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機電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接收2019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一、學院簡介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由原機械部所屬的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和原電子部所屬的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合并組建,是北京市重點支持建設的信息學科較為齊全的高校,在長達80余年的辦學歷史中,形成了鮮明的信息特色、行業特色、軍工特色。機電工程學院是學校辦學歷史最悠久、綜合實力最雄厚的學院之一。多年來學院學科專業建設持續發展,形成規模,特色突出。學院現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是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和學校的引領學科之一,還具有機械工程、車輛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目前,學院建設及獲批的實驗研究基地有:機械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現代測控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2011北京電動車輛協同創新中心1個、新能源汽車北京實驗室1個、機電系統測控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機械工業行業重點實驗室2個。
學院擁有職稱、年齡、學歷結構合理、學術能力強、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現有專職教師85人,其中教授24名,碩士生導師47名,兼職博士生導師7名,高級職稱教師占62%。學院團隊建設成效顯著,高層次人才不斷涌現,現有全國高校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北京市屬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1個,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3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2個,現有雙聘院士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北京學者1人,長城學者1人,北京市“高創計劃”杰出人才1人,北京市“高創計劃”領軍人才1人,北京市教學名師3人,北京市人才強教計劃高層次人才1人,北京榜樣1人,以及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青年英才共13人等。
近五年學院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防軍工項目等國家級項目20余項,北京市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北京市科委科技計劃項目等省部級項目30余項,以及重要的企業合作項目共計百余項,累計科研經費達5000余萬元。學院以第一獲獎單位獲教育部、北京市及行業科技進步獎11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
二、獎助學金體系
1、研究生獎學金體系
由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和專項獎學金三部分構成。國家獎學金2萬元/人;學業獎學金一等獎11000元/人/年,二等獎6000元/人/年,三等獎4000元/人/年,受獎面達到研究生的90%;專項獎學金包括研究生科技成果專項獎、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獎、研究生優秀畢業生獎等。
2、研究生助學金體系
由國家助學金(7000元/人/年,覆蓋面100%)、三助津貼(其中助研津貼第一學年3000元/人/年,第二、三學年4000元/人/年,覆蓋面100%)、困難補助及國家助學貸款等部分構成。
三、接收調劑的專業
招生專業名稱 |
學位 類別 |
接收專業 | 聯系人 | 聯系方式 |
機械工程 |
學術 學位 |
相同或相關 專業 |
安老師 |
Tel:010-82427149 18811786711 E-mail:[email protected] |
機械工程 |
專業 學位 |
|||
車輛工程 |
四、調劑及復試流程
1、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填寫調劑志愿,志愿選擇“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代碼:11232)機電工程學院的相關專業;
2、聯系學院,了解是否參加復試及復試安排,等待學院在調劑系統中準許復試的指令,及時在調劑系統上確定"接受復試"。
3、復試結束后,關注調劑系統中發出的錄取信息,及時回復同意錄取。
五、復試材料
1、有效身份證件原件;
2、調劑申請表;
3、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原件(應屆生帶學生證);
4、一張1寸免冠照片(體檢用);
5、大學成績單原件或檔案中成績單復印件。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2019年研究生復試及錄取工作方案
為貫徹教育部和北京市的有關文件精神,促進我院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的規范化管理,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復試及錄取工作方案》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現將2019年碩士研究生復試及錄取工作做如下規定:
一、基本要求
(一)堅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寧缺毋濫”的原則;
(二)全面做好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工作,提升服務質量和業務水平;
(三)優化研究生教育結構,做好研究生招生分類復試選拔工作;
(四)深入推進信息公開,確保科學公正、規范透明,充分重視考生切身利益;
(五)復試比例至少為招生規模的120%;
(六)擬錄取考生須經過資格審查、復試及體檢合格方能辦理錄取。
二、組織機構:
(一)成立學院復試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黃 民
副組長:蘇 鵬
成 員:王吉芳、包立輝、李啟光、王紅軍、郝育新、陳 勇、王立勇
秘 書:安 媛
(二)按學科方向成立五個復試小組,每組成員不少于5人,組長為各學科方向負責人,成員為各學科方向的研究生導師。
三、復試工作辦法
(一)在對報考我院的一志愿考生進行復試及錄取后,剩余名額由調劑方式滿足招生需求。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調劑功能開通后,正式接受考生調劑。
(二)調劑考生復試基本要求
我院按照“專業相近”的原則組織調劑生源并開展工作:
1、符合招生簡章中規定的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
2、初試成績符合第一志愿報考專業在一區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3、調入專業與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
4、考生初試科目應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
(三)工作程序
1、學院開放調劑系統;
2、考生網上填報調劑志愿;
3、學院確定復試名單并通知相關考生,考生回復同意“參加復試”,否則視為放棄復試資格;
5、考生按時參加學院的資格審查、體檢及復試;
6、考生查詢平臺待錄取信息,并回復同意“待錄取”狀態,具體時間節點以學院已公布的復試相關工作安排為準;
7、同意“待錄取”的考生,到學院領取相關材料,辦理錄取手續;
8、學院將擬錄取名單報研究生院。
(四)復試流程及考核內容
1、復試形式
復試采用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方式。
2、面試內容及考察要素
(1)綜合素質(30分)。包括思維能力、綜合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心理健康等。要素有:①
誠信、政治傾向和學業背景的調查,結合目前的社會熱點考察考生品德修養和人生觀、價
值觀和世界觀等;②心理健康考察,包括考生的自我評價、心理問題測試等,指定較熟悉學生心理的教師具體負責測評。
(2)外語聽讀說水平(20分)。包括自我介紹、日常英語對話、對報考專業的一般性認識等,時間一般不少于2分鐘。
(3)專業基本理論(20分)。包括基礎理論、技術基礎理論和專業基礎知識。
(4)專業基本能力(30分)。包括實際動手能力、運用基礎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加大對考生的職業規劃、興趣愛好、特長及就業意向等方面的考查。對專業型考生,更加突出對專業知識的應用和專業能力傾向的考查,加強對考生實踐經驗和科研動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四、同等學力考生加試
對符合復試基本要求的同等學力考生,加試與報考專業相關的大學本科主干課程,一門為專業基礎課,一門為專業課。加試考核方式為筆試,加試科目不及格者,不予錄取。
五、錄取工作
(一)總成績核算辦法:
總成績=50%*折算后的初試成績+35%*面試成績+15%*筆試成績,式中,折算后的初試成績=(初試自命題科目成績*0.5+初試統考科目總成績)/4.25。
(二)錄取
復試小組負責填寫“面試報告單”,學院分學科方向計算總成績并排名,在復試合格的基礎上,從高到低按順序提出初步錄取意見,所有復試材料留存備查。
學院在綜合考慮考生總成績、思想品德、誠信及身體健康狀況的基礎上,確定擬錄取名單,并報研究生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業務素質高、教學經驗豐富、具有國際視野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02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5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65.7%。擁有首屆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北京市高水平創新團隊1個、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1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2個、北京市高水平學術創新團隊3個。雙聘院士1人、北京學者1人、北京市高創計劃教學名師2人、北京市教學名師4人、長城學者1人、北京市學術創新人才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北京市優秀教師2人、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 、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13人。學院黨總支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技術專碩簡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技術專碩簡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車輛系統動力學與控制技術,新能源汽車開發與系統集成,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現代汽車設計方法與制造技術。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整車集成設計理論、汽車零部件CAD/CAM/CAE一體化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特色;擁有教育部“北京電動車輛協同創新中心”(國家“2011計劃”)、新能源汽車北京實驗室、“北京汽車與裝備輕量化技術研發基地”等校內科技創新平臺及北汽福田、北汽研究總院等多個校外培養基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智能制造與智能裝備設計專碩簡介
研究信息化與智能化在制造領域里的應用方法,包括智能化制造過程與工藝、制造裝備創新設計、性能分析優化、信息化技術服務、測試評價、直驅控制技術等;研發智能化數控機床、3D打印工藝與設備、高性能功能部件、互聯網技術服務平臺等;智能裝備的智能感知與控制、智能控制、制造過程的監控監測與自適應控制;數字化工廠的智能規劃與數字孿生模型研究等。進行高檔數控機床、航天飛行器、機器人等智能裝備的數字化設計,研究其動力學特性,形成一系列的先進實用化技術和創新性產品,具體包括:智能裝備的數字化及智能化設計、可靠性分析,機器人的機構設計與運動控制,航空器、智能結構等機械系統的動力學與控制,智能產品的工業設計與交互設計。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電系統測控與機器人技術專碩簡介
研究機電系統檢測與控制過程中的科學方法與先進技術,解決設備狀態監測、故障診斷與智能控制問題。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與無線通信技術實現設備遠程在線預警、實時健康分析、智能運維與控制管理,研究風電、太陽能、特種車輛、石油化工等行業裝備在線數據采集、狀態感知、信息獲取、圖像識別、系統集成與儀器開發,實現機電系統的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與智能化。研究機器人運動軌跡規劃、感知技術、驅動與控制技術,包括運動參數、聲、光、圖像等信息的檢測與信號處理技術、機器人軌跡規劃及控制策略和算法、機器人智能控制技術等,研發典型智能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器人技術學簡介
機器人技術學科方向一直是機械電子工程北京市重點學科3個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迄今已培養機器人方面的碩士生30余名,是本學科擬培育的體現學院特色的交叉學科方向,主要從事行業特種機器人及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在機器視覺與智能感知技術、運動控制與軌跡規劃、自主導航及路徑規劃、機器人機構創新設計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和工程應用經驗,先后開發研制了液漿攪拌機器人、管道檢測機器人、智能消防機器人、智能叉車機器人、碼垛機器人、倉儲貨物智能揀選機器人、藥房自動化系統、Robocup中型組足球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系列無人機等產品,并逐步推廣應用,取得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本方向的研究基地包括:機械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現代測控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機電系統測控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智能機器人技術研究所、卓越聯盟實驗室等。先后承擔完成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一級子課題2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及重要橫向課題2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學成果二等獎各1項、省部級科技和教學成果獎10余項。近五年出版編著3部,發表論文10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34篇,EI收錄15篇,授權發明專利10項。目前在讀碩士研究生41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汽車系統動力學與控制學簡介
本學科方向以“鼓勵創新、引導實踐、全面鍛煉”為原則,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形成了包括基地(校內外實踐基地、工作室)、項目(校企合作項目、學科競賽和創新計劃)、技術指導(校、內外導師)為系統的創新能力實踐體系。有效強化碩士生的學習與實踐能力,塑造研究生的職業能力、創新理念和團隊精神。本學科方向先后承擔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科研計劃項目等縱向課題、企業合作科研課題20余項,獲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擁有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北京實驗室”、教育部“北京電動車輛協同創新中心”(2011協同創新中心)、“北京汽車與裝備輕量化技術研發基地”3個校內科技創新平臺及多個校外人才培養基地。 本學科方向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整車集成設計理論、汽車零部件CAD/CAM/CAE一體化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特色和優勢。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簡介
機械設計及理論是我校的傳統學科方向,在北京市和學校的支持下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獲得了一定的發展,形成了穩定的、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些具有創新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的科研成果。完成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多項;具有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培養了一大批高質量的研究生。機械設計及理論有三個研究方向:機械現代設計方法學、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及應用、機器人創新設計研究。近年來面向科技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適時調整研究方向,擴大學科研究內涵,將傳統機構設計、結構設計與創新設計相結合,在學科建設中,注意學科的交叉、融合和滲透,不斷尋找新的生長點,在機器人創新設計、典型康復機械、數字化設計與分析、機床功能部件研發、自動化藥房開發等方面形成特色和優勢。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智能制造學簡介
主要面向數控技術及裝備,應用數字化、智能化、創新設計、信息化等技術研究基礎理論、新產品開發及應用。現有碩導9人,兼職博導2人,教授5人,其中二級教授2人。本學科方向在高檔數控機床、直驅技術、高檔數控機床數字化設計等方面研究具有特色,目前開展智能制造裝備方面研究。本學科的科研基地包括機械工業重點實驗室、北京市科委精機工程先進直驅實驗室等,面向企業開放,承擔科研項目與企業基礎研究。近五年,本學科方向承擔完成國家及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10余項,科研經費1500余萬元,取得了一批具有創新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的科研成果,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本學科與北京機床研究所、北京第一機床廠等國內知名數控機床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聯合開展科研和研究生培養。我校還是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員單位、中國汽車制造裝備創新聯盟理事單位、北京市數控裝備創新聯盟成員單位。添加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報錄比、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考研群、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姐、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考研真題、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專業目錄、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排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保研、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公眾號、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