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李秀敏

發布時間:2021-11-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李秀敏

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李秀敏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李秀敏 正文

姓  名: 李秀敏 性別:

出生年月: 1964-5-22 工作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

所在院系: 經濟學院 職稱: 教授

行政職務: 招生專業: 020202區域經濟學

研究領域: 區域經濟、產業經濟和次區域合作 是否兼職:

指導博士生總數: 指導碩士生總數:

目前博士生數: 目前碩士生數:

個人簡介

【個人情況綜述】   1985年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地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并考取本校人文地理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1988年畢業,獲理學碩士學位,留本校蘇聯研究所工作。1990年晉升為講師。1992年調入地理系。1998年獲理學博士學位,1999年晉升為副教授,入吉林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做博士后。2002年調入國際工商管理學院。2003年晉升為教授。2006年被評為世界經濟專業的博士生導師。   主要承擔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分析方法等本科課程與區域經濟學碩士研究生課程的教學。主要的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產業經濟和次區域合作。   【學習工作簡歷】   1981.9-1985.7:東北師范大學地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5.9-1988.7: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4.9-1998.12: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1988.7-1990.12:東北師范大學蘇聯研究所 助教   1990.12-1992.10:東北師范大學蘇聯研究所 講師   1992.10-2002.6:東北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 講師、副教授   1999.10-2004.6:吉林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 博士后   2002.6-2004.3:東北師范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 副教授、教授   2004-至今:東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2006-至今:東北師范大學世界經濟專業博士生導師   【社會學術兼職】   吉林省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常務理事   吉林省委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員   中國地理學會會員

獲得獎項

1.李敏、李秀敏:聯合考慮技術、制度方面的吉林省就業因素實證研究,獲吉林省就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舉辦的“中國吉林創業?就業論壇”論文一等獎,2005年。   2.李秀敏、劉麗琴:“增長三角”的形成發展機制探討,獲吉林省政治經濟學會2004年度優秀論文一等獎,2004年。   3.李秀敏:蒙古的經濟發展與東北亞經濟合作,獲吉林省東歐中亞學會第三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01年。   4.李秀敏、陳才:東北亞經濟區與我國東北國際河流的合作開發和協調管理,長春市優秀學術論文,長春市科學技術協會,一等獎,2000年。   5.李秀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資源配置問題的幾點思考,吉林省東歐中亞學會第二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998年。   6.王士君、李秀敏:小城鎮發展在縣域城鎮規劃中的幾個問題,東北三省第七次城市規劃學術交流會優秀論文,東北三省城市規劃學會,1990年。

著作及論文

(一)學術論文   2001年以來:   1.李秀敏:我國西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與利用外資的對策研究,《2000年中國博士后學術大會論文集》,2001年2月。   2.李秀敏:論我校世界經濟地理課的多媒體教學,《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1年增刊。   3.李秀敏:世界經濟地理教學與改革,《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   4.李秀敏、劉麗琴,入世后吉林省農產品市場的變化趨勢及其對策研究,《經濟地理》,2002年6期。(重點刊物;CSSCI)   5.李秀敏:東北地區農業協調發展研究,《“中國東北論壇”2001——跨世紀的中國東北經濟》,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6.李秀敏、劉麗琴,“增長三角”的形成發展機制探討,《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3年3期。(重點刊物)   7.李秀敏:論“區域經濟學”課程內容的調整,《吉林教育》,2004年第3期。   8.Li Xiumin, Research on Establishing International Intermodal System in Tumen River Area (the Comprehensive Report), Establishing an Intermodal Transport System in Tumen Region, UNDP Projec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May 2004.   9.李秀敏:論“區域經濟學”課程內容的調整,《東北師大學報》,2005年教育教學專刊。   10.李秀敏、徐海玲:中國貿易流量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2005中國留美經濟學會(CES)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6月。   11.Li Xiumin, Du Yashu, Zhang Lili, Study on the Method of Regional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in China, China-USA Bussiness Review,Jul.2005.   12.Li Xiumin, Xu Hailing, Li Min, Study of Human Capital Structure and Narrowing the Disparity Problem of Area in Our Country,Proceedings of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October 2005.(國際三大檢索之一ISTP的收錄源)   13.李秀敏、李淑艷、杜亞書:東北老工業基地新型工業化的路徑選擇及對策研究,《“中國東北論壇” 2004—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14.李秀敏、朱艷艷:論日本郵政民營化改革,《當代經濟研究》,2005年第12期。(重點刊物;CSSCI)   15.Li Xiumin, Research on Establishing International Intermodal System in Tumen River Area, UNDP Project Activity Report, Korea Maritime Institut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July 2005.   16.李秀敏、孟昭榮:沿邊開放與沿邊開放城市經濟增長的實證檢驗,《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第1期。(重點刊物)   17.李秀敏、吳曉青:圖們江地區空間結構演進機制及調控對策研究,《地理科學》,2006年第1期。(重點刊物)   18.李秀敏、安燁:科學測算我國地區間的實際差距,光明日報理論版,2006年2月21日。(國家級)   19.劉麗琴、李秀敏:吉林省生態農業發展的區域模式研究,《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增刊。   20.吳曉青、李秀敏,增長三角的理論與實踐及其對我國的啟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理論探討》(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1.Hailing, Li Xiumin, Li Min, The Positive Research of Human Capital Structure and the Disparity Problem of Area in Our Country, Chinese Bussiness Review,Jul.2005.   22.Li Shuyan, Li Xiumin, The Positive Research on the Tendency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Forcasting,China-USA Bussiness Review,Aug.2005. (國際三大檢索之一ISTP的收錄源)   23.Yashu, Zhang Lili, Li Xiumin,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o the Correction Result of Regional Disparity Calculation in China,Proceedings of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October 2005.   24.李敏、李秀敏:就業量決定模型的建立及對東北的實證研究——考慮技術因素和制度因素的聯合影響,《“中國東北論壇” 2004—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25.劉麗琴、李秀敏:論邊境縣域經濟優勢產業的選擇,《經濟問題探索》,2005年第8期。   26.劉麗琴、李秀敏:論邊境地區優勢產業選擇,《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第2期。(重點刊物)   27.安燁、李秀敏:東北地區工業所有制結構調整的障礙分析及對策,《財經問題研究》,2005年第9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5年12期。(重點刊物;CSSCI)   會議論文:   1.李秀敏、徐海玲:中國對外貿易引力模型與出口區位選擇:基于面板數據的分析,入選“東亞產業發展與全球貿易格局變化國際研討會”,并做大會發言,2005年11月。   2.李秀敏、徐海玲:中國對外貿易引力模型的實證研究,入選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并做大會發言,2005年11月。   3.李秀敏、杜亞書、張麗莉:我國地區購買力平價對地區差距測算結果的修正, 入選2005年中國經濟學年會,并在區域經濟學分會場發言,2005年12月。   2001年之前:   1.袁樹人、李秀敏,試論圖們江陸橋樞紐共同體特點、模式及其演進展望,《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1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世界地理》,2000年3期。(重點刊物)   2.余昺雕、李秀敏,面向21世紀東亞經濟共同體的前景分析,《東北亞論壇》,2000年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世界經濟》,2000年7期。(重點刊物;CSSCI)   3.左世紅、李秀敏,圖們江地區開發進程預測與模式選擇,《山東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4期。   4.李秀敏,蒙古的經濟發展與東北亞經濟合作,《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3期。(重點刊物)   5.袁樹人、李秀敏、楊曉慧,中國圖們江地區大宗貨物輸出及其流向研究,INAS REPORT,1999年2期。   6.李秀敏、陳才,東北亞經濟區與我國東北國際河流的合作開發和協調管理,《地理學報》,1999年增刊。   7.李秀敏,日本對外直接投資與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世界地理研究》,1998年2期。(學科二)   8.李秀敏、袁樹人、楊曉慧,圖們江地區大宗貨流及其流向研究,《東北亞論壇》,1998年2期。   9.李秀敏,圖們江地區空間開發模式研究,《圖們江通海航行與對外開放研究文集》,1998年1月。   10.李秀敏,東北亞新大陸橋的建設與蒙古的經濟發展,《圖們江通海航行與對外開放研究文集》,1998年1月。   11.李秀敏,淺談世界經濟地理課程改革,《世界地理研究》,1997年1期。(學科二)   12.李秀敏:吉林省對蒙貿易潛力分析,《圖們江通海航行與對外開放研究文集》,1995年10月。   13.李秀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資源配置問題的幾點思考,《資源環境與持續發展戰略》,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5年8月。   14.王士君、李秀敏:中國東部內陸中心城市郊區城市化趨勢分析—以長春為例,《人文地理》,1995年2期。(學科二)   15.王榮成、李秀敏: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發展現狀與圖們江地區開發,《外國問題研究》,1995年1期。   16.李秀敏:中國東北資金供需格局,《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增刊。   17.李秀敏:蒙古國對外經濟貿易的基本特征,《世界地理研究》,1995年1期。(學科二)   18.王士君、李秀敏: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的基本特點,《人文地理》,1993年3期。(學科二)   19.李秀敏、高莎麗:大海參崴自由經濟區規劃與圖們江地區規劃的銜接,《人文地理》,1993年2期。   20.李秀敏:戈爾巴喬夫時代蘇聯由擴張到收縮的對外政策,《外國問題研究》,1992年2期。   21.牛國弼、李秀敏、馮玉芝:對開辟阿爾山中蒙地方貿易口岸,建設中蒙蘇第二條國際聯運線合理性的探討,《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1991年6期。   22.李秀敏、馮玉芝:吉林省對外經貿戰略新議,《經濟縱橫》,1991年6期。李秀敏:蘇聯的經濟特區,《外國問題研究》,1991年3期。   23.張達明、牛國弼、李秀敏、馮玉芝:中蘇、中蒙經貿新途徑,《外國問題研究》,1991年1期。   24.王士君、李秀敏:小城鎮發展在縣域城鎮體系規劃中的幾個問題,《東北三省城市規劃優秀論文集》,1991年1月。   25.李秀敏:東北經濟區城市化發展水平研究,《城鎮經濟研究》,1987年5期。   (二)著作   1.張曙霄、李秀敏:《國際貿易理論?政策?措施》,中國經濟出版社,北京,2001年。   2.李秀敏參編:《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年。   3.丁四保、王榮成、李秀敏、劉力、趙偉:《區域經濟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3年。   4.余昺鵰、李秀敏、王厚雙、王秋蘭:《中外增長三角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長春,2004年。   5.袁樹人、……、李秀敏等:《吉林省百科全書》(上、下),編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6.楊青山、高莎麗、李秀敏:《蒙古國地理》,專著,東北師大出版社,1994年。   7.丁四保、王力、……、李秀敏等:《內陸邊境地區對外開放的區域模式研究》,專著,東北師大出版社,1994年。   8.李樹藩、張宗諤、……、李秀敏等:《世界通覽》,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承擔項目

主持科研項目     1.入世后吉林省農業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吉林省農委,2000-2001,3.0萬元。   2.新形勢下吉林省農業結構調整方向與對策研究,吉林省科技廳,2002-2004年,1.5萬元。   3.東北地區地緣經濟區的形成發展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3-2005年,29萬元。   4.東北地區行政區劃,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信息化中國東北”三級子課題,2003-2006年,2萬元。   5.區域經濟學網絡課程建設,東北師范大學315教改實驗研究項目,2004-2005年,0.5萬元。   6. 吉林省批發零售貿易業發展問題研究,吉林省經濟普查招標項目,2006年,0.3萬元。   參與科研項目   1.長春市產業文化及其經濟帶動研究,D級,長春市科技局,2005-2007,3萬元。   2.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增長與就業增長非一致性的形成機理及其調整對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2004-2006,6萬元。   3.吉林省生態食品產業集群與區位名牌簇群協同發展戰略模式研究,D級,吉林省科技廳,2004-2005,3萬元。   4.吉林省行政區劃調整規劃,D級,吉林省民政廳,2004,9萬元。   5.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潛力評價,B級,國土資源部,2001-2003,18萬元。   6.東中國海東部和黃海東部外緣島嶼綜合研究,D類,國家海洋信息中心,2001-2002,4萬元。   7.啟動吉林省民間投資對策研究,E級,吉林省科委,2000-2001,1.5萬元。   8.城市地價動態監測體系建設研究,D級,國土資源部,2000-2001,3萬元。   9.圖們江地區城市化與環境影響分析,E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吉林省環境監測站,2000-2001,3.69萬元。   10.森林資產價值體系及評估方法研究,B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1999-2001,5.4萬元。   11.近域大城市整合發展機理研究,B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1999-2001,15萬元。   12.黃海東部島嶼綜合研究,國家海洋局,2004-2005,6.5萬元。   13.吉林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專題圖時空信息數字化研究,D級,吉林省土地局,1998-1999,4萬元。   14.圖們江經濟開發區經濟地圖制作,UNDP/DDSMS,1997-1999,8.26萬美元。   15.世紀之交東北經濟格局變化與圖們江地區國際合作開發的前景及我國的對策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九五”重點項目,1996-1999,6.0萬元。   16.吉林省開放先導戰略實施對策研究,E級,吉林省科委,1996,1.5萬元。   17.圖們江地區開發啟動策略研究,E級,吉林省科委,1995-1996,1.25萬元。   18.我國圖們江地區區域系統特征及其開發時空模式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八五”重點項目,1993-1996,6.0萬元。   19.圖們江通海航行與東北東部開發模式及其決策模型研究,C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3-1995,6萬元。   20.圖們江地區開發基礎條件與社會經濟發展概況研究,吉林省科委,1992-1994,2.5萬元。   21.吉林省西進貿易的研究,E級,吉林省科委,1992-1993,2萬元。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東北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東北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東北師范大學報錄比、東北師范大學考研群、東北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東北師范大學考研真題、東北師范大學專業目錄、東北師范大學排名、東北師范大學保研、東北師范大學公眾號、東北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東北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東北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東北師范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dongbeishifan/daoshi_55084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