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廣東海洋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廣東海洋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廣東海洋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廣東海洋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廣東海洋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廣東海洋大學考研難嗎]
[廣東海洋大學考研群]
[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學費]
[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食品科技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品工程領域的研究生培養方案
食品工程領域 (085231)
專業學位代碼 | 0852 | 專業學位類別 | 工程碩士 |
專業領域代碼 | 085231 | 專業領域名稱 | 食品工程 |
學制 |
2年(2013年) 2.5年(2014年始) |
所屬學院 | 食品科技學院 |
編碼 | 研究方向 | ||
1 | 水產品加工工程 | ||
2 | 農產品加工工程 | ||
3 | 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 | ||
培養目標: 1、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踐行科學發展觀,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2、基本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閱讀本領域的外文資料。 3、為食品企業和管理部門培養具有食品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食品工程設計、新產品開發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的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應用復合型專門人才。 |
|||
培養方式: 1、采用全日制學習,年限為2.5年,其中半年進行理論課學習,2年進行專業實踐、科學研究和撰寫學位論文等。學校實行彈性學制,有關規定按照研究生培養管理實施細則執行。 2、采用理論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 理論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要求在校學習時間累計不少于6個月。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采用導師負責制,以校內導師為主,鼓勵聘請校外導師參與專業實踐、學位論文等環節的指導工作。校外導師一般應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有高級技術職稱。 |
|||
培養環節: 一、培養計劃 研究生在入學后一個月內,在導師指導下完成個人培養計劃的制定。 二、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要求在第1學期完成,課程設置見附表。 三、中期考核 第3學期,按照《廣東海洋大學碩士學位研究生中期考核辦法》參加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主要是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學習成績、科研能力和英語、計算機等綜合技能進行考核,要求完成個人培養計劃選定的理論課程學習。 四、專業實踐 專業實踐包括生產實踐、研究生討論班、科研實踐等,在2年內完成。完成實踐環節,通過考核的學生計10學分。 生產實踐:第2-4學期完成,保證有120個工作日。必須有實踐計劃、學生實踐記錄表或日志、學生實踐總結報告及實踐考核表以及相應佐證材料。第4個學期末,學生撰寫實踐報告,提交導師和學院審核。經考核合格的學生,計5學分。 研究生討論班:第1-4學期完成,參加與學位論文有關的討論班不少于8次(不包括開題),第4個學期末,學生撰寫總結報告,提交導師和學院審核。經考核合格的學生,計1學分。 科研實踐:第1-4學期完成,完成學位論文研究工作,導師審核,達到學位論文答辯要求。經考核合格的學生,計4學分。 五、學位論文 1、論文形式 論文實行導師負責制,論文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采用調研報告、應用基礎研究、規劃設計、產品開發、案例分析、項目管理等形式。鼓勵采用雙導師指導(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 2、選題與開題 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應結合本人所從事的研究工作,直接來源生產實際、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關鍵問題,或是有應用價值和應用前景的問題,選題應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和創新性。開題報告應在第2學期內完成,開題報告要說明論文選題的來源、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以及論文的內容框架和主要觀點。 3、學位論文研究中期檢查 學位論文中期檢查是保證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措施,在研究生開題一段時間后,第4學期初進行論文工作中期檢查。 4、學位論文的寫作 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并能體現其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工作要有足夠的工作量,論文撰寫參照《廣東海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格式及書寫規范》。 5、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研究生必須學完規定的理論課程和專業實踐,考核成績合格,獲得規定學分;完成學位論文工作,在讀期間作為第1作者(或導師為第1作者、學生為第2作者)至少發表1篇核心期刊以上級別的論文(或者有論文錄用函),方能申請論文答辯;其他有關研究生的論文評閱、論文答辯、學位授予等環節按《廣東海洋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實施細則》《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碩士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中的有關規定執行,積極推行學位論文的“雙盲”送審和公開答辯制度。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時間一般安排在第5學期,按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 |
應修學分不低于28學分,其中學位課9學分,非學位課9學分,實踐環節10學分,課堂教學第一學期內完成。跨學科或同等學力的研究生,必須補修2門本專業的大學本科專業主干課程,不計學分。學位課程成績70分(含)以上為及格,非學位課程及補修課成績60分(含)以上為及格,英語不得免修。
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 學期 |
考核 方式 |
擬任課 教師 |
備注 |
公共學位課 (3學分) |
215029 | 英語讀寫B | 32 | 1 | 1 | 考試 | 汪曉明 | |
205027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2 | 2 | 1 | 考試 | 宋玉忠 | ||
專業學位課 (6學分) |
204913 | 高級微生物學 | 32 | 2 | 1 | 考試 |
雷曉凌 吳紅棉 劉穎 |
|
204926 | 現代儀器分析 | 32 | 2 | 1 | 考試 | 吳曉萍 | ||
204918 | 海洋食品加工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章超樺 曹文紅 |
||
204921 | 食品質量與安全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黃 和 | ||
選修課 (9學分) |
204910 | 食品物性學 | 32 | 2 | 1 | 考查 |
李雁群 毛偉杰 |
|
204927 | 現代儀器分析實驗技術 | 32 | 2 | 1 | 考查 | 楊 捷 | ||
204922 | 生物活性物質研究 | 16 | 1 | 1 | 考查 | 雷曉凌 | ||
204209 | 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 | 32 | 2 | 2 | 考查 | 劉書成 | ||
204108 | 食品加工新技術 | 32 | 2 | 1 | 考查 | 王維民 | ||
204919 | 食品生物技術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劉斌斌 | ||
204920 | 食品營養學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林華娟 | ||
204924 | 食品新資源開發 | 16 | 1 | 1 | 考查 | 劉 穎 | ||
204917 | 功能食品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洪鵬志 | ||
204925 | 特色農產品加工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李秀娟 | ||
211015 | 科技文獻檢索 | 16 | 1 | 1 | 考查 | 樊怡青 | ||
219024 | 中文科技論文寫作 | 16 | 1 | 1 | 考查 | 禤勝修 | ||
201025 | 英文科技論文寫作 | 16 | 1 | 1 | 考查 | 李廣麗 | ||
215026 | 第二外語(日語) | 32 | 2 | 1 | 考查 | 李星 | ||
實踐環節 (10學分) |
204J06 | 生產實踐 | 5 | 2-4 | 考查 | |||
204J07 | 研究生討論班B | 1 | 1-4 | 考查 | ||||
204J08 | 科研實踐 | 4 | 1-4 | 考查 | ||||
補修課程 | 204503 | 食品化學 | 1-2 | |||||
204504 | 食品工藝學 | 1-2 |
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的研究生培養方案
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 (095113)
專業學位代碼 | 0951 | 專業學位類別 | 農業推廣 |
專業領域代碼 | 095113 | 專業領域名稱 | 食品加工與安全 |
學制 |
2年(2013年) 2.5年(2014年開始) |
所屬學院 | 食品科技學院 |
編號 | 研究方向 | ||
01 | 食品加工 | ||
02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
培養目標: 1、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踐行科學發展觀,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2、基本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閱讀本領域的外文資料。 3、以發展現代農業和食品產業為宗旨,為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培養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意識和現代食品加工與安全理念、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獨立承擔本領域較高層次的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應用型高層次人才。 |
|||
培養方式: 1、采用全日制學習,年限為2.5年,其中半年進行理論課學習,2年進行專業實踐、科學研究和撰寫學位論文等。學校實行彈性學制,有關規定按照研究生培養管理實施細則執行。 2、采用理論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 理論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要求在校學習時間累計不少于6個月。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采用導師負責制,以校內導師為主,鼓勵聘請校外導師參與專業實踐、學位論文等環節的指導工作。校外導師一般應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有高級技術職稱。 |
|||
培養環節: 一、培養計劃 研究生在入學后一個月內,在導師指導下完成個人培養計劃的制定。 二、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要求在第1學期完成,課程設置見附表。 三、中期考核 第3學期,按照《廣東海洋大學碩士學位研究生中期考核辦法》參加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主要是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學習成績、科研能力和英語、計算機等綜合技能進行考核,要求完成個人培養計劃選定的理論課程學習。 四、專業實踐 專業實踐包括生產實踐、研究生討論班、科研實踐等,在2年內完成。完成實踐環節,通過考核的學生計10學分。 生產實踐:第2-4學期完成,保證有120個工作日。必須有實踐計劃、學生實踐記錄表或日志、學生實踐總結報告及實踐考核表以及相應佐證材料。第4個學期末,學生撰寫實踐報告,提交導師和學院審核。經考核合格的學生,計5學分。 研究生討論班:第1-4學期完成,參加與學位論文有關的討論班不少于8次(不包括開題),第4個學期末,學生撰寫總結報告,提交導師和學院審核。經考核合格的學生,計1學分。 科研實踐:第1-4學期完成,完成學位論文研究工作,導師審核,達到學位論文答辯要求。經考核合格的學生,計4學分。 五、學位論文 1、論文形式 論文實行導師負責制。論文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采用調查研究報告、項目策劃書、研究論文、科技發明成果報告、新產品或樣機研制報告、工程設計、項目(產品)設計等。鼓勵采用雙導師指導(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 2、選題與開題 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應結合食品原料生產、食品加工、食品質量安全檢測與監管等方面的實際,解決食品生產和管理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技術水平。選題應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和創新性。開題報告應在第2學期內完成,開題報告要說明論文選題的來源、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以及論文的內容框架和主要觀點。 3、學位論文研究中期檢查 學位論文中期檢查是保證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措施,在研究生開題一段時間后,第4學期第4周前進行論文工作中期檢查。 4、學位論文的寫作 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并能體現其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工作要有足夠的工作量,論文撰寫參照《廣東海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格式及書寫規范》。 5、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研究生必須學完規定的理論課程和專業實踐,考核成績合格,獲得規定學分;完成學位論文工作,在讀期間作為第1作者(或導師為第1作者、學生為第2作者)至少發表1篇核心期刊以上級別的論文(或者有論文錄用函),方能申請論文答辯;其他有關研究生的論文評閱、論文答辯、學位授予等環節按《廣東海洋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實施細則》《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碩士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中的有關規定執行,積極推行學位論文的“雙盲”送審和公開答辯制度。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時間一般安排在第5學期,按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 |
應修學分不低于28學分,其中學位課11學分,非學位課7學分,實踐環節10學分,課堂教學第一學期內完成。跨學科或同等學力的研究生,必須補修2門本專業的大學本科專業主干課程,不計學分。學位課程成績70分(含)以上為及格,非學位課程及補修課成績60分(含)以上為及格,英語不得免修。
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 學期 |
考核 方式 |
擬任課 教師 |
備注 |
公共學位課 (5學分) |
215029 | 英語讀寫B | 32 | 1 | 1 | 考試 | 汪曉明 | |
205027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2 | 2 | 1 | 考試 | 宋玉忠 | ||
203216 | 農業推廣理論與實踐 | 32 | 2 | 1 | 考試 | 蔣重秀 | ||
專業學位課 (6學分) |
204913 | 高級微生物學 | 32 | 2 | 1 | 考試 |
雷曉凌 吳紅棉 劉穎 |
|
204926 | 現代儀器分析 | 32 | 2 | 1 | 考試 | 吳曉萍 | ||
204918 | 海洋食品加工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章超樺 曹文紅 |
||
204921 | 食品質量與安全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黃 和 | ||
選修課 (7學分) |
204910 | 食品物性學 | 32 | 2 | 1 | 考查 |
李雁群 毛偉杰 |
|
204927 | 現代儀器分析實驗技術 | 32 | 2 | 1 | 考查 | 楊 捷 | ||
204922 | 生物活性物質研究 | 16 | 1 | 1 | 考查 | 雷曉凌 | ||
204209 | 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 | 32 | 2 | 2 | 考查 | 劉書成 | ||
204108 | 食品加工新技術 | 32 | 2 | 1 | 考查 | 王維民 | ||
204919 | 食品生物技術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劉斌斌 | ||
204920 | 食品營養學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林華娟 | ||
204924 | 食品新資源開發 | 16 | 1 | 1 | 考查 | 劉 穎 | ||
204917 | 功能食品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洪鵬志 | ||
204925 | 特色農產品加工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李秀娟 | ||
211015 | 科技文獻檢索 | 16 | 1 | 1 | 考查 | 樊怡青 | ||
219024 | 中文科技論文寫作 | 16 | 1 | 1 | 考查 | 禤勝修 | ||
201025 | 英文科技論文寫作 | 16 | 1 | 1 | 考查 | 李廣麗 | ||
215026 | 第二外語(日語) | 32 | 2 | 1 | 考查 | 李星 | ||
實踐環節 (10學分) |
204J06 | 生產實踐 | 5 | 2-4 | 考查 | |||
204J07 | 研究生討論班B | 1 | 1-4 | 考查 | ||||
204J08 | 科研實踐 | 4 | 1-4 | 考查 | ||||
補修課程 | 204503 | 食品化學 | 1-2 | |||||
204504 | 食品工藝學 | 1-2 |
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水產食品質量與安全的研究生培養方案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0832)
一級學科代碼 | 0832 | 一級學科名稱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學制 | 3年 | 所屬院、系 | 食品科技學院 |
編碼 | 研究方向 | ||
01 | 水產品貯藏與加工 | ||
02 | 南海生物活性物質研究與開發 | ||
03 | 水產食品質量與安全 | ||
04 | 亞熱帶農產品貯藏與加工 | ||
培養目標: 1、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 2、熟悉國內外食品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究方向和發展動態,系統地掌握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解決食品科學與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文獻,并進行應用。 4、具有在本學科及相關學科領域內獨立從事教學、科研和工程技術工作或相應的科技經營管理工作。 |
|||
培養方式: 1、全日制學習,學制為3年,其中1年進行理論課程學習,1年半~2年進行實踐、科學研究和撰寫學位論文等。學校實行彈性學制,有關規定按照研究生培養管理實施細則執行。 2、采取導師負責制和集體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對研究生的培養,既要發揮導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課題組及其他有關教師的集體指導作用。 3、采取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課題研究并重的方式。既要使碩士生系統掌握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
|||
培養環節: 一、培養計劃 新生應在入學后1個月內在導師指導下制定出培養計劃。 二、中期考核 第3學期第15周前,按照《廣東海洋大學碩士學位研究生中期考核辦法》參加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主要是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學習成績、科研能力和英語、計算機等綜合技能進行考核,要求修滿個人培養計劃中的理論課學習。 三、實踐教育 實踐教育是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屬于必修環節,包括教學(社會)實踐、專業實習、研究生班討論、學術活動和專業外文文獻精讀等5個部分,共計7學分,要求在第5學期結束前完成。具體要求如下: 教學(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研究生教學(社會)實踐或專業實習,內容要與學位論文有關,時間為60個工作日。必須有實踐(實習)計劃、學生實踐(實習)記錄表或日志、學生實習報告及學生教學(社會)實踐考核表等。經考核合格的學生,教學(社會)實踐記1學分,專業實習2學分。 研究生班討論:在讀期間,研究生參加與學位論文有關的討論班不少于8次,并撰寫總結報告,導師審核通過,將材料上交學院和研究生處,考核合格,計2學分。 學術活動:每個研究生在培養期間必須聽學術報告5次以上,必須參加校外學術會議1次并在會議上做報告1次,研究生寫出總結報告,導師審核通過,將材料上交學院和研究生處,考核合格計1學分。 專業外文文獻精讀:在導師指導下閱讀10篇以上與本專業研究方向相關的外文文獻,并撰寫讀書報告,導師審核通過,以同一研究方向研究生集中用英語以ppt的形式向指導教師團隊匯報,將材料上交學院和研究生處,考核合格計1學分。 四、學位論文 1、選題和開題:碩士研究生入學后在導師的指導下確定研究方向,通過查閱文獻、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確定研究課題,應在第3學期內完成開題報告。 2、學位論文研究中期檢查: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中期檢查是保證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措施,在研究生開題一段時間后,第5學期第4周前進行論文工作中期檢查。 3、學位論文的寫作: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論文作者應了解所研究方向的最新成就,對所研究的課題應有創新。論文工作要有足夠的工作量,論文的字數一般不低于2萬字,論文撰寫參照《廣東海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格式及書寫規范》。 4、論文答辯和授予:研究生必須學完規定的理論課程和實踐教育,考核成績合格,獲得規定的學分;碩士在讀期間作為第1作者(或導師為第1作者、學生為第2作者)至少發表1篇CSCD收錄(或CSCD以上級別)的論文(或者有論文錄用函),方能申請論文答辯;其他有關研究生的論文評閱、論文答辯、學位授予等環節按《廣東海洋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實施細則》《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碩士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中的有關規定執行,積極推行學位論文的“雙盲”送審和公開答辯制度。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時間一般安排在第6學期,按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 |
應修學分不少于32學分,其中學位課程16學分,實踐環節7學分,非學位課程9學分。課堂教學前兩學期完成,成績及格取得相應學分。跨學科或同等學力的研究生,必須補修2門本專業的大學本科專業主干課程,不計學分。學位課程成績70分以上(含70分)為及格,非學位課程及補修課成績60分以上(含60分)為及格,英語不得免修。
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 學期 |
考核 方式 |
擬任課 教師 |
備注 |
公共學位課 (6學分) |
215027 | 英語讀寫A | 64 | 3 | 1 | 考試 |
汪曉明 霍東英 |
|
215028 | 英語聽說 | 32 | 1 | 1 | 考試 | 外教 | ||
205027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2 | 2 | 1 | 考試 |
盛清才 宋玉忠 |
||
專業學位課 (10學分) |
218112 | 高級生物化學 | 32 | 2 | 1 | 考試 | 劉展雄 | |
204913 | 高級微生物學 | 32 | 2 | 1 | 考試 |
雷曉凌 吳紅棉 劉穎 |
||
204201 | 水產利用化學 | 32 | 2 | 2 | 考查 | 吉宏武 | ||
204926 | 現代儀器分析 | 32 | 2 | 1 | 考試 | 吳曉萍 | ||
204102 | 現代食品科學技術 | 32 | 2 | 2 | 考查 | 王維民 | ||
選修課 (9學分) |
218107 | 高級生物化學實驗技術 | 32 | 2 | 1 | 考查 | 劉展雄 | |
204927 | 現代儀器分析實驗技術 | 32 | 2 | 1 | 考查 | 楊 婕 | ||
204910 | 食品物性學 | 32 | 2 | 1 | 考查 |
李雁群 毛偉杰 |
||
204914 | 食品毒理學 | 32 | 2 | 2 | 考查 | 王雅玲 | ||
204225 | 食品酶學 | 32 | 2 | 2 | 考查 | 楊錫洪 | ||
204115 | 圖譜解析 | 32 | 2 | 2 | 考查 | 解萬翠 | ||
204209 | 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 | 32 | 2 | 2 | 考查 | 劉書成 | ||
204915 | 蛋白質化學研究進展 | 16 | 1 | 2 | 考查 | 周春霞 | ||
204916 | 碳水化合物化學研究進展 | 16 | 1 | 2 | 考查 | 秦小明 | ||
204917 | 功能食品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洪鵬志 | ||
204918 | 海洋食品加工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章超樺 曹文紅 |
||
204919 | 食品生物技術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劉斌斌 | ||
204920 | 食品營養學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林華娟 | ||
204921 | 食品質量與安全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黃 和 | ||
204922 | 生物活性物質研究 | 16 | 1 | 1 | 考查 | 雷曉凌 | ||
204923 | 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研究進展 | 16 | 1 | 2 | 考查 | 孫力軍 | ||
204928 | 食品冷凍技術 | 32 | 2 | 1 | 考查 | 關志強 | ||
204924 | 食品新資源開發 | 16 | 1 | 1 | 考查 | 劉 穎 | ||
204925 | 特色農產品加工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李秀娟 | ||
211015 | 科技文獻檢索 | 16 | 1 | 1 | 考查 | 樊怡菁 | ||
205028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16 | 1 | 1 | 考查 | 朱詩勇 | 必選 | |
219024 | 中文科技論文寫作 | 16 | 1 | 1 | 考查 | 禤勝修 | ||
201025 | 英文科技論文寫作 | 16 | 1 | 1 | 考查 | 李廣麗 | ||
215026 | 第二外語(日語) | 32 | 2 | 1 | 考查 | 李星 | ||
實踐環節 (7學分) |
204J01 | 專業實習 | 2 | 3-5 | 考查 | |||
204J04 | 專業外文獻精讀 | 1 | 1-5 | 考查 | ≥10篇 | |||
204J03 | 教學(社會)實踐 | 1 | 3-5 | 考查 | ||||
204J02 | 研究生討論班 | 2 | 1-5 | 考查 | ≥8次 | |||
204J05 | 學術報告 | 1 | 1-5 | 考查 | ≥5次 | |||
補修課程 |
204503 | 食品化學 | 考試 |
吉宏武 章超樺 |
||||
204504 | 食品工藝學 | 考試 | 李秀娟 |
說明:本培養方案從2014級研究生開始實施,解釋權屬食品科技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研究生培養方案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0832)
一級學科代碼 | 0832 | 一級學科名稱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
學制 | 3年 | 所屬院、系 | 食品科技學院 | ||
專業代碼:083204 | 專業代碼:083203 | 專業代碼:097201 | |||
專業名稱: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
專業名稱:農產品加工 及貯藏工程 |
專業名稱:食品科學 | |||
授予學位:工學 | 授予學位:工學 | 授予學位:農學 | |||
研究方向 | 研究方向 | 研究方向 | |||
01、水產品高值化加工與利用 | 01、農產品加工及高效利用 | 01、食品加工與保藏 | |||
02、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研究與開發 | 02、農產品保鮮與貯藏 | 02、食品質量與安全 | |||
03、海洋生物資源利用化學 | 03、海洋生物資源利用 | ||||
培養目標: 1、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 2、熟悉國內外食品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究方向和發展動態,系統地掌握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解決食品科學與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文獻,并進行應用。 4、具有在本學科及相關學科領域內獨立從事教學、科研和工程技術工作或相應的科技經營管理工作。 |
|||||
培養方式: 1、全日制學習,學制為3年,其中1年進行理論課程學習,1年半~2年進行實踐、科學研究和撰寫學位論文等。學校實行彈性學制,有關規定按照研究生培養管理實施細則執行。 2、采取導師負責制和集體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對研究生的培養,既要發揮導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課題組及其他有關教師的集體指導作用。 3、采取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課題研究并重的方式。既要使碩士生系統掌握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
|||||
培養環節: 一、培養計劃 新生應在入學后1個月內在導師指導下制定出培養計劃。 二、中期考核 第3學期第15周前,按照《廣東海洋大學碩士學位研究生中期考核辦法》參加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主要是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學習成績、科研能力和英語、計算機等綜合技能進行考核,要求修滿個人培養計劃中的理論課學習。 三、實踐教育 實踐教育是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屬于必修環節,包括教學(社會)實踐、專業實習、研究生班討論、學術活動和專業外文文獻精讀等5個部分,共計7學分,要求在第5學期結束前完成。具體要求如下: 教學(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研究生教學(社會)實踐或專業實習,內容要與學位論文有關,時間為60個工作日。必須有實踐(實習)計劃、學生實踐(實習)記錄表或日志、學生實習報告及學生教學(社會)實踐考核表等。經考核合格的學生,教學(社會)實踐記1學分,專業實習2學分。 研究生班討論:在讀期間,研究生參加與學位論文有關的討論班不少于8次,并撰寫總結報告,導師審核通過,將材料上交學院和研究生處,考核合格,計2學分。 學術活動:每個研究生在培養期間必須聽學術報告5次以上,必須參加校外學術會議1次并在會議上做報告1次,研究生寫出總結報告,導師審核通過,將材料上交學院和研究生處,考核合格計1學分。 專業外文文獻精讀:在導師指導下閱讀10篇以上與本專業研究方向相關的外文文獻,并撰寫讀書報告,導師審核通過,以同一研究方向研究生集中用英語以ppt的形式向指導教師團隊匯報,將材料上交學院和研究生處,考核合格計1學分。 四、學位論文 1、選題和開題:碩士研究生入學后在導師的指導下確定研究方向,通過查閱文獻、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確定研究課題,應在第3學期內完成開題報告。 2、學位論文研究中期檢查: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中期檢查是保證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措施,在研究生開題一段時間后,第5學期第4周前進行論文工作中期檢查。 3、學位論文的寫作: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論文作者應了解所研究方向的最新成就,對所研究的課題應有創新。論文工作要有足夠的工作量,論文的字數一般不低于2萬字,論文撰寫參照《廣東海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格式及書寫規范》。 4、論文答辯和授予:研究生必須學完規定的理論課程和實踐教育,考核成績合格,獲得規定的學分;碩士在讀期間作為第1作者(或導師為第1作者、學生為第2作者)至少發表1篇CSCD收錄(或CSCD以上級別)的論文(或者有論文錄用函),方能申請論文答辯;其他有關研究生的論文評閱、論文答辯、學位授予等環節按《廣東海洋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實施細則》《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碩士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中的有關規定執行,積極推行學位論文的“雙盲”送審和公開答辯制度。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時間一般安排在第6學期,按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 |
課程設置:
應修學分不少于32學分,其中學位課程16學分,實踐環節7學分,非學位課程9學分。課堂教學前兩學期完成,成績及格取得相應學分。跨學科或同等學力的研究生,必須補修2門本專業的大學本科專業主干課程,不計學分。學位課程成績70分以上(含70分)為及格,非學位課程及補修課成績60分以上(含60分)為及格,英語不得免修。
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 學期 |
考核 方式 |
擬任課 教師 |
備注 |
公共學位課 (6學分) |
215027 | 英語讀寫A | 64 | 3 | 1 | 考試 |
汪曉明 霍東英 |
|
215028 | 英語聽說 | 32 | 1 | 1 | 考試 | 外教 | ||
205027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2 | 2 | 1 | 考試 | 宋玉忠 | ||
專業學位課 (10學分) |
218112 | 高級生物化學 | 32 | 2 | 1 | 考試 | 劉展雄 | |
204913 | 高級微生物學 | 32 | 2 | 1 | 考試 |
雷曉凌 吳紅棉 劉穎 |
||
204201 | 水產利用化學 | 32 | 2 | 2 | 考查 | 吉宏武 | ||
204926 | 現代儀器分析 | 32 | 2 | 1 | 考試 | 吳曉萍 | ||
204102 | 現代食品科學技術 | 32 | 2 | 2 | 考查 | 王維民 | ||
選修課 (9學分) |
218107 | 高級生物化學實驗技術 | 32 | 2 | 1 | 考查 | 劉展雄 | |
204927 | 現代儀器分析實驗技術 | 32 | 2 | 1 | 考查 | 楊 婕 | ||
204910 | 食品物性學 | 32 | 2 | 1 | 考查 |
李雁群 毛偉杰 |
||
204914 | 食品毒理學 | 32 | 2 | 2 | 考查 | 王雅玲 | ||
204225 | 食品酶學 | 32 | 2 | 2 | 考查 | 楊錫洪 | ||
204115 | 圖譜解析 | 32 | 2 | 2 | 考查 | 解萬翠 | ||
204209 | 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 | 32 | 2 | 2 | 考查 | 劉書成 | ||
204915 | 蛋白質化學研究進展 | 16 | 1 | 2 | 考查 | 周春霞 | ||
204916 | 碳水化合物化學研究進展 | 16 | 1 | 2 | 考查 | 秦小明 | ||
204917 | 功能食品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洪鵬志 | ||
204918 | 海洋食品加工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章超樺 曹文紅 |
||
204919 | 食品生物技術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劉斌斌 | ||
204920 | 食品營養學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林華娟 | ||
204921 | 食品質量與安全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黃 和 | ||
204922 | 生物活性物質研究 | 16 | 1 | 1 | 考查 | 雷曉凌 | ||
204923 | 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研究進展 | 16 | 1 | 2 | 考查 | 孫力軍 | ||
204928 | 食品冷凍技術 | 32 | 2 | 1 | 考查 | 關志強 | ||
204924 | 食品新資源開發 | 16 | 1 | 1 | 考查 | 劉 穎 | ||
204925 | 特色農產品加工研究進展 | 16 | 1 | 1 | 考查 | 李秀娟 | ||
205028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16 | 1 | 1 | 考查 | 朱詩勇 | 必選 | |
211015 | 科技文獻檢索 | 16 | 1 | 1 | 考查 | 樊怡青 | ||
219024 | 中文科技論文寫作 | 16 | 1 | 1 | 考查 | 禤勝修 | ||
201025 | 英文科技論文寫作 | 16 | 1 | 1 | 考查 | 李廣麗 | ||
215026 | 第二外語(日語) | 32 | 2 | 1 | 考查 | 李星 | ||
實踐環節 (7學分) |
204J01 | 專業實習 | 2 | 3-5 | 考查 | |||
204J04 | 專業外文獻精讀 | 1 | 1-5 | 考查 | ≥10篇 | |||
204J03 | 教學(社會)實踐 | 1 | 3-5 | 考查 | ||||
204J02 | 研究生討論班 | 2 | 1-5 | 考查 | ≥8次 | |||
204J05 | 學術報告 | 1 | 1-5 | 考查 | ≥5次 | |||
補修課程 |
204503 | 食品化學 | 考試 |
吉宏武 章超樺 |
||||
204504 | 食品工藝學 | 考試 | 李秀娟 |
說明:本培養方案從2013級研究生開始實施,解釋權屬食品科技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生物工程專業的介紹
生物工程專業簡介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生命科學的基本知識和較系統的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同時也為研究生教育輸送合格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基因工程、生化工程、發酵工程與設備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受到生物細胞培養與選育、生物技術與工程的科學實驗訓練,具有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市場營銷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基本能力;受到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文化修養和身心素質的教育。
畢業生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生化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
3.掌握生物細胞培養與選育、生物技術與工程等方面的基本技術,具備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市場營銷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家生物工業有關的政策和法規,特別是產品質量安全的有關條例。了解當代生物工業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發展動態。
5.掌握一門外語,能閱讀外文專業文獻。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歸納、整理和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和設計,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7、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方面的知識,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身心健康,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8、有正確的審美觀和一定的文學、藝術欣賞水平。
三、主干學科:
生物學、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四、專業核心課程:
有機化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化工原理、生化工程、發酵工程、發酵設備。
五、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通識實踐:軍事訓練、思想政治課社會實踐、入學教育、公益勞動、畢業教育、創業實踐教育、創新實踐。
專業實踐:專業認知實習、金工實習、機械設計制圖課程設計、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生物工程綜合大實驗、發酵工程設計、生產實習、科研訓練、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
六、主要專業實驗:
生物化學實驗、普通微生物學實驗、化工原理實驗、遺傳學實驗、細胞工程實驗、分析化學實驗、生物工程綜合大實驗。
本專業培養具有生命科學的基本知識和較系統的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同時也為研究生教育輸送合格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基因工程、生化工程、發酵工程與設備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受到生物細胞培養與選育、生物技術與工程的科學實驗訓練,具有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市場營銷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基本能力;受到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文化修養和身心素質的教育。
畢業生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生化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
3.掌握生物細胞培養與選育、生物技術與工程等方面的基本技術,具備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市場營銷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家生物工業有關的政策和法規,特別是產品質量安全的有關條例。了解當代生物工業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發展動態。
5.掌握一門外語,能閱讀外文專業文獻。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歸納、整理和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和設計,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7、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方面的知識,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身心健康,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8、有正確的審美觀和一定的文學、藝術欣賞水平。
三、主干學科:
生物學、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四、專業核心課程:
有機化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化工原理、生化工程、發酵工程、發酵設備。
五、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通識實踐:軍事訓練、思想政治課社會實踐、入學教育、公益勞動、畢業教育、創業實踐教育、創新實踐。
專業實踐:專業認知實習、金工實習、機械設計制圖課程設計、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生物工程綜合大實驗、發酵工程設計、生產實習、科研訓練、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
六、主要專業實驗:
生物化學實驗、普通微生物學實驗、化工原理實驗、遺傳學實驗、細胞工程實驗、分析化學實驗、生物工程綜合大實驗。
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介紹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簡介
始建于1998年,以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為依托,我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已建設成為海洋水產特色鮮明,培養食品質量與安全創新、應用型人才的基地。本專業是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擁有《食品微生物學》等省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獲校級教學成果獎十余項;主、參編各類教材十余部;師資力量雄厚,有教指委委員1人、省教學名師2人、南粵優秀教師2人、省“千百十”培養對象2人;實驗室面積8960平米,擁有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廣東省水產品加工與安全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實驗平臺3個;建有廣東省檢驗檢疫局等校外實習基地19個。近年本科生在各類省級以上競賽中獲獎30余次、發表論文10余篇、承擔省級以上創新實驗10余項。
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介紹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簡介
在60余年的歷史積淀基礎上,依托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水產品加工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已成為海洋水產特色鮮明,培養創新、應用型食品高級技術人才的基地和搖籃,是廣東省名牌專業、廣東省重點專業建設點及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現該專業擁有省級精品課程2門,榮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主、參編各類教材24部。師資力量強,有教指委委員1人、省教學名師2人、南粵優秀教師2人、省“千百十”培養對象2人。實驗室面積8960平米,擁有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平臺3個;建有校外實習基地30余個。本科生近年獲各類省級以上競賽獎40余次,發表論文40余篇、承擔省級以上創新實驗28項。
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的聯系方式
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的聯系方式聯系人:李老師
聯系電話:0759- 2396030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以教授、博導和年輕博士為主,年齡、知識與學緣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現有專任教師64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6人、講師 30 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7人,有1年以上出國(境)留學經歷的教師20人,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30人。現有國家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2人、教育部海外教學名師1人、省教學名師1人、南粵優秀教師1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2人、廣東省揚帆計劃引進緊缺人才2人、廣東省揚帆計劃高層次人才1人、廣東省優秀教學團隊2個、教育廳科技創新團隊1個。學院的學科帶頭人是廣東海洋大學原副校長章超樺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為學院的“雙聘院士”。有10余名教授兼職全國的專業技術委員會職務和國內外期刊雜志的編輯等。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的介紹
食品科技學院概況
食品科技學院始于1950年廣東省立高級水產技術學校加工科,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后開始招收首屆本科生,199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從2002年開始與中國科學院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014年開始招收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學院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學位授權體系。現有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農業碩士(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和工程碩士(食品工程領域)2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工程3個本科專業。
學院的學科帶頭人是廣東海洋大學原副校長章超樺教授,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是我校“3+1+N”大海洋學科體系的核心優勢學科(“3”即3個一級博士點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被評為“B-”檔,與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并列第24位,在廣東省排名第3位;2018年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二級學科“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是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本學科是華南地區唯一以海洋食品為主體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63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6人、講師 27 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7人,有1年以上出國(境)留學經歷的教師23人,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36人。現有國家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2人、教育部海外教學名師1人、廣東省教學名師1人、南粵優秀教師1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2人、廣東省揚帆計劃引進緊缺人才2人、廣東省揚帆計劃高層次人才1人、廣東省優秀教學團隊2個、教育廳科技創新團隊1個、廣東海洋大學南海杰出學者1人、廣東海洋大學南海杰出青年學者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為學院的“雙聘院士”。有10余名教授兼職全國的專業技術委員會職務和國內外期刊雜志的編輯等。
學院現有科研與教學平臺20個,其中省(部)級平臺9個(科研平臺7個、教學平臺2個)、市廳級科研平臺4個、人才培養基地7個(國家級1個、省級6個);實驗室面積10000 m2,有50余臺(套)大型分析儀器設備和一批中試生產設備,總價值6000余萬元。
學院緊扣南海生物和亞熱帶農產品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戰略需求,開展創新性基礎和應用研究,形成了“水產品貯藏與加工”、“南海生物活性物質研究與開發”、“水產食品質量與安全”、“亞熱帶農產品貯藏與加工”4個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5年來,承擔科研項目143項,其中國家級2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項)、省部級52項,總經費5000余萬元;發表論文443篇,其中被SCI/EI收錄142篇,2篇ESI高被引論文;出版專著與教材13部;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6件、實用新型專利3件;獲省與市(廳)級科研與教學獎7項;突破的魚、蝦、貝保活技術與冷凍調理食品加工技術在全國20余家企業進行了應用,產生經濟效益30億元以上;研發的“水產蛋白高值化利用技術”引領了行業發展,培育了3家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
學院人才培養質量受到了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學院的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廣東省名牌和重點專業;擁有6門省級本科生精品資源共享課程,5門省級研究生示范課程;擁有50多個校外生產實習基地;近5年,在大學生科技創新和專業競賽,榮獲國家級獎勵1項,省級獎勵32項。從2013年到2018年,畢業生最終就業率均為100%。15%的畢業生選擇了讀研深造或出國留學,大多數畢業生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與食品相關的生產、檢驗、營銷、管理等工作。
學院重視國內外的學術交流。學院還與新西蘭林肯大學建立了3+2國際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每年派出本科生、研究生到日本東京海洋大學、臺灣海洋大學、高雄海洋大學及韓國的大學進行短期交流培養。近5年,主辦和承辦國際學術會議3次、國內學術會議4次,協辦國內學術會議4次;教師參加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200余人次。邀請國內外著名教授來校做學術報告50余人次,教師在國內外做學術報告100余人次;派出10余名教師到國內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機構攻讀學位或做訪問學者。邀請了新西蘭林肯大學Ravi教授來校講授研究生《食品毒理學》課程。聘請了20多名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為學院的兼職教授。
學院積極服務地方產業,為政府提供咨詢建議。與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水產集團總公司、廣東興億海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食品加工企業,通過技術轉移建立生產實習基地和長期的合作關系,為企業提供了先進的加工理論和關鍵技術,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多名教授為國家和地方政府提供和撰寫了50余項關于海洋水產品加工與安全的發展建議和規劃。
強國必須強海,強海亟需大批海洋類專業人才。黨的十八大首次將“海洋強國”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層面,黨的十九大進一步強調指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學院將緊緊抓住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的有利機遇,努力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食品類專業,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綜合素質能力強、社會認可程度高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
添加廣東海洋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廣東海洋大學考研分數線、廣東海洋大學報錄比、廣東海洋大學考研群、廣東海洋大學學姐、廣東海洋大學考研真題、廣東海洋大學專業目錄、廣東海洋大學排名、廣東海洋大學保研、廣東海洋大學公眾號、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廣東海洋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