡攻防、內容態勢認知和安全調控、個性化網絡信息內容安全管理;云
安全存儲、輕量可搜索加密、社交網絡匿名保護和數據水印、角色挖掘等大數
據安全技術。
(2)工程管理碩士(專業代碼:125600)(學制 3 年)
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理論體系,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工程管理理論、方法
以及相關工程領域的專門知識,能獨立擔負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計劃、
組織、指揮、協調和決策能力,能夠獨立擔負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
工程管理專門人才。
★運營與物流工程管理 隨著電子商務與網絡零售的發展,企業運營與物流
工程管理優化顯得尤為重要。運營與物流工程管理主要研究企業運營、物流系
統的規劃設計與資源優化配置、物流運作過程的計劃與控制。運營與物流工程
管理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用人單位需求為導向,為政府行
政管理部門、物流企業、生產企業或其他企業培養掌握物流系統規劃設計與評
價以及物流運作管理的先進技術與方法,具有獨立擔負物流技術與運作管理工
作,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物流工程技術和工
程管理人才。本方向在當前互聯網+與大數據的背景下,加強同物聯網、物流信
息技術、物流決策與優化等領域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努力培養高質量的工程管
理研究生。
★信息工程管理 面向互聯網環境下的企業信息、信息技術服務和各類社
會管理等領域信息化建設和產業發展的需要,本方向培養具有扎實的信息技術
與工程技術理論基礎、堅實的信息系統實踐能力,既懂信息技術又懂項目管理
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使學生能夠掌握信息時代服務業創新升級與發展過程中
必要的運作管理知識、數據分析技能,具備系統性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使學
生能夠掌握信息化在服務創新方面的最新知識與業界動態,將工程管理的方法
充分應用到相關領域中。
★大數據工程管理 在大數據時代,面向金融、商務、工業、教育、醫
療、政府政務等不同行業,如何挖掘分析大數據中蘊含的大價值和有效知識,7
以支持管理決策,進而優化業務資源配置,是大數據工程管理的研究方向。本
方向主要培養數據挖掘與分析、數據驅動的管理決策(涉及智能決策理論與方
法、企業運營管理、生產與物流管理、服務運作與管理等)、金融大數據分
析、商務大數據分析、工業信息化與大數據分析等方面的人才。
★金融工程管理 本方向是金融和大數據信息技術的交叉方向,根據現代
金融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和產業發展需求,面向金融行業中從事金融產品設計與
創新、金融信息化、組合投資決策、行業研究分析、金融量化決策、投資咨
詢、金融風險管理、金融行政管理等領域的人員;培養具有扎實的金融行業與
金融工程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術,又有金融信息化管理能力的高端復合型人
才。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金融工程、金融計量、金融大數據分析、Python 語言
編程入門、基于 Python 的經典量化投資策略、金融風險管理等。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考試科目及參考書目
招生專業
考試科目
專業考試科目參考書目
政治理論 外國語 數學 專業課
電子信息
(計算機技術)
(大數據管理;多媒
體技術;計算機網絡
與安全)
101 思想
政治理論
204 英語二 302 數學二
831 程序
設計基礎
劉喜平、萬常選、舒蔚等:
《C 程序設計:方法與實
踐》,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工程管理碩士
(運營與物流工程管
理、信息工程管理、
大數據工程管理、金
融工程管理)
199 管理
類聯考綜
合能力
204 英語二
教育部考試中心或教育部
指定機構編制的考試大綱
(因 2020 年教育部專業學位招生專業目錄調整,最終以學校公布的招生簡章為準)
四、就業優勢與發展前景
隨著信息化的高度發展,政府和企業對掌握信息技術、經濟管理定量方法和
經濟管理知識的復合型信息化人才需求呈現高速增長與多元化的態勢,而我國信
息技術高級復合型人才極度欠缺,這嚴重困擾著信息化建設的正常進行,并極大
影響了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因此,培養既懂信息技術與定量方法,又懂經濟
管理的復合型、專業化、正規化的多層次信息化建設人才已是當務之急。我院學
科點正是依托我校經濟管理學科優勢,將數學、信息技術與經濟管理有機結合,形成了一套既懂技術又懂經管的復合型人才的研究生高級人才培養體系,畢業生
就業前景非常廣闊。
近 3 年研究生就業率 100%,就業質量高,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
究生就業單位包括蘇寧云商、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保利地產、
江西銀行、北京銀行、信達期貨、德勤、凱捷咨詢、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石
化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單位包括騰訊、網易、海康威視、宇視科技、
上海安碩、巨人網絡、中信銀行、浙江大華等。專業碩士就業單位包括德邦物流、
順豐速運、江鈴控股、北京銀行、招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
行、鼎捷軟件等。
五、獎勵資助政策
學校建立由獎學金、助學金和榮譽獎學金組成的獎助學金體系。獎學金包
括“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學業獎學金”、“科研獎學金”、
“專項獎學金”等。助學金包括“國家助學金”、“三助崗位助學金”、“臨
時困難補助”等;榮譽獎學金包括“優秀研究生”、“優秀研究生干部”、
“學習標兵”、“科研標兵”、“省級以上三好學生”、“優秀畢業研究生”
等。學校獎助學金體系完善、獎勵覆蓋面寬、獎勵力度大,優秀碩士研究生可
獲得 4 萬/年以上的獎助學金。
學院錄取的第一志愿報考的研究生,除享受國家及學校相關獎勵與資助
外,按 5000 元/人的標準提供科研經費;對研究生參加學術會議進行資助,在
讀期間碩士研究生累計資助金額 6000 元,博士研究生累計資助金額 18000 元;
設立研究生創新支持計劃對研究生發表高水平論文按不同級別資助 5000~10000
元。
六、報名及考試
考生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
育網址:http://yz.chsi.cn)瀏覽報考須知,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
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和參加考試。
網上報名時間:2019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31 日,每天 9:00-22:00。(以
教育部公布時間為準)
8七、聯系方式
學院網站:http://sim.jxufe.cn
咨詢電話:0791-83983207
姓名:萬 征

  出生日期:1979年7月

  職稱:副教授

  E_mail:[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無線網絡與移動通信、無線視頻傳輸、網絡服務質量、下一代網絡協議;智能家居系統、Android系統開發

  個人簡歷:

  萬征,男,江西南昌人,1979年7月出生,博士,副教授。分別于2001年和2006年獲得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士和博士學位,現任計算機網絡研究所副所長。主要從事無線網絡與移動通信、無線視頻傳輸、網絡服務質量、下一代網絡協議等領域的縱向研究,以及智能家居系統、Android系統開發等領域的橫向研究。近年來,以主持人身份完成或立項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江西省教育廳科技計劃項目3項;在國內外知名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30余篇。

  教學方面獲得的主要榮譽有:

  2010年榮獲江西財經大學“教學十佳”榮譽稱號;

  2010年獲評江西財經大學金牌主講教師;

  2009年獲得江西財經大學首屆青年教師比賽第一名;

  2007年獲評江西財經大學首批中青年骨干教師。

  近期科研成果:

  主持科研項目:

  [1] 異構無線網絡中的跨層自適應視頻傳輸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162009, 50萬).

  [2] 多小波視頻無線傳輸的動態QoS研究, 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2008GQS0015,1.5萬).

  [3] "3G/多跳"混合網絡中的跨層視頻傳輸研究,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計劃項目(GJJ12273).

  [4] 基于隱式反饋的移動商務個性化推薦,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計劃項目(GJJ09299, 1萬)

  [5] 新一代移動網絡中組播技術的研究,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計劃項目([2007]269, 1萬).

  [6] 財經院校計算機網絡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 江西省高校教改課題(JXJG-08-3-12, 0.1萬).

  [7] 移動電子商務環境中基于業務的快速切換技術研究, 江西財經大學校級課題(0.2萬).

  參與科研項目:

  [1] 自適應提升多小波可分級視頻編碼技術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862002, 28萬). 2009-2011.

  [2] 嵌入式移動計算環境下實時數據庫關鍵技術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863016, 24萬). 2009-2012.

  [3] 基于聯盟agent的協同響應與事故自主恢復技術研究,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計劃項目. 2007-2008.

  [4] 學校內部科研成果創新性評價及對應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 2007-2008.

  [5] 新一代移動網絡關鍵技術研究及實現, 浙江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2005C21002, 25萬), 2005-2006.

  [6] 新一代移動網絡關鍵技術研究, 華為高校科技基金(YJCB2004025SP, 8萬), 2004-2005.

  [7] 新一代安全可控互聯網技術研究,信息產業部, 2003-2004.

  [8] 數字視頻廣播(DVB)系統, 浙江省廣播電視科學研究所, 2002-2004. 姓名:譚作文

  職稱:教授

  E_mail:wtan@jxufe.edu.cn

  研究方向:信息安全.計算機代數在密碼學中的應用

  個人簡歷:

  2005年7月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共發表論文六十余篇,現任美國《Mathematical Reviews》評論員,中國數學會計算機數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數字內容安全專業委員會委員,Designs,Codes and Cryptograph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Mathematics.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Computer Communications.Computers & Security.Computer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 Security.Journal of Computer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s.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等刊物審稿人,十余次任國際信息安全會議程序委員會委員。

  近期科研成果:

  一.論文

  1. 陳仲滬, 譚作文,可裂G2的糾纏算子. 數學年刊A輯, 2001, 22(1),pp.35-42.

  2.You’an Cao, Zuowen Tan, Automorphisms of the Lie algebra of strictly upper triangular matrices over a commutative ring, Linear Algebra Appl.360, 2003, pp.105-122.

  3.譚作文, 劉卓軍, 唐春明. 基于離散對數的代理盲簽名. 軟件學報, 2003, 14(11),pp. 1931-1935.

  4.Zuo-Wen Tan, Zhuo-Jun Liu. Provably Secure Delegation-by-Certification Proxy Signature Schemes.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 Series, Proceedings of the 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ecurity, Shanghai, China, 2004. ACM Press, USA. pp.38-43.

  5. 譚作文,劉卓軍,肖紅光,一個安全公鑰廣播加密方案. 軟件學報, 2005, 16(7),pp.1333-1343.

  6. Zuo-Wen Tan, Zhuo-Jun Liu and Ming-Sheng Wang. On the security of some nonrepudiable threshold proxy signature schemes. ISPEC 2005,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3439, pp.374-385, Springer-Verlag, 2005.

  7. 陳偉東, 馮登國, 譚作文. 指定驗證方的門限驗證簽名方案及安全性證明. 軟件學報, 2005, 16(11),pp.1967-1974.

  8. Zuowen Tan, Zhuojun Liu, Cryptanlysis of A Generalized Scheme of Proxy Signature Based on Elliptic Curves,中國密碼學會2007年會(ChinaCrypt’2007), pp.319-321.

  9. Z.-W. Tan, Nominative Proxy Signature Schem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 Security, 7( 2), 2008, pp. 167-172.

  10. Zuowen Tan, Zhuojun Liu, Crypt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n a threshold proxy signature schem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5(2), 2009. pp. 619-632.  姓名:徐 曄

  出生日期:1962年5月

  職稱:教授

  E_mail:[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金融計量經濟學.企業投融資數量分析.經濟預測與決策.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數量模型與方法

  個人簡歷:

  1984年7月畢業于江西師大數學系,獲理學學士,1996.9-1997.7在大連理工大學應用數學所進修碩士課程,1998年評為副教授,2005年晉升為教授,獲得2004年.2010年江西財經大學教學“十佳”稱號,并被評為江西財經大學首屆金牌教師,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007年.2009年作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分別獲得第十二屆.十三屆江西省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另外還多次獲得省部級教學與科研其他獎勵。

  近期科研成果:

  (一)論文:

  1.The study on the growth-cycle of IT technology enterprises,2003年電子商務國際會議論文(獨著)

  2.The Research 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Manager of IT Enterprise,浙江大學出版社(國際學術會議),2004.10,ISTP收錄,獲得學校重大科研成果獎(獨著)

  3.高科技企業的激勵機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CSSCI),2004.10(獨著)

  4.信息產品的市場交易研究,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4.10(獨著)

  5.影響IT企業成長的因素分析——基于我國上市企業的實證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CSSCI),2004.12(獨著)

  6.信息產品的定價研究,中國物價,2004.9(獨著)

  7.論我國網絡服務業的發展方略,江蘇商論,2004.8(獨著)

  8.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China,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國際學術會議),2004.12(獨著)

  9.互聯網的定價機制研究,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4.8(獨著)

  10.信息產品的定價機制研究,南昌水專學報,2004.10(獨著)

  11.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pillover of High-tech Enterprises,The Four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ISTP收錄,獲得學校重大科研成果獎(獨著)

  12.高科技企業技術溢出與研發的機理研究,科技管理研究(CSSCI)2005年第6期(第一)

  13.IT企業成長的組織模式——從“勢”與“利”視角的研究,科技管理研究(CSSCI)2006年第11期(第一)

  14.高科技企業成長的內生機理,江西財經大學學報(CSSCI),2006年第6期(獨著)

  15.IT企業的技術溢出與研發機理,當代財經(CSSCI)2007年第10期(第一)

  16.The Growth of IT Enterprises in China: A Positive Study,Proceeding of ICM’2007,ISTP收錄,Science Press(第一)

  17.Research 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Manager of IT Corporate, Proceeding of ICM’2007,ISTP收錄,Science Press(第二)

  18.A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Spillover and R&D of IT Enterprise, Proceeding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 Management,2007,ISTP收錄,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第二)

  19.IT企業成長與人力資本效應——基于擴展的內生增長模型與實證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權威),2008.3(第二)

  20.外商直接投資技術溢出與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關系研究,江西財經大學學報(CSSCI),2008.5(第一)

  21.博弈思想在銀行信貸中的應用,商場現代化,2008.28(第一)

  22.我國能源消費與地區經濟增長差異的實證分析,世界農業,2008.10(獨著)

  23.Analysis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China's Software Industry, ICMeCG'2008(第一),EI收錄

  24.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Resource Allocation Capability of China’s Hi-Tech Industry, IE&EM'2008(第一),ISTP收錄

  25.Research on Endogenetic Growth Mechanism of IT Firm,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8(第一),ISTP收錄

  26.Research on Evolution Tendency of Technology Spillover of IT Firm,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8(第二),ISTP收錄

  27.中國高技術產業各行業資源配置效率的實證研究,當代財經(CSSCI),2009.12(第一)

  28.Technology Imitation, R&D Game between MNCs and Host Enterprises,第四屆產品創新管理國際會議論文,2009(第一),ISTP收錄

  29.Financial support and electric communications Industry:An Analysis Based on Chinese Provincial Panel,ICMeCG2009,2009(第一),EI收錄

  30.Sources of Financing, Financial Support and High-tech Industry:An Analysis Based on Chinese Province,2009IIASS,2009(第一),ISTP收錄

  31.IT企業的自組織協同機制研究,當代財經(CSSCI),2010.10(第一)

  32.Literature Review on Enterprise Tacit Knowledg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 ,2010(第一),EI收錄

  33.基于技術融合的IT企業創新模式研究,江西財經大學學報(CSSCI),2012.3(第一)

  34.中國制造業環境技術效率的測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東岳論叢(CSSCI),2012.11(獨著)

  (二)課題:

  1.江西省農產品出口貿易調研報告(第5) 江西省“九五”規劃社科研究項目(1998)

  2.超幾何級數的估計(第2) 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8)

  3.信息與信息商品的定價問題研究(第2)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課題(1998)

  4.城鄉結合部土地利用優化配置研究(第5) 江西省高校社科重點項目(1998)

  5.面向對象的經濟應用數學系列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主持人)江西省高校教學研究課題(1999)

  6.《經濟信息管理概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第2) 江西省高校教學研究課題(1999)

  7.我省信息業近20年來發展的實證分析及其加入 江西省軟科學研究項目(2000) WTO后的發展對策研究(第2)

  8.近10年來江西省信息服務業發展的實證分析(第3) 江西省“十五”規劃社科研究項目(2000) 及其加入WTO后的發展對策研究

  9.網絡環境下企業成長研究(第2)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項目(2003)

  10.高新技術企業成長的經濟學分析(第2) 江西省高校“十五”規劃項目(2004)

  11.面向21世紀大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主持人) 江西省高校教學研究課題(2003)

  12.創新教育與大學優質課程建設研究(主持人) 江西省高校教學研究課題(2004)

  13.基于創新能力的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第2) 江西省高校教學研究課題(2004)

  14.高新技術產業政策管理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主持人),江西省社科“十一五”規劃項目(2007)

  15.江西省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效益評估與治理對策研究(主持人),江西省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項目(2008) 16.基于演化博弈視角下的IT企業技術創新的動態演化過程與仿真研究(主持人),江西省教育廳2009年度科技項目(GJJ09289)(2010)

  17.城市圈產業關聯發展風險傳導.控制與對策研究-以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例(主持人),江西省社科“十一五”(2008年)規劃項目(08JL09),被鑒定為優秀等級

  18.信息產業集群的知識溢出機制研究(主持人),江西省教育廳2011年度科技項目(GJJ11410)(2012)

  19.基于知識融合的區域產業創新與產業升級耦合機制研究,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1YJA630169),主持人,在研

  20.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環境技術效率測度研究,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BJY014 ),主持人,在研

  21.區域產業創新系統演化的機理研究,江西省教育廳2013年度科技項目(GJJ13295),主持人,在研

  (三)著作:

  1.計量經濟學教程(第2)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

  2.計量經濟學(第2)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年2月

  3.信息經濟學(第3)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1月

  4.線性代數(第4)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

  5.微積分(Ⅱ)(第2) 中國商業出版社,2000年12月

  6.微積分(Ⅰ)(第4) 中國商業出版社,2004年9月

  7.微積分(Ⅱ)(再版)(第2) 中國商業出版社,2004年12月

  8.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基于結構與組織的視角(第一),江西出版集團(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

  (四)獲獎:

  1.中國IT企業成長的一個實證研究(論文),第十三屆江西省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9,第一

  2.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創新與溢出機理研究(論文),第十二屆江西省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7,第一

  3.金融支持與電子通訊產業發展——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論文),第十四屆江西省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2011,第一

  4.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基于結構與組織的視角(專著),第十一屆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2009,第一 5.IT企業成長與人力資本效應:基于擴展的內生增長模型與實證研究(論文),第十三屆江西省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2009,第二

  6.江西省農產品出口貿易調研報告(第5), 獲1999年江西省青年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7.近20年來我省信息業發展的實證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 于2003年12月獲得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第2)

  8.課件《線性代數》榮獲2004年江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負責人)

  9.榮獲2004年度江西財經大學教學“十佳”稱號

  10.榮獲首屆江西財經大學金牌主講教師稱號

  11.榮獲2010年度江西財經大學教學“十佳”稱號  姓名:萬建香

  出生日期:1973年12月

  職務:教學副院長

  職稱:副教授

  E_mail:[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數量經濟學

  個人簡歷:

  萬建香,女,江西南昌人,1973年12月生,博士,江西財經大學中青年骨干教師、副教授,數量經濟學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計量經濟學、數學模型分析等數量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訪學經歷:2012.10-2013.4在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社會經濟學系做訪問學者。

  教育、工作背景:

   2003至今,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師;

  2007年-2011年,江西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梅國平教授;

   2010年- 至 今,江西財經大學中青年骨干教師、數量經濟學碩導;

   2000年-2003年,南昌大學數量經濟學專業/碩士,諶貽慶/甘筱青教授。

  非常歡迎有志讀研的同學報考,也歡迎同行指正與交流。

  Email:[email protected].

  近期科研成果:

  近期教學工作:

  擔任了《計量經濟學》、《決策理論與方法》、《經濟數學模型與仿真》等專業課程教學,擔任了《概率論》、《微積分》、《線性代數》等基礎課程的教學,擔任了研究生《數據處理與統計軟件使用》、《經濟模型與應用軟件》、《專業外語》等課程教學。教學認真負責、注重與學生交流互動,教學效果良好,獲得教師、學生的一致好評。連續擔任了04級、08級管科班主任;指導了1項研究生課題、2項國家大學生創新課題;指導了8屆、近60篇本科畢業論文;作為主講教師擔任了《決策理論與方法》國家精品、《計量經濟學》省級精品課程的申報與建設工作;主持了2項省級教改課題;作為核心成員參編了《計量經濟學》、《微積分》等3部教材;作為指導老師參與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工作。

  近期主要科研成果:

  一、發表論文

  [1]萬建香,梅國平. 社會資本可否激勵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雙贏?[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2,7:61-75.

  [2]梅國平,萬建香*. 環境約束下我國經濟增長的內生機理分析--基于CDE與FBA的數理分析與數字校正[J].經濟管理,2012,3:1-12.

  [3]萬建香. 環境保護政策如何成為經濟增長政策—基于減排勞動的內生分配[J].財政研究,2012,8:64-66.

  [4]環境政策促進經濟發展的傳導機制研究--基于鄱陽湖生態區環境政策模擬[D].江西財經大學,2011,7.(校優秀論文,并即將出版)

  [5]萬建香. 基于環境政策規制績效的波特假說驗證--以江西重點調查產業為例[J].經濟經緯,2013.1:115-119.

  [6]萬建香. 環境政策促進經濟發展的傳導機制研究--鄱陽湖生態區環境政策模擬[D].江西財經大學,2011,7.

  [7]萬建香. 低碳經濟下環境政策規制的雙贏績效分析---以重點調查產業為例[J].江西社會科學,2011,10.

  [8]萬建香. 環境政策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機理分析--基于環境污染的溢出效應[J].經濟經緯,2010,10.

  [9]萬建香. 經濟增長下產業結構和公平之間的均衡路徑---基于聯立方程的實證[J].經濟經緯,2009,9:19-22.

  [10]萬建香.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路徑KMS----企業微觀層面的傳導機制分析[J].江西社會科學,2009,12:74-77.

  [11]萬建香. 梅國平,基于基尼系數人均人力資本收入差距研究[J].當代財經,2008,913-19.

  [12]萬建香. 高校創業教育對中部崛起績效評價研究---基于江西實證研究[J].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5.

  [13]萬建香. 創業教育對江西經濟貢獻的實證研究[J]. 江西社會科學,2007,3.

  [14]萬建香. A panel data-based test of the EKC in China: fore-and –aft education introduced [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2009.06,6(3):1565-1572. (EI期刊,檢索號:20094512429517.)

  [15]萬建香,梅國平,沈波. Covering the gap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ization with KMS-the conduct mechanism of entrepreneur micro-management [J].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5:2 (2009) 869-879. (EI期刊,檢索號:20092712162983.)

  [16]萬建香. Analysis on the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policy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ICMeCG2011,(EI檢索)

  [17]萬建香.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policy is the means to promote economy development. ICMeCG2010,1(EI檢索)

  [18]萬建香.Does Porter hypothesis exist?- take Major-surveyed Industries in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Proceedings of IEEE Express Conference Publishing. IEEE Computer Society,2010,8. 重慶. EI收錄

  [19]萬建香. Does Environmental Policy Regulation Work? An Analysis on Win-win Performance in Jiangxi Province, Fourth International ISCRAM CHINA Conference,2010,10. 哈爾濱. EI收錄

  [20]萬建香. Analyses on Win-win Performance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Regulation-Taking Major-surveyed Industries in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Proceedings of the 6th Euro-Asia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CSR: Socie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Session,2010,3. Istanbul, Turkey. ISTP收錄

  [21]萬建香. A conditional tradeoff path between industry structure and equity: based-on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6th 2009,7(EI檢索)

  [22]萬建香. Does education matters?—An empirical Panel Data-Based test of the EKCs in China. yanling zhang (ED) 2009,9(EI檢索)

  二、主持或參與課題

  [1]萬建香(2). 環境政策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傳導機制研究—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環境政策模擬 NO:7106300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0.

  [2]萬建香(2). 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環境政策選擇研究(NO:2012GXS4D089),國家軟科學基金項目.2012.

  [3]萬建香(6). 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指標體系與評價體系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NO:06BJY040),2008年12月結題. 結題鑒定為優秀.

  [4]萬建香(2). “贛鄱555工程”領軍人才培養計劃《環境政策促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經濟發展及方式轉變的傳導機制研究》項目.2010.

  [5]萬建香(2).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公眾參與機制研究,江西財經大學鄱陽湖生態經濟研究重大招標課題.2011.

  [6]萬建香(1). 加快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環境政策驅動力研究,江西財經大學校級重點課題.2012.1-2013.1.

  [7]萬建香(2). 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環境政策選擇研究,江西省家軟科學基金項目.2012.

  [8]萬建香(4). 環境政策促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模擬研究,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NO: 10G106.2010).

  [9]萬建香(1). 我省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探討(NO:04YB045),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2005.12結題.

  [10]萬建香(1). 管理決策系列課程教學內容研究——以江西財經大學管理科學專業為例(NO:JXJG-11-3-25),江西省教育廳教改課題,2012.1-2013.1.

添加江西財經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江西財經大學考研分數線、江西財經大學報錄比、江西財經大學考研群、江西財經大學學姐、江西財經大學考研真題、江西財經大學專業目錄、江西財經大學排名、江西財經大學保研、江西財經大學公眾號、江西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江西財經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江西財經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江西財經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江西財經大學考研網由江西財經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江西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江西財經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 | 在线亚洲黄色 |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综合 |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亚州视频在线八a | 一级绝黄| 性做爰片免费视频毛片中文i | 手机看a| 免费看一级毛片欧美 | 久久视频在线视频 | 91伊人影院 | 美国毛片在线观看 | 亚洲美女在线观看 | 三级全黄a | 亚洲手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a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第一欧美日韩中文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软件 | 欧美视频二区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 | 成人毛片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 成人高清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 | 亚洲理论视频 | 欧美在线视频观看 | 草草视频在线观看最新 |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 9191久久久久视频 | 日本三级网站在线线观看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国内精品 | 久草免费公开视频 | 三级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