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研究生招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研究生招生 為增強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的品牌知名度,進一步吸引優秀生源,提高我院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碩士研究生分軌培養制度改革的順利推進,借鑒國內外知名高校的成功經驗,促進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大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提高運用經濟學原理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今年,我院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舉辦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有關活動設計如下:
  一、夏令營招生規模
  校外招收40人,校內招收10人。

  二、夏令營學員選拔及政策保障
  (一)選拔條件
  1、大學在校三年級學生(2016屆畢業生),專業不限。
  2、學習成績優秀,本科前三年綜合成績排名在本專業前15%之內;或者在某些基礎學科有突出表現的,如經濟學雙學位成績優異,數學建模或英語競賽獲得市級以上獎勵證書,或有學術研究成果的。
  3、對我院國際貿易學、國際商務、金融(含科學碩士和專業碩士)、稅務專碩、數量經濟學、產業經濟學、財政學、西方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等碩士學位專業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4、英語水平良好。

  (二)政策保障
  凡參加我院2015年夏令營活動,全部完成夏令營各項活動和任務的,頒發結業證書。我院將從外校學員中擇優選拔若干名優秀學員,作為我院2016年外校免試推薦碩士研究生候選人選。凡符合我校接收外校免試推薦碩士研究生條件的,經學校研究生院批準后擇優錄取(此部分同學不必進行免推復試)。

  三、夏令營教學活動安排
  活動時間:7月6日到7月10日。
  (1)聘請我國外經貿領域和金融領域資深專家和教授做專題學術講座;
  (2)由我院優秀教師講授經濟學原理和國際經濟學,啟發學生如何用經濟學原理分析解釋經濟現象;
  (3)在報名的優秀大學生中,選拔分別擅長微積分、線性代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同學各1名(共計3名);選拔擅長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和運用的同學2名;選拔擅長宏觀和微觀經濟學原理的學習及其運用的同學各1名(共計2名);選拔擅長利用學過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進行學術研究的同學2名;選拔擅長利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同學2名。這11名同學就自己擅長的領域與全體優秀大學生進行互動交流。
四、夏令營活動申請程序
  (一)申請程序
  1.在線填寫《2015“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申請表》。
  http://site.uibe.edu.cn/zhuanti/xlybm.asp
  2.由申請人通過所在學校辦理加蓋教務部門的本科成績單和在本年級(或專業)排名證明。申請人將加蓋公章后的文件掃描發送到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3.申請人的申請如果獲得批準,需要攜帶加蓋教務部門的本科成績單和在本年級(或專業)排名證明原件,以及其他證明材料(如已發表論文的復印件、英語或數學獲獎證書復印件、英語六級成績單等),在報到時提交我院備查。
  (二)夏令營活動咨詢電話與時間
  咨詢電話:010-64493301(也可通過E-mail郵件咨詢,[email protected]
  咨詢時間從即日起到6月19日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2:00-4:30
  (三)錄取辦法和時間
  審核和錄取工作由我院夏令營招生委員會負責。錄取工作將于6月30日左右結束,錄取名單將在我院網站(http://site.uibe.edu.cn)上公布,不再另行通知。
  (四)特別說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是國內最早舉辦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的院校之一。目前,在暑假期間,不少大學舉辦有類似的夏令營。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我們在夏令營錄取名單初步決定后,會向擬錄取的同學發出通知,詢問是否接受錄取并請擬被錄取的同學予以確認。同學們一旦確認前來參加夏令營,即應信守承諾,否則會導致浪費其他申請者渴望獲得的寶貴名額。對于因不遵守承諾而沒有準時參加夏令營的學生,我院不再接受該生今后的免試推薦入學要求,并保留與其他舉辦夏令營的兄弟院校互相通報有關情況的權利。

  四、夏令營組織安排
  夏令營活動期間,我院免收學生的學費和資料費,為學生提供在京的食宿(北京本地高校學生原則上不提供住宿)以及異地學校學生往返硬座火車票(需有票根)費用。

  五、幾個重要時間
  申請材料網上提交時間:即日起~6月19日。6月19日以后收到的申請不再受理。
  夏令營報到時間:7月5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
  夏令營活動開始時間:7月6日~7月10日
  特此通知
荊 然 院聘教授   學系主任 黃曉玲 教 授   學系副主任 
白樹強   教 授 包 歌   副教授 陳 驍   講 師 諶 哲   講 師
崔 凡   教 授 董 聰   講 師 樊 瑛   副教授 郭 琳   副教授
何 茵   教 授 洪俊杰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蔣靈多   講 師 林桂軍   國務院特貼專家
馬 捷   副教授 裴建鎖   副教授 孫玉琴   教 授 田 巍   副教授
王林生   國務院特貼專家 魏克海   講 師 謝紅軍   講 師 薛榮久   國務院特貼專家
薛書武   副教授 楊 軍   教 授 殷曉鵬   教 授 余心玎   副教授
張 瑋   教 授 張國峰   講 師 趙忠秀   國務院特貼專家   
 
辦公室地點:博學樓12層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貿易學系歷史悠久、名師輩出。
  在幾代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學術研究成果。王林生教授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在國內最早提出李嘉圖“比較成本說的合理內核”的思想,為我國的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提供了理論支持。薛榮久教授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系統研究GATT,為我國復關和加入WTO提供了研究支持。林桂軍教授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被國外學術界確認為最早將數量分析方法引入中國對外貿易研究的青年學者。葛嬴博士近年來在SSCI期刊發表7篇英文論文,在國際貿易和城市經濟學等領域取得驕人的成績。目前國際貿易學系承擔了國家重點學科及各級研究課題。
  國際貿易學系為中國國際貿易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貢獻。它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創建了中國最早的對外貿易專業,在全國最早培養國際貿易學專業的博士。王林生教授參與創辦了《國際貿易問題》雜志,籌建中國國際貿易學會。薛榮久教授相繼參與創辦了“關貿總協定研究會”、“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和“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推動了國內的WTO研究。1991年他創辦了“全國高校國際貿易學科協作組”,為全國國際貿易學科的教學科研提供了交流平臺,目前國際貿易學系承擔了“全國高校國際貿易學科協作組”常設秘書處的主要工作。
  國際貿易學系的《國際貿易》課程在全國高校處于領先地位。1958年,國際貿易學系的一些教授通過研究和編輯出版《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國際貿易》,開始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國際貿易》教材。姚曾蔭、張毓珊、陳壽琦、于景霖,王林生,陳同仇、薛榮久和張錫嘏等老教授為此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歷經幾代教師的努力和鍛造,《國際貿易》教材所確立的理論和政策體系及教學框架被全國高校普遍接受和采用。教學團隊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國際貿易》課程被評為2005年國家精品課程。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國際貿易學系在國內首次編寫出版了《進出口業務》教材,后來出版了《國際貿易實務》教材,在全國《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學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黎孝先、邱年祝、嚴思憶和石玉川等老教授多年的工作和努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國際貿易實務》被評為2004年國家精品課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建設和教學實踐”榮獲2005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國際貿易學系除了在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WTO研究和國際貿易實務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還一直關注FDI、跨國公司、國際服務貿易和世界市場行情的教學和研究,電子商務、特許經營和采購學在國際貿易領域的應用研究也已顯出明顯的優勢。國際貿易學系建立了“國際貿易和投資研究中心”、“國際商務研究中心”和“特許經營研究中心”。
  國際貿易系由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和世界市場行情三個教研室組成。現有教授10人,副教授8人,講師3人,博士生導師7人,是一支由老中青組成的經驗豐富的教學梯隊,是一支教育背景多元化和國際化的研究團隊。老教師德高望重,中青年教師博士率高,思維活躍,他們秉承學系的優良傳統,學貫中西,博采眾長,已取得較好的教學和研究成果。
1951年學校建校之初,就匯集了國內一批國際貿易領域的知名學者。1954年,為新中國培養國際貿易專門人才,我校在原有教師的基礎上,以中國人民大學對外貿易專業為主干,吸收了北大、清華、燕京等國內著名大學的部分國際貿易師資,創建了中國最早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國際貿易學科點,并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形成了早期的國際貿易學科體系。從1954年至1960年,我校是新中國唯一被批準從事國際貿易教育的高等學府。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承續著中國近代國際貿易學術之脈,歷經60年的發展壯大,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國際交流等方面保持著國內領先水平,至今已發展成為一所在海內外有著重要影響和廣泛學術聲譽的經濟、金融與商務綜合發展的研究型學院。
  學院現設8個系,分別是:國際貿易學系、金融學系、經濟學系、國際運輸與物流學系、政治經濟學系、國際商務與合作學系、數量經濟學系、財政稅務學系。
  步入新世紀,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正以堅實的步伐朝著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學院邁進。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導師介紹:殷曉鵬


  國際貿易學系·教師簡介

  
  殷曉鵬,副教授
  殷曉鵬,2001年畢業于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先后在加拿大康科迪亞(Concordia)大學,溫莎(Windsor)大學任教。2007年秋季起到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任教。現任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國際貿易系主任、副教授、博導,兼任國際經濟與金融學會(中國)(IEFS China)的執行秘書兼財務,及華盛頓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聯合研究中心(UW——UIBERCIE)的執行副主任。目前主要從事外商直接投資與外包、區域經濟聯合與貿易協定、貿易、資本流動與經濟增長、內生經濟增長、開放宏觀經濟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工作經歷:
  中國南京經濟學院 教師 1986年7月-1993年8月
  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 助研 1993年9月-1995年4月
  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 助教,助研 1995年9月-2001年6月
  加拿大康科迪亞(Concordia)大學 講師 1999年9月-2000年4月
  加拿大康科迪亞(Concordia)大學 助理教授(合同制) 2000年9月-2001年5月
  加拿大溫莎(Windsor)大學 助理教授(終身軌) 2001年7月-2007年6月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 副教授 2007年7月-至今
   
  研究領域:經濟增長、國際貿易、開放環境宏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
   
  教學領域:經濟增長、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發展經濟學
   
  教授課程:
  經濟學原理, 國際學生+中英“2+2”:本科
  國際貿易專題研究, 國內學生:本科
  國際貿易前沿專題, 國內學生:博士生
   
  獎勵、榮譽稱號:
  教育部“國際貿易雙語教學精品課程”,國家教學獎,2008;
  “國際貿易雙語教學精品課程”優秀教學成果獎,學校教學獎,2008;
  加拿大人文社科研究委員會(SSHRC)“4A”獎,國家級科研獎,2005;
  獲提名角逐2004年“蒙代爾獎”(Mundell Prize),“蒙代爾獎”提名,2004;
  加拿大人文社科研究委員會(SSHRC)“4A”獎,國家級科研獎,2003
  加拿大FCAR 博士獎學金 (經濟類全國第一名), 1998-02
   
  社會服務:
  國際經濟與金融學會(中國)(IEFS China): 執行秘書兼財務,2008年-至今;
  華盛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中心(UW-UIBE RCIE): 常務副主任,
  2008年-至今;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發展中地區經濟研究中心(CED): 研究員,
  1999年-至今;
  加拿大瑞爾森大學(Ryerson University)國際商業研究中心: 研究員, 2007年-至今;
  國際發展研究中心(IDRC/CIGI):“中國年輕學者研究連線”,“貿易與投資”組: 協調人,
  2009年-至今
  國際期刊匿名審稿人: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BE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Economics Bulletin, 等
  評審人:1)國際經濟學:理論和政策,第六版,作者Krugman 和 Obstfeld, 2003
  2)國際經濟學,第一版,作者 Sawyer 和Sprinkle, 2003
  3) 宏觀經濟學,第2、3、4、5、12章,第一版(加拿大),作者 Stephen D.Williamson, 2003
  主編:McGraw-Hill’s 宏觀經濟學在線學習中心,第一版(加拿大),B.DeLong, Mansooria和Michelis, 2003
  評審人:加拿大人文社科研究委員會(SSHRC)項目:“華裔加拿大老年人的養護、健康及心理狀況項目的調查問卷”,Dr. Jian Guan 和 Dr. Ben Kuo
學術組織成員:
  編輯委員會成員:中國經濟理論研究(Chinese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編輯委員會成員:中國經濟政策評論(Chinese Economic Policy Review)
  會員:美國經濟學會 (AEA, i.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會員:計量經濟學會 (Econometric Society)
  會員:國際經濟與金融學會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Finance Society, IEFS)
  會員:加拿大經濟學會 (CEA, i.e. Canadian Economic Association)
  資深會員:中國留美經濟學會 (CES, i.e. Chinese Economists Society),(美國應用社會科學學會, ASSA, 成員之一)
  會員:北美中國經濟學會(CEANA, i.e. Chinese Economists Association in North America, ASSA, 美國應用社會科學學會成員之一)
  成員:發展地區研究中心 (Centre for Developing Area Studies),麥吉爾(McGill)大學
  “福特學者” (Ford Scholar):(由福特基金會與中國留美經濟學會聯合支持,每年選擇六個福特學者): 石河子大學(中國),2002;南京大學(中國),1997
  
  主要研究成果:
  學術論文:
  國際經濟學(包括經濟增長和開發經濟宏觀經濟學)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ncluding Economic Growth, 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
  1. Yin, Xiaopeng, “Voluntary Import Expansions with Non-Stationary Demand”,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37, 2004, 1084-1096
  2. Yin, Xiaopeng, “Forming Efficient Free Trade Networks: A Sequential Mechanism” (with Xue,L., and Zhang,J.),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forthcoming;
  3. Yin, Xiaopeng, “Input Substitution, Export Pricing, and Exchange Rate Policy” (with Shi, K., and Xu, J.), Revised and resubmitted
  4. Yin, Xiaopeng, “Externalities,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ed Growth”, Revised and resubmitted;
  5. Yin, Xiaopeng, “Strategic Choices in General Outsourcing: Intra-industry Trade or FDI”, Revised and resubmitte, Yin, Xiaopeng, “International Product Cycles with Outsourcing”, Submitted
  6. Yin, Xiaopeng,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and Knowledge Spillover: A Reassessment”, Submitted
  7. Yin, Xiaopeng, “Strategic R&D Interaction, Knowledge Cre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 Submitted
  8. Yin, Xiaopeng, “Irrelevance of strategic interaction of R&D investment in growth”, Submitted
  9. Yin, Xiaopeng, “Relation between Strategic R&D Interac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 Symmetry or Asymmetry”, Submitted
  10. Yin, Xiaopeng, "Knowledge Externality, Induced Consumption, and Missed Economic Growth”, Completed
  11. Yin, Xiaopeng, “A General Model for R&D sector in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 Completed
  12. Wang, Yuntong and Xiaopeng Yin, “Existence of Sustainable Growth with Convex
  13. Yin, Xiaopeng, Technologies in an OLG Economy”, Completed
  14. Yin, Xiaopeng, “When ‘International Consumption Correlation puzzle’ meets the ‘Kaldor Facts’: The Unbalanced Growth Approarch”, In Progress
  15. Wang, Yuntong and Xiaopeng Yin: “Endogenous Unbalanced Growth and Growth Cycles”, In Progress
  16. Dalkir, Mehmet S. and Xiaopeng Yin: “Outsourcing,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bility and Unbalanced Growth”, In Progress
  17. Tkacz, Greg and Xiaopeng Yin: “A Re-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Exchange Rates and Real Interest Differentials: 1974 -2009”, In Progress
  
  發展經濟學(包括比較經濟學:中國)
  Development Economics (including Comparative Economics: China)
  18. Yin, Xiaopeng,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China: Incentive, Pattern, and Growth”, China's 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 2004, Section 5
  19. Yin, Xiaopeng, "The Tendency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China: Incentive, Pattern, and Growth”, Revised and resubmitted
  20. Lin, Guijun and Xiaopeng Yin: “Can the developing country catch up: Trade Strategy, Industry Policy and Long- run Economic Growth: The Case of China”, In Progress
   國際學術會議論文
   Papers Presented In Academic Conferences (From 2001)
   
  A. 受邀請(Invited):
  1. Yin, Xiaopeng, “Theory of Strategic Production Outsourcing”, Chinese Economic Society CES) Annual Meeting,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China, April, 2008; Midwest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onference (Spring Meet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Champian-Urbana, Champian-Urbana, IL, U.S.A., May, 2008
  2. Yin, Xiaopeng, “Unbalanced Growth in an Open Economy”, The 4th Asia-Pacific Trade Seminar,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July, 2008; Canadian Economic Association
  41st Annual Meeting, Dalhousie University, June, 2007; CES (North America) Annual meet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ina, July, 2006; Midwest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onference (Spring Meet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April, 2006; ASSA/CEANA Annual Meeting, Boston, MA, U.S.A., January, 2006
  3. Yin, Xiaopeng, “FDI and International Product Cycles”, Midwest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onference (Spring Meeting), 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IUPUI), Indianapolis, IN, U.S.A., May, 2004
  4. Yin, Xiaopeng, “Knowledge Externality and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The 4th Asia Pacific Economic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China, December, 2008; Midwest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onference (Spring Meeting), 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IUPUI), Indianapolis, IN, U.S.A., May, 2004
  5. Yin, Xiaopeng,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China: Pattern, Factor Flows, and Growth Effects”, China's 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December, 2003
  6. Yin, Xiaopeng,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China: R&D Patterns, Factor Flows, and Growth Effects”, Chinese Economic Society (CES) Annual Meet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 U.S.A., August, 2003
  7. Yin, Xiaopeng, “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 the Greater Chinese Economies: Patterns, Factor Flow Restrictions, and Growth Effects”, Chinese Economists Society (CES) Annual Meeti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ng Kong, China, June, 2002
  8. Yin, Xiaopeng, “Global Knowledge Capital and Endogenous Growth”,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ethods and Theory of Macroeconomics, Antibes, France, June, 2001; the Annual Meeting of Canadian Economic Association in McGill University, Montreal, Canada, 2001
  9. Yin, Xiaopeng, “Dynamic Analysis for Voluntary Import Expansions (VIEs) in the Post GATT/WTO Era: Free Trade Promoter or Trade Barrier?”, “WTO and World Trade, 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WA, U.S.A., April, 2001
  
  B. 投稿接受(Contributed):
  10. Yin, Xiaopeng, “Voluntary Import Expansions (VIEs) with Non-Stationary Demand”, ASSA/CEANA Annual Meeting, San Diego, CA, U.S.A., Jan., 2004
  11. Yin, Xiaopeng: “What Do We Learn from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he Role of the Utility Function”, the CEA Annual Meting, the Carleton University, Ottawa, Canada, May, 2003
  
  目前主要研究項目:
  1、2007- “廣義外包及其對經濟增長的作用”,211工程課題,主持人
  2、2009-12,“國際資本流動,產品周期,與經濟增長”,211工程課題,主持人
  3、2010,亞洲博鰲論壇,經濟與社會發展年度報告,參與人、總報告執筆人
  
  郵 箱:[email protected]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導師介紹:黃曉玲


  國際貿易學系·教師簡介

  
  黃曉玲,教授
  黃曉玲,女,經濟學博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聯合國貿發會議咨詢專家,中國國際貿易學會理論研究會委員, AIB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會員。
  1991年-1992年為加拿大卡爾頓大學訪問學者,1998年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2000年赴英國利茲大學訪問研究,2004年-2005年為美國加州大學Irvince分校訪問學者。
  多項研究成果曾獲”全國外經貿研究成果獎”、“北京市人文社科優秀論文獎”、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改革與發展征文優秀論文獎“。

  主要講授課程:
  本科層次主要講授“中國對外貿易概論”、“中國主要經貿伙伴”、“中國利用外資概論”、“產業經濟學” 等課程。
  研究生層次主要講授“中國外經貿研究”、“中國外貿、外資政策”、“產業組織”。
  此外還為外國留學生英文講授碩士課程 Seminars on China's Trade and FDI Policy, Multi lateral Trading System of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主要研究方向:
  中國外貿政策,外貿與外資關系,中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近期主要科研成果:
  專著,《外貿、外資與工業化——理論研究與中國實證考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年;
  論文,《中西部區位條件與吸收外商直接投資類型的定位分析》,獲中國國際貿易學會2002年優秀論文二等獎,刊于《國際貿易問題》2003年第1期;
  ·論文,《外國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的相互關系及其對工業化演進的影響》,刊于《財貿經濟》2001年第9期。獲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第四屆“外經貿研究成果獎”論文三等獎、中國國際貿易學會2001年優秀論文三等獎;
  論文,《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與工業化關系探析》,刊于《國際商務》2002年第1期;
  論文,《我國新一代產業政策探析》,刊于《中外石油化工》2002年3月刊。
  論文,《國際投資促進:組織機構建設與方法創新》,刊于《國際經濟合作》2003年第3期;
  論文,《電力市場操縱力問題分析》,刊于《中國電力》2003年第6期(第一作者)。
  論文,《對外投資對母國的經濟影響機母國投資促進措施》,刊于《國際經濟合作》2003年第12期.
  論文,“《電力市場競爭》解讀與聯想”, 刊于《中國電業》,2006年第1期。
  研究報告,《新型工業化道路與對外開放關系研究》,分報告之一:《工業化與對外貿易的關系》,商務部研究課題,2003年。
  ·"Location Advantages of the Mid-west China and Type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argeted",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n Global Business and Economic Conference, 7-10 January 2004, Guadalajara, Mexico.
  ·"The Evolution of Trade Quantitative Control in China", RITSUMEIKAN Journal of ASIA PACIFIC Studies, March 2005.
  ·"China's Technology Transfer Policy: A Review of Developments and an Assessment", working paper, IAS,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2006.
  ·"China's Industrial Policy related to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UNCTAD Research Project Final Report, Contract Number OBID 14571, 2006.(Principal author)

  主持和參與研究課題
  ·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項目“發展中國家外貿、外資與工業化”,2000年,主持人。
  ·北京市高教精品教材建設項目“中國對外貿易概論”教材建設,2001年,主持人。
  ·“對外投資的母國經濟效應研究”,教育部國家重點課程建設211項目(2004-2006),主持人。
  ·“轉型國家對外貿易體制改革比較研究”,教育部國家重點課程建設211項目(2004-2006),主持人。
  ·“吸收外國直接投資與引進技術政策研究·國際經驗與中國的政策調整”,教育部國家重點課程建設211項目(2005-2006)主持人。
  ·“中國電子工業產業政策研究”,聯合國貿發會議課題,2006年,主持人。
  ·“新型工業化道路與對外開放關系研究”,商務部課題,2003年,主要成員。

  主編教材
  ·主編,《中國對外貿易概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項目),對外貿易經濟大學出版社,2003年;
  ·主編,《中國對外貿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年;
  ·主編,全國統編自學考試教材,《外經貿經營與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和2006年版。
  ·主編,全國統編自學考試教材,《中國對外貿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和2006年版;
  ·主編,《中國主要經貿伙伴》,2005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主編,《中國主要經貿伙伴的經貿制度》,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主編,《外經貿經營與管理學習輔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主編,《中國對外貿易考試指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年。

  主持教學研究課題: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主要貿易伙伴》教材建設項目”,2003-2005。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利用外資概論》教材建設項目”,2004-200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外經貿研究(研究生)課程建設項目”,2004-200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外貿外資政策(研究生)課程建設項目”,2004-200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導師介紹:白樹強

 


國際貿易學系·教師簡介



  白樹強,教 授
  白樹強,經濟學博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2年畢業于原北京對外貿易學院海關管理系,并留校任教。1984-1986年在美國休斯頓大學商學院攻讀MBA;1987-1990年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攻讀國際貿易專業碩士課程;1990年下半年在美國南卡羅蘭納州大學商學院做訪問學者。1996-1999年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職攻讀國際貿易專業博士課程。1995年入選北京市社科戰線跨世紀理論人才“百人工程”。1996年當選為北京市高等教育中青年優秀骨干教師。1999年上半年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進行WTO專題研究。2000年8-9月隨中國教育部代表團在日內瓦WTO總部進行工作訪問。2002年受國家派遣,自該年3月開始作為中國常駐WTO代表團一等秘書,在日內瓦WTO總部工作,主要負責貿易與發展、貿易與環境、貿易政策審議、新議題談判等工作。2004年11-12月隨亞洲代表團訪問在比利時的EU總部、在日內瓦的UNCTAD和WTO總部。2005年4月和9月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的成員赴法國巴黎出席了UNESCO執行局第172屆和173屆會議。2005年12月受伊朗農業部的邀請,赴德黑蘭出席“WTO與農業”國際研討會。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底,作為富布賴特學者,在美國喬治敦大學法學院進行WTO專題研究工作,同時被該學院國際經濟法研究中心聘為客座研究員。
  現主要為本科生講授《宏微觀經濟學》,為研究生講授《產業經濟學》及《國際經濟學經典論文選講》等課程以及開設專題學術講座。
  學術研究方向: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競爭理論與政策、多邊貿易體制、世界貿易組織法、世界經濟一體化、跨國公司國際競爭戰略等問題。
  自80年代初開始研究GATT/WTO問題,分別擔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WTO研究會副秘書長和關稅研究中心副主任。現為國務院關稅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商務部世貿司專家組成員。1995-96年被亞洲開發銀行聘為法律顧問,參加《關于加強中國海關法制建設的項目》,負責外部審計、風險管理、反商業欺詐等子項目。主要著作有:《GATT海關估價協議評注》(1992)、《海關估價概論》(1996)、《全球競爭論》(2000)、《WTO海關估價協議導讀》(2002)等,以及有關學術論文多篇。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導師介紹:崔 凡
 


  國際貿易學系·教師簡介

  
  崔 凡,副教授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1997年6月獲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后留校任教。1998年2月至5月,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從事國際投資的研究工作,1999年2月至12月 受外經貿部(商務部)派遣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得大學接受世界貿易體系與國際經濟學的培訓,期間在澳大利亞外交外貿部實習。2002年獲倫敦經濟學院(LSE)經濟學優等碩士學位,2006年獲倫敦經濟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和國際商法法學碩士學位。
  崔凡博士擁有中國律師資格和中國注冊會計師資格,曾在北京市眾一律師事務所擔任兼職執業律師。他曾經擔任商務部世界貿易組織法律培訓服務貿易專題主講教師,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起草小組成員。他曾經為國務院、商務部、教育部、歐盟委員會、西門子、阿里巴巴等機構提供咨詢服務,并為中石油、中石化、北方工業、中國證券業協會、工信部、國家電信總局、國家商檢總局等機構提供培訓服務。

  主要講授課程:
  本科層次:《國際貿易》,《國際經濟學》
  博士層次:《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II》
  留學生碩士:《國際金融》
  留學生本科:《國際金融》

  主要研究方向:
  國際經貿理論與政策

  出版和發表的成果:
  土地利用效率,省際差異和與異地占補平衡,《經濟學季刊》,2011.4,邵挺等人,第二作者
  Incomplete contracts, joint ventures and ownership restrictions, Oxford Economic Papers, Vol.63(4), 2011
  國際貿易中的網絡與中介,《經濟學動態》,2010.8,崔凡、寧丹紅
  論當代國際貿易理論的國際政治經濟學意義,《世界經濟與政治》,2010.6,崔凡、屠新泉、樊瑛
  對外開放與互聯網監管,《國際貿易》,2010.3,崔凡、楊鳳鳴
  “買美國貨”條款與新貿易保護主義,《國際貿易》,2009.3
  “克魯格曼新貿易理論及其發展評述”,《經濟學動態》,2008.12,林發勤、崔凡
  “沿海部分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企業的內遷問題”,《國際貿易》,2008.6
  Who are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WTO, The Law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08.1
  《全球化時代的經貿政策協調》,人民出版社, 2007.11
  “利用橫向外資,提高外資質量”,《國際貿易》 2007.1
  “現代國際直接投資理論與我國外資管理體制的轉型”,《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06.12
  “現代國際貿易理論對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啟示”,《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05.10
  “從多邊投資協定看多邊貿易體系的發展”,《國際貿易問題》1998.10
  “論世界貿易新體系形成過程中的不平衡發展趨勢”《國際貿易問題》1997.10;摘錄轉載于《世界經濟》 1998.1;全文轉載于人大復印資料
  “世貿組織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國際貿易問題》1997.2 崔凡 李舒
  “環印度洋經濟合作區芻議”《國際貿易問題》1995.5
  與薛榮久教授合著 《經貿競爭與合作》,中國經濟出版社,1997.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導師介紹:林桂軍
 


  國際貿易學系·教師簡介

  
  林桂軍,教 授
  林桂軍,男,漢族,1959年6月生,北京市人。198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978年入北京對外貿易學院(現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攻讀五年制國際貿易專業本科,1982年提前留校,在國際貿易系任教,1983年畢業。1983年9月—1985年7月,在北京外貿學院攻讀國際貿易專業碩士研究生。1985年9月—1987年5月就讀加拿大卡爾頓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5年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93年晉升為副教授,1996年破格晉升為教授。1995年3月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副院長,1997年2月任院長。2005年1月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2005年7月中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第十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當選為黨委常委。

  曾作為訪問學者在曼徹斯特大學經濟系、香港中文大學、意大利Bocconi大學、芬蘭Abu Academi大學和Turk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IMF等海外機構進行講學、講座和學術研究。講授《中國對外貿易政策》、《國際貨幣理論(I)、(II)》、《福利經濟學》、《高級宏微觀經濟學》等課程。主要從事國際貿易、外匯政策和福利經濟學方面的研究,是國內外最早將定量分析應用于中國外貿政策研究的學者之一。近年來,在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hina Economic Review、《世界經濟》《財貿經濟》、《金融研究》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多篇高質量的論文。在China and Asia: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tegrations 一書中所發表的論文,A decade flow of funds in China:1995-2006被國際著名雜志Economist專題報道。主持在國際著名JAI出版公司出版The Managerial Process and Impact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Greater China一書;在國內曾出版《人民幣匯率問題研究》專著。

  現為校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務院學位辦應用經濟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經濟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召集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副會長,北京經濟學聯合會副會長;《國際貿易問題》、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期刊主編,Review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Journal of Public Finance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China國際學術期刊編委。2001年獲“北京市勞動模范”稱號。

  2009年5月被任命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新一任副校長。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導師介紹:孫玉琴
 


  國際貿易學系·教師簡介

  
  孫玉琴,教 授
  孫玉琴 教授,女,1965年10月生。經濟學博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訪問學者。

  主要講授課程:
  本科生層次:《國際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中國對外貿易史》等;
  碩士研究生層次:《經濟史》,《中國對外經濟關系》等。

  主要研究方向:
  中國對外貿易理論和政策,外資理論和政策,制度變遷與經濟增長等。

  近期主要科研成果:
  論文
  1、“簡述近代上海對外貿易中心地位的形成”《中國經濟史研究》2004年第4期
  2、“我國企業的貼牌經營戰略”《經濟管理》 2004年第11期
  3、“外貿經營權改革與外貿經營主體的變化”《國際貿易問題》2004年第10期
  4、“企業社會責任與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特區經濟》2005年第8期
  5、“我國出口退稅政策與出口貿易發展的關系”《統計與決策》2005年第7期
  6、“我國FDI來源結構演進及其效應”《商業時代》2005年第33期
  7、 “我國外貿制度變遷的勞動就業效應”《特區經濟》2005年第9期
  8、“中國地區經濟增長收斂性的實證分析”《國際商務》2002年第5期(合作)
  9、“中國對外開放的思維定勢”《國際貿易問題》2005年第2期(合作)
  10、我國出口貿易可持續發展與政策選擇《特區經濟》 2006年第10期
  11、我國對非洲投資的發展及問題《管理現代化》2007年第5期
  專著
  《中國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的效應——貿易制度創新與貿易增長、經濟增長研究》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 2005年10月版
  教材
  1、《中國對外貿易史》(第一冊)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 2001年4月版(合作)
  2、《中國對外貿易史》(第二冊)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 2004年5月版
  3、《中國對外貿易史教程》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 2005年9 月版

  近期主要主持和參加的科研課題:
  1、“中國對外貿易制度創新與貿易的可持續增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十五”“211工程”課題(2005—2006),課題負責人
  2、“國際經貿理論通鑒”,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十五”“211工程”課題(2003-2006),課題組主要成員。
  3、“中國對外貿體制改革進程、效果與國際比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十五”“211工程”課題( 2003-2006),課題組主要成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導師介紹:王林生


  國際貿易學系·教師簡介

  
  王林生,教授

  王林生,教授 1930年生于上海,中共黨員,1948—1959年在清華大學經濟系學習,畢業后進入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班學習,畢業后任教于北京外貿學院。現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貿易專業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先后講授了“國際貿易”,“世界市場行情”,“國際經濟學”,也為研究生講授過“國際貿易學說史”,“西方貿易理論文獻閱讀”等課程。1979年到斯坦福大學講授中國對外貿易,后曾多次訪問歐美高校,講授中國經貿問題。

  1975年參與創辦《國際貿易問題》雜志,任主編15年。
  1981年參加籌建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曾任秘書長,現任副會長。
  1984—1993年任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
  1985—1993年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社科基金應用經濟學評議組成員。
  1989—1992年被聘為聯合國跨國公司中心專家顧問。
  1990年初受有關方面的委托,籌設“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勵金”,并被聘為第一、二屆評委會主席,現為評委。
  1993—1996年任中國國際經貿仲裁委員會副主任。1993年起為全國政協第八、九屆委員。
  2000年1月,王林生教授擔任世貿組織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在學術活動方面,主要從事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1979年與人合作并執筆的《國際分工與我國的對外經濟關系》一文,在國內最早提出了李嘉圖“比較成本說”有“合理內核”,并闡述這符合馬恩經典著作中的思想,從而為利用國際分工作為加速經濟增長的杠桿,提供了理論依據。該文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創刊號的首篇位置,1984年獲首屆孫冶方經濟學獎。另外還參與了《世界經濟百科全書》、《中國經濟百科全書》等大型工具書的撰寫和主編工作,主要論著有《China's Foreign Trade, It's Policy and Practice》(合撰)、《跨國經營理論與實務》、《烏拉圭回合與世貿組織》等,撰寫學術論文多篇,并有《國際貿易學說史》一書的未定稿在校內印行,供博士生參讀。
  

添加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考研分數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報錄比、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考研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姐、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考研真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專業目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排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研、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眾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考研網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xxxxbbb|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 | 亚洲高清国产品国语在线观看 | 日本特级淫片免费 | 伊人波多野结衣 |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中中文 | 自拍视频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 亚洲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热99re久久精品2久久久 | 三级毛片免费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 | 国产欧美曰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年www | 中文字幕亚洲国产 | 亚洲精品第一区二区在线 | a毛片网站|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欧美一级毛片免费大片 | 日本三级日产三级国产三级 | 成年片人免费www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高清不卡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亚洲综合干 | a级午夜毛片免费一区二区 a级性生活视频 |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级三级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7图片 | 18岁免费网站| 亚洲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国产免费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日本不卡一二三 | 寡妇野外啪啪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亚洲另类 |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 |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69视频成人|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在线播放 |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