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廣東工業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廣東工業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廣東工業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廣東工業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廣東工業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廣東工業大學考研難嗎]
[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院]
[廣東工業大學考研群]
[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學費]
[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自動化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2021年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暑期學校通知
活動時間:2021年7月12日-7月14日
一、活動目的及學院、學科簡介
為促進我院與全國各高校“控制科學與工程”及“電氣工程”學科優秀研究生、本科生之間的交流,進一步擴展、提高我院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生源和質量,加強全國各兄弟高校相關專業優秀在校學生對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各學科及科學研究的了解,培養本科生攻讀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興趣,同時作為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選拔2022年碩士研究生的方式之一,擬于2021年7月12日-7月14日舉辦“2021年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暑期學校”活動,鑒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本次暑期學校采用線上方式進行,活動平臺軟件后續發布。
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和學科平臺,擁有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其中,“控制科學與工程”在教育部第四次學科水平評估中排名進入前10%(A)類。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以謝勝利教授為帶頭人的“控制科學與工程教師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學院現有共享中科院院士2人,教職工192人,其中專任教師160人。專任教師中,博士生導師30人,碩士生導師127人,教授50人,副教授75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46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7人,教育部高層次人才5人,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5人,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2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團隊3個,廣東省教學名師1人,廣東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廣東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廣東特支計劃”杰出人才(南粵百杰)1人、“廣東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2人,廣東省高等學校“珠江學者”特聘教授4人、講座教授1人、青年“珠江學者”3人,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1人,南粵優秀教師5人,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廣東省師德標兵1人,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1人等一批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骨干教師。
本學院各專業及導師的詳細介紹可參見廣東工業大學網站:
http://automation.gdut.edu.cn/yjsjy1/dsfc.htm
https://teacher.gdut.edu.cn/xyjslb.jsp?urltype=tsites.CollegeTeacherList&wbtreeid=1004&st=0&id=1102&lang=zh_CN#collegeteacher
二、申請者資格
1.面向全國范圍內高校招生,重點面向校內外在讀一年級研究生、擬錄取為我校研究生的大四畢業生以及有意到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就讀研究生的本科三年級學生(即2022年本科應屆畢業生),同時歡迎相關專業的青年教師參加;
2.一年級研究生申請者原則上需有科研成果;本科生總評成績(大學前5個學期)專業排名要求前30%,達到或接近所在高校推薦免試生要求;科研水平出色的申請者,成績標準可適當放寬;
3.本次暑期學校的部分名額向擬報考我院研究生的廣東工業大學優秀三年級本科生開放;
4.熱愛科學研究,理論基礎扎實,有志于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有較強的科研實踐能力;
5.遵守學術道德規范。
三、申請流程
(一)申請起止時間:即日起—2021.07.05
(二)申請需提供材料:
1.《2021年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暑期學校活動申請表》(見附件1),并到所在學校相關部門填寫意見并蓋章,掃描電子版;
2.知情承諾書(見附件2),簽字并掃描電子版;
3.成績單原件掃描件(由教務處蓋章,并注明申請人所在專業排名);
4.外語水平證明掃描件(如: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托福成績或GRE/GMAT成績、德福成績等);
5.個人簡歷;
6.其他材料,如發表論文、專利,各類獲獎或資格證書等(如有)。
(三)材料要求
1.申請材料應放在一個文件夾內然后壓縮打包發送至指定郵箱,壓縮文件名為:暑期學校報名-本人姓名,如暑期學校報名-張三。
2.申請表、知情同意書應為掃描件。
3.如有獲獎獎項、科研論文及專利,按類別依次明確在申請表中列出,并提供電子版掃描件。
4.請確保材料的真實性,如匯總表與支撐材料不一致,則申請自動失效!
(四)申請方式:
1.參加本次暑期學校活動的同學一律在網上報名(含本校),申請人須于2021年7月5日前,填寫電子問卷進行線上報名,掃碼即可填寫報名表。


2.申請者將申請材料(《2021年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暑期學校活動申請表》、知情同意書、個人簡歷等的電子掃描件)通過Email形式于2021年7月5日前發至[email protected];
入選資格將由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與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根據申請人提交的信息共同審核。全部審核結果將于7月10日前在自動化學院網上、微信廣工自動化研究生公眾號公布。(http://automation.gdut.edu.cn/yjsjy1/tzfb.htm)
聯系人:羅老師
咨詢電話:020-39322469
微信公眾號:“廣工自動化研究生”


四、活動內容
1.開營儀式:介紹自動化學院情況以及暑期學校學習任務
2.主題報告:邀請專家做主題報告演講
3.精品課程:邀請名師講授我院代表性課程
4.學習交流:在校研究生與學員開展經驗交流分享會
5.實驗室參觀:擬采用云參觀形式參觀我院特色實驗室
注:視具體情況,活動可能會有所增減。
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工作室
2021.06.22
附部分擬邀請專家簡介:
專家一:鄒濤
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工業控制系統、智能優化控制和人機協同決策等。廣州大學“百人計劃”引進學科帶頭人,現任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智能制造工程研究院院長。目前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項、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項,發表SCI、EI論文80余篇,撰寫了預測控制領域學術專著《模型預測控制工程應用導論》。在國內,率先系統地提出了雙層結構預測控制理論與方法,設計出完整的APC軟件開發技術路線,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預測控制軟件平臺,部分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16年度分別設計實施了陜鼓集團秦風氣體揚州分公司3萬大型空分裝置、中石油撫順石化乙烯裂解爐先進過程控制項目并取得成功。在2018年第29屆中國過程控制會議上張鐘俊院士優秀論文獎,論文題目為“大型空分裝置的自動變負荷協同優化控制”。
專家二:張通
博士,山東菏澤人,現任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院長助理。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醫學救援協會神經生物反饋治療與干預分會副秘書長,廣東省計算智能與網絡空間信息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曾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能優秀青年獎”,IEEE SMC學會Franklin V. Taylor最佳論文獎,廣東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從事人工智能,情感計算和小樣本學習等算法及相關應用研究,發表學術文章50余篇。指導學生獲2020年全國互聯網+大賽總決賽國家金獎2項。張通博士主要從事情感智能算法的理論與方法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面上項目和重點項目課題4項,科技部“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子課題1項。
專家三:賴來利
男,教授、博士、是廣東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電氣工程學科帶頭人、國家特聘專家、IEEE會士(Fellow)、IET會士(Fellow)及IEEE SMC標準委員會主席, IEEE智慧城市出版委員會主席, 2015年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榮譽榜(前1%),國家電網特聘專家,原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能源決策支持技術研發中心主任,在智能電網和神經網絡研究領域發表超過200篇SCI/EI論文。 賴來利曾為重大國際項目如英國和法國之間的海峽隧道建設擔任高級顧問,還發起和協調由歐盟第七框架計劃贊助230萬歐元的智能電網工程項目,2014年至今主持兩項分別為700和600萬元的智能電網大型項目。他并于2010-2014年間獲選為IEEE SMC學會副會長。賴來利被授予IEEE第三千年獎章,并多次獲得多項國際獎項,例如,于2016年,作為IEEE/SMC智能電力與能源系統技術委員會主席,他獲得最活躍技術委員會獎。于2020年,他的研究團隊獲得2020 IEEE智慧城市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賴來利長期從事智能電網相關領域的研究,在人工智能、智能計算、機器學習、多智能體系統等領域以及它們在電力與能源系統的應用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專家四:楊祖元
教授、博導,國家“優青”、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泰斗微電子有限公司客座研究員。博士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然后分別前往日本會津大學、澳大利亞Deakin大學、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加拿大McGill大學繼續深造,主要從事信號盲分離、自然語言處理、北斗定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歸國后作為特聘教授加入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目前是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教育部創新團隊、粵港澳大灣區實驗室核心成員。重點研究相關信號盲源分離以及多視角學習,用于激光信號檢測、高精度定位、知識自動化等,出版英文專著1本,發表SCI/EI論文60余篇,其中SCI二區以上論文30余篇,包括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 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 Cybernetics等期刊。部分研究成果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廣東省科技獎勵一等獎,博士畢業論文獲評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廣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主持或參與各類科研項目10余項。
個人主頁:https://teacher.gdut.edu.cn/yangzuyuan/zh_CN/index.htm
專家五:李攀碩
教授,博導,廣東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16年由廣東工業大學青年百人A類人才計劃引進。目前在Automatica及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等期刊上發表SCI論文30余篇,擁有授權發明專利6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青年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項目1項,科技部重大項目課題1項,聯合主持香港CRCG項目1項,并作為主要參與人參加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擔任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I: Journal of System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JSCE)期刊副主編,及Automatica,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等國際知名期刊及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等國際頂級會議審稿人,曾任IET Control & Applications專刊客座副主編。并擔任2017年先進機電系統國際會議程序委員會成員、第6屆正系統國際會議執行委員會成員、以及第38屆中國控制會議組委會成員。研究方向包括混雜系統控制理論及應用,自主汽車控制,周期系統等。
專家六:黃之峰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4年獲東京大學精密機械工學博士學位,廣東工業大學青年百人引進人才,主要從事仿人機器人、柔順關節機器人,智能人機交互方向的研究。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主持科研經費近100萬元;發表SCI、EI論文20篇;授權發明專利4項。2018年獲得廣州市中共宣傳部頒發創新英雄稱號。
2017提出世界上首臺基于涵道推進系統的大尺度越障雙足機器人,跨越距離是目前仿人機器人的最高紀錄,達到機器人自身腿長的147%,該研究獲得IEEE Spectrum、英國每日郵報、廣東電視臺、中國日報、南方日報及中國新聞網等眾多國內外媒體的報道。
https://spectrum.ieee.org/automaton/robotics/humanoids/bipedal-robot-uses-jetpowered-feet-to-step-over-large-gaps
http://kb.southcn.com/content/2018-03/23/content_181197824.htm
專家七:張桂東
雙博士學位、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后經歷、澳大利亞Endeavour Research Fellow。主要從事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相關研究,研究方向具體為:高性能電能拓撲設計與控制、電能拓撲阻抗機理研究、新能源發電與儲能、家庭微網能量管理。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廣東省教育廳創新人才項目,參與德國洪堡國際聯合項目以及德國工業聯盟項目等科技項目。獲得兩次中國專利優秀獎(2012年、2016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中國電源學會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東莞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等科技獎項。出版Springer英文專著1本;發表高水平論文60余篇,其中SCI收錄50多篇;授權美國發明專利1項、公示德國專利1項、授權中國發明專利50多項、授權實用新型52項。
- 附件【附件1-申請表.docx】已下載257次
- 附件【附件2-知情同意書.doc】已下載218次
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電氣工程(學碩)專業的介紹
一級學科代碼及名稱:0808電氣工程 管理單位:自動化學院
一、 研究方向
本學科按一級學科培養,研究方向包括:
1、電力系統安全運行與控制技術;
2、調度自動化與配電網自動化技術;
3 、柔性交流輸電系統;
4 、特種電機及其驅動技術;
5 、 電力電子新技術;
6 、新能源技術。
二、課程設置
本課程設置適用于“電氣工程”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
1.電機與電器(080801);2.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080802)3.電工理論與新技術(080805)。
類別
|
課程
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
時
|
學
分
|
開課
學期
|
開課單位
|
擬定
任課教師
|
備注
|
---|---|---|---|---|---|---|---|---|
學
位
課
|
213001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40
|
2
|
秋
|
文法學院
|
劉國建
熊志軍
|
? |
213002
|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
20
|
1
|
春
|
文法學院
|
黃容芳
謝迪斌
|
? | |
216001
|
第一外國語基礎部分(英語)
|
60
|
2
|
秋
|
外國語學院
|
朱和平
外籍教師
|
? | |
216002
|
第一外國語基礎部分(英語)
|
60
|
2
|
春
|
外國語學院
|
朱和平
外籍教師
|
? | |
204002
|
矩陣分析
|
48
|
3
|
秋
|
自動化學院
|
李順祥
|
? | |
204319
|
數理統計與隨機過程
|
48
|
3
|
秋
|
自動化學院
|
彭世國
|
? | |
204401
|
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
32
|
2
|
秋
|
自動化學院
|
陳少華
陳璟華
|
? | |
204321
|
網絡分析理論
|
48
|
3
|
秋
|
自動化學院
|
王明成
彭顯剛
|
? | |
非學位課
|
204055
|
電氣工程新技術
|
32
|
2
|
秋
|
自動化學院
|
程漢湘
聶一雄
|
電氣工程
一級學科
各專業
選學
|
204326
|
數值分析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彭世國
|
||
216302
|
第二外國語(日語)
|
32
|
2
|
春
|
外國語學院
|
王雪梅
|
||
204216
|
新型特種電機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黃開勝
楊俊華
|
電機與
電器
專業選學
|
|
204035
|
電機動態過程分析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楊俊華
黃開勝
|
||
非學位課
|
204329
|
現代電力系統分析
|
64
|
4
|
春
|
自動化學院
|
毛曉明
何瑞文
|
電力系統
及其
自動化
專業選學
|
204330
|
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彭顯剛
王星華
|
||
204331
|
計算機繼電保護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陳少華
何瑞文
|
||
204322
|
HVDC與FACTS技術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何瑞文
周永旺
|
||
204303
|
新能源發電技術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孟安波
彭顯剛
|
電工理論
與新技術
專業選學
|
|
204064
|
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何瑞文
聶一雄
|
||
204402
|
柔性交流輸電系統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聶一雄
程漢湘
|
||
204332
|
DSP單片機控制技術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王明誠
程漢湘
|
||
204302
|
誤差理論與電磁測量技術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聶一雄
王明誠
|
||
必
修
環
節
|
204300
|
文獻閱讀與選題報告
|
/
|
1
|
秋
|
自動化學院
|
指導教師
|
? |
204301
|
學術活動、實踐活動
|
/
|
3
|
秋
|
自動化學院
|
/
|
? | |
發表論文: 按授予學位要求,公開發表與學位論文相關學術論文至少1篇
|
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電路與系統專業的介紹
二級學科代碼及名稱:080902電路與系統 管理單位:自動化學院
一、研究方向
1、混沌通信與混沌信號處理理論與技術;
2、基于DSP與FPGA技術的混沌信號產生與保密通信;
3、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4、嵌入式技術。
二、課程設置
類別
|
課程
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
時
|
學
分
|
開課
學期
|
開課學院
|
擬定
任課教師
|
備注
|
---|---|---|---|---|---|---|---|---|
學
位
課
|
213001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40
|
2
|
秋
|
文法學院
|
劉國建
熊志軍
|
? |
213002
|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
20
|
1
|
春
|
文法學院
|
黃容芳
謝迪斌
|
? | |
216001
|
第一外國語基礎部分(英語)
|
60
|
2
|
秋
|
外國語學院
|
朱和平
外籍教師
|
? | |
216002
|
第一外國語基礎部分(英語)
|
60
|
2
|
春
|
外國語學院
|
朱和平
外籍教師
|
? | |
204318
|
矩陣分析
|
48
|
3
|
秋
|
自動化學院
|
李順祥
|
? | |
204319
|
數理統計與隨機過程
|
48
|
3
|
秋
|
自動化學院
|
彭世國
|
? | |
204403
|
信息論與混沌信息處理
|
48
|
3
|
秋
|
自動化學院
|
禹思敏
尹明
|
? | |
204202
|
現代通信理論與技術
|
48
|
3
|
秋
|
自動化學院
|
謝云
張明鍵
|
? | |
非學位課
|
204305
|
現代信號處理理論與技術
|
32
|
2
|
秋
|
自動化學院
|
張明鍵
徐迎暉
|
? |
204324
|
信息安全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徐迎暉
張學習
|
? | |
216302
|
第二外國語(日語)
|
32
|
2
|
春
|
外國語學院
|
王雪梅
|
? | |
204308
|
CMOS VLSI 分析與設計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蔡述庭
謝云
|
? | |
204307
|
SOC設計方法學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張祺
夏益民
|
? | |
204306
|
混沌理論與保密通信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禹思敏
張明鍵
|
? | |
204061
|
現代電子系統設計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劉冰茹
謝云
|
? | |
204325
|
多媒體通信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尹明
張學習
|
? | |
必
修
環
節
|
204300
|
文獻閱讀與選題報告
|
/
|
1
|
秋
|
自動化學院
|
指導教師
|
? |
204301
|
學術活動、實踐活動
|
/
|
3
|
秋
|
自動化學院
|
/
|
? | |
發表論文: 按授予學位要求,公開發表與學位論文相關學術論文至少1篇
|
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介紹
一級學科代碼及名稱: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 管理單位:自動化學院
一、研究方向
本學科按一級學科培養,研究方向包括:
1、智能控制與信息處理技術;
2、網絡控制技術;
3、電力電子與運動控制新技術;
4、計算機測控與網絡技術;
5、樓宇智能化技術;
6、大系統的控制方法及應用;
7、智能決策方法及應用;
8 、機器視覺及應用;
9 、語言識別生成及應用;
二、課程設置
本課程設置適用于“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
1.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081101);2.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081102);
3.系統工程(081103)4.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081104)
類
別
|
課程
編碼
|
課程名稱
|
學
時
|
學
分
|
開課
學期
|
開課學院
|
擬定
任課教師
|
備注
|
---|---|---|---|---|---|---|---|---|
學
位
課
|
213001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40
|
2
|
秋
|
文法學院
|
劉國建
熊志軍
|
? |
213002
|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
20
|
1
|
春
|
文法學院
|
黃容芳
謝迪斌
|
? | |
216001
|
第一外國語基礎部分(英語)
|
60
|
2
|
秋
|
外國語學院
|
朱和平
外籍教師
|
? | |
216002
|
第一外國語基礎部分(英語)
|
60
|
2
|
春
|
外國語學院
|
朱和平
外籍教師
|
? | |
204318
|
矩陣分析
|
48
|
3
|
秋
|
自動化學院
|
李順祥
|
? | |
204319
|
數理統計與隨機過程
|
48
|
3
|
秋
|
自動化學院
|
彭世國
|
? | |
204010
|
智能控制
|
48
|
3
|
秋
|
自動化學院
|
鮑鴻
宋亞男
|
? | |
204214
|
自動化概論
|
32
|
2
|
秋
|
自動化學院
|
楊宜民
宋亞男
|
? | |
非
學
位
課
|
204320
|
非線性控制理論
|
32
|
2
|
秋
|
自動化學院
|
王銀河
|
控制科學
與工程
一級學科所有專業選學
|
204006
|
自適應控制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王銀河
劉治
|
||
204002
|
最優控制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宋亞男
鮑鴻
|
||
非
學
位
課
|
204004
|
線性系統理論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陳瑋
張祺
|
控制科學
與工程
一級學科所有專業選學
|
204335
|
人工智能及其應用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唐平
張祺
|
||
204336
|
現代自動化裝備控制技術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王欽若
謝光漢
|
||
204337
|
高等網絡工程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程良倫
鄭日榮
|
||
204338
|
軟件工程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蔡延光
鄭日榮
|
||
216302
|
第二外國語(日語)
|
32
|
2
|
春
|
外國語學院
|
王雪梅
|
||
204005
|
系統辨識與參數估計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邢延
張淼
|
||
204011
|
機器人學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楊宜民
張祺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
選學
|
|
204339
|
網絡數據庫系統設計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廉迎戰
鄭日榮
|
||
204340
|
嵌入式系統設計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程良倫
何小敏
|
||
204341
|
運動控制系統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曾岳南
|
||
204342
|
控制系統仿真與模型處理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張祺
陳瑋
|
||
204343
|
DSP控制器及其應用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高軍禮
曾岳南
|
||
204064
|
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杜玉曉
龍德
|
||
204015
|
現代測控管系統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汪仁煌
鮑芳
|
檢測技術 與自動化 裝置專業
選學
|
|
204212
|
樓宇智能化技術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許錦標
谷剛
|
||
204024
|
現代建筑電子工程設計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谷剛
汪仁煌
|
||
204021
|
新型傳感器及應用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宋亞男
李軍
|
||
204060
|
虛擬儀器設計技術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萬頻
朱燕飛
|
||
204062
|
智能交通技術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胡剛
蔡延光
|
系統工程專業選學
|
|
204042
|
系統工程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谷愛昱
蔡延光
|
||
204345
|
物流信息技術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谷愛昱
蔡延光
|
||
204009
|
數字圖像處理與機器視覺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劉治
章云
|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專業
選學
|
|
204050
|
模式識別
|
32
|
2
|
春
|
自動化學院
|
邢延
劉治
|
||
必
修
環
節
|
204300
|
文獻閱讀與選題報告
|
/
|
1
|
秋
|
自動化學院
|
指導教師
|
? |
204301
|
學術活動、實踐活動
|
/
|
3
|
秋
|
自動化學院
|
/
|
? | |
發表論文: 按授予學位要求,公開發表與學位論文相關學術論文至少1篇
|
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控制工程專業的介紹
領域代碼及名稱:430111控制工程 管理單位:自動化學院
━、研究方向
方向名稱
|
內容簡介
|
---|---|
1. 復雜系統建模與優化控制
|
復雜系統的綜合智能控制;非線性控制理論和系統設計方法;復雜系統的建模與仿真技術;復雜系統的多指標優化與多目標決策;分部式智能系統分析與優化。
|
2. 先進控制技術及工程應用
|
先進PID控制、預測控制、自適應控制、智能控制、最優控制;網絡控制理論與方法;控制工程應用技術;面向控制系統的仿真技術。
|
3. 數控技術與自動化裝備
|
自動化裝備集成技術;數控系統體系結構與多處理器協同技術;網絡化控制與高速伺服總線技術;高速高精運動控制、兩軸交叉耦合與多軸聯動控制、機電伺服控制。
|
4. 智能控制 與信息處理
|
計算智能與數據挖掘技術,智能控制理論和算法,智能模型預測控制技術,智能控制與智能系統。
|
5. 高性能電氣傳動系統
|
先進電力驅動控制技術;機電伺服控制;電力電子與電機控制集成系統;電力傳動系統的故障診斷;分部式電機控制技術。
|
6. 嵌入式系統及其應用
|
嵌入系統微處理器與控制器;嵌入式網絡控制器;嵌入式移動數據庫;嵌入式操作系統;嵌入式應用系統設計;嵌入式智能儀器,嵌入式消費電子技術。
|
7. 網絡控制技術
|
控制網絡的體系結構,現場總線技術;無線傳感網絡技術;網絡控制系統性能仿真;企業自動化/信息化系統設計技術;自動化軟件技術;企業信息化數據交換平臺。
|
8. 機器人控制
|
機器人系統的運動學、動力學、仿真及控制;工業機器人的控制理論與技術;機器人群體協作行為與智能控制方法;機器人網絡控制技術。
|
9. 語音識別、生成及應用
|
非特定人、大詞匯、連續語音識別技術;關鍵詞檢索語音識別技術;機器語音識別與自然語言處理;嵌入式語音識別系統。
|
10. 機器視覺及應用
|
機器視覺的理論、視覺系統結構,以及視覺定位、測量、控制、辨識與跟蹤技術;光電成像與數字圖像處理;機器視覺在工業中的應用技術。
|
11. 設備檢測與故障診斷
|
預測維修理論及應用;無損檢測定量分析理論與方法;設備工況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故障診斷技術;智能故障診斷系統。
|
12. 圖像識別技術及應用
|
數字圖像處理;圖像重建與恢復;圖像壓縮;生物特征識別;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的應用;圖像識別技術在產品質量檢測線上的應用。
|
13. 智能儀器儀表
|
新型傳感技術;傳感與信號處理;智能儀器技術;嵌入式系統與儀器;網絡化智能測試系統設計;無線傳感網絡技術;激光檢測技術及應用;軟測量與虛擬儀器技術。
|
14. 樓宇智能化
|
樓宇設備控制系統結構與模式;樓宇設備智能化、安全防范與計算機網絡系統;樓宇綜合管理與控制系統。
|
15. 物流 控制與優化
|
物流控制及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統硬件、軟件的開發設計;物流信息系統的綜合集成技術。
|
16. 決策支持方法 及系統理論方法
|
研究環境管理、交通管理、企業管理、經濟管理等實際系統,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監測、建模、預測、控制、優化調度等的方案,以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17. 信息系統理論及應用
|
研究企業資源計劃(ERP)、供應鏈管理(SCM)、客戶關系管理(CRM)、管理信息系統(MIS)等的理論和應用系統開發技術。
|
二、課程設置
類別
|
課程
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開課單位
|
備注
|
---|---|---|---|---|---|---|---|
學位課
|
316001
|
第一外國語基礎部分(英語)
|
48
|
3
|
第1學期
|
外國語學院
|
? |
304001
|
第一外國語專業部分(英語)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13001
|
自然辯證法 概論
|
32
|
2
|
第1學期
|
文法學院
|
? | |
314002
|
矩陣分析
|
32
|
2
|
第1學期
|
應用數學學院
|
? | |
304401
|
自動化科學與技術
|
32
|
2
|
第1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010
|
智能控制技術
|
32
|
2
|
第1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040
|
現代自動化裝備控制技術
|
32
|
2
|
第1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004
|
線性系統理論
|
32
|
2
|
第1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非學位課
|
304402
|
非線性控制理論
|
32
|
2
|
第1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304301
|
自適應控制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002
|
最優控制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016
|
人工智能及其應用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058
|
嵌入式系統設計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059
|
運動控制系統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403
|
機器人學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036
|
軟件工程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068
|
高等網絡工程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038
|
網絡數據庫系統設計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008
|
控制系統仿真與模型處理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057
|
DSP 控制器及其應用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322
|
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非學位課
|
304015
|
現代測控管系統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304305
|
樓宇智能化技術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304
|
現代建筑電子工程設計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404
|
新型傳感器及應用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303
|
虛擬儀器設計技術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302
|
系統辨識與參數估計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405
|
數字圖像處理與機器視覺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406
|
模式識別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407
|
系統工程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067
|
物流信息技術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306
|
智能交通技術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必修環
節
|
313401
|
信息檢索與知識產權
|
16
|
1
|
第2學期
|
文法學院
|
新增
|
304408
|
控制工程領域專題
|
32
|
2
|
第1或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300
|
文獻閱讀與開題報告
|
/
|
1
|
課程學習合格后
|
導師組安排
|
? | |
304400
|
實踐活動
|
1 年
|
4
|
第3至4學期
|
導師組安排
|
全日制學生
|
|
研究生中期檢查
|
注:1.學生應獲得總學分不少于32學分,其中學位課17學分, 非學位課由導師指導學生選學或按教學點統一選定。
2. 開課學期按新生入學時計為第1學期。
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電氣工程(專碩)專業的介紹
領域代碼及名稱:430108電氣工程 管理單位:自動化學院
━、研究方向
方向名稱
|
內容簡介
|
---|---|
1.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
|
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的新理論和應用技術;人工智能、專家系統在繼電保護、設備故障診斷中的應用;應用GPS的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技術。
|
2. 電力系統運行分析與控制
|
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分析、優化與控制方法;電力系統規劃和可靠性;電力系統運行分析與仿真技術;配電網無功優化與電壓智能控制系統。
|
3. 分布式發電與為電網技術
|
新型供電模式的研究;分布式能源發電控制技術;含微網新型配電系統的規劃理論與方法;含微網的配電系統優化運行;微電網運行控制與保護。
|
4. 智能配電網技術
|
智能配電網控制理論和方法;智能配電系統建模與分析;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技術;分布式能源的存儲及調運理論;智能配電網綜合節能降損技術。
|
5. 柔性交流輸電系統
|
柔性交流輸電系統分析及其控制技術;統一潮流控制器理論及模型;柔性交流輸電系統控制器的多目標協調設計方法。
|
6. 新能源(風力、太陽能)發電技術
|
風能、太陽能發電技術;風電和光伏發電特性仿真研究;風電和光伏電站接入電網的運行與控制;風電機組特性測試方法研究和測試裝置研制等。
|
7. 電力電子電路、裝置、系統的分析與控制
|
電力電子電路、裝置、系統的計算機仿真與輔助設計及其控制技術;電力電子裝置的電磁兼容設計;電力電子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
8. 計算機輔助電機分析與設計
|
電機CAD、協同設計;電機電磁場有限元分析;新型電機的結構特性和優化設計方法;電機噪聲與振動的抑制;高效率電機設計。
|
9. 現代變流技術與電力傳動
|
有源前端電能變換技術;大功率電能變換技術;電力傳動系統及其控制技術;伺服電機驅動控制;先進電力驅動控制技術;分部式電機控制技術。
|
10. 電能質量檢測與控制
|
電能質量分析方法與計算機仿真;電能質量控制技術;電能質量監測與評估系統。
|
11. 電網絡理論與應用
|
電網絡的分析計算方法;電網絡理論及計算機輔助分析;電網絡分析方法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
12. 電氣測量技術
|
電力系統電流、電壓、功率和電能信號的傳送和測量方法;電壓、電流互感器的改進和補償方法;光電互感器技術。
|
二、課程設置
類別
|
課程
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開課單位
|
備注
|
---|---|---|---|---|---|---|---|
學位課
|
316001
|
第一外國語基礎部分(英語)
|
48
|
3
|
第1學期
|
外國語學院
|
? |
304001
|
第一外國語專業部分(英語)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13001
|
自然辯證法 概論
|
32
|
2
|
第1學期
|
文法學院
|
? | |
314004
|
數值分析
|
32
|
2
|
第1學期
|
應用數學學院
|
? | |
304409
|
現代控制理論
|
32
|
2
|
第1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410
|
電網絡理論及其拓撲
|
32
|
2
|
第1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411
|
電氣工程人工智能導論
|
32
|
2
|
第1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417
|
現代電力電子學
|
32
|
2
|
第1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非學位課
|
304412
|
電氣工程基礎
|
32
|
2
|
第1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304063
|
現代電力系統分析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413
|
現代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414
|
配電網規劃與運行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415
|
交流電機動態分析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416
|
新型電機及計算機輔助分析與設計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418
|
現代電力傳動理論及技術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027
|
電能質量管理與控制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419
|
電力自動化系統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420
|
電力電子系統建模與控制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311
|
柔性交流輸配電系統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304421
|
直流輸電系統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025
|
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 | |
非學位課
必修環
節
|
304422
|
新能源發電技術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304423
|
誤差理論與電磁測量技術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424
|
電磁干擾與電磁兼容性設計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425
|
現代驅動技術與智能化系統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426
|
高等計算機網絡技術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427
|
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428
|
DAP單片機控制技術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429
|
現代工程管理
|
32
|
2
|
第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13401
|
信息檢索與知識產權
|
16
|
1
|
第2學期
|
文法學院
|
新增
|
|
304408
|
電氣工程領域專題
|
32
|
2
|
第1或2學期
|
自動化學院
|
新增
|
|
304300
|
文獻閱讀與開題報告
|
/
|
1
|
課程學習合格后
|
導師組安排
|
? | |
304400
|
實踐活動
|
1 年
|
4
|
第3至4學期
|
導師組安排
|
全日制學生
|
|
研究生中期檢查
|
注:1.學生應獲得總學分不少于32學分,其中學位課17學分, 非學位課由導師指導學生選學或按教學點統一選定。
2. 開課學期按新生入學時計為第1學期。
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的師資力量
自動化學院著眼師資長遠發展,培養和儲備高端人才,通過“珠江學者”、學校“百人計劃”等引進一批學科帶頭人、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科研團隊和知名教授,師資整體實力大幅提升。學院著重創新人才的培養,努力培養一批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省級以上對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青年學者和優秀青年基金等人才,通過實施學校“優秀博士后”及“青年教師培英育才計劃”等措施,為青年教師培養創造成長成才環境。近三年來,學院選送20多名優秀中青年教師到國(境)外高水平大學和研究機構進修深造,一批青年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提升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自動化學院教師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學院現有共享中科院院士2人,教職工193人(專任教師161人),其中專任教師中,博士生導師29人,碩士生導師118人,教授50人,副教授6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45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6人,教育部高層次人才4人,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5人,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2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團隊3個,廣東省教學名師1人,廣東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廣東科技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廣東特支計劃”杰出人才(南粵百杰)1人,“廣東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2人,廣東省高等學校珠江學者特聘教授4人、講座教授1人、青年“珠江學者”3人,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1人,南粵優秀教師5人,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廣東省師德標兵1人,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1人,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國家級1人、省級3人等一批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骨干教師。
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的介紹
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坐落于美麗的廣州大學城校區,由1958年創辦的原廣東工學院電工系發展而來。建院62年,學院因圖強而生,因質量而立,因改革而興,因人才而強。學院下設自動控制系、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系、物聯網與大數據系、實驗中心和黨政辦公室。學院設有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物聯網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五個本科專業(據2019年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院本科專業物聯網工程專業位列第6名,自動化專業位列第15名)。設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廣東省“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控制工程和電氣工程兩個工程碩士培養領域。現已形成了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的人才培養體系,已培養畢業生四萬余人。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167人,博士、碩士研究生936人(另外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485人)。學院師資力量雄厚,以謝勝利教授為帶頭人的“控制科學與工程教師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學院現有共享中科院院士2人,教職工193人,其中專任教師161人。專任教師中,博士生導師29人,碩士生導師118人,教授50人,副教授6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45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6人,教育部高層次人才4人,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5人,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2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團隊3個,廣東省教學名師1人,廣東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廣東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廣東特支計劃”杰出人才(南粵百杰)1人、“廣東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2人,廣東省高等學校“珠江學者”特聘教授4人、講座教授1人、青年“珠江學者”3人,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1人,南粵優秀教師5人,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廣東省師德標兵1人,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1人等一批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骨干教師。
學院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和學科平臺,“控制科學與工程”在教育部第四次學科水平評估中排名進入前10%(A類);有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中國制造2025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基地1個,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 1個,科技部2018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智能檢測與制造物聯實驗室),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物聯網智能信息處理與系統集成實驗室),國家軟件與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物聯網廣東平臺,智能制造信息物理融合系統集成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粵港澳聯合實驗室1個(粵港澳離散制造智能化聯合實驗室),廣東省重點實驗室3個(廣東省物聯網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廣東省信息物理融合系統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智能決策與協同控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廣東省物聯網共性技術研發工程中心、廣東省面向領域應用的大數據技術工程中心、廣東省車載傳感網與智能交通工程中心、廣東省面向能源互聯網應用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面向智能制造的超高精度自動化檢測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復雜過程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離散制造知識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并加強國際合作與對外交流,先后與國(境)外高校、研究機構進行交流與合作,并與企業建立聯合實驗室10多個,實踐教學基地28個。
學院注重教學科研與人才培養,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1個,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1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1個,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2個(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廣東省名牌專業2個,廣東省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省級重點課程4門、省級精品課程5門。學院注重教學成果研究,近幾年,編寫教材21部,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6項、二等獎1項,CAA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形成了有特色的辦學方向。近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儀器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粵港重大招標項目、廣東省重大科技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230多項。科研經費達到2億多元;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3項、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6項、二等獎4項。廣東省專利發明人1人。所培養的學生競爭能力強,富有創新意識,學生獲得國家、省級以上獎勵300余項。2013年獲得全國大學生第十三屆“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二等獎”;2015年獲得全國大學生第十四屆“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特等獎”1項,獲得“挑戰杯”廣東省賽“特等獎”3項;2016年獲“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2017年獲得全國大學生第十五屆“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特等獎”1項、“三等獎”1項;2019年獲得全國大學生第十六屆“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二等獎”1項,獲得“挑戰杯”廣東省賽“特等獎”1項;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校友在眾多領域脫穎而出,成長為“科技拓路人、行業帶頭人、產業領軍人”,涌現一大批的優秀管理人才、技術專家和知名企業家。學院被授予“廣東省文明單位”,學院黨委榮獲廣東省創先爭優“南粵先鋒”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15年、2016年、2017年學院黨委連續獲得校“十佳書記項目”,2017年學院黨委獲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18年學院“智能信息處理團隊黨支部”獲廣東省首批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
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自動化學院考研參考書目
自動化學院 | (808)電路理論 | 電路(第五版)原著邱關源、修訂羅先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
(809)信號與系統(自動化學院) |
1.《信號與系統》,鄭君里、應啟珩、楊為理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2.《信號與系統》,陳后金主編,清華和北方交大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3.《信號與系統學習指導及習題精解》,陳后金主編,清華和北方交大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
|
(810)自控原理 | 1.胡壽松,自動控制原理(第六版),科學出版社,2013 |
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院自動化學院聯系方式
自動化學院
許老師
邱老師
020-39322469
添加廣東工業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廣東工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廣東工業大學報錄比、廣東工業大學考研群、廣東工業大學學姐、廣東工業大學考研真題、廣東工業大學專業目錄、廣東工業大學排名、廣東工業大學保研、廣東工業大學公眾號、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廣東工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