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黑龍江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黑龍江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黑龍江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黑龍江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黑龍江大學研究生招生]
[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分數線[2013-2020]]
[黑龍江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黑龍江大學考研難嗎]
[黑龍江大學研究生院]
[黑龍江大學考研群]
[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學費]
[黑龍江大學研究生獎學金]
[黑龍江大學研究生輔導]
[黑龍江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
[考研國家線[2006-2020]]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歷史文化旅游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歷史學介紹
1958年籌建,1960年開始招生,學制4年制,修業年限為3-8年,畢業學分為152.5學分,授予歷史學學士學位。
(一)培養目標
基于“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專業特色,培養具有扎實歷史學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理論思維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在政府、企業、學??蒲袡C構以及文博等部門從事行政管理、策劃公關、文化交流、宣傳教育、編輯出版和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級復合型專門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采取“前期趨同、后期分流”的培養模式,學生應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達到以下培養要求:
(1)知識要求:掌握歷史唯物論和當代最新史學研究理論及研究方法,通曉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史實,了解國內外史學界的前沿理論和發展動態,并具備與歷史學專業相關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
(2)能力要求:熟悉文獻檢索與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熟練掌握一種外國語言,具有較強的專業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3)素質要求:本專業應培養學生形成較高的專業素質,在該過程中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身心素質共同提高。
(三)課程體系
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世界當代史、史學概論、史料目論學概論、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歷史地理、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史學論文寫作、考古學通論、外國歷史文獻。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旅游管理介紹
始于1993年招生的??粕?998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學制4年制,修業年限為3-8年,畢業學分為152學分,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一)培養目標
基于“區域+實踐”的專業特色,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深厚的人文素質、突出的實踐能力、良好的外語交際能力、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適應我國旅游事業和地區經濟發展需要,能在各類旅游相關企事業單位、教育及研究機構等從事經營、管理、咨詢、培訓、規劃等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的管理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采用“前期趨同,后期分流”培養模式,學生應在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達到以下的培養要求:
(1)知識要求:掌握旅游管理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有關旅游管理問題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熟悉我國關于旅游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國內外旅游業的發展動態和趨勢。
(2)能力要求:掌握一門外語的聽、說、讀、寫技能,具有較強的雙語表述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具備區域旅游資源規劃與旅游產品開發的業務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基本的科研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
(3)素質要求: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和旅游職業素質;具備良好的文化修養、法律意識和人際交往意識;具有科學的思維方法、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具有良好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三)課程體系
高等數學;管理學原理;西方經濟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服務運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統計學;旅游經濟學;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法及政策法規;旅游學概論;飯店管理原理;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初級旅游英語;旅游資源學;旅游消費者行為;旅游信息化與電子商務。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考古學介紹
成立于2008年,2009年開始招生,學制4年制,修業年限為3-8年,畢業學分為152.5學分,授予歷史學學士學位。
(一)培養目標
基于“注重實踐教學和文化遺產管理教學,突出北方考古研究”的專業特色,培養具備考古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實踐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能在國家機關、考古、文物、博物館等文教企事業單位或領域從事研究、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采取厚基礎、重實踐的“一專多能”培養模式。“一專”,即注重學科與專業基礎課教學,培養學生深厚的考古學專業基礎和較高的考古學專業素養;“多能”即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在田野考古、博物館管理、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的多種能力。學生應在知識、能力和素質三方面達到以下的培養要求:
(1)知識要求:掌握歷史學、考古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基本知識,掌握田野考古、博物館和文化遺產管理的基本技能,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熟悉文物法規與政策,熟悉東北尤其是黑龍江古代社會、民族發展的歷史;了解本專業前沿成果與發展動態,了解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相關知識。
(2)能力要求:具備田野考古、搜集和整理考古資料、編寫考古報告的能力;能勝任有關文化遺產保護、文物資源管理的具體工作;具備從事文物、考古、博物館及歷史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3)素質要求: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具備優良的品德修養和職業素養,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熟練掌握一門外語,達到一定的外語交際水平,具備基本的外語專業文獻閱讀能力;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具備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素質。
(三)課程體系
中國考古學、考古學導論、考古學史、考古學技術、田野考古實習、博物館實習、博物館學基礎、世界古代史通論、中國古代通史、中國歷史要籍導讀、民族考古學、科技考古概論、文物資源管理、古文字學概論、體質人類學。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聯系方式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聯系方式
院 長 段光達:86604433
院 長 段光達:86604433
黨總支書記 孫美暉: 86604647
副院長 魏影:86608924
副書記副院長 劉東興:86604443
副院長 王樂文: 86604400
行政 辦公室:86608942
教務 辦公室:86608594
團委 辦公室:86608246
總支秘書 辦公室:86608594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師資力量介紹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旅游管理專業于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該專業文理相通,工管交融,多學科交叉,已經成為一級學科,現在擁有旅游規劃、人文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冰雪旅游開發與管理三個研究方向,3名碩士生導師。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基礎,具有科研興趣和嚴謹的科研作風,掌握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及數據處理技術,了解本專業學術前沿與學術動態,善于提煉科學研究問題,具備一定的學術研究和實踐創新能力,能夠開展本專業學術研究、應用研究或從事管理實踐活動的專門人才。
二、培養優勢、特色
1.培養優勢
本學位點學術研究重點突出、學科方向明確,在旅游規劃、旅游文化、冰雪旅游管理等領域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礎,目前形成區域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冰雪旅游研究、旅游文化研究三大研究方向。導師組成員在《光明日報》、《中國高等教育》、《生態學報》、《中國旅游報》等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本學科成員在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規劃項目、省社科規劃項目的同時,還承擔多項橫向課題,為政府各級部門和社會提供旅游規劃等多方面的服務。
(1) 旅游規劃項目的制定與管理。突出東北地域特色,以黑土文化為積淀,以冰雪為特征,以北方山水園林為基礎,突出環境保護與開發并重,達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并重的目的。
(2)人文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依托于黑龍江邊疆省份的民族眾多和民風獨特等特點,挖掘各類旅游資源的歷史文化內涵,研究其文化現象與開發保護機制。
(3)冰雪旅游開發與管理。關注冰雪旅游藝術景觀景區設計與管理,冰雪旅游者行為心態、冰雪旅游產業構成、冰雪旅游產品的動態分析、冰雪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及中外冰雪旅游產業的對比等。
2.特色
(1)2010年10月黑龍江省教育廳批準在我校設立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黑龍江旅游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充分顯示了其在省內同類院校中的學科優勢地位。依托此研究中心,旅游管理學科的研究生教育教學工作,緊緊圍繞如何轉變黑龍江特色旅游的發展方式、調整特色旅游的產業結構、完善特色旅游產業發展的運行機制等方面展開。
(2)2013年“黑龍江旅游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獲批為具備丙級資質的旅游規劃設計資質單位(證書編號:旅規丙3-2013號)。并承擔了《黑龍江省滿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規劃》、《齊齊哈爾碾子山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甘南縣興十四村旅游發展規劃》、《亞布力、雪鄉、鳳凰山旅游風景區調研報告》等專項規劃。依托此規劃資質,將為學生提供參加旅游規劃實踐的平臺。
(3)通過與俄羅斯高校建立旅游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聯合培養機制,利用我校對俄辦學的特色優勢,構建對俄旅游人才培養平臺,已成為我院開展旅游管理碩士學位教育的特色與優勢。
三、課程體系及導師隊伍
1.課程體系
本方向課程分為學位公共課、學位基礎課、學位方向課及其它實踐教學環節,具體為:管理經濟學、現代管理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旅游規劃實踐與應用、旅游管理經濟模型與決策、旅游市場調查與預測、景區開發與管理模式研究、旅游景觀規劃與設計、人文旅游資源保護與利用、旅游與文化遺產、冰雪旅游產業發展研究等。
2.導師隊伍
旅游管理專業碩士點建立以后,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在師資隊伍建設、現代化教學與研究手段方面有了進一步發展?,F擁有導師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導師組成員參與了多項旅游規劃開發與實踐工作,了解本學科國內外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本研究領域的研究發展趨勢,具有指導和組織課題組進行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經歷。
碩士生導師祁穎教授是省教育廳重點研究基地黑龍江省旅游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承擔黑龍江省級精品課程的建設任務。主要研究方向是人文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側重于旅游審美、旅游資源顯性化等方面的學術研究。
碩士生導師張麗梅教授是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地理專業博士,省教育廳重點研究基地黑龍江省旅游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省級大學生教學實習實踐基地負責人,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旅游地理信息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是旅游資源開發與利用,以黑龍江省地域旅游發展為研究內容,側重于生態旅游、冰雪旅游、滿族旅游開發等方面的學術研究。
碩士生導師曹繼宏副教授是黑龍江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黑龍江旅游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主要研究方向是冰雪旅游開發與管理,側重于冰雪旅游市場營銷及滑雪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學術研究。
四、畢業后發展前景
本專業畢業碩士已達20余人,發展前景較好。一部分通過考取博士進入高校、研究機構,一部分進入高校從事旅游教育工作,一部分畢業后進入政府機關、或企業任職等。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簡介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前身是1958年8月開始籌備設立的歷史系,國內知名教育家紀昌同志出任第一屆歷史系主任,1960、1961年招收了兩屆本科生。1963年,根據黑龍江省政府決定,歷史系并入哲學系;改革開放后,學校于1981年決定恢復歷史系,1982年開始招收歷史學專業本科生;2000年3月更名為歷史文化旅游學院。經過60多年的發展,學院從最初的1個專業、1個學科,發展成為具有3個本科專業、3個一級學科、一個二級學科的較為完整的教學結構和學科體系。近年來,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和社會服務等方面都取得顯著成績,整體辦學水平、綜合實力和社會聲譽都有了顯著提升。
學院現設有歷史學、旅游管理、考古學3個本科專業,其中歷史學和旅游管理專業為省級重點專業;擁有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3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旅游管理1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2018年,考古學和世界史學科還同俄羅斯聯邦大學啟動了“中俄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計劃”。
學院擁有黑龍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和黑龍江旅游產業發展研究中心2個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省高校時尚旅游發展智庫;還擁有同俄羅斯科研機構聯合組建的中俄黑龍江流域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以及中華飲食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北部邊疆歷史文化研究所、國際禮儀與跨文化溝通研究所和《當代旅游》學術期刊。
旅游管理專業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定制班揭牌儀式
經過多年建設與發展,學院形成了一支素質較高、梯隊合理、科研能力強、教學質量優的師資隊伍?,F有教職員工40名,其中專任教師33人;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0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3人,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13人次。
多年來,學院堅持“突出地方特色,打邊疆牌”的學科建設原則,強化對俄辦學特色,加強對俄合作研究,積極構建國際化學術交流與發展平臺。同時,發揮實踐學科優勢,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史學科立足北疆,積極打造北疆絲路歷史與文化研究特色;世界史學科著力打造東北亞國別與區域史研究特色;考古學科立足黑龍江流域,深化同俄羅斯考古機構的密切合作,打造俄羅斯考古、渤??脊藕瓦|金考古特色。
近五年來學院教師科研成果豐碩,先后承擔國家社科規劃重大專項、重點及一般項目15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重點及一般項目4項、黑龍江省社科規劃重大委托、重點和一般規劃項目16項;獲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人次、二等獎3人次、三等獎7人次。
學院重視實踐教學,形成了課內實驗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大一至大四逐層遞進的立體式實踐教學模式。考古學專業開設了“考古+俄語”實驗班;旅游管理專業與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合作開辦了以就業為導向的企業定制班,擁有旅游管理和考古學兩個綜合實驗室。
根據專業特點,先后與黑龍江省博物館、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館、香格里拉酒店、吉林北大壺地中海度假村等34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的實習基地。旅游管理專業與亞布力雪上亞運村大酒店有限公司共建的冰雪實踐教學基地,被評為黑龍江省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多維平臺。旅游管理專業被“第八屆中國飯店論壇”授予“中國旅游飯店業十佳人才培養基地”稱號;歷史學專業的《菜根譚的智慧》被評為教育部第28批大學精品視頻公開課;旅游管理專業的《旅游美學》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學院還成立了文物考古愛好者協會、導游協會等學生組織,為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歷史專業學生在實習時進行遺址考察
考古學、歷史學專業學生多次參與省內外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2011年考古學專業學生在山西大河口西周墓地實習發掘期間,新華社、《光明日報》社、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報道。受俄方邀請,2015年5月,考古學專業參與了中俄首次在中國境內聯合搜尋蘇軍烈士遺骸活動。2016年7月,考古學專業師生在俄羅斯阿穆爾州進行了中俄聯合考古發掘。2017-2018年,考古學專業同阿穆爾州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沿黑龍江兩岸進行了首次中俄聯合遺址考察。
2016年考古學專業師生在俄羅斯阿穆爾州參加中俄聯合考古發掘
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突出。近五年,各專業學生先后完成創新、創業項目20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其中國家級創新項目12項、省級創新項目28項。2018年,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參加“第十屆全國旅游院校服務技能(導游服務)大賽”,榮獲團體一等獎,英語導游服務個人一等獎2項、普通話導游服務個人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脊艑I學生先后榮獲國家李濟考古獎學金入圍獎、中國公共考古·首師論壇活動三等獎。
學院始終以學風建設為工作重點,樹立全員育人理念,管育結合,堅持不懈培育優良學風、考風,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學習氛圍。針對低年級學生,從小班任到師生講師團,從晚自習到個性化研究小組,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針對高年級學生,從專任教師到成長規劃指導組,從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到拓寬的專業學術視野,助力學生提升綜合素質。學院結合專業特點,開展特色鮮明的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導游才藝大賽、“晚秋”征文比賽等活動,確保學生全面發展。2017年組織召開了第十八屆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歷史學研究生論壇;2018年舉辦了 “北疆絲路歷史與文化”優秀研究生、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
近年來,歷史文化旅游學院畢業生就業率穩中向好,近三年就業率均在90%以上。學院畢業生國內外升學率較高,先后考入北京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等高等學府。畢業生廣泛就業于各類學校、培訓機構、旅行社、酒店、度假村、文博館等專業對口單位及零售、策劃、培訓等崗位,對就業單位的跟蹤調查顯示,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評價較高,很多畢業生在重要崗位上成為骨干力量。(更新至2019年3月)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