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1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北京工商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簡介

北京工商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京工商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簡介 正文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兩個辦學層次。198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開始招收研究生。現有本科生1652人(含 5名外國留學生),研究生276人(含8名外國留學生)。學院設有計算機系、自動化系、電子信息系、信息管理系4個系,1個教學實驗中心和多個校外實習基地。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8個本科專業。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計算機技術、控制工程、物流工程3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為學校重點建設學科,原輕工業部重點學科。
 
學院目前擁有我校唯一的一個國家級平臺,三個市級平臺。國家級平臺是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三個市級平臺分別是食品安全大數據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實驗教學中心、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北京工商大學多維度全過程校外人才培養基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是由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等5家機構聯合打造的國家級重點科研平臺,其主要任務是針對我國農產品流通環節信息化程度不高、追溯信息管理系統不健全等問題,開展農產品追溯編碼與產品標識、供應鏈信息快速采集、質量安全檢測、農副產品關鍵質量信息實時監測、質量智能決策與預警、溯源數據交換與查詢、大規模數據處理及查詢等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以實現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提升農副產品在流通環節中的信息化水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2017年2月24日正式批準。
 
食品安全大數據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于2015年5月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認定,其宗旨是圍繞食品安全大數據關鍵技術,開展高水平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學術交流,推動大數據技術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應用和發展,為解決北京市國計民生重大關鍵問題提供技術支持。主要研究方向有:(1)多源食品安全數據獲取與融合;(2)食品安全分布式計算及數據倉庫;(3)食品安全大數據挖掘與可視分析。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實驗教學中心以適應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契合北京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發展需要,鼓勵學科專業交叉融合,能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及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中發揮積極作用,并在實驗教學、管理、資源、隊伍和信息化等方面建設成果, 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
 
北京工商大學多維度全過程校外人才培養基地是我校與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自2005年起,我院就與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基地逐步探索出—套以學生為主導,以提高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導向,以專業、課程、項目為依托,以雙方教師共同參與為基礎的多維度多層次合作方式。
 
學院具有工商融合的鮮明特色和辦學經驗豐富的明顯優勢,30多年來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信息類專門人才,畢業生在各行各業為國家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們中有的成為單位科技骨干、有的成為企業老總、公司總裁,有的成為國家機關領導、科研院所的所長、高校的教授學者、 國家—級專業協會的理事長等。學院所培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知識全面、實踐能力強,能很好地滿足國家及北京市對信息類人才的要求。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高、選擇面寬,具有廣闊的就業前景。近年畢業生就業部門多為高新技術企業(如聯想、IBM、西門子等)、金融機構(中國銀行、 工商銀行、普華永道等)、科研院所(中科院軟件所、航天科技集團等)、國家機關。就業區域以北京為主,其它就業區域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和地區。部分本科生畢業生考入國內外名牌大學繼續深造或被我院免試推薦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
 
學院教師隊伍愛崗敬業、整體水平高,年齡、學歷與職稱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學院現有教職工125名;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51名,博士導師7人,碩士導師 55人。教師中有博士學位的教師75名,占教師總數的76.5%。教師中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學者、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師、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入才工程”入選者、北京市高校青年學科帶頭人、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拔尖人才后備、北京市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多人。教師中許多人在國內—級或二級學術團體中擔任重要職務。近半數教師曾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匈牙利、德國、愛爾蘭等國進修或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國際視野寬闊。
 
科研工作中,學院教師在發揚學科優勢的前提下,立足學術前沿,加強產學研開發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較大幅度地提高科研水平,在國家基金、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地方科技攻關計劃和企業委托科研項目上有很大突破。近五年,學院在食品安全大數據、水環境處理、農產品無損檢測、信息可視化、物流控制工程、移動計算等多個研究與應用領域完成或在研的十三五國家重大研發計劃l項,國家 “十二五” 科技攻關項目2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3項、省部級項目40余項,年平均科研經費1000萬元。已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三等獎4項,各協會獎7項。獲國家發明專利40余項,實用新型專利20余項,軟件著作權50項,發表在核心刊物以上論文15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百余部、國家“十—五”“十二五” 規劃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等20多部。
 
學院實驗教學中心為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其實驗室分布于阜成路和良鄉兩個校區,中心的實驗室用房達50間,總建筑面積近5400平方米。具有教學實驗設備及科研儀器設備近10000臺(件);實驗教學軟件及系統182套;儀器設備固定資產總價值達8957萬元。實驗室內均擁有計算機局域網絡并與校園網、互聯網連接。大部分實驗室有多媒體教學系統以及和LED顯示視屏信息發布系統;實驗室均有門禁安全登記管理系統控制。中心對實驗教學資源和相關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建設了具有“工商結合”特色的跨專業、跨學科實驗教學平臺,包括基礎實驗平臺、專業實驗平臺、跨學科綜合實驗平臺和創新創業科學研究實驗平臺四種類型。中心依托四類實驗平臺共承擔全校含本科生和研究生的178門課程,其中面向全校42個本科專業的實驗課程數為129門,實驗項目為691項。每年的實驗學生人數為13571, 實驗人時數為446847。實驗教學中心的各實驗室除了完成學科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實踐教學任務外,作為開放型實驗室,還接收各學科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自選實驗課題實驗實踐活動和教師的科研工作以及學生實踐創新活動、各類專業競賽和學生課外科技活動。我院學生重點參加的學科競賽有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北京市大學生集成電路設計大賽、 “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等多項賽事,特別是2017年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總決賽中獲得了國家級一等獎的突破。近三年,我院共獲得國家級一等獎22項、二等獎41項、三等獎68項、市級獎項316項,不僅獲獎等級高,獲獎數量也占全校總量的一半以上。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北京工商大學

添加北京工商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北京工商大學考研分數線、北京工商大學報錄比、北京工商大學考研群、北京工商大學學姐微信、北京工商大學考研真題、北京工商大學專業目錄、北京工商大學排名、北京工商大學保研、北京工商大學公眾號、北京工商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工商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北京工商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btfokj.cn/btbu/yanjiushengyuan_251402.html

推薦閱讀