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芙蓉? 女,蒙古族,1971年12月生,內蒙古赤峰市人,中共黨員。1989年9月~1993年7月在內蒙古工學院材料工藝系讀本科,后留校任助教、講師、副教授;1995年9月~1998年7月在內蒙古工業大學材料工藝系鑄造專業讀碩士;1998年9月~2002年6月在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加工工程專業讀博士;2004年10月~2007年6月到材料學院任教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主任、黨支部書記;2007年6月至今,任教務處副處長,黨支部書記;兼任材料學院教授,材料加工工程學科博士生導師,內蒙古焊接學會副理事長,內蒙古自治區第八次黨代表,《焊接學報》審稿人。
獲得獎項
2006年榮獲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8年榮獲內蒙古工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2009年榮獲內蒙古工業大學“青年科技創新標兵”,“第七屆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科技獎”。
著作及論文
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3篇被SCI檢索,20篇被EI檢索。主持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重點項目1項;內蒙古自然基金項目2項,高等教育重點領域支持項目1項,國家級項目2項,橫向項目多項。正在進行國家級項目1項,橫向項目2項。
承擔項目
先后承擔研究生、本科生和專科生三個層次的專業主干課和選修課的大量教學任務,主講“工程應用軟件”、“材料焊接性”等課程;指導本專科生畢業設計60余名。已有1名研究生獲得工學博士學位,12名研究生獲得工學碩士學位,5名獲得工程碩士學位。現有在讀博士生5名,碩士生8名,其中工學碩士生6名、工程碩士生2名。“材料焊接性”精品課程建設項目已經通過驗收。正在主持進行2項內蒙古工業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擔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校級和自治區級品牌專業負責人。
個人簡介
汪建文,男,漢族,1958年5月生于江蘇省金壇市。1982年1月內蒙古工學院動力機械專業畢業后分到內蒙古動力機廠工作;1987年調入內蒙古工學院熱工流體力學教研室任教;1989年1月浙江大學力學系流體力學專業研究生班畢業,獲碩士學位,現任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1996年任碩士生導師;2000年6月任教授。2001年10月至2002年2月受聘在日本三重大學外國人研究員(教授),從事風能開發利用研究工作。從事流體力學、流體機械、熱能工程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講《流體力學》、《泵與風機》等本、專科生的課程;《高等流體力學》、《非牛頓流體力學》、《風力機的理論與設計》、《泵與風機的理論與設計》等研究生課程。參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工程流體力學水力學試題庫(機械動力類)》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編《再生能源》2003年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現入選為內蒙古自治區“321人才工程”、“11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兼任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高等學校機電類學科教學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流體工程學會風機專業委員會委員等。2003年任博士生導師。
獲得獎項
主持、參加多項科研教學項目,以第一獲獎人獲得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知識分子科技創新獎、呼和浩特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內蒙古自治區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內蒙古工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各1項。在國內外重要期刊雜志上發表論文10余篇。
個人簡介
內蒙古工業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1月畢業于內蒙古工學院鍛壓專業。1983年10月在清華大學完成了2年的流體力學專業學習,1993年9月在清華大學作國內訪問學者。先后任熱工流體力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動力工程系副主任、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院長,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和中國電力教育協會能源與動力工程學科教學委員會委員、內蒙古力學學會理事等職。任教以來,為本科生及研究生開出流體力學、泵與風機、流體力學實驗技術、流體聲學、計算流體動力學、傳熱與流體流動的數值計算、流體機械控制工程、NoiseControlforEngineering、膜蒸餾技術等10多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及研究生的指導工作。
著作及論文
主編了《環境噪聲控制技術基礎》、《流體參數測量技術》、《科學圖形工具用戶指南》、《工程流體力學實驗指導書》4部教材;參編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工程流體力學、水力學試題庫》、《工程流體力學》、《熱工流體力學基礎及其工程應用》3部教材。主持了熱工流體力學實驗室和環境工程實驗室的建設工作。現主持“膜分離技術研究實驗室”工作,并負責半消聲室及低速風洞實驗室的建設工作。近年來,主要開展了流體聲學及反聲降噪的理論研究及其工程應用研究、泵與風機機理研究、流體流動阻力特性及噴射理論應用研究、節能技術工程應用研究、風能太陽能利用和膜蒸餾技術的研究。共主持和參與3項國家基金項目、6項省部級應用研究項目、4項管理軟件開發及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在國內、外核心期刊或全國級學術會議發表或宣讀論文20多篇,被SCI、EI、INSPEC收錄的5篇。風機性能實驗裝置的研制與技術基礎課程的有機結合,2000年12月獲內蒙古自治區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聯系方式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1532603558813947130880
郵編:010051
地址:內蒙古工業大學煤炭轉化與循環經濟研究所
個人簡介
孫俊民,男,1966年出生,教授級高工,內蒙古工業大學煤炭轉化與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自治區虛擬科學研究院資源綜合利用研究分院首席科學家和“科教興區”突出貢獻先進個人。
承擔項目
長期從事煤炭轉化與資源綜合利用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產業化實踐,注重物質演化與循環經濟、科學研究與產業化的密切結合,提倡以產業化推動技術創新和優化升級。在我國能源環境領域開創了兩個重要的產業方向,擁有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15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主持實施國家“863”項目和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各一項,能源環境領域重大產業化示范項目3項,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論文36篇。
個人簡介
蘇海全教授1961年出生于內蒙古和林縣,中共黨員。現任化學化工學院院長,自治區稀土材料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內蒙古大學生態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內蒙古工業大學化學工藝專業博士生導師,內蒙古大學無機化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專業領域為無機化學,目前從事稀土煤化學催化、稀土-過渡金屬超分子化學及無機有機納米復合材料研究。1979—1986年在內蒙古大學完成本科及碩士研究生學業,隨后在內蒙古大學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1997—2000年在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稀土化學與物理專業攻讀博士學位。1998-1999年、2001-2003年在美國Marquette大學化學系作訪問學者及博士后從事研究工作。
獲得獎項
部分論文被國外著名雜志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CoordinationChemistryReviews,InorganicChemistry等引用。獲內蒙古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內蒙古大學優秀科技成果獎2項。
著作及論文
主持或參加科研項目36項,主要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教育部重點項目和自治區重大項目。在上述研究領域發表學術論文52篇,13篇被SCI收錄,1篇被ISTP收錄,最高影響因子為4.2。
承擔項目
近五年在國際學術會議作大會特邀報告2次,作分會報告2次,在國內學術會議上作分會邀請報告4次。2005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被中國化工學會選為無機化工行業學術帶頭人。在自治區稀土材料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教育部春暉計劃國際合作項目(中美國際合作)共同資助下,于2006年首次在內蒙古建成實驗室規模煤間接液化核心裝置-FT合成氣轉油裝置,為自治區新型煤化工企業的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所需的技術支撐和煤化工領域培養急需的高級人才奠定了基礎。擁有發明專利1項,正在實現產業化。目前兼任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學科組組長,內蒙古化學會副理事長,同時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各類項目評議專家,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委員會委員。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和自治區“321”人才第一層次人選。已培養碩士研究生6名,目前在讀博士研究生9名,碩士研究生11名。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1項,省級重大項目1項,自治區優秀學科帶頭人計劃項目1項。
女,1972年1月生,蒙古族,內蒙古寧城縣人,博士,教授,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生導師。現就職于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已指導畢業博士生8人,碩士生39人,現在讀博士6人,碩士7人。
1989-1993年就讀于內蒙古工學院材料工藝系焊接工藝及裝備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5-1998年于就讀于內蒙古工業大學材料工程系鑄造專業,獲得工學碩士學位;
1998-2002年就讀于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獲得工學博士學位。
1.研究方向
【1】材料焊接性
【2】焊接接頭表面納米化
【3】焊接結構斷裂與強度
2.主講課程
【1】本科生課程:材料焊接性
【2】研究生課程:工程應用軟件
3.學術兼職或專家稱謂
【1】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第八屆、第九屆焊接力學與結構設計制造專業委員會委員。
【2】《焊接學報》編委。
【3】內蒙古焊接學會副理事長。
4.主要論文(專利、設計等)
【1】Zhai Xiwei, Chen Furong, Bi Liangyan,Zhang Chuanchen:Comparative Analysis on Microstructure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between EBW and TANDEM Welding of 7A52,Rare Metal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Volume 40, Suppl. 4, Oct. 2011
【2】Xiaohui Zhao,ChaoChen,FurongChen. Effectof the precipitated phase of MgZn2 on surfacenanocrystallization of Al-Zn-Mg alloy based on high-frequency impacting androlling. Materials letters. 2017. 188:95–98
【3】賈翠玲, 陳芙蓉. 材料力學參量對焊后超聲沖擊處理應力應變影響的有限元模擬.焊接學報,2016.37(10):105-109.
【4】岑耀東,陳芙蓉.電阻縫焊數值模擬研究進展.焊接學報,2016,37(02):123-128
【5】陳芙蓉,岑耀東,趙永勝,李國偉.用于焊縫沖擊的自動裝置. 2015.8.19 CN 2045699995 U
5.科研項目
A.主持的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時效及超聲沖擊處理的高強鋁合金激光焊接接頭表面自納米化研究”(51765053),主持人,(正在進行)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強裝甲鋁合金焊接接頭表面納米化機理的試驗和理論研究”(50765003),主持人,(已結項)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帶余高裝甲鋁合金焊接接頭表面納米化及其對接頭組織和性能的影響”(51165026),主持人,(已結項)
【4】內蒙古教育廳“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科技英才領軍人物項目(103-841025),主持人(進行中)
【5】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超聲沖擊作用下裝甲鋁合金疲勞行為的表征與評價(2015MS0537)”主持人(進行中)
B.參與的項目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于模糊徑向基神經網絡焊接接頭力學性能預測方法的研究”(51165027)
【6】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超聲沖擊處理對7A52鋁合金殘余應力影響的研究”(NJZY087)
6.獲得獎勵
【1】2015年7月,獲內蒙古自治區草原英才獎。
【2】2010年10月,獲第七屆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科技創新獎。
7.聯系方式
【2】辦公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內蒙古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郵編:010051)
【3】聯系電話:6575752
男,1966年8月生,漢族,內蒙古托克托縣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就職于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和材料工程學科,已指導畢業博士生7人,碩士生63人,現在讀博士10人,碩士9人。
1985-1989年就讀于內蒙古工業大學鑄造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9-1992年于就讀于內蒙古工業大學鑄造專業,獲得工學碩士學位;
1995-1998年就讀于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獲得工學博士學位。
2001年4月至2002年9月在日本國三重大學Satellite Venture Business Laboratory做博士后研究。
1.研究方向
【1】稀土儲氫材料
【2】液態金屬成型基礎理論與技術
【3】金屬基復合材料。
2.主講課程
【1】本科生課程:鑄件形成理論基礎
【2】研究生課程:凝固過程
【3】專業學位課程:凝固過程
3.學術兼職或專家稱謂
【1】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
【2】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3】自治區高校重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
【4】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高等學校機電類學科教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5】內蒙古自治區鑄造學會理事長
4.主要論文(專利、設計等)
【1】Liu XD, Huang LH, Xiao T,et al.Activ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structure of Mg2Ni/Mm0.3Ml0.7Ni3.55Co0.75Mn0.4Al0.3 Composite Hydrogen Storage Alloys Prepared by Two-step re-meltin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Hydrogen Energy,2007,32(18):4939-4942(SCI,IF=3.205)
【2】Liu XD, Feng HW, Tian X, et al. Effects of additions on AB5-type hydrogen storage alloy in MH-Ni battery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07,32(18): 4939-4942(SCI,IF=3.205)
【3】Xiao Tian, Xiang-dong Liu, Fan Ma, et al. Effects of compaction pressure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m0.3Ml0.7Ni3.55Co0.75Mn0.4Al0.3 metal hydride electrod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1,509(5): 1734-1738(SCI,IF=3.014)
【4】Kai Lü,Xiangdong Liu,Zhaoxin Du,Yanfen Li, et al. Properties of hybrid fibre reinforced shell for investment casting.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5,42(14):15397-15404(SCI,IF=2.758)
【5】Kai Lü,Xiangdong Liu,Zhaoxin Du,Yanfen Li. Bending strength and fracture surface topography of natural fiber-reinforced shell for investment casting process. China Foundry,2016,13(3):211-216(SCI,IF=0.354)
【6】Tian X, Liu XD, Xu J, et al Microstructures and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m0.3Ml0.7Ni3.55Co0.75Mn0.4Al0.3 hydrogen storage alloys prepared by mechanical alloy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09, 34(5): 2295-2302(SCI,IF=3.205)
【7】Feng HW, Liu XD, Tian X, et al.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m0.3Ml0.7Ni3.55Co0.75Mn0.4Al0.3 alloy mixed with Ni pow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09,Vol.34(4): 1886-1889(SCI,IF=3.205)
【8】Wu D, Liu XD, Lu K, et al. Influence of C3H8O3 in the electrolyte 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microarc oxidation coatings formed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surfac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09, 255(16): 7115-7120(SCI,IF=3.150)
【9】Tian X, Liu XD, Feng HW, et al. Effects of the mass ratio of carbonyl nickel powders to Mm0.3Ml0.7Ni3.55Co0.75Mn0.4Al0.3 alloy powders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hydride electrod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09, 484(1-2): 882-885 (SCI,IF=3.014)
【10】Tian, Xiao, LiuXiangdong, YaoZhanquan.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Rapidly Quenched Mm0.3Ml0.7Ni3.55Co0.75Mn0.4Al0.3 Hydrogen Storage Alloy.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2013,22(3): 848-853(SCI,IF=0.981)
【11】呂凱,劉向東,車廣東,馮華. 一種纖維增強熔模鑄造復合型殼: 中國, 201420126434.1[P]. 2014-07-30. (授權)
【12】呂凱,劉向東,路焱,馮華,胡蓉.熔模鑄造用纖維增強復合硅溶膠型殼的制備方法:中國, ZL20141014228.8[P]. 2016-04-06. (授權)
【13】.車廣東,呂凱,李國偉,劉向東. VHR-CO2法硬化水玻璃砂實驗裝置: 中國, 201420044637.6 [P]. 2014-07-09. (授權)
【14】.陳偉東,閆淑芳,劉向東,王志剛,范秀娟,張亞增,閆國慶.一種氫化鋯表面阻氫涂層的制備方法:中國, ZL201310431696.9 [P]. 2016-01-13(授權)
【15】.陳偉東,閆淑芳,閆國慶,劉向東,王志剛,范秀娟,張亞增.一種氫化鋯表面防護方法:中國, ZL 201310432142.0 [P]. 2015-11-18(授權)
5.科研項目
A.主持的項目
【1】內蒙古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高鐵動車用鋁合金鑄件覆膜砂型鑄造關鍵技術研究”,主持人,(進行中)
【2】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納米晶復合稀土儲氫材料及其結構與電化學性能研究”,主持人,(進行中)
【3】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開發與應用研究項目“大型風力發電機用低溫高韌性球鐵輪轂鑄造關鍵技術研究”主持人(進行中)
6.獲得獎勵
【1】2010年入選自治區“草原英才工程”。
【2】2013年12月,所主持“鑄造及快淬法制備稀土儲氫合金的相結構及電化學性能研究”項目獲得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3】2013年4月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4】2012年11月所指導博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被評為首屆“內蒙古自治區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5】2010年4月獲第九屆“內蒙古青年科技創新獎”
【6】2014年10月,被評為“內蒙古工業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先進工作者”。
7.聯系方式
【2】辦公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內蒙古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郵編:010051)
【3】聯系電話:0471-6577287
男,1971年11月生,蒙古族,內蒙古科右前旗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就職于材料學院材料成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已指導畢業博士生1人,碩士生12人,現在讀博士6人,碩士8人。
1991-1996年就讀于內蒙古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焊接工藝及設備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9-2002年于就讀于內蒙古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2002-2005年就讀于北京工業大學機械與應用電子學院,獲得工學博士學位。
1.研究方向
【1】新型焊接設備及自動化
【2】焊接電弧物理及質量控制
【3】鋁合金高能束焊接機理
2.主講課程
【1】本科生課程:焊接冶金學、焊接方法與工藝、弧焊電源、材料加工原理
【2】研究生課程:焊接電弧行為及控制、材料成型原理
3.學術兼職或專家稱謂
【1】中國焊接協會電焊機專委會理事、內蒙古焊接學會理事
【2】中國焊接學會熔焊工藝及設備專委會委員
【3】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項目
4.主要論文(專利、設計等)
【1】 Haitao Hong, Yongquan Han, Maohua Du,Jiahui Tong.Investigation on droplet momentum in VPPA-GMAWhybrid welding of aluminum alloys.Int J Adv Manuf Technol.2016(SCI)
【2】 孫振邦,韓永全,張世全,洪海濤.鋁合金LB-VPPA復合焊接熱源模型. 機械工程學報(EI)
【3】 韓永全,趙鵬,杜茂華等.鋁合金變極性等離子弧焊溫度場數值模擬.機械工程學報(EI)
【4】 韓永全,陳樹君等.厚板鋁合金變極性等離子弧穿孔立焊技術研究. 機械工程學報(EI)
【5】韓永全,許萍,杜茂華,吳永軍,姚金難.變極性等離子雙弧及其控制. 機械工程學報(EI)
5.科研項目
A.主持的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強鋁合金MIG-VPPA復合焊接機理研究”(5665044), 主持人,進行中。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強裝甲鋁LB-VPPA復合脈沖調制深熔焊接”
機理(51365032),主持人,進行中。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變極性等離子電弧特性及穿孔立焊工藝穩定性”(50764007)主持人,已結題。
【4】內蒙古重大科技規劃項目“有色金屬材料高能束焊接關鍵技術研究”,主持人,進行中。
【5】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項目(NCET-10-0908),主持人,已結題。
【6】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強鋁合金MIG-VPPA復合焊接熔滴過渡形態及機理”2015MS0504,主持人,進行中。
【7】內蒙古科技計劃項目“全數字控制壓力容器焊接系統的研究與開發”,
主持人,已結題。
【8】神華集團項目:“WTC360履帶鏈板自動焊系統研發”,主持人,已結題。
6.獲得獎勵
【1】2015年12月,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2015年12月,機械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二等獎。
【3】2011年10月,指導研究生獲得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
7.聯系方式
【2】辦公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內蒙古工業大學材料學院(郵編:010051)
【3】聯系電話:6575752
男,1964年11月生,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就職于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與冶金工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已指導畢業博士生6人,碩士生40余人,現在讀博士生6人,碩士生8人。
1981-1985年就讀于內蒙古工學院材料系鑄造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5-1998年就讀于吉林工業大學材料系鑄造專業,獲得碩士學位;
1998-2001年就讀于清華大學材料系,獲得工學博士學位。
1.研究方向
【1】鋁合金材料與加工技術
【2】功能陶瓷與納米材料
【3】材料力學行為
2.主講課程
【1】本科生課程:失效分析、材料科學與工程概論等
【2】研究生課程:材料合成與制備
【3】專業學位課程:材料物理(合講)
3.學術兼職或專家稱謂
【1】內蒙古力學學會理事長
【2】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4.主要論文(專利、設計等)
【1】Z. M. Shi. K. Gao, Y. T. Shi, Y. Wang,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are-earth modified Al-1Fe binary alloys,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 2015, 632: 62-71
【2】Z. M. Shi, X. H. Wang,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titania gels highly doped with Fe in different sintering atmospheres,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2, 134: 925–931
【3】Z. M. Shi, H. L. Ma, J. B. Li, A novel damage variable to characterize evolution of microstructure with plastic deformation for ductile metal materials under ensile loading,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2011, 78: 503–513
【4】中國發明專利,高溫熔體過濾設備,ZL200910149391.5
【5】中國發明專利,利用風積沙制備石英質陶瓷的技術,ZL2013107433663
5.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還原氣氛燒結對鐵離子摻雜氧化鈦晶體微觀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的影響,主持人,(已結項)
【2】內蒙古科技創新獎勵引導基金,利用電解原鋁液生產5182鋁合金錠的技術開發與產業化,主持人,(已結項)
6.獲得獎勵
【1】2011年3月,稀土改性的堇青石陶瓷和氧化鈦陶瓷的相變、微結構及性能研究,內蒙古自然科學一等獎
【2】2009年3月,鋁電解合金化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內蒙古科技進步一等獎
【3】2014年1月,核電大口徑厚壁長管件垂直擠壓工藝與質量控制技術,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
7.聯系方式
【2】辦公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內蒙古工業大學材料學院(郵編:010051)
【3】聯系電話:6575752
男,1963年1月生,漢族,陜西省榆林市人,工學博士,教授。現任內蒙古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博士、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和材料工程專業領域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已指導畢業博士生1人,碩士生24人,現在讀博士5人,碩士5人。
1980-1984年就讀于天津大學機械系,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5-1988年于就讀于天津大學機械系,獲工學碩士學位;
2000-2004年就讀于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
1.研究方向
【1】金屬結構材料及其稀土合金化
【2】材料表面技術
2.主講課程
【1】本科生課程:材料現代分析方法,合金鋼,稀土固體材料學
【2】研究生課程:材料物理化學
3.學術兼職或專家稱謂
【1】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熱處理分會理事
【2】“草原英才”(內蒙古),“深入生產第一線做出突出貢獻科技人員”(內蒙古)
【 3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4.主要論文(專利、設計等)
【1】郭鋒.H62黃銅宏觀力學性能與組織特征變化的關系[J].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 2000.8(4):7-9.EI檢索
【2】郭鋒,林勤,張志平,等.稀土對碳錳鋼耐蝕性能的影響[J].稀土, 2003, 24(5):29-32
【3】郭鋒,林勤,孫學義.稀土對碳錳純凈鋼耐腐蝕性能的影響[J].中國稀土學報,2004,22(3):365-368
【4】郭鋒,林勤,孫學義.稀土對碳錳純凈鋼縱向沖擊性能的影響[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04,27(4):5-9
【5】郭鋒,林勤,孫學義.鑭、磷在稀土碳錳純凈鋼凝固過程中的偏析和相互作用[J].中國稀土學報,2004,22:51-54
【6】郭鋒,林勤,孫學義.稀土碳錳純凈鋼中夾雜物形成與轉換的熱力學計算及觀察分析[J].中國稀土學報,2004,22(5):614-618
【7】15.Guo feng,Lin qin,Sun xue yi. Effect of Rare Earths on Corrosion Resisting Properties of Carbon Manganese Clean Steels[J]. Journal of Rare Earths,2004,22(4):533-536.SCI檢索
【8】林勤,郭,張路明,等.鑭在碳錳純凈鋼中合金化作用的研究[J].稀土,2005,26(5):37-41
【9】郭鋒,林勤.稀土碳錳純凈鋼表面鈍化性能研究[J].稀土,2006,27(3):7-10
【10】Guo feng,Lin qin .The Existing Forms of Rare Earth Element La in Purity Steels[J]. Journal of Rare Earths,2006,24(Spec Issue) 405-408.SCI檢索
【11】Guo feng,Lin qin .Study on interaction between La and P in Purity Steel[J]. Journal of Rare Earths,2006,24(Spec Issue) 409-412.SCI檢索
【12】郭鋒,林勤.稀土元素La在純凈鋼中的幾種存在形式[J].中國稀土學報,2006,24
【13】郭鋒,林勤.稀土元素La對碳錳純凈鋼組織和冷卻轉變的影響.金屬熱處理,2006,31(12):33-35.EI檢索
【14】劉榮明,郭鋒,婭婭.鋁合金微弧氧化磷酸鹽體系電解液研究及陶瓷層分析[J].表面技術,2007,36(2):4-5,31
【15】張強,郭鋒,李志強.硼化處理對導電鋁Ti、V含量以及性能影響的研究[J].鑄造技術,2007,28(10):1338-1340
【16】郭鋒,劉榮明,李鵬飛.電壓參數對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層相組成的影響[J].金屬熱處理,2007,32(10):38-40.EI檢索
【17】劉榮明,郭鋒,李鵬飛.電壓對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層形成的影響[J].材料熱處理學報,2008,29(1):137-141.EI檢索
【18】Lin Qin, Guo Feng, Zhu Xingyuan.Behaviors of Lanthanum and Cerium on Grain Boundaries in Carbon Manganese Clean Steel[J].Journal of Rare Earths,2007,25(4):485-489. SCI檢索
【19】Guo feng, Lin qin. Kinetics analysis of pre-eutectoid transformation of austenite in carbon-manganese clean steel with rare earths[J]. Journal of Rare Earths,2007,25: 465-467,SCI檢索
【20】郭鋒,林勤.稀土元素對低氧硫合金結構鋼沖擊韌性的影響機理[J].中國稀土學報,2008,26(1):97-101
【21】Guo feng, Lin qin. Influence of Rare Earths on Improve Impact Property of Structural Alloy Steel with Extra Low Sulfur and Oxygen[J]. Journal of Rare Earths,2007,25:273-277
【22】張強,郭鋒,鮑永強,等.硼化物的形成以及在電工鋁硼化處理中的作用[J].有色金屬(冶金部分),2008,3:51-53
【23】王雙,郭鋒,劉亮,等.微弧氧化工藝對鋯合金表面陶瓷層厚度和形貌的影響[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8,37(8):1466-1470 SCI檢索
【24】劉瑞霞,郭鋒,李鵬飛,等.稀土元素對鎂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層表面形貌和結構的影響[J].金屬熱處理,2008,33(11):70-73
【25】劉亮,郭鋒,李鵬飛,等.鈦生物種植體表面微弧氧化膜制備的電解液研究[J].表面技術,2009,38(3):37-40
【26】劉亮,郭鋒,李鵬飛,等.電解液鈣磷含量對醫用TC4鈦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影響[J]. 金屬熱處理,2010,35(1):77-80
【27】王雙,郭鋒,白海瑞,等.不同電解液體系中鋯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層組織結構和耐磨性能[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0,39(4):739-742.SCI檢索
【28】婭婭,郭鋒,李鵬飛,等.鈰對Zr-4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結構和性能的影響[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0,39(8):1443-1446.SCI檢索
【29】劉向艷,郭鋒,李鵬飛,等. 鎂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層表面化學鍍鎳研究[J].表面技術,2010,39(5):8-11
【30】郭鋒,李鵬飛,高霞,等.鈰、釔在AZ91D鎂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J].中國稀土學報,2010,28(5):596-601
【31】Guo Feng,Li Pengfei,Gao Xia,et al. Study on Solution and Aging Process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 with cerium[J]. 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10,28(6): 948-951.SCI檢索
【32】郭鋒,劉瑞霞,李鵬飛,等.電解液中的稀土對AZ91D鎂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層的影響[J]. 材料熱處理學報,2011,32(2):134-138. EI檢索
【33】Guo Feng, Liu Rongming, Li Pengfei. Influence of voltage parameters on formation process of MAO ceramic coating on aluminum alloy[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189-193):931-936,EI檢索
【34】郭鋒,劉向艷,李鵬飛.鎂合金微弧氧化層上低溫化學鍍鎳研究[J].表面技術,2011,40(5):73-76
【35】郭鋒,尹建代,李鵬飛.鎂合金微弧氧化層化學鍍鎳的鎳鹽活化工藝研究[J].表面技術,2012,41(6):62-64,67
【36】郭鋒,賈岳.稀土6063鋁合金的時效動力學[J]. 材料熱處理學報,2012,33(增刊Ⅱ):46-49.EI檢索
【37】Baodong Chen*,Feng Guo,Jing Wen.The doformation behavior of thermal compression for ZK30 magnesium alloy,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 541-542 (2014) pp 12-17.EI檢索
【38】陳寶東,郭鋒,文靜.ZK31-1.5Y鎂合金熱變形行為及加工圖 [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4,43(3):615-620.SCI檢索
【39】陳寶東,郭鋒,溫靜.稀土Y摻雜對Mg-3.0Zn-0.6Zr合金熱壓縮變形性能的影響[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4,43(10):2370-2370. SCI檢索
【40】霍珍珍,郭鋒,劉亮,等.鋁合金微弧氧化黑色陶瓷膜著色機理研究[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4,35(增刊):158-161.EI檢索
【41】B.D.Chen, F.Guo, J.Wen. Constitutive modeling for the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Mg–3.06Zn–0.58Zr–1.07Y alloy [J]. Material wissenschaft und Werkstofftechnik,2015 1-9. SCI檢索
【42】王曉東,郭 鋒,包喜榮,等.鋼管軋制熱機械控制工藝的應用與研究[J].熱加工工藝,2016,45(15):21-24
【43】王曉東,郭 鋒,包喜榮,等.基于PQF的30MnCr22無縫鋼管TMCP的實驗研究[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5,36(增刊):57-61.EI檢索
【44】CAI Huisheng, GUO Feng, REN Xiushan,et al.Effects of cerium on as-cast microstructure of AZ91 magnesium alloy under different solidification rates[J]. Journal of Rare Earths,2016,34(7):736-741.SCI檢索
5.科研項目
A.主持的項目
【1】內蒙古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稀土對黃銅強韌性的影響及其機理”(已結項)
【2】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重點)“Mg-Al-RE合金微弧氧化表面陶瓷層的形成機理與微觀結構研究”(已結項)
【3】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抑制固溶提高導電工鋁電導率的理論分析和工藝研究”(已結項)
【4】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鋯合金微弧氧化技術及核反應堆用鋯合金構件的表面陶瓷化”(已結項)
【5】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化學沉積/脈沖電沉積復合制備鎂合金表面納米鎳保護層”(已結項)
【6】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以微弧氧化為預處理工藝的鎂合金納米晶鎳涂層電沉積”(已結項)
【7】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重大)“稀土在鎂合金中固溶的動力學和熱力學特性”(進行中)
【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Mg-Zn合金中稀土元素的固溶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行中)
【9】包頭鋁業公司的技術合作項目“硼化處理提高導電鋁導電率”(已結項)
【10】包頭鋁業公司的技術開發項目“鋁鑄造用金屬工器具表面處理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已結項)
【11】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技術開發項目“鈷調節棒組件鋯合金連接螺母微弧氧化技術”(已結項)
【12】兵器部52研究所合作項目“耐熱鎂合金制造技術研究”(已結項)
【13】兵器部52研究所合作項目“新型擠壓鎂合金材料設計及其擠壓工藝研究”(已結項)
【14】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項目“內蒙古自治區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已結項)
B.參與的項目
【1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稀土對Al-Mg-Si變形鋁合金的強韌性影響及其機理” (已結項)
【16】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重大專項“稀土鋼新工藝、新品種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已結項)
6.獲得獎勵
【1】“氧化釹、氧化鏑氟化過程物料與廢液分離的機理研究”獲內蒙古自治區2005科技進步三等獎
【2】“稀土高強耐侯鋼、稀土耐磨重軌鋼和稀土低合金鋼冶金技術”獲北京市2005年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3】“電工鋁硼化處理新技術及其應用”獲內蒙古自治區2009科技進步三等獎
7.聯系方式
【2】辦公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內蒙古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郵編:010051)
【3】聯系電話:0471-6576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